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史.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96783586
  • 上传时间:2023-1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8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史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史 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错颌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 疗的学科是口腔医学的最重要分支学科自从古代就有牙齿拥挤、排列不规则、牙齿前突这样的病人,而 试图矫正这些问题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000 年古希腊的 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377年)最早论述了牙颌颅面畸形公元 一世纪时罗马医生 Celsus 教人用手指推牙矫正错位牙,可视为最原始 的矫治技术近代口腔正畸学的发展是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开始的1728 年 法国医师 Fauchard 首先报告使用了机械性矫正器 1771 年英国 Lfunter出版了第一本具有口腔正畸内容的书籍“Natural History ofHuman Teeth在希腊和Etruscan的考古资料中已经发现了原始的 正畸矫治器,这些矫治器设计简单随着十八,十九世纪口腔医学的 发展,一些矫正牙齿的器械得到了介绍,这些矫治器被那个时代的牙 医零星的使用着1850 年后,一系列系统介绍口腔正畸学的书出现了, 其中最著名的是NormanKingsley的《口腔正畸学》Kingsley对十 九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口腔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是第一个使 用外部力量矫正牙齿前突的人,他同时也是治疗腭裂及其相关问题的 先驱尽管 Kingsley 和他的同事们对口腔正畸学有着很大的贡献,但 是他们的重点仍然放在牙齿排列和对面部比例的改正上而对咬合关系 的关注却很少为排齐牙齿而移动,拔除拥挤和错位的牙齿都是很正 常的事当完美的牙列非常稀少的时候,咬合关系的细节就被认为不 重要了为了使修复术后的牙齿恢复到原有的位置,这就有必要形成 咬合的概念,这个概念出现在十九世纪,当这个概念出现并形成后, 很自然的就会想到自然牙列Angle的影响在1890年才被发现,他的 关于自然牙列中咬合概念的研究为他赢得了荣誉1890年,Angle提出的对错合畸形的分类是正畸发展史上重要的 里程碑,因为他的分类不仅把错合畸形分成了几大类型而且第一次对 自然牙列中正常咬合的概念进行了清楚而简单的定义 Angle 的理论 认为上颌第一磨牙是合关键上下颌磨牙应该是相互关联的即上颌第 一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在下颌第一磨牙的颊沟上如果牙齿排列在平稳 的合曲线上,并且存在这种磨牙关系,这就是正常合(合曲线经过每 个上颌磨牙的中央窝,尖牙的舌隆突和切牙的切嵴,这是个平稳的曲 线。

      同样的曲线经过下颌牙的颊尖和切嵴所以一旦磨牙关系确定了 相应的咬合和牙弓间的关系就确定了)这个论断经过一百年的检验 被证明是正确的(有过小牙时的情况除外,这是个完美简化的正常 合)之后 Angle 以第一磨牙的关系为基础描述了三种错合畸形自 1901年Angle医师创建世界第一所正畸专科学校起,口腔正畸学作为 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他先后于 1907、1912、1915 年提出了 E 型弓、钉管弓(pin and tube applianee)、带状弓(ribbon arch applianee)矫治技术,直至 1928 年 发表了有关方丝弓矫丝器(Edgewise applianee),确立了固定矫治器 的矫治体系,方丝弓矫正技术至今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高效能固 定矫正技术在方丝弓矫治器的基础上, 1941 年 Tweed 提出了 Tweed矫治技术1970年Andrews研制出了直丝弓矫治器和直丝弓 矫治技术1986 年 Merrffield 提出了 Tip-Edgwise 矫治器和矫治技 术Angle为近代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和矫正技术奠定了基础但是他 所提出的牙弓决定基骨的理论,即强调矫治必须保持全副牙齿,他的 以扩大牙弓而使基骨适应的方法经他学生多年实践发现, 80%的患者 有畸形复发的情况,从而认识到扩大牙弓是有限的,证明 Angle 的矫 治理论有一定片面性。

