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升本现代汉语上课用.ppt
168页专升本《现代汉语》考试大纲v考试内容v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 2、多项选择题 3、判断说明题 4、术语解释题 5、分析操作题 6、简答题复习重点: 四呼、声调、语素、词类、义项、造字法、熟语、语体、音节结构分析、短语分析、句型分析、复句分析、同义词辨析、声母和韵母的分类、词义演变的方式、本义和基本义的关系、辞格、语境、对偶、比喻、比拟、双关、夸张、借代等一、音素的分一、音素的分类元音音素:发音时声带振动,气流通过咽元音音素:发音时声带振动,气流通过咽头和口腔时不受到任何阻碍的音头和口腔时不受到任何阻碍的音汉语的:汉语的: o e i u 英语的:英语的: 等辅音音素:发音时声带或振动或不振动,气流通过辅音音素:发音时声带或振动或不振动,气流通过咽头和口腔时一定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的音咽头和口腔时一定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的音汉语的汉语的 b p m f d t n 等第一部分第一部分语音音第一第一节语音概音概说二、音二、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小的语音片断三三 sn 个个 代代 d I 表表 bio音节由三个部分: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由三个部分:声母、韵母、声调元音音素和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的区音音素的区别::分分类受阻碍情况受阻碍情况 器官器官紧张程度程度 气流气流强弱弱 响亮程度响亮程度元音元音辅音辅音不受阻碍不受阻碍一定受阻碍一定受阻碍各部位均衡紧张各部位均衡紧张受阻部位特别紧张受阻部位特别紧张气流较弱气流较弱气流较强气流较强声音响亮声音响亮一般不响一般不响第一第一节语音概音概说v一、声母: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注意:声母和辅音不是同一个概念声母必须由辅音充当,但辅音不全做声母张 楠 zhng nn !!!!注意:元音开头的音节声母为零,通常称其为零声母注意:元音开头的音节声母为零,通常称其为零声母 昂昂 扬扬 ng yng y ngng 1 1)总数不同:辅音有)总数不同:辅音有2222个,声母有个,声母有2121个辅音ngng不能充当不能充当声母声母 2 2)出现的位置不同:声母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辅音除)出现的位置不同:声母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辅音除了在声母的位置出现,了在声母的位置出现,n n和和ngng还可以出现在韵尾。
还可以出现在韵尾声母和辅音的区别:第二第二节声母声母1.1.双唇音双唇音 由上唇和下唇构成气流阻碍而由上唇和下唇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出:b p m2.2.唇唇齿音音 由上由上齿与下唇构成气流阻碍而与下唇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出:f3.3.舌尖前音舌尖前音 由舌尖与上由舌尖与上齿背构成气流阻碍而背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出:z c s 4.4.舌尖中音舌尖中音 由舌尖与上由舌尖与上齿龈构成气流阻碍而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出:d t n l5.5.舌尖后音舌尖后音 由舌尖与上硬腭前构成气流阻碍而由舌尖与上硬腭前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出:zh ch sh r6.6.舌面音舌面音 由舌面与硬腭构成气流阻碍而由舌面与硬腭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出:j q x7.7.舌根音舌根音 由舌根与由舌根与软腭构成气流阻碍而腭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出:g k h (ng)• 发音部位是指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气流受到阻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碍的部位.二、声母的分类二、声母的分类(一)按照发音部位分类(一)按照发音部位分类第二节第二节 声声 母母(二)按照发音方法分类(二)按照发音方法分类•发音方法包音方法包括三种方式括三种方式:1、按成阻和除阻的方式分、按成阻和除阻的方式分•塞音:塞音:发音时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路,发音器官两个部位闭发音时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路,发音器官两个部位闭合,然后突然打开,让气流爆发冲出,发出声音。
合,然后突然打开,让气流爆发冲出,发出声音b p d t b p d t k k •擦音擦音: :发音时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路,发音器官两个部位靠近,发音时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路,发音器官两个部位靠近,留下缝隙,气流从缝隙中挤出,摩擦成声留下缝隙,气流从缝隙中挤出,摩擦成声f h s sh x rf h s sh x r•塞擦音塞擦音: :先塞后擦发音部位再形成阻碍是完全闭合,除阻时形先塞后擦发音部位再形成阻碍是完全闭合,除阻时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中挤出,摩擦成声成缝隙,气流从缝隙中挤出,摩擦成声j q z c zh chj q z c zh ch•鼻音:鼻音:发音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发音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从鼻腔流出,震动声带气流从鼻腔流出,震动声带m n (nm n (n) )•边音:边音: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或硬腭接触,在口腔中部或一边形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或硬腭接触,在口腔中部或一边形成阻碍,然后气流从舌头两边或一边缝隙流出,发出声音成阻碍,然后气流从舌头两边或一边缝隙流出,发出声音第二节第二节 声声 母母•清音: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震动,透出的气流不发音时声带不震动,透出的气流不带音。
带音 b p f d t k h j q x zh ch sh z c s •浊音:浊音:发音时声带震动,透出的气流带音发音时声带震动,透出的气流带音m n l r (n)2 2、按声带是否振动分、按声带是否振动分nzh ch sh ng 为双字母符号,这些字母的组合形式要当作一个记音符号看待ng 代表[]在国际上是通用的这样,在不增加新字母的条件下解决了汉语拼音中一些特殊问题第二节第二节 声声 母母3 3、按气流的强弱分、按气流的强弱分v送气音送气音: :塞音、塞擦音除阻时外出气流较强塞音、塞擦音除阻时外出气流较强p t k p t k q ch cq ch cv不送气音:不送气音:塞音、塞擦音除阻时外出气流较弱塞音、塞擦音除阻时外出气流较弱b d b d j zh z j zh z普通话中,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只限于塞音和塞擦音,并形普通话中,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只限于塞音和塞擦音,并形成整齐的对应擦音无所谓送气不送气成整齐的对应擦音无所谓送气不送气普通话中塞音有普通话中塞音有6个,擦音有个,擦音有6个,塞擦音也有个,塞擦音也有6个;不送气个;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有的塞音、塞擦音有6个,送气的塞音、塞擦音也有个,送气的塞音、塞擦音也有6个个.第二节第二节 声声 母母双双唇唇音音唇唇齿齿音音舌舌尖尖前前音音舌舌尖尖中中音音舌舌尖尖后后音音舌舌面面音音舌舌根根音音塞塞 音音塞擦音塞擦音擦擦 音音鼻鼻 音音边边 音音清清清清清清浊浊浊浊浊浊不送气不送气送送 气气不送气不送气送送 气气bpmfdtnlzcszhchshrjqxgkh(ng)发音部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发音方法 声母(辅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声母(辅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声母(辅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声母(辅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对普通话的对普通话的2222个辅音进行描写,顺序依次为:发音部位个辅音进行描写,顺序依次为: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发发音方法;发音方法顺序依次为:送气不送气音方法顺序依次为:送气不送气→→清浊清浊→→成阻方式成阻方式•b 双唇双唇不送气不送气清清塞音塞音•p 双唇双唇送气送气清清塞音塞音•M 双唇双唇浊鼻音鼻音•f 唇唇齿清清擦音擦音•d 舌尖中舌尖中不送气不送气 清清塞音塞音•t 舌尖中舌尖中送气送气清清塞音塞音•n 舌尖中舌尖中浊鼻音鼻音•l 舌尖中舌尖中浊边音音•g 舌根舌根不送气不送气清清塞音塞音•k 舌根舌根送气送气清清塞音塞音•h 舌根舌根清清擦音擦音•ng 舌根舌根浊鼻音鼻音•j 舌面舌面不送气不送气清清塞擦音塞擦音•q 舌面舌面送气送气清清塞擦音塞擦音•x 舌面舌面清清擦音擦音•zh 舌尖后舌尖后不送气不送气清清塞擦音塞擦音•ch 舌尖后舌尖后送气送气清清塞擦音塞擦音•sh 舌尖后舌尖后清清擦音擦音•r 舌尖后舌尖后浊擦音擦音•z 舌尖前舌尖前不送气不送气清清塞擦音塞擦音•c 舌尖前舌尖前送气送气清清塞擦音塞擦音•sh 舌尖前舌尖前清清擦音擦音第二节第二节 声声 母母v1、韵母:音节里声母后面的部分。
注意注意: :韵母和元音不相等元音都做韵母,但韵母不都是韵母和元音不相等元音都做韵母,但韵母不都是元音1.1.总数不同:元音有总数不同:元音有1010个而韵母有个而韵母有3939个2.2.分类不同:由单元音构成的单韵母分类不同:由单元音构成的单韵母1010个,由复元音构个,由复元音构成的复韵母成的复韵母1313个,由元音和鼻辅音构成的鼻韵母个,由元音和鼻辅音构成的鼻韵母1616个;个;元音则分位舌面、舌尖和卷舌等类型元音则分位舌面、舌尖和卷舌等类型3.3.结构成分不同:韵母不仅包含有元音,有的还包含有结构成分不同:韵母不仅包含有元音,有的还包含有辅音,即以辅音辅音,即以辅音n n、、ngng做韵尾韵母和元音的区别:造成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交叉关系的关键是造成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交叉关系的关键是n n、、ngngn n即可做声母又即可做声母又能作韵尾;能作韵尾;ngng永远不做声母只做韵尾永远不做声母只做韵尾2、声调:音节中具有区别一一作用的音高变化第三第三节韵母韵母一、韵母的分类一、韵母的分类个 代 di表 bio三 sn带鼻音尾韵母(鼻韵母)→复元音韵母(复韵母)→{单元音韵母(单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四呼:开口呼a o e [-i ] [–i ]齐齿呼i 合口呼u撮口呼v(一一)单元音韵母单元音韵母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元音韵母,也叫单韵母。
