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探讨-以呼和浩特市为例.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49160400
  • 上传时间:2022-0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6.4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探讨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范媛媛 韦东山 武欣慧 韩 轶摘要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探讨,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在介绍了对绿地系统规划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景观生态理论的基础上,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概括了其绿地现状并指出了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利用景观生态的基本原理,对该区域的绿地系统进行规划研究,以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最终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景观生态;城市绿地系统;内蒙古呼和浩特TU985.1A 1007-5739(2009)06-0051-03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元素,是由城市中不同结构、形状和类型的各种绿地共同构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是城市中唯一接近于自然的生态系统,它对于改善城市区域的生态质量,保障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形象、城市景观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绿地系统进行研究,能够保证从整个区域景观整体出发,探索其景观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兼顾到绿地系统的景观和生态两方面的功能,从而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并对绿地系统的科学规划布局提供理论指导[1]。

      1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1.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的概念是德国地理植物学家Troll(1939)在利用航片解译研究东非土地利用时提出来的,用来表示对支配一个区域单位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Zoneveld进一步发展了综合景观的概念他认为景观生态学把景观作为由相互影响的不同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来研究Vink(1983)在讨论景观生态学在农业土地利用中的作用时强调,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是一个控制系统[2]Forman和Godron(1986)合著的《Landscape Ecology》一书提出:“景观生态学探讨生态系统(如林地、草地、灌丛、走廊和村庄)异质性组合的结构、功能和变化”1998年,国际景观生态学会则将景观生态学定义为“对于不同尺度上景观空间变化的研究,它包括景观异质性的生物、地理和社会的因素,它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相关人类科学的交叉学科”[3]1.2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绿地系统规划及其实施最终必须以地表空间为对象,因此,对规划最具指导意义的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是其理论组成中具有空间意义的部分,即斑块—廊道—基质理论[4]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是由各种景观要素组成的。

      景观要素按其形状和作用可分为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3种基本类型[2]1.2.1斑块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是在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城市中需要一些大的块状绿地,使之有能力持续地保存基因的多样性;同时,斑块的大小、数目、形状和位置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地作用的发挥,故应合理布局,达到最大效益[5]大的绿地斑块可以保护更多的生物物种,构成地区物种源地,还可涵养水源,调节城市气候,提供游憩机会,发挥多方面的作用结构不同的小的绿地斑块可增加城市的景观异质性,为物种提供迁徙地和扩散暂歇地,创造丰富的生境资源和生态位因此,结合大的绿地斑块建设,同时布置小的绿地斑块作为补充,是形成优良绿地生态网络格局的途径绿地斑块的数目越多,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多样性就越高;反之,绿地斑块的数目少,则物种生境的减少会加大物种灭绝的可能性紧凑或圆形的斑块在保护内部资源方面具有最高效率以游憩和保护自然环境为主要目的的绿地,其形状应尽量使其边界弯曲和突起,增大与城市景观基质的接触面,提高绿地使用效率,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卷曲斑块在强化斑块与基质之间的联系上具有最高的效率。

      相邻或相连的斑块内物种存活的可能性大,斑块之间物种交换频繁,增强了整个生物群体的抗干扰能力1.2.2廊道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相邻土地的一种特殊的带状要素类型,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是景观唯一的线型要素廊道最显著的作用是运输,它还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根据廊道的起源、人类的作用及景观的类型,廊道可分为3类: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及河流廊道在城市研究中可以将廊道分为蓝道(blue way)、绿道(green way)和灰道(gray way),蓝道即河流廊道,它不仅指河流的水面部分,也包括沿河流分布的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绿道主要是指城市中以植物绿化为主的线型要素,即种植廊道如林荫步道防风林带等;灰道就是那些人工味十足的街道公路[4]景观生态学特别强调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城市绿地系统中不仅要维护绿色斑块之间的联系,如山林斑块、湿地等绿色斑块之间的空间联系,还要维持城内绿色斑块与作为城市景观背景的自然山地或水系之间的联系,将城市内部的绿地与城郊的自然环境有机地联系起来[5]廊道能有机地连接不同地域、不同尺度的绿地,影响着城市绿地网络的连通性和网络结构功能的整体优化性[6]。

      廊道包括“蓝道”和“绿道”等形式,如水系廊道、防护林廊道和道路绿地廊道等1.2.3基质基质又称衬质或模地,它是景观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具有面积大、连接度高和对景观动态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等特征,是景观中最广泛连通的部分[4]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在研究城市绿地空间结构过程中,可以把绿地斑块作为研究对象2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F.L.Omsted在1863年提出Lan-dscape Architecture概念的基础上,将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中而形成的规划理念将风景园林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有机地融为一体,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景观水平上生态问题的时间活动,是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体现了景观生态学的应用价值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始终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考虑,从景观整体上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2.1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目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总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加强景观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包括: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性;维护城市景观生态,保证市民在生理上及精神上的健康性;经济有效地确保城市居民生活、游憩的便利性;诱发人的创造精神,以提高人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并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人居内环境合适性。

