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技术条件共35页文档.docx

39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84688892
  • 上传时间:2022-08-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2.20K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二00五年五月本标准是为了满足新建铁路客运专线单线、双线及多线道碴桥面、无碴桥面、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简支梁及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制简支结构的制造、验收及质量检验的需要而编制根据新建客运专线常用跨度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的特点,本技术条件主要明确了以下方面:预制梁采用满足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耐久性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加强对原材料、混凝土拌和物等的检验,明确了检验的项目与频次;增加了灌筑时对混凝土入模温度、模板温度的限值;明确了养护、拆模等阶段混凝土最高温度为芯部温度;后张法预应力梁采用三次张拉工艺;增加了预应力瞬时损失测试的频次;增加了终张拉后30d梁体上拱度的限值;后张法预应力梁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增加了对预制成品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修改了预制成品梁静载检验的抽样方法;对预制梁的保修期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高性能混凝土,凡本技术条件有明确规定的,应按本技术条件执行;本技术条件未涉及的,应按《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办理本技术条件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目录1范2 规范性引用文件1技术要求2主要试验方法9检验规则10标志与制造技术证明书15保管及运输16预制梁架设17预制梁的保修期17附录A18编制说明221.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新建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的技术要求、主要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制造技术证明书、保管、运输、预制梁架设及预制梁保修期等内容。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新建客运专线单线、双线及多线道碴桥面的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简支梁及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制简支结构(以下统称预制梁)无碴桥面预制梁可参考应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设计规范、规程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在本技术条件颁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铁建设[2003]13号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桥梁伸缩装置暂行技术条件TB10002.1-99TB10002.1-99TB10002.3-99TB10203-2002TB10210-2001TB10424-2003TB10415-2003TB10425-1994TB/T2965-1999TB/T3054-2002TB/T2922.3-1998TB/T2922.4-1998TB/T2922.5-2002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铁路桥涵施工规范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TQF-I型防水层技术条件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砂浆棒法岩石柱法快速砂浆棒法TB/T2092-2003准GB/T18736-2002GB/T18046-2000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碴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596-19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ASTMC1202-97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电量快速测定方法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3013-1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T701-1997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14370-200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8244-2000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GB/T2791-1995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GB/T16777-1997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9250-2003聚氨酯防水涂料JGJ63-1989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52-19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19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T3013-1994预应力混凝土金属螺旋管JG/T3064-1999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C840-1999自粘橡胶防水卷材GB/T10002.3-1996埋地排污、废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3.技术要求预制梁应按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图纸及本技术条件制造。

      预制梁应采用满足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耐久性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3.1 产品类型预制梁分单线箱梁、双线箱梁和多片式T梁三种类型3.2 原材料要求3.2.1原材料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并应按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3.2.2 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低碱硅酸盐或低碱普通硅第3页酸盐水泥,水泥熟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8%,在强腐蚀环境下不应大于5%;矿物掺和料仅限于磨细矿渣粉或粉煤灰;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323细骨料应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河砂,细度模数为2.6〜3.0,含泥量不应大于2.0%,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3.2.4 粗骨料应为坚硬耐久的碎石,压碎指标不应大于10%,母岩抗压强度与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应大于2,含泥量不应大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3.2.5 不得采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的骨料,并应优先采用非活性骨料选用的骨料在试生产前应进行碱活性试验;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应超过3.0kg/m3,且应按《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掺和料和复合外加剂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评价。