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元音韵母,也叫单韵母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普通话中的单元音有:普通话中的单元音有: o e i u er -i(前)前) -i(后)后)第三节第三节 韵韵 母母单元音分类的依据单元音分类的依据单元音分类的依据单元音分类的依据————音质音质形成音质不同的条件是什么?形成音质不同的条件是什么?v1.1.发音体不同发音体不同v2.2.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方法不同 所有的元音发音体都是声带所有的元音发音体都是声带 所有的元音发音方法都是振动声带所有的元音发音方法都是振动声带v3.3.共鸣器形状不同共鸣器形状不同 √√元音发音过程中共鸣器形状元音发音过程中共鸣器形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⑴⑴舌位高低的变化或开口度大小的变化;舌位高低的变化或开口度大小的变化;⑵⑵舌位前后的变化;舌位前后的变化;⑶⑶唇形的圆展唇形的圆展元 音舌位高低舌位前后唇形圆展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前元音后元音央元音圆唇元音不圆唇元音第三节第三节 韵韵 母母普通普通话七个舌面元音可以依据舌面元音舌位七个舌面元音可以依据舌面元音舌位图进行描写行描写a 舌面舌面 央央 低低 不圆唇元音不圆唇元音o 舌面舌面 后后 半高半高 圆唇元音圆唇元音e 舌面舌面 后后 半高半高 不圆唇元音不圆唇元音i 舌面舌面 前前 高高 不圆唇元音不圆唇元音u 舌面舌面 后后 高高 圆唇元音圆唇元音y 舌面舌面 前前 高高 圆唇元音圆唇元音 舌面舌面 前前 半低半低 不圆唇元音不圆唇元音第三节第三节 韵韵 母母eiauo ········八个基本元音i·y不圆唇圆唇不圆唇圆唇不圆唇圆唇Au o ····央后ea···IYE高 最高次高半高中 正中半低次低低 最低前舌面元音舌位图定位元音和舌面元音舌位定位元音和舌面元音舌位图(二)复元音(二)复元音 韵母韵母1.从一个元音逐从一个元音逐渐滑到另一个元音,舌位、唇形都会滑到另一个元音,舌位、唇形都会发生生变化。
化2.一个复韵母只有一个一个复韵母只有一个发音响亮的主要元音(即韵腹),其他都音响亮的主要元音(即韵腹),其他都是次要元音,是次要元音,发音音轻、短、模糊短、模糊ØØ复元音韵母由复元音构成,复元音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复元音韵母由复元音构成,复元音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复元音韵母由复元音构成,复元音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复元音韵母由复元音构成,复元音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有变化的元音有变化的元音有变化的元音复韵母的结构复韵母的结构Ø韵腹:是韵母的主干,十个韵腹:是韵母的主干,十个单元音都可以做韵腹元音都可以做韵腹Ø韵韵头:是韵腹前面的元音,只有:是韵腹前面的元音,只有i u 三个高元音可以充当三个高元音可以充当Ø韵尾:是韵腹后面的音素,复韵母中只限于韵腹后面的韵尾:是韵腹后面的音素,复韵母中只限于韵腹后面的i u (o),在鼻韵母中由鼻,在鼻韵母中由鼻辅音音n ng充当韵头、韵腹、韵尾韵头、韵腹、韵尾第三节第三节 韵韵 母母山河美山河美丽 花花红柳柳绿 英雄好 英雄好汉身身强体健体健胸胸怀广广阔 光明磊落 光明磊落 兵 兵强马壮 心明眼亮壮 心明眼亮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声声调不是不是语调,声,声调表表现在音在音节中,中,语调表表现在句子中在句子中2.声声调能能够区区别意意义繁星繁星-反省反省看看书-砍砍树咸咸鱼-鲜鱼 保保卫-包包围 主力主力-助理助理检举-艰巨巨句型句型-举行行登登记-等等级 联系系-练习 才才华-菜花菜花买-卖3.声声调是音高是音高变化提示:提示:一、什么是声一、什么是声调第四节 第四节 声调声调 构成声调的要素有两个:一个是调值,一个是调类1、1、调值的特点的特点1.构成构成调值的音高是相的音高是相对音高,不是音高,不是绝对音高2.构成构成调值的相的相对音高在音高在读音上是音上是连续的,中的,中间没有停没有停顿和跳和跳跃,,类似于小提琴上的滑音,不似于小提琴上的滑音,不像像钢琴的敲打音琴的敲打音调值是调值是音节高低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变化的降曲直长短变化的形式,即声调的实形式,即声调的实际读法二、二、调值和和调类(一)调值:(一)调值:2、2、调值的描写的描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赵元任发明了五度竖标法,使调值的描写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第四节 第四节 声调声调五度竖标法的制作原理如右图所示12345•••••q(二)(二)调类q是把一种是把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出言或方言中出现的所的所有有调值归类得出的得出的类别 普通话的调类:阴平、阳平、普通话的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上声、去声q(三)(三)调号号q是声是声调的符号,即把五度的符号,即把五度竖标法的法的图形形简化化为一种不一种不标刻度的声刻度的声调符号如:符号如:第四节 第四节 声调声调q55标作标作“−”、、35标作标作“∕”,,214标作标作“ˇ” ,,51标作标作“\” 一、什么是音节一、什么是音节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听觉上自然感到的最小语也是听觉上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1.1.一个音节最多有四个音素,最少可以是一个音一个音节最多有四个音素,最少可以是一个音素2.2.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3.3.音节可以没有辅音,辅音只在音节的开头或末音节可以没有辅音,辅音只在音节的开头或末尾出现,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尾出现,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4.4.音节不能没有声调和韵腹,可以没有声母、韵音节不能没有声调和韵腹,可以没有声母、韵头和韵尾。
头和韵尾二、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二、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第五节 音 节•1.韵腹 (元音)yi wu •2.韵头+韵腹 (元音+元音) w y yue •3. 韵腹+韵尾 (元音+元音) i o ou •4.韵腹+ 韵尾 (元音+辅音) en yin ng ying •5.韵头+韵腹+韵尾 (元音+元音+元音) yo you wi wei •6.韵头+韵腹+韵尾 (元音+元音+辅音) yng yong wen weng 二、韵母的结构类型二、韵母的结构类型第五节 音 节三、音节结构分析练习三、音节结构分析练习例例字字音音 节节声声母母韵韵头头韵腹韵腹韵尾韵尾声调元音元音 辅音庄zhung阿姨y愿yun儿r子z吴w求qi zh ● ● ● ● ● z q u a ng a i a ü n u i o u ę -i阴平阴平阴平阴平阳平阳平去声去声阳平阳平阳平阳平阳平阳平上声上声 韵 母声 母唇齿音双唇音舌尖中音舌面音舌根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零声母b、p、mfd、tn、lz、c、sZh chSh rj、c、xg、k、h++++开口呼开口呼齐齿呼齐齿呼合口呼合口呼撮口呼撮口呼注:注:“+ +”表示全部或局部声韵能够相拼,表示全部或局部声韵能够相拼,“- -”表示完全不能相拼。
表示完全不能相拼只与u相拼-++--只与u相拼+--++++-++--++--++--四、四、普通话的声韵配合规律普通话的声韵配合规律五、音节的拼写规则五、音节的拼写规则• y w 的使用的使用 (1) i 列的韵母自成音节时,除了列的韵母自成音节时,除了 i、、in 、、ing 前加前加 y 外,一律将外,一律将 i 改作改作 yi →y ie→ye i o→y o iou→you i n→y n i n→y n ion→yon i→yi in→yin in→yin第五节 音 节 去声去声+去声去声→→半去(半去(53))+去声去声注意注意对抗抗信念信念变化化暗示暗示快速快速大会大会互助互助(三)(三)“一、不一、不”的的变调 1.1.读原调 读原调 A、 A、单念单念 一一 不 B、不 B、词句末尾词句末尾 第一第一 八一八一 统统一一 始终如一始终如一 三七二十一三七二十一 你去不你去不 偏不偏不 绝不绝不 C、序数C、序数 一组一组 十一十一号楼号楼 2.2.在去声前变读为在去声前变读为3535,接近阳平,接近阳平一样一样 一定一定 一向一向 一唱一和一唱一和 不去不去 不变不变 不够不够 不看不看 不怕不怕 不上不下不上不下 3.3.在非去声前在非去声前““一一””读去声,读去声,““不不””不变不变阴平前阴平前 一般一般 一边一边 一天一天 一朝一夕一朝一夕 不多不多 不甘不甘 不吃不吃 不高不低不高不低阳平前阳平前 一直一直 一来一来 一年一年 一言一行一言一行 不同不同 不来不来 不和不和 不明不白不明不白上声前上声前 一首一首 一起一起 一早一早 一板一眼一板一眼 不冷不冷 不久不久 不管不管 不早不晚不早不晚 4.4.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想一想想一想 看一看看一看 好不好好不好 行不行行不行 走不动走不动 差不多差不多 来不及来不及 巴不得巴不得 (二)去声的(二)去声的变调第六节第六节 音音 变变第二部分 文字一、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二、汉字的造字法象形:就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