      此后的30年中,错合畸形的诊断与矫治设计成 为研究热点,X线头影测量技术是Broadbent与上世纪70年代的研 究1931年发表记著同年H ofrath夜发表了X线测技术文章自上 世纪40年代中50年代末至今已有几十种线X头影测量分析法以及 Dipaolo 于 1983 年提出的四边分析法,可便于作出正确诊断1958 年丹麦皇家牙科学院首先提出电子计算机 X 线头影测量方法但直到 70年代初才开始在美国广泛应用,将线X头影测量技术数值化,大大 提高了测量效率及准确性 X 线头影测量技术的问世被公认为对口腔 正畸学的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以Tweed为代表的各种错合畸形的诊断方法,1940年Tweed确 立了矫治中使用减数拔牙的矫治理论,而减数拔牙矫治方法在一个时 期内在正畸治疗病例中占很大的比例其矫治所追求目标是直立下前 牙,重点矫治下前牙和上后牙在近十年来,由于矫正技术的发展特 别是矫形力的应用以及人们对面型美学观点的改变,而使为拔牙矫正 的比例有明显上升以Michigan大学为代表的自50年代开始的关于 颅面生长发育的纵向研究等,对口腔正畸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 用,这些都是建立在X线头影测量基础上的成果。

      此阶段中问世的Begg矫治器,则以鲜明的特征在正畸学中占有自 己的位置Begg矫治器于1954年由Begg医生提出,其主要特点是 托槽上拥有一开口于龈方的固定槽沟矫正弓丝由龈方入槽沟由于垂 直向有很好的可让性,这种垂直向的槽沟有利于对垂直向的错位订正 有利于打开咬合和平整牙弓,但垂直向可让不可调使得矫治力不能在 三维方向有效表达所以需配合使用正轴簧和控根辅弓来订正轴倾度和 转矩且由于这类矫治器在唇舌向的调节能力非常有限,唇舌向的调 节只能通过增加矫正弓丝的弹性来进行1956年Begg介绍了差动力 概念(当单根的前牙和多根的后牙之间使用交互持续轻力如 60g 时, 前牙相对快速倾斜后移,而后牙几乎不动而较大的力应用于同一情 况,则后牙趋于近中移动,而前牙运动受阻但他没有考虑牙齿的 移动是矫治力X作用时间的值但Begg细丝弓技术的基本原理一直在 临床广泛应用Begg矫治重点是上前牙下后牙在近十年来,由于矫 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矫形力的应用以及人们对面型美学观点的改变, 而使为拔牙矫正的比例有明显上升以 Michigan 大学为代表的自 50 年代开始的关于颅面生长发育的纵向研究等,对口腔正畸学的发展起 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这些都是建立在X线头影测量基础上的成果。

      Angle 起始的兴趣是口腔修复学,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他任教于 Pennsylvania和Minnesota牙科学校的口学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专业, 他本人被称为“现正畸学之父”70 年代以前,固定矫治器采用多带环技术,每个牙齿上都制作带 环,将托槽正确地焊接在带环上,分牙后再将附有托槽的带环粘在牙 齿上这种方法不仅费用高,耗时耗力,而且不利于口腔卫生,有碍 美观1965年,Newman报告了应用环氧树脂粘合剂在家兔牙釉质上 直接粘着有机玻璃、聚碳酸酯、自凝丙烯酸树脂的标准试块;在随后 的研究中,他认为丙烯酸树脂是比较理想的粘合剂并于70年代初试用 于临床日本三浦不二夫等在60年代末也对直接粘合剂进行了研究, 他们用三正丁基甲硼酸烷的衍生物 TBB 作为丙烯酸树脂的催化剂代替 过氧化苯甲酰氨,取得更加牢固的粘着效果,其粘着强度超过 50kg/cm21970年由森田公司生产出第一代树脂直接粘合剂 Orthomite并于1971年在美国正畸学杂志上发表直接粘合技术被公认为正畸领域“继100年前McGill发明带环之 后的最大突破”,它的问世使正畸临床结束了带环时代(除磨牙带环 外)目前市场上各色各样的釉质粘合剂虽然种类繁多,却未超出 30 年前提出的两大类别:一类为丙烯酸树脂,另一类为环氧树脂。

