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访师大副教授王燕.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1102970
  • 上传时间:2018-08-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0.8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专访江西师范大学美院副教授王燕王燕,女, 1971年生,江西南昌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江西省美协理事,省女美术家艺委会秘书长2000年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 2006年获江西师范大学文学硕士2011年中央美院唐勇力工作室访问学者多年从事工笔重彩和岩彩画的创作与教学,作品多次在全国及省内外获奖和收藏2003年中国画《夏日系列之三》获“江西省教师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一等奖2004年作品《宝贝》获“第七届省女画家作品展》”金奖2004年中国画《馨园》获“第十二届江西美术作品展”优秀奖2006年中国画《童年》入展并收藏“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2007年《苦乐年华》获“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全省美术作品展”二等奖2007年招贴设计《首届女画家设计作品展览招贴》获“首届女画家设计作品展”一等奖2008年中国画《蝴蝶泉边》入选“和谐之美”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2008年作品《我是女兵》获“第九届江西省女画家作品展” 一等奖2008年作品《游弋天地间》获中国当代花鸟画名家精品展暨2009年作品《克孜尔 14窟---菱格本生故事》 入选“寻源龟兹——中华岩彩重彩胶彩绘画交流展”并收藏于乌鲁木齐2010年作品 《小伙伴》 入选全国第四届青年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入选建党九十周年全国美展 (北京军事博物馆) ;同时获“红色畅想——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江西省美术作品展”一等奖(江西省南昌文联)2011年作品《花开花落》入选全国花鸟画大展(南昌美术馆)2013年作品《织梦》获“江西省第二届人物、花鸟画展” 金奖(江西省南昌文联)2013年作品《高原童颜》 获“我的中国梦—第二届‘和美西藏’美术大赛作品展”优秀奖(北京国家大剧院)出版刊物:《怎样画兰花》 、 《中国画教程》 、 《绽放 . 重彩—王燕作品》等。

      孟德斯鸠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见过一些人,德行美好,而态度自然,使人感觉不到他们身怀美德;因为他们克尽天职,毫不勉强,一切表现,如出本能我所接触的王燕便是这么一个人,端庄内敛,娟而静秀,安若处子和王老师交谈, 她语调温柔亲切,脸上始终带着暖暖笑意,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优雅的气质, 就连她泡茶的时候都让人感觉她在从事艺术创作她的安静仿佛是个能量磁场,能够抵御外界的一切嘈杂和纷乱之音,和她聊天自己也不知不觉进入了这个磁场,再浮躁的心,也能随时沉静下来聊起绘画,王老师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即使谈起绘画之苦,她也是不经意之间略过,绘画不仅需要长时间构思,还需要注意更多的细节,更重要的是绘画还是一项体力活在处理作品画面的艺术层面上看似画得很随意,其实画的并不轻松,画面中的每一线条、每一笔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才落笔的,将富有生命的线条融入人物画的创作中,让人感觉有生命在流动,在跳跃,直抵人心深处五彩丹青下的孤独国画疏密二体,肇自六朝,而备于盛唐张萱、周昉以绵密典丽为密体造极;吴道子以疏放清远致疏体登峰自此以后,流派繁衍,巨擘大师,不绝如缕工笔重彩,以其浓郁的生活味道、 饱和的色彩、 多元化的技法刺激世人的眼球,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大众喜爱。

      两次在中央美院的学习和交流,让她受益匪浅, 也更加坚定了她持续作画的意志王燕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基础上巧妙的运用西方元素,使之融会贯通, 每一处都斟酌良久,每一笔都经思绪百转千回,最终在纸上酣畅淋漓出一幅幅动人的五彩丹青图都说艺术家是孤独的,他们是滚滚红尘中的一缕青烟,是孤寂缥缈中的一枚鸿影他们携着富有质感的画笔细细划过纸上,柔软的弧度慵散几笔,瞬间将灵魂注入画中他们总是在每一个晨起,每一处角落,每一个浪漫的国度里,静静地斟酌,尽情地挥毫,将所有的平凡不经意间,映上了一份份怦然心动细看王燕的 《成长系列》和 《小伙伴》,处处细腻而充满了稚趣的灵动和对生活的热爱,她是将对女儿浓浓的爱意倾注于笔端她是一名女子,一个画家,亦是一位母亲,她带着一颗感动的心去感受身边一切事物,将所有的情感、 美好的时光倾注于纸上,用画笔去记录每一幅动人的景象,去捕捉平凡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我想艺术虽然孤单,但是她不寂寞, 看她的画就能感受到她的快乐在新疆克孜尔石窟临摹佛像壁画时,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气息让她欣喜不已,驻足良久,浮想联翩,与古神一次次心灵交流我想,她是快乐的石窟处处满目疮痍,令人惨不忍睹,即便是横遭浩劫而残存的美丽壁画依然深深地吸引着她。