如:牛、羊、瓜、舟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如:上、本、刃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如:武、休、取、涉形声指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如:洋、沐、芬三、笔画与笔数四、纠正错别字汉字的四种主要造字法汉字的四种主要造字法1 1、象形、象形2 2、指事、指事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方法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方法《《说文说文》》:象形者,: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方法示字义的造字方法 《《说文说文》》指事者,视而可识,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察而见意,“上上”、、“下下”是也象形字和指事象形字和指事字都属于独体字都属于独体字日 月 刀 入 山 水 木上 下 刃 甘 本 末 亦第一节第一节 汉字的形体构造汉字的形体构造在汉字的总数中,形声字约占70%以上在汉字的总数中,形声字约占70%以上3 3、会意、会意4 4、形声、形声海海 洋洋尘 泪泛泛汾汾 汽汽 油油 沟沟用两个或几个偏旁合成一个字,由这些用两个或几个偏旁合成一个字,由这些偏旁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偏旁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说文说文》》:会: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武’、、‘信信’是也是也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组成的字组成的字《《说文说文》》::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相成,‘‘江江’’、、‘‘河河’’是也第二节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构造汉字的形体构造•象形字、指事字、形声字都是纯表意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形声字都是纯表意的汉字错字指写得不成字,即字指写得不成字,即规范字典范字典查不出的字不出的字别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即写成字典里有的另一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即写成字典里有的另一个字,又叫白字个字,又叫白字1.注意字形 注意字形 2.注意字音 注意字音 3.注意字注意字义纠正错别字第二节汉字的标准化语素的分素的分类• 成词语素: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又能够自由地同能够独立成词,又能够自由地同其他的语素构成新词的语素如:其他的语素构成新词的语素如: 好好 有有 走走 天天 个个• 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A不能独立成词,但是却能够自不能独立成词,但是却能够自由地同其他的语素构成新词的语素由地同其他的语素构成新词的语素。
如:如: 丰丰 语语 习习 民民 朋朋B不能独立成词,也不能自由地同其他的语素构成不能独立成词,也不能自由地同其他的语素构成新词,在同别的语素构成新词时有固定的位置的语新词,在同别的语素构成新词时有固定的位置的语素如: 第第 阿阿 老老 家家 小小词词根根}词词缀缀实实语语素素虚虚语语素素前前缀缀后后缀缀{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词汇词汇第一节第一节 词汇概说词汇概说根据语素在词中的地位和作用,语素可分为两类根据语素在词中的地位和作用,语素可分为两类•类词缀::意意义还没有完全虚化,或多或少和没有完全虚化,或多或少和词根有一些根有一些联系,系,语音形式音形式上又与上又与词根相同,情况就比根相同,情况就比较复复杂,需要注意辨,需要注意辨别例如:“党性、党性、刚性性”的的类后后缀“性性”不同于不同于“男性、女性男性、女性”中表示中表示“性性别”的的词根根“性性”;;“美化、美化、电气化气化”的的类后后缀“化化”不同于不同于“焚化、冰消雪化焚化、冰消雪化”中表示中表示“变化化”的的词根根“化化”。
近几年新近几年新兴的的类后后缀还有:有:•词缀是从是从词根演根演变而来的,典型而来的,典型词缀的意的意义已已经明明显虚化,因此,要跟虚化,因此,要跟词根加以区根加以区别,,还是比是比较容易的例如:容易的例如:“老虎、老老虎、老师”的的“老老”并没有并没有“年老年老”之之义,因此可以,因此可以说“小老虎、小老小老虎、小老师”,,显然不同于然不同于“老人、老老人、老大娘大娘”中表示年中表示年龄大的大的“老老” 1、 词根语素词根语素 在词中在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如:老如:老-人人 身身-体体 健健-康康2 、词缀语素、词缀语素 加在词根上边表加在词根上边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如: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如:阿(阿(姨)姨) 老(老(乡)乡) 记(记(者)者) (苦)(苦)头头第一节第一节 词汇概说词汇概说一、构词法和构词类型一、构词法和构词类型1.1.附加法附加法2.2.复合法复合法3.3.简缩法简缩法此外,内部屈折、重迭、重音移位等也是构此外,内部屈折、重迭、重音移位等也是构词法二、单纯词二、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
人、山、走、跑、看人、山、走、跑、看好、坏、四、吗、天好、坏、四、吗、天单音节单纯词单音节单纯词第二节第二节 词的构成词的构成汉语:老师、阿姨、汉语:老师、阿姨、第一、小王、车子、第一、小王、车子、水儿、木头水儿、木头英语:英语:workerworker、、unkindunkind、、importimport、、writerwriter汉语广泛运用复合汉语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法构成新词学习学习”、、“汽车汽车”、、“说明说明”、、“革命革命”、、“地震地震”和平和平”用两个或两个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上词根根组合以构合以构成新成新词的方法叫的方法叫复合法用复合复合法用复合法构成的法构成的词叫复叫复合合词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微机微机 非典型性传染性肺非典型性传染性肺炎炎—非典非典 奥林匹奥林匹克运动会克运动会——奥运奥运会会 陆军、海军、陆军、海军、空军空军——三军三军在在词根根语素上附素上附加加词缀以构成新以构成新词的方法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成的种方法构成的词叫派生叫派生词简缩法就是把法就是把词组压缩为词的特殊的构的特殊的构词方法多音节单纯词多音节单纯词惆怅、坎坷、忐忑、渺茫、琵琶、蜘蛛双声的双声的:腼腆、怂恿、徘徊、荒唐、逍遥蝴蝶、芙蓉、牡丹、玻璃、磅礴、妯娌非双声叠非双声叠韵的韵的叠韵的叠韵的:联联绵绵词词1.联绵词联绵词 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解释的词。
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解释的词姥姥、迢迢、悄悄、猩猩、潺潺、饽姥姥、迢迢、悄悄、猩猩、潺潺、饽饽、匆匆、妹妹、巍巍、栩栩、孜孜饽、匆匆、妹妹、巍巍、栩栩、孜孜2.叠音词叠音词:第二节第二节 词的构成词的构成合成词复合式重叠式: 偏偏偏偏 刚刚刚刚 爸爸爸爸附加式联合型:眉目眉目 是非是非 人物人物偏正型:红旗红旗 雀跃雀跃 笔直笔直补充型:说服说服 改正改正 花朵花朵 动宾型:理事理事 决策决策 司机司机主谓型:海啸海啸 心疼心疼 眼红眼红前缀加词根:阿姨阿姨 老师老师词根加后缀:桌子桌子 绿化绿化二、合成词结构类二、合成词结构类型表型表第二节第二节 词的构成词的构成第三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词义是词的内容词义是词的内容词义语音音客客观事物事物(形式和内容)(形式和内容)(反映和被反映)(反映和被反映)能指-能指-约定俗成-所指定俗成-所指一一 、词义的性质、词义的性质(一)什么是词义(一)什么是词义(二)词义的概括性(二)词义的概括性(三)词义的模糊性(三)词义的模糊性词词概括概括词词•不同民族的语言,词义概括的范围可能不同。
不同民族的语言,词义概括的范围可能不同•不同民族语言的词,在指称同一客观事物时可能会有感情色不同民族语言的词,在指称同一客观事物时可能会有感情色彩方面的不同彩方面的不同•基本意义相同的词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引申义不同基本意义相同的词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引申义不同四)词义的民族性(四)词义的民族性第三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词义的演变:主要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和词义虚化四种方式熟语( (一一) )成语成语2.成成语的构造的构造成成语是一种相沿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用具有书面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色彩的固定短语1.成成语的来源的来源((1)神)神话寓言寓言精精卫填海填海夸父追日夸父追日愚公移山愚公移山守株待兔守株待兔刻舟求刻舟求剑((2))历史故事史故事完璧完璧归赵一鼓作气一鼓作气四面楚歌四面楚歌 卧薪卧薪尝胆胆望梅止渴望梅止渴((3))诗文文语句句学而不学而不厌人杰地灵人杰地灵一一视同仁同仁举一反三一反三开开诚布公布公((4)口)口头俗俗语一干二一干二净半斤八两半斤八两千方百千方百计水到渠成水到渠成锦上添花上添花((1)并列)并列结构构龙飞凤舞舞面面红耳赤耳赤推心置腹推心置腹老奸巨猾老奸巨猾((2)偏正)偏正结构构世外桃源世外桃源参差不参差不齐背道而背道而驰恍然大悟恍然大悟((3))动宾结构构顾全大局全大局包包罗万象万象义不容辞不容辞好好为人人师((4))补充充结构构重于泰山重于泰山问道于盲道于盲逍遥法外逍遥法外偏于一隅偏于一隅((5)主)主谓结构构群群龙无首无首啼笑皆非啼笑皆非蚍蜉撼蚍蜉撼树百花百花齐放放((6)兼)兼语结构构引人入引人入胜请君入瓮君入瓮利令智昏利令智昏发人深醒人深醒((7))连谓结构构画蛇添足画蛇添足见风使舵使舵闻鸡起舞起舞守株待兔守株待兔熟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熟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是在语言使用中是在语言使用中格式和意义都已凝固化了的短语或句子格式和意义都已凝固化了的短语或句子第四节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3.成语的作用((1)言)言简意意赅,有助于,有助于说明事理。
明事理2)形象生)形象生动,有助于增,有助于增强感染力3))协调句式,有助于增句式,有助于增强节奏感二)(二) 惯用语惯用语动宾::走后走后门开开绿灯灯碰碰钉子子钻空子空子泼冷水冷水穿小鞋穿小鞋吹牛皮吹牛皮拉后腿拉后腿吃定心丸吃定心丸吃大吃大锅饭唱唱对台台戏偏正:偏正:马后炮后炮下下马威威铁饭碗碗墙头草草不管三七二不管三七二十一十一主主谓::八九不离十八九不离十蚂蚁啃骨骨头生米煮成熟生米煮成熟饭八杆子打不八杆子打不着着2.惯用用语和和成成语的区的区别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1.惯用用语的的结构构((1))惯用用语口口语色彩色彩浓,成,成语书面面语色彩色彩浓2))惯用用语简单、明快、形象、、明快、形象、风趣,成趣,成语凝凝练、含蓄、、含蓄、语义丰丰富3))惯用用语大多是三字格,通俗大多是三字格,通俗词语特特别多,成多,成语大多是四字格,大多是四字格,多数保留着文言文的色彩多数保留着文言文的色彩4))惯用用语的定型行比成的定型行比成语弱,常常可以插入一些弱,常常可以插入一些词语,或,或颠倒倒其中成分的次序,成其中成分的次序,成为一般一般语句。