      3.2.6 采用的复合外加剂应经铁道部鉴定或评审,并经铁道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复合外加剂的品质、指标应符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3.2.7 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应采用粉煤灰或/和磨细矿渣粉粉煤灰的需水量比不应大于100%,磨细矿粉比表面积宜为350〜500m2/kg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的其他品质指标应符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要求3.2.8 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水应符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凡符合饮用标准的水,即可使用3.2.9 混凝土拌和物中各种原材料引入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3.2.10预应力钢绞线性能应符合GB/T5224的要求,供应商应提供每批钢绞线的实际弹性模量值3.2.11非预应力钢筋(带肋、光圆钢筋及盘条)性能应分别符合GB1499、GB13013、GB/T701的规定对HRB335钢筋尚应符合碳当量不大于0.5%的规定3.2.12钢配件用的普通碳素钢,应符合GB700的规定3.2.13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GB/T14370的要求锚具产品应通过省、部级鉴定3.2.14有碴混凝土桥面的道碴槽内防水层应采用TQF-I型防水层(改进型),无碴混凝土桥面和有碴混凝土桥面电缆槽防水层宜采用无需卷材的聚氨酯防水涂料。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和聚氨脂防水涂料性能应满足《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要求3.2.15防水层保护层应采用强度等级为C40细石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或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3.2.16后张梁预应力筋预留管道应采用金属螺旋管或全胶软管(抽拔橡胶管)成孔3.2.17金属螺旋管性能应符合JG/T3013要求3.2.18全胶软管应无表面裂口、表面热胶粒、胶层海绵胶层气泡、表面杂质痕迹长度不应大于3mm深度不应大于1.5mm,且每米不多于一处;外径偏差土4mm不圆率应小于20%;硬度(邵氏A型)为65±5;拉伸强度不小于12MPa扯断伸长率不小于350%,300%定伸强度不小于6MPa3.2.19泄水管应采用PVC材料,其性能应符合GB/T10002.3的要求泄水管盖板应采用不低于HT150的铸铁件3.3主要工艺技术要求钢配件3.3.1.1钢配件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外露部分应进行防锈处理,并符合设计要求3.3.1.2支座板应保持平整、光洁,安装后预制梁四个支座板相对高差不得超过2mm3.3.1 模板3.3.2.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保证梁体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位置。

      3.3.2.2模板安装尺寸允许误差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模板安装尺寸允许误差序号项目要求1模板总长±10mm2底模板宽+5mm03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2mm4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10mm5腹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10mm6横隔板中心位置偏差<5mm7模板倾斜度偏差冬3%o8底模不平整度<2mm/m9桥面板宽±10mm10腹板厚度+10mm011底板厚度+10mm012顶板厚度+10mm013横隔板厚度+10mm-5mm3.323应根据设计要求及制梁的实际情况设置预留压缩量和反拱333折线配筋先张梁宜采用单跨台座;同一台座一次浇筑的直线配筋先张梁不宜超过两件3.3.4 预应力钢绞线进场后应对每批次取样,在弹性模量和静力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成束及移运时应保持顺直,不受损伤,不得污染3.3.5端模板预留孔偏离设计位置不应大于3mm后张梁预留管道、先张梁预应力筋及钢筋位置应符合表2的要求管道定位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500mm3.3.6混凝土灌筑工艺3.3.6.1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应超过500kg/m3,(下限400)水胶比不应大于0.35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拌和和浇筑应满足《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3.3.6.2在配制混凝土拌和物时,水、水泥、掺和料、外加剂的称量应准确到土1%,粗、细骨料的称量应准确到土2%(均以质量计)表2后张梁预留管道、先张梁预应力筋及钢筋绑扎要求序号项目要求1后张梁橡胶或金属螺旋管在任何方向与设计位置的偏差距跨中4m范围<4mm其余冬6mm先张梁预应力筋中心在任何方向与设计位置的偏差距跨中4m范围<1mm其余冬3mm2桥面主筋间距及位置偏差(拼装后检杳)<15mm3底板钢筋间距及位置偏差<8mm4箍筋间距及位置偏差<15mm5腹板箍筋的不垂直度(偏离垂直位置)<15mm6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值偏差+5mm07其它钢筋偏移量<20mm3.3.6.3混凝土拌和物配料应采用自动计量装置,粗、细骨料中的含水量应及时测定,并按实际测定值调整用水量、粗、细骨料用量;禁止拌和物出机后加水3.364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