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与酒的情结论文.doc
7页小议李白与酒的情结[目录]一、阐述酒的文化含义,引出李白诗正是对中国古代文化人以酒入诗这一文学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二、李白诗中所饮之酒的分类1、送别酒:惜别友人,感慨世事;2、相思酒:思慕古今,嗜酒达人;3、糊涂酒:消解不快,平衡心理;4、郁闷酒:苦不得志,超脱豁达;5、豪情酒:狂放不羁,豪气冲天;6、闲情酒:暮平山隐,回归本真三、总结李白人生与酒完美结合,酒品人生,酒诗佳章,酒全“仙”誉小议李白与酒的情结[摘 要]李白将人生体味诉诸于酒,由酒来激发,以诗来张扬,诗歌因青春的魅力和酒的醇香而获得了生命的品质他将酒与诗的完美结合,以其自由不羁的生命唱出了一曲“酒神颂” ,把整个盛唐带上了诗意——青春的顶峰,获得了“诗仙”的佳誉[关键词] 李白 酒 情结自古酒文一家,诗酒一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似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可追溯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如其中的《卷耳》 、 《七月》 魏晋时期的曹操、曹植父子,曹操有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更有陶渊明的《饮酒》诗共二十首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蠃得自由身 ”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尤其是唐代诗歌更是香酒酿成的,盛唐则留下了中国文学美的极致,其代表就是李白就连老成持重的杜甫也道:“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李白更是好饮,善饮,被称为“饮中八仙”之一杜甫给李白的画像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也说:“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圣贤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杯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可见,他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古以来,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戳;它也能使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使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它也能使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使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酒,它见证了人类生活酸甜苦辣,欢喜时饮酒助兴,痛苦时以酒解忧到现在还留传着婚丧嫁娶时都要饮酒的习惯第一悲剧哲学家尼采说过:“酒神状态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醉是日常生活中的酒神状态。
他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李白就是这样将人生体味诉诸于酒,由酒来激发,以诗来张扬,诗因青春的魅力和酒的醇香而获得了生命的品质综观其诗歌,可窥其一生所饮之酒有以下几种:一、送别酒古人与友分别时,均要饮酒设宴,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祝愿等思想感情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 李白也是,他将离别的心情倾在酒杯中为友人壮行,如《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此诗饯别风格平淡、自然朴质天宝三年,由于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生活使他看清了朝廷的腐败,常醉酒狂放,被玄宗疏远,最后不得不自请放还次年,与杜甫第二次分别时,做《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诗中别后重逢,又举杯相送,表达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感慨世事艰辛二、相思酒此非红颜之思,而是志同道合的知己之思主要是对古今嗜酒达人的思慕、想念开元二十七年,李白过襄阳与自京放还的孟浩然相见时所作《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之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何仰?徒此揖清芬。
”其中孟把酒赏月,常常醉于月色中,盛唐的繁荣激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科举的失败造成政治上的失意,最后归隐这也是诗人李白的写照在开元年间第一次到长安求仕,同样失意而归,最后寄情山水,不得不漫游祖国的江河山川,虽已是“文窃四海声” ,但却落得“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中再如《沙丘城下寄杜甫》中有“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言鲁郡的酒美,齐女的歌舞更是多情,只因好友杜甫走了,日夜思念,以至于再醉人的美酒也无味,再多情的歌舞也没意思,美酒、美人不醉人,诗人独醉于对杜甫的思念之中,直接倾诉无法排遣的愁情,最后发出了“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李白不仅以酒思慕同时代的友人,更仰慕古代嗜酒的达人他在《东山吟》中仿效谢安的纵情游乐:“白鸡梦后三百岁,酒酒浇君同所欢 ”又自喻为陶潜、阮籍和张翰等人的迁兴于酒:“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此窗下,自谓羲皇人 ”(《戏赠郑溧阳》 )三、糊涂酒当李白历尽沧桑之后,就会在酒中思考现实,追求人生的契机,产生了难得糊涂的心理思想这偏重于消解不快,平衡心理首当其冲的是《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不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此诗饮酒问月,与苏轼的《水歌调头》风格相似.在广袤的时空中思考宇宙人生:何时有月亮?想象嫦娥与谁为邻?从而发出了宇宙之恒、人之渺小:今人古人皆流水!获得了精神上的升华与自由对自身一定的解脱故“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又如《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写自己因李璘之事长流夜郎 “借巴陵无限酒”醉倒在洞庭湖的秋天,淋漓尽致表露出内心的悲愤苦闷,报国无门,就抚平了作者苦痛与创伤再如, 《陪簇叔刑部侍郎晔及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庭洞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诗人在淡远宁静的洞庭湖畔产生超凡脱俗、忘却世俗的幻想,奇思异想如何才能乘流直上九天?内心充满了巨大的矛盾和痛苦,无处可诉,只有洞庭充满人情味,月光美酒似痛饮在糊涂中追求逍遥洒脱还有,李白在《行路难》中,对历史的观照中重新发现现实,从而发出了“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之感慨。