句第四节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三)歇后语2、、谐音音 :利用同音关系,:利用同音关系, 起到一石二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老九的弟弟——老十(实)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固定短语歇后语类型1、、释喻 :前一半是比:前一半是比喻,后一半是解,后一半是解释1 1)解释的是字面意义)解释的是字面意义芝麻开花——节节高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2 2)解释的是转义)解释的是转义马路上的电线杆——靠边站快刀切豆腐——两面光(四)(四) 谚语谚语•三个臭皮匠,三个臭皮匠,顶个个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流流传于民于民间的形象通俗、富有哲理的的形象通俗、富有哲理的语句•清官清官难断家断家务事事•瘦死的瘦死的骆驼比比马大大•一年之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于春第四节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三)歇后语2、、谐音音 :利用同音关系,:利用同音关系, 起到一石二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老九的弟弟——老十(实)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固定短语歇后语类型1、、释喻 :前一半是比:前一半是比喻,后一半是解,后一半是解释。
1 1)解释的是字面意义)解释的是字面意义芝麻开花——节节高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2 2)解释的是转义)解释的是转义马路上的电线杆——靠边站快刀切豆腐——两面光(四)(四) 谚语谚语•三个臭皮匠,三个臭皮匠,顶个个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流流传于民于民间的形象通俗、富有哲理的的形象通俗、富有哲理的语句•清官清官难断家断家务事事•瘦死的瘦死的骆驼比比马大大•一年之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于春第四节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第五第五节 词义的聚合的聚合一、同义词1、什么是同1、什么是同义词??例如: 例如: 高高兴——愉快愉快——兴奋——开心开心——快快乐意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做同叫做同义词((1)等义词)等义词煤油—洋油爸爸-爹-父亲A.普通话词与方言词同义普通话词与方言词同义玉米-苞米雪糕-雪条B.外来词与本族词语同义外来词与本族词语同义麦克风-话筒马达-发动机C.旧词与新词同义旧词与新词同义戏子-演员大夫-医生D.命名方式不同造成同义命名方式不同造成同义红楼梦-石头记2、同义词的类型2、同义词的类型演讲-讲演气力-力气E.语素前后换位造成同义语素前后换位造成同义(2) 近义词近义词<1> 近义词形成的原因:近义词形成的原因:A.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往往带有主观的评价。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往往带有主观的评价鼓励--怂恿B. 词语运用的场合不同词语运用的场合不同脑袋--头颅C. 为了区分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异为了区分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异波动--蠕动--跳动第三第三节 词义的聚合的聚合G. 术语与俗名术语与俗名目标、希望-奔头脏土-垃圾E. 吸收古语词吸收古语词安排、布置-部署早晨-拂晓、黎明F. 吸收外来词吸收外来词制造-打造滑稽-幽默汞-水银彗星-扫帚星H. 讳饰词与一般词讳饰词与一般词鸡爪子-凤爪负伤-挂花—挂彩 2)近义词的构成形式近义词的构成形式A. 构成成分不同构成成分不同立即-马上立即-马上冷静-镇定冷静-镇定B. 构成成分部分相同构成成分部分相同帮助-帮忙帮助-帮忙C. 构成成分相同,顺序不同构成成分相同,顺序不同合适-适合合适-适合感情-情感感情-情感策划-策动策划-策动D. 吸收方言词吸收方言词第三第三节 词义的聚合的聚合v不同不同语素的比素的比较分析珍惜珍惜—爱惜惜相同语素是“惜”,不同语素是“珍”和“爱”,那么“珍惜”比“爱惜”的语义要重v造句替造句替换法能替换则显示意义相同的部分,不能替换则显示意义差异所在。
安排安排—布置布置• 厂长给他安排厂长给他安排/ /布置了许多工作布置了许多工作• 他给新工人安排了住处他给新工人安排了住处不能用(不能用“布置布置”替换)替换)3、、 辨析方法辨析方法辨析同义词最重要的方法是从语境中去考察,考察它们可能出现的辨析同义词最重要的方法是从语境中去考察,考察它们可能出现的上下文语境,设想替换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可能替换的总是显示出同义上下文语境,设想替换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可能替换的总是显示出同义词中相同的部分,不能替换的往往是差异所在词中相同的部分,不能替换的往往是差异所在1) 从理性意义方面辨析从理性意义方面辨析a. 看词义的轻重看词义的轻重 爱惜-珍惜爱惜-珍惜 热爱-酷爱热爱-酷爱b. 看词义的范围大小看词义的范围大小战争-战役战争-战役时代-时期时代-时期 c. c. 看具体与概括看具体与概括车-车辆车-车辆树-树木树-树木d. d. 看词义的侧重点看词义的侧重点发现-发明发现-发明才华-才干-才智才华-才干-才智第三第三节 词义的聚合的聚合a. 感情色彩不同鼓励-鼓动-煽动鼓励-鼓动-煽动b.语体色彩不同生日-诞辰生日-诞辰c.形象色彩不同白-雪白白-雪白陪-陪同陪-陪同地瓜-红薯地瓜-红薯干净-洁静干净-洁静光亮-晶莹光亮-晶莹高兴-雀跃高兴-雀跃大夫大夫—医生医生褒褒义::成效成效果断果断坚强鼓鼓动爱护称称赞教教诲贬义::后果后果武断武断顽固固煽煽动庇庇护奉承奉承诡计中性:中性:效果效果决断决断顽强发动保保护教教训计策策2) 从附属意义方面辨析从附属意义方面辨析3) 从用法方面辨析从用法方面辨析a.搭配对象不同交流-交换交流-交换爱护-爱戴爱护-爱戴肥-胖肥-胖 b.词性和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阻碍-阻止阻碍-阻止勇敢-勇气勇敢-勇气谦虚-虚心谦虚-虚心发达-发展发达-发展突然突然-忽然忽然第三第三节 词义的聚合的聚合对词的理性意的理性意义的分的分项说明明j② 匆促匆促 ~ 于完成任务。
于完成任务① 焦躁焦躁 真真~死人了③ 迫切,要紧迫切,要紧 ~事④ 对大家的事儿或对大家的事儿或别人的困难赶快帮助别人的困难赶快帮助 ~公好义急(一)(一)义 项1、什么是义项2、义项的分类A. 本本义::词的最早出的最早出现的意的意义CC.转义b.比比喻义 如:包袱 如:包袱a.引申引申义如:河如:河 •引自商务印书馆引自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年版《《现代汉语词现代汉语词典典》》(修订本修订本)第第89页页第四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一、词义的分解BB.基本基本义::词的最常用意的最常用意义3、单义词和多义词只有一个只有一个义项的的词叫叫单义词n1.常常见事物的名称事物的名称桌子桌子茶杯茶杯自行自行车n2.科技科技术语和和专有名有名词电子子广广东省省中文系中文系n3.新新词代沟代沟反思反思非典非典((1)单义词)单义词单义词主主要有以下要有以下三三类::((2)多义词)多义词有两个以上有两个以上义项的的词叫多叫多义词老① 他不显得他不显得~② 扶扶~携幼③ 咱们是咱们是~朋友了④ 这所房子太这所房子太~了⑤ 转回了转回了~地方。
地方⑥ 油菜太油菜太~了⑦ 这是这是~一种绿色一种绿色⑧ ……,, ~没见他了没见他了⑨ 人家人家~得优秀⑩ 太阳已经太阳已经~高了lo词由由单义发展展为多多义的原因:的原因:1.客观对象之间的互相联系是词语多义化的客观基础2.语言的经济原则是促使词语多义化的直接原因第四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4、同音词v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一组词2) 同形同音词 同形同音词 花 站 别花 站 别同音同音词的的类型型(1) 异形同音词 异形同音词 九 酒 久 韭九 酒 久 韭第四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同音同音词产生的原因生的原因1.多多义词的分化的分化例如例如 雕雕刻刻时刻刻2.偶然同音偶然同音例如 灯/登例如 灯/登九九 /久/久早/早/枣3.语音的演音的演变例如青例如青[ts‘] 轻[k‘] 焦焦[ts] 骄[k]4.借用其他借用其他语言的言的词语 例如例如 车站站 站立站立 5.形形态变化的化的结果果see的的过去式去式saw与表与表示格言意思的示格言意思的saw多义词与同音词的辨别多义词与同音词的辨别!!看意义是否有联系,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同音词是一组音同意义无联系的词。
花花朵朵 花花布布 花花纹纹 昏昏花花 花花钱钱 姓姓花花 一一顶顶帽子 帽子 顶顶起来起来瓜瓜甜甜 声音很 声音很甜甜 菜很菜很香香 睡得 睡得香香白跑一趟无颜色没有东西多义词道白买一尺白布白手起家同音词第四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二)义素(二)义素灌木灌木+矮小矮小+丛生生+木本木本+植物植物乔木木-矮小矮小-丛生生+木本木本+植物植物馒头 +食品食品+用用发酵+面粉蒸成酵+面粉蒸成+上上圆下平下平 +无无馅包子包子 +食品食品 +用用发酵+面粉蒸成酵+面粉蒸成+上上圆下平下平 -无无馅1、什么是义素1、什么是义素对词的义项加以进一步分析后得到的语义特征,是最小的语义单位第四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先看例子:第一节 词的分类系统词词类类实词实词体词名词 数词量词代体词代体词谓词 动词 形容词代谓词代谓词 区别词 副词代词虚词虚词关系词 连词 介词辅助词 助词 语气词拟音词拟音词象声词叹词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语法语法2005、7第五章 语法第二节第二节 词的分类(副词)词的分类(副词) 1、副词的分类:副词副词程度副词绝对程度:十分、极其、非常、很相对程度:相当、更加、比较、略微范围副词概括性范围:都、统统、一共唯一性范围:仅仅、单单、惟独时间副词时态和时制:曾经、已经、暂且频率和重复:常常、再三、偶尔情态副词:亲自、暗暗、偷偷否定副词:不、没、未、别语气副词:索性、反正、果然、难道2005、7第五章 语法• 2、副词的语法特征•(1)副词都能做状语,大多数副词还可以充当句首修饰语。
(2)副词是附着性的,大多数不能单用只有“不”“别”“没有”“马上”“也许”“大概”“一点儿”等可以单用 (3)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即可以独用,也可以合用2005、7第五章 语法• 3、副词和其他词类的区别(1)副词只能做状语,形容词还可以做定语、谓语2)同音同形与兼类词的区别在于,同音同形不但功能不同,而且在语义上也完全不同而兼类词仅仅是功能不同,在语义上有较密切的联系3)动词“没(有)”和副词“没(有)”的区别是:用在谓词前的是副词,用在体词前的是动词4)时间副词只能充当状语,时间名词还能充当主语、宾语或定语2005、7第五章 语法短语的结构类型短语的结构类型(一)实词和实词组合的短语1、主主谓谓短短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按内部关系可分成:q1)S+V/S+VP 鸡叫 咱们快走q2)S+A/S+AP 花红 人很多q3)S+N/S+NP 明天星期天 他黄头发q4)S+SP 我国资源丰富 水乡歌声阵阵第三节 短语2005、7第五章 语法•2、述述宾宾短短语语:由述语和宾语两部分组成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按内部关系可分成:q1))V+N/V+NP 有人 是一位记者q2))V+V/V+VP 喜欢吃 值得好好庆贺q3))V+A/V+SP 爱干净 希望你们来 3、述述补补短短语语:由述语和补语两部分组成,是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可分成:q1))V/A+V/A 学懂 长大q2))V/A+得得+V/A/VP/AP/SP 学得懂 飞得很高q3))V+量词短语量词短语 砍一刀 去三次q4)A+VP 高兴得跳起来第三节 短语2005、7第五章 语法•4、偏偏正正短短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修饰语,分为定语和状语两部分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可分成:q1)N/V/A/NP/VP/AP/SP+(的)+N/NP 大型工厂 美丽的秋天 抢来的时间q2)N/NP+的+V/A 资料的查找 来往人员的复杂q3)F/A/V/PP+(地)+V/A/VP/AP 很好 在黑板上写字 抱歉地说q4)VP/NP+V 不住的说 形式主义的看问题q5)F+N/NP 刚星期二 只三个人第三节 短语2005、7第五章 语法•5、联联合合短短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