      前一 类因所用催化剂不同有不同的系统;后一类最常见者为双酚 A 丙烯酸 缩水甘油酯(Bis-GMA),有化学固化和光固化两种方式值得一提 的是另一种粘接材料玻璃离子水门汀(glass ionomer cement )70 年代初问世后用于粘着正畸带环,脱落率远比磷酸锌水门汀要低以 后对这种材料作了改进,研制出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增强其 粘结强度,用于粘着托槽,临床脱落率与树脂粘合剂相当这种新型 粘合材料不用酸蚀牙面,材料内含有的氟化物能缓慢释放,有预防釉 质脱矿的作用,很有可能在下世纪取代传统的树脂粘合剂,在正畸临 床广泛使用钛合金矫治弓丝:柔和而持久的矫治力可以促进牙移动而不会对 牙齿造成伤害70 年代以前,正畸临床使用不锈钢矫治弓丝,对于严 重错位的牙齿,为减小矫治力,必须在弓丝上弯制弹簧曲,费时费力 且患者不舒适1963 年美国海军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航天材料钛镍合金 (Nitionol),含镍55%、钛45%,很快由Andreasen应用于正畸 临床 1975 年 Unitek 公司生产出成品镍钛合金矫治弓丝由于 Nitionol 刚度低,有效限性大,有良好的回弹性,能产生持久而柔和 的矫治力,特别适合于矫治初期排齐错位的牙齿。

      其后利用冶金技术 方法,不断改善弓丝的变形温度和弹性,推出多种式样的产品其中, 超弹性钛镍矫治弓丝 Ni-Ti 比 Nitionol 的刚度更低,有效限性更大, 从最初加力变形到形变恢复的过程中产生的力保持恒定,理想矫治力 的区间更大而B钛丝(TMA )则是在钛、镍之外加入了钼、钻、¥各 成分的合金,克服了二元钛合金不易弯制成形与不易焊接的不足钛 合金矫治弓丝的应用使正畸临床发生了深刻变化,它与同时问世的直 丝弓矫治器一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在弓丝上弯制弹簧曲1980 年我 国研制出既有超弹性又有形状记忆特性的钛镍合金正畸矫正弓丝直丝弓矫治器:直丝弓矫治器是在方丝弓矫治器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传统方丝弓矫治器各个牙齿的托槽都相同,因此必须在弓丝上弯 制三种序列弯曲以代偿不同牙齿形态位置的差异这使得临床操作相 对复杂,弓丝弯制的误差常使矫治结果不稳定在对 120 名未经正畸 治疗的正常合者牙齿形态位置进行测量研究后,Andrews提出了正常 合的6项标准,完善了An gle正常合准并以此为基础,于70年代初发 明了直丝弓矫治器直丝弓矫治器将决定牙齿位置的三种序列弯曲预 置入托槽之内,一根有基本弓形的平直弓丝纳入托槽即可完成牙齿的 三方位移动。

      直丝弓矫治器的问世使传统方丝弓矫治器发展到一个崭 新阶段,不仅大大减少了临床操作时间,而且使牙齿定位更精确、更 迅速,疗程得以缩短,有利于达到正常6项标准和功能合经过20年 来的发展与改进,它形成了自身的体系并被发达国家 70%以上的正畸 医师所使用近年来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 锁托槽一改托槽与弓丝的传统结扎方式,减小了矫治器系统的摩擦力, 使牙齿能在较小的矫治力作用下迅速移动以方丝、直丝弓为代表固定矫治器其主要特点是托槽上拥有一开 口于唇侧的固定槽沟矫正弓丝有唇侧置入槽沟,这种结果的一大优势 在于适应进行水平调节,特别是可通过弹性结扎在唇向调节牙位,故 有利于扩大牙弓和牙齿的近远向移位但这种槽沟在垂直向上的可让 范围非常小,使得该结构的矫治器对垂直向的错位的调节能力非常有 限,在这方面必须通过矫正弓丝的弹性形变来解决,必须排齐整平才 能使用主弓丝,不能有效的控制和维护合平面;不能有效的控制与维 护牙齿的固有支抗,常常增加支抗装置如腭杆、Nace弓、口外弓、种 植支抗矫治过程容易出现新畸形以其出现牙齿的往返移动,不利于 打开咬合,矫正出现偏差不利于订正,所以临床疗程长。

      种植支抗大体经历了 3 个阶段开始于 1945 年 Higley 和 Gainsforth 在狗的下颌骨植入活合金螺旋钉种植体,证明种植体可以 作为支抗实现牙齿的移动之后因Branemark及其同事提出的钛合金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