及《答王十二独酌有杯》 、 《江上吟》等,均以饮酒求解脱四、郁闷酒现实与理想总是有距离的,当诗人的理想抱负得不到实现,忧国忧民,苦闷不堪,但饮酒赋诗透露出对理想与追求仍是坚定不移的,独立不迁如《月下独酌(其一) 》:花前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独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东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月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前面说过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的不得志,更有孤独与悲伤,只能在花前月下独酌超脱,自醉于人生的醒醒醉醉又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开始就是:“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逝者如斯,人生多悲,这是永恒的悲剧意识李白笔下却毫无遮蔽,脱口而出,突兀、自然、直率、深沉,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正值秋雁南归,登高畅饮以感怀青春不驻、岁月无情的大悲与理想无觅、壮志难酬的烦忧熔铸在一起,使壮思腾飞,青天览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只得归隐扁舟,写出了诗人由悲而隐的心灵里程其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古绝唱又如在《梁圆吟》中借畅饮作诗抒己不遇之情: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李白的郁闷酒,虽有不称意的苦痛,却不消沉悲观,透露出明朗与豁达五、豪情酒人生或得志或失意,或怀材不遇、或不满现实,总会以博大胸杯饮酒赋诗,唱出自己的豪情壮志与达观心理,塑造了狂放不羁,豪气冲天的李白风格,豪情酒是李白最具魅力的酒,而豪情酒中最具代表的当属《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莫停杯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原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晏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经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开头两句,意境开阔,大自然依然如故,而人生几何,但悲观不是李白的性格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即有饮酒作乐的机会,就纵情狂饮作乐,虽此时被玄宗赐金放还,但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及“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豪情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用夸张恣肆的语言,酣畅淋漓地表达出享受人生的快意,诗人兴之所至,禁不住“莫停杯” , “ 与君歌一曲” 。
美酒、美食、美乐不足为贵,但愿永远沉醉其中永不醒古来圣人都寂寞地死去,只有纵酒者留有声名昔时陈王曹植嗜酒, “斗酒十千”不足惜东道主担心饮酒过多时,诗人却发出了将“五花马,千金裘”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饮酒之狂,忧愤深广,执着无忌,自然奔放这首诗中,李白尽情挥洒着天赋本真,醉酒撕破了灵魂的栅栏,破除了心灵的桎梏,酒将他引向了审美之维,使他能够面对本真的心灵和悲剧的真相:圣贤自古就是寂寞的,理想是永远无法完全实现的,这万古之愁是酒也化不开的但是,李白的悲剧感不是消极的,他不仅在追问中体验到了超越的快乐,更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追寻和对不合理的因素的否弃而使自己的思想趋于澄明,使自己人格和境界得以提高因此,酒不仅使他的生命得以张扬,使他的人生趋于审美化,酒自身的文化内涵也发挥了极致,酒也获得了真正的生命形式此诗摆脱了功业、生命和价值的桎梏,只有一股冲决一切、喷薄而出的激情,将人的自然情感发挥的酣畅淋漓,也使李白的诗歌登上了不可企及的浪漫主义的颠峰[3]又如《襄阳歌》:“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罗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百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槽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其中我们可以完整感受到诗人早年的精神风貌,虽有几涉放荡之嫌,李白将心理情感发泄于酒,表现出天真超脱,青春之狂的魅力天宝初受唐玄宗征诏,年过四十的李白终获仕宦的机会,激动之心溢于言表,及饮酒助兴作《南陵别儿童入京》:“呼童烹鸡酌白酒,高歌取醉欲自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表现出豪情、自信、并出狂言又如天宝十五载,安禄山在洛阳称帝,手下士兵在洛阳城肆意横行,无恶不作,百姓南逃,李白也不例外,及作《扶风豪士歌》 , “来醉扶风豪士家”写扶风豪士与己同仇敌忾, “钦酒岂顾尚书期” ,不必考虑昏庸无能的朝廷,朝廷是靠不住的脱吾冒,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 ,举酒干杯,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胸怀又如《行路难(其一) 》 ,虽内心苦闷,设宴饮酒解忧,但仍保持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同时,他还狂放不羁:“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鄙视那些庸才贵仕的权要:“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 李白与酒中的狂放尽兴,至老未变如《九日》:“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落帽醉三月,空歌怀友生 ”、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日龙山饮》 )此外,还有闲情酒,主要是诗人经历了人生酸甜苦辣之后,暮年归隐山林,赋诗饮酒,找到本真的安逸与自然如《山中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