可分成:q1)N/NP+N/NP 教师和学生 北京、上海和天津q2)V/VP+V/VP 又说又笑 吃、穿、用q3)A/AP/SP+A/AP/SP 美观、便宜、耐用、实惠 聪明、伶俐 第三节 短语2005、7第五章 语法•6、同位短语同位短语:两个部分相互叠用,相互指称,同表一个事物•1)N/NP+N/NP 厂长老王•2)N+D/D+N 老王他们•3)D+D 我们大家 •4)N/D+量词短语 夫妻两人第三节 短语2005、7第五章 语法•7、连连动动短短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短语连用,之间没有联合、偏正、述宾等逻辑关系可分成:q1))VP+VP 拿笔写字 打叫车q2))动动词词““来来/去去””+V/VP;V/VP+动动词词““来来/去去”” 游泳去 来打q3)动词)动词““有有””+V/VP 有能力完成 有机会上大学第三节 短语2005、7第五章 语法•8、兼语短语兼语短语: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在一起,述宾短语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主语”可分成:•1))VP+NP+VP• 请他参加 称他老师傅•2)动词)动词““有有””+NP+VP• 有人出国 有个村庄叫赵庄第三节 短语2005、7第五章 语法•9、量词短语量词短语:由数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与量词组合而成。
前一部分是数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后一部分是量词可分成:q1)数词)数词+量词量词 一个(人) (讨论)两回q2)指示代词)指示代词+量词量词/代词代词+数词数词+量词量词 这幅(画) 每份(礼物)q3)疑问代词)疑问代词+量词量词 哪个(人) 几里(路)第三节 短语2005、7第五章 语法•10、方位短语:方位短语:前一部分是词或短语,后一部分是方位词q1)一般实词)一般实词+方位词方位词 屋子里 考试前q2)时间词)时间词/处所词处所词+方位词方位词 星期一前 邮局前q3)一般短语)一般短语+方位词方位词 宽大的前额下 打完球之后第三节 短语2005、7第五章 语法• (二二) 实词和虚词组合成的短语实词和虚词组合成的短语1、、介介词词短短语语:前一部分是介词,后一部分是词或短语可分成:q1)介词与名词、代词、方位词的组合介词与名词、代词、方位词的组合 往北京(挂) 从下往上(爬)q2))介介词词与与名名词词性性的的偏偏正正短短语语、、联联合合短短语语、、同同位位短语、述宾短语、主谓短语以及方位短语的组合。
短语、述宾短语、主谓短语以及方位短语的组合 在黑板上(写字) 将原文与译文(对了一遍)第三节 短语2005、7第五章 语法•2、、““的的””字短语字短语 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词或短语, 后一部分是助词“的”可分成:q1)N/NP+的的 木头的(容易坏)q2)区别词区别词+的的 男的(排在左边)q3)V/A/VP/AP+的的 来的(都是客) 开卡车的(是老张)q4)SP+的的 我们反对的(是说空话的人)第三节 短语2005、7第五章 语法•3、、““所所””字短语:字短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助词“所”,后一部分是动词所”是这类短语的标志如: (心有)所属所属 所亲近所亲近的朋友•4、比况短语:、比况短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实词或短语,后一部分是比况助词““似的似的””、、““一般一般””、、““一样一样””、、““般般””等q1)词与比况助词的组合 墨似的似的(乌云) (乐得)什么似的似的q2)短语与比况助词的组合 箭出弦似地似地(飞了出去) 雷鸣般的般的(掌声)第三节 短语2005、7第五章 语法•(二)短语的层次分析•对于一个多层短语,必须按照其内部各个词组合的先后次序层层切分,每次切分出来的成分就叫做直接成分。
当最后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是一个词时,这个短语的结构层次也就分析清楚了例如: ①① 写出好作品 写出好作品 ②② 更多更好的新作品 更多更好的新作品第一层第一层 ----------//------ ---------------- ----------//--------------第二层第二层 ----//-- ---- --//---- -------- ----//-------- ----//--------第三层第三层 -/-/-- ---- --//----第三节 短语2005、7第五章 语法–做 一 个 有 理 想 有 作 为 的 青 年• 动 宾• 定 ) 中• 数量 定 ) 中• 联 + 合• 动 宾 动 宾第三节 短语2005、7第五章 语法现代汉语句型系统:现代汉语句型系统:句子句子 单句 主谓句 名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动词谓语句述宾谓语句述补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非主谓句 名词性非谓语句动词性非谓语句形容词性非谓语句复句 联合复句 并列复句\ 承接复句 递进复句 \ 选择复句偏正复句 因果复句\ 条件复句 转折复句 目的复句 解说复句假设复句\第四节第四节 句型句型2005、7第五章 语法第五节 句式• 一、句式的性质• 二、主谓谓语句• 三、“把”字句• 四、“被”字句• 五、连动句• 六、兼语句• 七、存现句• 八、双宾语句2005、7第五章 语法• 一、什么是句式一、什么是句式 着眼于句子结构上的某种特殊形式或标志而划分出来的句子类别,叫做句式或特殊句式。
2005、7第五章 语法• 二、主谓谓语句:二、主谓谓语句:(一)什么是主谓谓语句 由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就叫主谓谓语句如: 韶关学院韶关学院////校园很美校园很美 主谓短语“风景很美” 在句中做谓语,“韶关学院”做主语其中,“韶关学院”叫做大主语,也可以叫话题主语 “校园很美”叫大谓语,“校园”叫做小主语,“很美”叫小谓语2005、7第五章 语法(二)主谓谓语句的类型(二)主谓谓语句的类型 1)大主语跟小主语之间有领属关系或整体和部分的关 系; 2)大主语是小谓语的受事,小主语是小谓语的施事; 3)大主语是小谓语的施事,小主语是小谓语的受事; 4)大主语是小谓语的工具、材料、与事等语义成分; 5)大谓语对大主语进行计量评价,这部分主谓谓语句小 主语、小谓语往往是数量词等体词性词语; 6)小主语是谓词性的成分,小谓语是形容词性的,大主语是小主语的施事; 7)大主语表示范围、对象、关涉的事物2005、7第五章 语法• 三、三、““把把””字句字句(一)什么是“把”字句 运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涉及的事物置于动词前做状语的一种句式。
二)“把”字句的特点 1、“把”字句的主语:多是体词性词语、施事 2、“把”字的宾语:即“把”字的后置成分,一般是谓语动词的受事从语用上看,“把”字的后置成分即“把”字的宾语是谓语处置的对象,一般应是有定的2005、7第五章 语法•3、谓语部分:1)有些动词不能进入该部分;2)单个动词很难进入谓语部分;3)否定词和助动词一般只能出现在“把”字前,不年用在“把”字后2005、7第五章 语法•(三)“把”字句的作用 从语用上看,“把”字句主要表示“处置”的意义,“处置”可以解释为句中谓语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对“把”字的宾语施加一定的影响,使该宾语发生某种变化,产生某种结果,处于某种状态,遭受某种遭遇2005、7第五章 语法•四、“被”字句(一)什么是“被”字句:在动作动词做谓语的句子中,施事做主语的是主动句,受事做主语的是被动句现代汉语的“被”字句分为:1)由“被”引进施事,格式是:受事+被+施事+Vp 2) “被”后边的施事没有出现,格式是:受事+被+Vp3) “被…所”固定格式:受事+被+施事+所+Vp4) “被…给”固定格式:受事+被+施事+给+Vp2005、7第五章 语法•(二)“被”字句的特点:1、“被”字句的主语:要求具有有定性,是交际双方共知的或说话者假定双方共知的事物。
2、“被”字的后置成分(“被”字的宾语):一般来说,“被”字的后置成分是施事,即动作的发出者但事实上,也可以是其他语义成分3、谓语部分:不能进入“被”字句的动词有:关系动词、助动词、趋向动词、部分心理认知动词、不及物动词、非动作性的及物动词2005、7第五章 语法•(三)“被”字句的作用有被处置的意义,即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在意念上是受动者,被谓语动词所代表的动作所处置,处置行为来源于“被”字的后置成分,处置的后果使得主语事物有了某种变化,产生某种结果,处于某种状态,有了某种经历2005、7第五章 语法•五、连动句五、连动句(一)什么是连动句:由连动短语做谓语构成的句子二)连动句的特点:1)连用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共用一个主语;2)连用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间不能有语音停顿,书面上不能有逗号隔开;3)连用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间没有关联词语也没有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否则是紧缩句;4)介词短语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用不是连动短语2005、7第五章 语法•(三)连动句的语义关系1、主语跟连动短语之间的语义关系:1)施事跟动作的关系,即主语是各连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的施事2)受事跟动作的关系,即主语是各连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的受事。
2005、7第五章 语法•2、连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间的语义关系(限于两个,分别记做Vp1和Vp2):1) Vp1和Vp2之间有动作的先后关系;2) Vp1说明Vp2的动作方式, Vp1后往往有“着”;3) Vp1和Vp2表示动作跟目的的关系, Vp1表示动作, Vp2是该动作的目的;4) Vp1和Vp2表示动作或事件之间有因果关系;5) Vp1和Vp2表示互补关系;6)“有”字型连动句,“有+ Vp”往往表示条件、能力和动作的关系2005、7第五章 语法• 六、兼语句六、兼语句(一)什么是兼语句: 由兼语短语做谓语的句子叫兼语句二)兼语句的结构特点: 由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在一起构成任何一个兼语句都要能分解出: (动词+名词)+(名词+动词)这是兼语句区别于其他句子的地方2005、7第五章 语法• 七、存现句七、存现句(一)什么是存现句:叙述或说明某处或某时存在、出现、消失某些人或事物的句子二)存现句的类型1、表示存在的存现句,即存在句;2、表示出现的存现句,即出现句;3、表示消失的存现句,即消失句三)结构形式: 处所/时间词语+动词性词语+名词性词语2005、7第五章 语法•(四)结构特点1、“V着”句:这类存在句谓语动词后面带有动态助词“着”,动词带上“着”以后表示一种静态存在状态,有人叫“静态存在句”2、“V过”句:这类存在句表示某处曾经存在过某人或某事物,表示曾经有过某种存在的情状。