      我想,佛是懂她的工笔画题材广泛,包罗万象,花鸟画是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王老师笔下的画作,或清新脱俗,或绚丽多彩,或明净素雅,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花鸟画中所蕴含的万千气象《不染系列之二》 中的微风习习,惹得“小荷才入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画面粉色荷花与墨绿荷叶互相映衬,煞是好看整套画作丹青水墨分明,画面留白得当,又带我们真切感受到一个凉凉夏季的美好艺术氛围中宁静而致远的审美追求生活中的王燕优雅淡然,一杯红酒慢慢浅酌,轻轻摇晃出宁静的小时光王老师不仅画的一手好画, 小小的画室里摆放着她刚写好的字,笔风中隐隐透着一股遒媚飘逸之风,整个字帖散发着淡和空灵的气息这样诗情画意的她,不禁让我叹服!从小就喜爱画画的王燕,几十年来孜孜不倦持续着自己的梦想,在母亲、教师、画家三个角色中转换着乐此不彼观念的变革技术创新席卷而来的时代,如何去进一步发挥和强化现代审美观?如何将全新的绘画理念展现在自由的空间?带着诸多探索和不断地努力,王燕在工笔重彩和岩彩的技法与题材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的审美心态,同时结合西方元素进行技法探索,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绘画风格是她自我人格的生动体现,寂静与优雅间显露出一股温润之气,在传统文化中透出一丝现代气息,默默的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江西师范美术学院吴子南教授这样评价她:“王燕的作品已经没有传统工笔重彩那种高贵、孤芳自赏的阳春白雪味道,而多有来自下里巴人认可的朴实、真切、平常的审美情趣 ”我想这正是对王燕谦和淳良品性的高度认可,就像王燕自己所说,我们都是现代人,古老而年轻的艺术会像营养一样,会滋养我们的艺术, 让我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长久 静水流深的艺术人生王燕的画风细腻张扬,正如她执着痴迷大胆追求艺术一样,总是在不断地前进,不断地吸取中西方文化元素她说艺术者要把眼界放高,孔子曰:“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 取乎其下, 则无所得矣”她总是鼓励自己的学生去临摹自己老师或者古人的画作,灵活吸取他们的长处,再加以思考创作她始终觉得绘画是需要遵从三方面,一是唯意任何艺术创作都是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怀的表达,一幅画, 如果仅仅是手法、 技术到位,创作上没有高的立意,那么这个人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画匠,称不上艺术家;二是唯心 艺术创作要发自内心,而不是为了迎合商业区画的;三是唯美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所要表达的应该是美的东西近些年来, 有许多画家和商业结合的比较紧密,许多市场敏锐度比较高的商人都会固定和一些画家合作,市场上哪种类型的画作流行,就大量绘制该类的画。

      同样,作为省内著名画家, 也有人找过王老师,但是王老师却拒绝这样的合作,她说:“有些人或许会觉得我这样是过于迂腐, 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不是说艺术就不应该市场化,毕竟艺术家也需要生活,需要被市场认可,但是艺术如果和市场捆绑的太紧密,那么艺术家本身就会失去很多东西譬如市场喜欢我画的荷花,那么我就需要不断地重复的画,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绘画方式另外,我还担负着许多学院的教学任务,主要还是以教学为主,没有太多空闲的时间,我的许多作品都是利用工作之余空闲时间来完成的她希望自己的作品不要太商业化,而希望自己可以源源不断地创作自己喜欢的、有思想、有灵魂的东西在这个钢筋水泥浇灌的时代里王燕始终保持着一颗不浮躁的心,不会完全向市场妥协,不愿因市场放弃对艺术高度的追寻正如她一直追求的:画者,心也宁静、清和、恬淡中国美院史论系博士封治国更是借元代女画家管道昇的《渔夫词》 与之共勉: “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闲去云水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鱼竿上画船有人说一个画家画到最高境界的时候,他画的不是对象, 画的是修养, 画的是笔墨精神写意的笔墨、写意的语境、写意的表现是一幅作品的灵魂我想,王燕所追求、所坚持的的莫过于此吧。

      我认为没有“野心”的画家不是好画家,这野心不是当官,而是对艺术、对绘画事业永不满足的孜孜追求的野心我也坚信王燕会一直坚守她心中那一块净地,坚守她对艺术的那份真诚因此,我更坚信艺术是孤独的,只有坚守这份孤独,才能走向艺术高峰从王老师身上最容易感受到的一点就是,她是一个纯粹的艺术人,安静典雅, 时光如同她绘画的笔触,不紧不慢,却笔笔淡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