      2.2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2.2.1多样性原则该原则有3方面的含义:一是针对城市景观中自然生态系统少的特点,适当补充自然成分,协调城市景观结构;二是在补充自然成分中要注意物种的多样性,避免以往园林建设中的物种单调、结构简单的状况;三是廊道、斑块形式多样,大小嵌块体相结合,宽窄廊道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坚持多样性原则就是为维护城市景观的异质性2.2.2持续性原则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要立足于当前,兼顾长远,不仅应使当代人收益,而且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要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7]3呼和浩特市景观生态规划3.1呼和浩特市概况呼和浩特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位于东经110°46′~112°18′,北纬39°35′~41°23′,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市域土地总面积为17 224km2,人口204万,城区人口80万呼和浩特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0~2.5℃,年平均降水量400mm左右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等地带性植被类型,还有草甸、沼泽和盐生、沙地等隐域性植被类型和一些人工植被3.2呼和浩特市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现状3.2.1城市园林绿地总体建设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自2004年以来,城市绿化工作通过规划建设、建景增绿、见缝插绿等多种途径,集中力量推进重点绿化工程,在市区开辟了大片绿地(见表1)绿地分布逐渐趋于合理,目前分布于市四区的各类公园、绿地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每个区已平均拥有10hm2以上的公园3~5处,基本形成整体上是以公路、铁路两侧的防护绿地廊道,市区内的主要道路两侧的绿地廊道为基本骨架;辅以产业园绿地、公园绿地、街旁绿地等绿地斑块所共同形成的一种方格网式的绿地结构3.2.2城市绿地斑块建设呼和浩特市市区现有综合性公园8处、专类公园4处,公园绿地总面积439.5hm2;游园广场32处,面积120.1hm2;街旁绿地53处,面积282.3hm2;社区游园95.7hm2生产绿地13处,总面积431.5hm2;防护绿地2处,总面积210hm2;附属绿地面积1 507.3hm2;道路绿地面积222.2hm2;其他绿地258.3hm2从2004年起,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地景观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时期,在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长43km、面积197hm2的二环路绿化带,面积达66.7hm2的阿尔泰游乐园以及春度公园、树木园,改造了原有的青城公园、满都海公园、公主府公园、北郊公园等,开工了南湖湿地公园、大青山野生动物园、蒙古风情园、新华公园、滨河公园等。

      3.2.3城市廊道建设呼和浩特市东西8条主干道、南北8条主干道,构成城市绿色景观廊道2006年计划新建乌兰察布东街、大学东路、新建东街、呼伦贝尔南路、兴安南路、海拉尔西街、新华西街、成吉思汗大街等道路绿化10条,总长度达50.54km;完成100个园林式庭院、100个旧小区绿化改造、100条小街巷绿化美化建设建设28个游园景点,让绿色更加贴近市民生活,净增面积30hm2完成昭乌达路出城口、机场高速与京包高速连接线、呼哈路出城口、哲里木路出城口、呼伦北路出城口等5个出城口绿化改造,有效改善城郊结合部环境完成市区内所有河道的沿岸绿化,完成东河、西河综合治理21km,新增绿地200hm2,新增水面200hm23.3存在的问题3.3.1绿地指标偏低城市绿地总体绿量不足,现有绿量不足以发挥城市绿地影响城市小气候的生态功能,公园绿地由于市区低层建筑占较大比例,建筑密度大,中心区预留绿地面积不足,环境活动空间及景观不能满足需求道路绿化具有一定效果,但是采用的树种在许多路段仍较单一,缺乏布局的特色,除二环路与新华西街外,没有在不同路段形成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与乔灌草复层空间结构,在园林绿化植物种类选择方面表现单调,单体树木生长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城市防护林缺乏城市森林一体化规划,树木生长较差,覆盖率低,树种单一,城区苗圃面积达不到城市建城区面积的2%3.3.2 城市绿地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绿化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未能全面落实执行,系统规划本身还不够完善,园林绿地分布不均,成形的绿地和广场均在城区的中部与东部,西部缺乏公共绿化,基本上没有大块绿地,形不成规模3.3.3景观质量仍待进一步提高城区道路绿化和广场环境建设与过去相比提高了景观水平,但水平仍旧较低色彩单调,季相变化少,城市绿地景观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都亟待提高,从审美的角度加强城市绿地景观的色彩建设更是当务之急3.3.4绿地植物群落结构需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化植物品种结构不尽合理,植物的生态功能发挥得不够充分,有待进一步提高和调整部分绿地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需大力投资改造交通干道、溪河两岸(三线)城市道路绿地建设程度不高,部分已绿化的护路林水准较低树种单一、结构简单,主要树种仅有10余种,少数树种占了过大份额,开花灌木总体比例偏小,造成城市环境景观单调,病虫害极易蔓延而造成毁灭性危害部分绿地乔灌木密度较小,草坪面积过大地被植物、攀援植物的应用较少,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应用较少,地被植物应给予足够重视。

      3.4建议呼和浩特市斑块状的城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