3、“V了”句:可以构成静态存在句,主要体现出“状态”义2005、7第五章 语法•(四)结构特点1、“V着”句:这类存在句谓语动词后面带有动态助词“着”,动词带上“着”以后表示一种静态存在状态,有人叫“静态存在句”2、“V过”句:这类存在句表示某处曾经存在过某人或某事物,表示曾经有过某种存在的情状3、“V了”句:可以构成静态存在句,主要体现出“状态”义2005、7第五章 语法•(五)存现句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1、存现句的前段是主语,中段和后段是谓语,谓语是述宾短语,中段是述语,后段是宾语存现句是主谓句 2、从语义上看,存现句的后段是宾语,是施事,但也不限于施事前段是后段事物存在、出现、消失的处所或时间中段的动词即述语表示事物存在、出现、消失的方式2005、7第五章 语法• 一、复句概说一、复句概说((一一))什什么么是是复复句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的句子有如下的特点:(1)复句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2)复句的分句在结构上是相对独立、互不包含的,就是说充当复句的分句不做另外分句的句法成分3)构成一个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在语义上是互相依存、互相关联的,分句凭一定的逻辑语义关系而连接。
4)复句只是一个句子,因而只有一个统一的语调,只在整个复句末尾才出现一个终止性停顿第六节 复句2005、7第五章 语法•(二)复句和单句的区分1、分句的主语可以承前或蒙后省略,要把省略主语的分句跟连动句、联合短语作谓语区别开来2、关联词虽然是辨识复句的重要标志,但需要注意的是关联词语并不是复句所专有的,少数关联词语也可以用于单句2005、7第五章 语法3、体词性词语做分句,要区别于呼语、无介词的句首状语多数是同类型的体词性词语的并列如果体词性分句跟非体词性分句连接,则两者之间往往隐含某种逻辑关系4、紧缩句从形式上看像单句,从逻辑关系及关联词语上看则像复句,可以看作复句的变式2005、7第五章 语法• 二、联合复句:二、联合复句: 指分句间没有主次之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的联合在一起可以分为并列复句、顺承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解说复句等五种2005、7第五章 语法• (一)并列复句(一)并列复句 并列复句的几个分句往往分别述说相关的几件事,或者是一件事的几个方面,撇开语用安排或表述重心,前后分句的顺序往往可以调换 并列复句可以有关联词语,单用的“也、又、还、同时、同样”等一般用于后续分句中,成套的有“既…又/也”、“不是…而是”、“是…不是”、“一边…一边”、“有时…有时”、“又…又”、“一方面…(另)一方面”、“一会儿…一会儿”。
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语 从前后分句的语义关系上看,并列复句可分为平列式和对比式两种几个分句平列的叙述几件事或一件事的几个方面的是平列式前后分句有对照关系的是对比式2005、7第五章 语法•(二)顺承复句:又叫连贯复句、承接复句,是几个分句述说连续动作或相关事物、道理,表示事物间先后相继的关系•顺承复句按顺承的内在联系,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时间上的顺承,分句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二是空间上的顺承,分句按空间位置的顺序排列,这一般是按人的视点顺序排列的,有由远而近,有由近而远,有由大到小,也有由小到大常用的关联词语,单用的有“就”、“便”、“又”、“于是”、“接着”、“然后”,用于后续分句;成套的有“首先…然后/接着”、“起先…后来”2005、7第五章 语法•((三三))递递进进复复句句::也有叫进层复句或推进复句的,是后一个分句比前一个分句在意义上更进一层,表现出事物间有进一层的关系,这“更进一层”的意义往往体现在程度、数量、时间、范围等方面,分句的顺序较为固定 递进复句的关联词语单用的有“而且”、“况且”、“何况”、“甚至”、“尤其”、“更”等。
成套使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反而”、“尚且…反而”、“尚且…何况”,等等2005、7第五章 语法•((四四))选选择择复复句句::几个分句分别叙述两种以上的情况,以供人选择和取舍 按照选择的类型或关联词语的不同,可以把选择复句分为三个小类 一是取舍未定的任选复句,分句提供两个以上的选择项,至于选择哪一项,说话者没有确定,即选择未定常用的关联词有两类,一是用在陈述句中,有“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等另一类关联词语是用在疑问句中,“是…还是”、“还是”构成选择问句,选择问句从复句看就是选择复句2005、7第五章 语法 二是限定性选择,分句只提供两个选项,二者必选其一,别无选择使用的关联词语是“不是…就是” 三三是是取取舍舍已已定定的定选复句,分句提出了选择项,说话者已经予以选择一种是先取后舍,说话者选择了前项,而舍弃了后项,即肯定前项否定后项,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宁可/宁肯/宁愿…也不” 另一种是先舍后取说话者舍弃了前项,选择了后项,即否定了前项,肯定了后项常用的关联词语是“与其…不如/毋宁/勿宁”,后项中还可以跟“倒”、“还”连用。
2005、7第五章 语法•((五五))解解说说复复句句::后面分句对前一分句有所解释、说明、补充、总结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后一分句直接对前一分句进行解说 一是后一分句直接对前一分句进行解说,如: 小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特别容易激动 第二类就是具有总分关系的复句,如: 第二类就是具有总分关系的复句,如: 当前我们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扩大国内需求,二是扩大对外贸易,三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7第五章 语法•三、偏正复句三、偏正复句 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两部分在语意上是一偏一正或一主一从按照分句间逻辑语义关系可以分为因果复句、转折复句、假设条件复句、让步复句、目的复句等几类2005、7第五章 语法•((一一))因因果果复复句句::分句间存在原因跟结果关系的复句是因果关系按照说明因果关系的还是推论因果关系的,可以把因果分句分为:1、说明因果复句:就既成事实说明原因和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是“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也可以单用“由于”、“因为”在前一分句,或单用“所以”、“因此”、“因而”、“以致”在后一分句2、推论因果复句:以一定的事实或知识前提作为根据或理由,从而推出一种新的结果或预测某一种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既然…那么/就/便”2005、7第五章 语法•(二)条件复句:是偏句提出一种假设条件的情况,正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条件的情况下要产生的结果按照结果产生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1、充分条件复句:“如果…就”、“假若…就”等是一种充分条件这种类型的复句实际上以假定为依据来推断某种结果,一般称为假设复句2005、7第五章 语法•2、必要条件复句: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必须满足或只有满足这种条件,才会有某种结果,不能缺少,也不能更换典型的关联词语有“只有…才”、“除非…才”、“必须…才”等有时候必要条件并不是唯一条件,如果某个结果需要几个必要的条件,必要条件就不是唯一的了2005、7第五章 语法•3、无条件复句:正句所表示的结果并不以偏句的条件变化为根据,而是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结果的产生不以条件为转移,也就是说结果的产生是没有任何的条件的常用的关联词语是“无论/不论…都”、“不管…都”、“任凭…都/也”2005、7第五章 语法•(三)转折复句:正句不顺着偏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跟偏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根据语意转折的程度分为三类:1、重转复句:正句跟偏句明显对立,语意明显相反或相对。
常用的关联词语是“虽然…但是”、“尽管…但是”2、轻转复句:偏句没有预示转折的关联词语,正句用“但是”一类的词语突然转折3、弱转折复句:常在正句前用“只是”、“不过”、“只不过”、“倒”连接2005、7第五章 语法((四四))假假设设复复句句::偏句提出一种假定的情况说,把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条件都姑且当成一种事实,正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困难下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 、“即使…也”、“纵然…也”、“哪怕…也”、“即便…也”、“就是…也”、“就算…也”、“纵使…也”等2005、7第五章 语法•(五)目目的的复复句句:偏句表示一种动作行为,正句表示偏句采取某种动作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目的有两种:一是积极的目的,是想获得的;一是消极的,是想避免的1、积极性目的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是“以便”、“为的是”、“以”、“用以”、“借以”、“好”等2、消极性目的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是“省得”、“免得”、“以免”、“以防”等2005、7第五章 语法•四、多重复句四、多重复句•(一)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 多重复句要有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但由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的复句未必都是多重复句决定是否是多重复句,除了要看分句数目以外,更要看分句间有无层次差别,有不止一个层次的复句才是多重复句。
2005、7第五章 语法多重复句分析举例 (一)•①孟子相信人性是善的,②所以要人发展善性,③以达到至善;④荀子相信人性是恶的,⑤所以要人节制恶性,⑥以由恶变善•分句 分句 ①……②……③……④……⑤……⑥……•第一层第一层 1 --- 2-----•第二层第二层 3 4 - 5 6---•第三层第三层 7 8 9 10 •1-2 并列关系并列关系,3-4和5-6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7-8和9-10 目的关系目的关系2005、7第五章 语法多重复句分析举例 (二)• 6、内容有分量,||| 尽管文章短小,|||| 也是 有分量的;|| 如果内容没有分量,||| 不管写多 长,|||| 也没有分量,| 所以不能只看量,|| 要 讲求质 因果并列递进假设假设转折条件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v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倒(垮),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纪念他。
v朋友们,用不着多(繁琐的)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修辞修辞语言中表达同样一个意思,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v((1)禁止践踏草地)禁止践踏草地v((2)足下留青)足下留青v((1)她很漂亮()她很漂亮(/美美/俊俊/好看好看/靓靓/喜欢人喜欢人/稀罕人)稀罕人)v使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各有不同的语使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各有不同的语体风格和方言色彩,因此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体风格和方言色彩,因此有不同的表达效果采用不同的句式或修辞格会取得更加不同的效果采用不同的句式或修辞格会取得更加不同的效果1)一提起她来,十里八村没有一个不说她漂亮的一提起她来,十里八村没有一个不说她漂亮的双重否定)(双重否定)((2)她长得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越端详越好看她长得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越端详越好看熟语)(熟语)((3)她长得好像仙女一样明喻))她长得好像仙女一样明喻)((4)她长得简直就是个人样子暗喻))她长得简直就是个人样子暗喻)((5)都说王晓明漂亮,她比王晓明还漂亮衬托))都说王晓明漂亮,她比王晓明还漂亮衬托)((6)她可是百里挑一的大美人。
夸张))她可是百里挑一的大美人夸张)((7)她就是咱村的)她就是咱村的“七仙女七仙女”借代)((8)看见她一眼,这辈子就算没白活夸张))看见她一眼,这辈子就算没白活夸张)((9)她是现代的赵飞燕、东方的维纳斯、中国的戴)她是现代的赵飞燕、东方的维纳斯、中国的戴安娜排比)安娜排比)不同的词语表现了不同的语体风格和方言色彩不同的词语表现了不同的语体风格和方言色彩1)她很丑可碜)她很丑可碜/难看难看/不好看不好看/不俊不俊/((2)她长得像个丑八怪比喻))她长得像个丑八怪比喻)((3)整个一个猪八戒他二姨借代))整个一个猪八戒他二姨借代)((4)大家都叫她)大家都叫她“朱二姨朱二姨”借代) 借代) 夸张的程度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1)她长得五官都错了位夸张))她长得五官都错了位夸张)((2)看她一眼三天不想吃饭夸张))看她一眼三天不想吃饭夸张)((3)她丑得可以去当吓唬乌鸦的稻草人夸张))她丑得可以去当吓唬乌鸦的稻草人夸张)((4)她要是去当稻草人,准把所有的乌鸦都吓跑了她要是去当稻草人,准把所有的乌鸦都吓跑了夸张)(夸张)((5)她不但能吓得乌鸦不敢偷庄稼,还能吓得乌鸦)她不但能吓得乌鸦不敢偷庄稼,还能吓得乌鸦把偷走的玉米送回来。
夸张)把偷走的玉米送回来夸张)修辞方式:又称修辞格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格式化的方法、手段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里列举了38种辞格一、比喻1、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v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v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v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v“她一头的褐色卷发,盖着一张小圆脸,眼极活泼,口也很灵动,配着一身极鲜艳的衣裳--漆鞋,绿丝长袜,银红绸的上衣,紫酱的丝绒围裙--亭亭的立着,像一棵临风的郁金香徐志摩《曼殊斐儿》)2、比喻的类型v ①明喻:v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例如:v “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何其芳《秋海棠》)v ②暗喻:v 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语,或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例如:v “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徐志摩《曼殊斐儿》)v ③借喻:v 借喻是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例如:v 我这辈子只是在生活的道上盲目的前冲,一时踹入一个泥潭,一时踏折一枝草花,只是这无目的的奔驰......(徐志摩《再剖》)v ④强喻:v本体和喻体有共同的特征,为了突出本体的这一特征,特别强调喻体的程度不如或超过本体。
例如:v 我看见蝗虫遮天蔽日v 向农民争夺粮食v 而地主比蝗虫更凶v 甚至掠夺去妻女v (邹荻帆《乡音》)⑤反喻 从反面设喻,以反托正,从被否定的喻体事物的反面去领会本体事物的特征,喻词常用"不是"或"不像"例如: 人非木石,岂能一味谈理,碍于情面而偏过去了,在这里正有着人气息鲁迅《送灶日漫笔》) ⑥博喻 博喻就是用不只一个喻体去说明和描述本体例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 (7)饰喻:即修饰式的比喻.如: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生命之树常青.二、比拟v1、什么是比拟v 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就叫比拟 树倒下了,发出一声快乐的叫喊,一种牺牲自己的快乐,如梦想的孩子离开家,奔向不可知的运命时嘴里所喊出的何其芳《伐木》)v1、黑暗在不住地退却,又像捉迷藏似的,从飞驰而去的汽车两旁包抄上来张一弓《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v2、踏上岛便感到四周充满威胁,每道石缝都在咬牙切齿,晶亮的口涎滴嗒着朱苏进《凝眸》)v3、我无法再继续写下去,所有的英文字母全在我脑子里跳疯狂的舞蹈。
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2、比拟的类型①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让无生命的事物好像有生命一样能活动,让有生命的动物好像人一样有思维和情感v 下面溪水大概是涸了,看着有无数用为筑桥剩下的大而笨的白色石块,懒懒散散睡了一溪沟沈从文《遥夜》)v 假如是孤行者,就可以听到草棵、树叶被风吹折的声音,听到各类小虫的绵绵情话庞天舒《蓝旗兵巴图鲁》)②②拟物拟物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把甲事物当作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乙事物来写v 所以诗人在冬夜,只合围炉话旧,这 所以诗人在冬夜,只合围炉话旧,这就有点近于就有点近于"蛰伏蛰伏"了茅盾《《冬天冬天》》))v 三月的微风像一只小猫一样舔舐着我 三月的微风像一只小猫一样舔舐着我的脸颊,弄得我浑身痒酥酥的的脸颊,弄得我浑身痒酥酥的4、比拟和比喻的异同v比拟和比喻都是两事物相比,但是有区别v 比喻的重点在"喻",即以乙事物(喻体)来说明甲事物(本体),甲乙两事物有主有从;v 比拟的重点在"拟",即干脆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事物不分主从,浑然一体三、夸张1、什么是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
隔壁千家醉, 开坛十里香夸张的类型v扩大夸张v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强……)处说v泰山小啊天山低, 顶天立地的向秀丽! (贺敬之《向秀丽》)v缩小夸张v故意把事物往小(少、慢、矮、弱……)处说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巨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v超前夸张v在两件事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v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来了4、比喻、比拟和夸张v 因为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辞格来表现,所以,二者的区别主要看有没有夸张的成分v 如果有夸张的成分,尽管使用了比喻或者比拟的修辞格,也应当归于夸张四、借代v1、什么是借代v 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v 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茅盾《现代化的话》)v 如果首长一句话不讲,扔下"有线",全用"无线"去了,那我们才受不了呐徐怀中《西线轶事》)2、借代的类型 ①①特征、标志代本体:用本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特征、标志代本体:用本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的名称。
体的名称v “你先猜猜,你们的英雄战士‘北京',也就是薛凯华烈士......"高干事非常神秘地望着我,"你猜他的爸爸是谁?"(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②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的名称代替本体的名称v 方鸿渐从此死心不敢妄想,开始读叔本华......(钱钟书《围城》)③具体代抽象: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v 人民浴血奋战赢得的胜利,又将为血泊所淹没中国往何处去?(刘白羽《红太阳颂》) ④部分代整体: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v 春天,树木开花了,是晴明暖和的天气,早晨大路上还充满了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巴金《能言树》)⑤结果代原因:用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v 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虽然累得那么着,林先生心里却很愉快茅盾《林家铺子》)五、双关v1、什么是双关v 双关是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表达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格式v 父亲现在躺在殡仪馆的冰库里,那地方很冷何继青《哭歌》)2、双关的类型v①谐音双关v 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或句子语义双关。
v 例如:我失骄杨君失柳,v 杨柳青飏直上重霄九毛泽东《答李淑一》)②语义双关 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语境中形成双关 "雅"要地位,也要钱,古今并不两样的但古代的买雅,自然比现在便宜;办法也并不两样,书要摆在书架上,或者抛几本在地板上,酒杯要摆在桌子上,但算盘却要收在抽屉里,或者最好是在肚子里鲁迅《病后杂谈》)六、仿词v1、什么是仿词v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造出新的词语,这种修辞手法叫仿词v 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的名言暂且置之不论不议之列,即使真心人所大叫的公理,在现今的中国,也还不能救助好人,甚至于反而保护坏人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2、仿词的类型v①音仿v 使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素仿造新词语例如:v 11月,广州还是秋高气爽,北国名城哈尔滨早已草木皆冰了v②义仿v 换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词素仿造新词语例如:v 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出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七、反语七、反语v1、什么是反语v反语是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意,也叫"反话"。
v 中国军人屠杀妇人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鲁迅《纪念刘和珍君》)2、反语的类型v①以正当反v 用正面的语句去表达反面的意思v 但衣角会被踹住,可见穿的是长衫,即使不是“高等华人”,总该是属于上等的鲁迅《推》)v②以反当正v 用反面的语句去表达正面的意思v 小陶气愤地说:"这些死人!只管看着干什么,还不把你们的雨衣扔过来"(徐怀中《西线轶事》)八、婉曲v 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例如:v 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张洁《拣麦穗》)九、对偶v1、什么是对偶v将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用词互相对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放在一起,这种辞格叫对偶v严格的对偶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互相对应的词词性一致、平仄协调、实虚相对现代诗文中对偶运用相当宽松,只要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声韵大体协调就可以2、对偶的类型v①正对v 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v 宝剑锋从磨砺出,v 梅花香自苦寒来v②反对v 对偶的两部分,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
v 横眉冷对千夫指,v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③串对 对偶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有的相关联(承接,连贯,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叫"串对",也叫"流水对"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毛泽东《到韶山》) 十、排比v1、什么是排比v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表达强烈的语气或感情,这叫排比v 我爱动,爱看动的事物,爱活泼的人,爱水,爱空中的飞鸟,爱车窗外掣过的田野山水徐志摩《自剖》)v 白天,我被求生的本能所驱使,我谄媚,我讨好,我妒嫉,我耍各式各样的小聪明张贤亮《绿化树》十一、层递v1、层递的定义与类型v 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上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叫层递v 在北国,除泰山、华山这些早已名闻中外,还有许多等待人们去发现、去观赏、去利用的风景区王朝闻《北武当游》)层递分为递升和递降两类递升:v 事情就是这样,他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递降:v产品都要有质量标准,首先是国际标准,其次是国家标准,此外还有部颁标准、行业标准、最不济也应当有个企业标准,现在有些不法商贩,专搞伪劣假冒,什么标准规范都不讲,不严格治理怎么得了。
报刊选摘)十二、反复v1、什么是反复v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叫做反复v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等多方面的修辞作用例如:v 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v 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v 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v 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v (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2、反复的类型 ①连续反复v 连续反复是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v 人们常常谈论的v 黄色的风哪里去了?v 从青丝摇曳的垂柳那边,v 轻轻吹来了淡绿色的风v 我故乡的风是绿色的v 我故乡的风是绿色的巴·布林贝赫《故乡的风》)②间隔反复v间隔反复是有其他词语或句子把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隔开v 小篷船,装粪来,v 惊飞水鸟一大片v 摇碎满河星,v 摇出满囱烟v v 小篷船,装粪来,v 橹摇歌响悠悠然v 穿过柳树云,v 融进桃花山v (浙江民歌)十三、顶真v顶真:也叫蝉联、联珠,是把上一句末尾的词作为下一句的开头,使首尾相重合,形式上成为一种链式的结构,表达上前后意思紧相扣,气势连贯而下。
v 例1:什么树开什么花v 什么花结什么果v 例2: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十四、回环v1、什么是回环v 回环也叫回文,这种修辞格的前后两句话中后一句话是前句话的倒叙排列形式v 例1:我为人人,人人为我v 例2: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十五、对比v1、什么是对比v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例如:v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v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2、对比的类型v①两体对比v 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并举出来,相互比较,叫两体对比v 我的声音低如呻吟,她的声音高如咆哮,惊动楼道里各家人,都出来观看热闹张宇《垃圾问题》)v ②一体两面对比v 把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叫一体两面对比v 有的人太自私,对公事敷衍了事,对自己的私事却一丝不苟。
v 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当面说得好听,背后又在捣鬼,这就是两面派行为的表现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十六、映衬v 映衬就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让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v 寂静的黄昏,窗外飞舞着雪花,一阵紧似一阵,低垂的帐帷中传出的痛苦呻吟,一声惨似一声!我黑暗中坐在火炉畔,望着药壶的蒸汽而沉思v (石评梅《雪夜》)v "一声惨似一声"的呻吟衬托了黄昏的寂静1、正衬v 利用同主要事物相似或相关的事物来作陪衬v 我站在那个有路可上的近二千米的山顶,极目眺望,在湛蓝的天穹之下,那一望无际、形态各异、连绵不断的山外有山的吕梁山脉的蓝色连山,好像成了北武当山的天然屏障我虽不能设想传说中的真武大帝的自得其乐,但也感到心胸开阔,有时,山鹰在天空里从容飞翔,我仿佛也能体验它的自由感v (王朝闻《北武当游》 2、反衬v 就是从反面衬托,利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例如:v 窑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锅台后面那只老黄猫的呼噜声路遥《人生》) 十七、拈连1、什么是拈连v利用上下文的联系,巧妙地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用于乙事物,这种修辞方法叫拈连。
v 他飘飘然地飞了大半天,飘进土谷祠,照例应该躺下便打鼾鲁迅《阿Q正传》)2、拈连的类型v①全式拈连v 甲乙两事物都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它像锁链一样,使前后拈连在一起例如:v 铃子叮叮当当的摇着,一切低起头在书桌边办公的同事们,思想都为这铃子摇到午饭的馒头上去了沈从文《到北海去》)十八、通感v通感:也叫移觉,使五官功能感觉到的效果互相转化、彼此沟通,把某种感官上的感觉移到另一种感官上 v 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v 被角的湿冷使我惊醒,歌声还在心的深处长颤沈从文《遥夜》)十九、警策v警策:使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意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辞格叫警策,也叫精警或警句v 警策可分为主宾重复判断、表意相反相成和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三类v 中国人有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v 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鲁迅《捣鬼心传》)辞格的运用v一、辞格的连用v二、辞格的套用v三、辞格的兼用一、辞格的连用v辞格的连用是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连用几个辞格说明同一内容v 例1: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
郑振铎《海燕》)二、辞格的套用v辞格的套用是指一种辞格里又包含着其他辞格,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v 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v 悄悄的把周围的道路观察v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三、辞格的兼用v 辞格的兼用是指一句话里兼有两种以上的修辞方式,也叫"兼格"v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郑振铎《海燕》)v 这句话里兼用了反复和比喻两种辞格。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