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鲆鲽鱼类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建议书.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5215728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3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项目摘要水产养殖业是我市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鲜鳏鱼类养 殖是我市特色养殖品种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水体污 染、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鱼肉品质差等问题的存在制约 了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本项目以无公害健康养殖的关 键设备引进、无公害产品标准、不同生长期无公害健康养殖 关键技术和适宜产量及投入产出水平等内容为主,开展关键 技术攻关、集成与示范项目分3年完成,总投资120万元, 其中申请科技经费60万元,自筹60万元项目完成时制定 出鲜鳏鱼类无公害健康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技术推广面 积达到160000 m2,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培训养殖户 达到300人次,单位面积效益增加30%以上,每年增收超过 1600万元,有力促进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二、项目提出的目的及意义20世纪后半叶,我国水产养殖技术取得较大进步,可养 殖水面已基本利用,在有限的渔业资源情况下,渔业的可持 续增长必然要在养殖渔业上寻求发展,增加养殖密度,提高 单位水体产量然而我国的工厂化集约式养鱼起步较晚,基 本属于比较初级的室内高密度养殖,水处理基本为流水式开 放系统,设备落后,养殖过程中的残饵、粪便和动植物尸体 得不到清除,水质恶化,病菌滋生,难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 积产量,养殖效益下降,养殖品种疫病严重,而且多呈暴发 性流行。

      为应付养殖中的疾病及生长缓慢,提高养殖密度, 大量使用药物和添加剂,不但没有抑制疫病流行,反而因此 而导致环境污染,而且有毒物质残留在鱼体内、鱼肉品质差, 对渔业环境及人类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加入WTO给我国水产品出口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 着严峻的挑战,对渔业产品的质量要求更加苛刻,如严格的 环卫壁垒、JAS认证制度和连续核验通关等等,现有养殖方 式生产的产品已远远不能适应产品出口的需要,难以打入国 际市场在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 求和质量日益增加和苛刻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生产出无公害水产品,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本项目将引进国外具有较强的水质调控和净化功能的工艺 流程和技术,增加对养殖环境的可控性,同时开展健康管理 和无公害病害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以生产健康无公害的养 殖产品,保证食用安全另外,健康无公害养殖技术的推广 应用也可带动产业的无害化生产,实现生态养殖和环保养 殖,对促进我市渔业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葫芦岛市位于辽宁西部的渤海湾,有258公里的海岸线, 是我省主要的海水养殖地区之一该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地 下海水资源,靠打井抽取地下海水进行工厂化养殖,抽取的 地下海水俗称为“井盐水”,水温常年10C〜16C,非常适 合冷温性鱼类如鲜鳏鱼类的工厂化人工养殖。

      随着我市工厂 化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一些名贵冷水鱼类在兴城渔业园区 (我省目前唯一渔业园区)安家落户但是,随着养殖规模 的迅速扩大,井盐水资源衰退、环境污染等一些问题也随之 而来,疫病流行、过量使用违禁药品、有毒物质残留超标、 鱼肉品质差等问题更是对渔业环境及人类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加强技术改造,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生产出无公害水产品,才能满足市场需 求,实现工厂化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三、与项目相关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市场需求分析(一)国内外发展概况随着无公害食品和健康养殖的理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理解和接受,其研究也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展开在国际上, 水产无公害健康养殖的研究主要涉及现行不同养殖方式的 环境影响评估;养殖系统内的水质调控技术;病害的生物防 治技术;水生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保护和水产养殖中的优质饲 料技术等领域欧美在健康养殖技术及健康养殖管理方面比较有代表 性的是美国的淡水鱼回鱼养殖和挪威的大西洋酷养殖他们 的大多数技术措施均体现了健康养殖的思想,首先是在这两 种鱼类的养殖生物学、生态环境基础理论的研究比较深入, 养殖设施先进,而且水产品质量也很高,有明确的卫生标准。

      从总体上来说,国际上健康养殖的研究也处在起步阶段微 生物、微生态技术在健康养殖中的应用尚属初步,而对于许 多具体的健康养殖技术的有效性有待评价我国健康养殖的研究也已起步,近几年也已经提倡实施 健康养殖管理并发展了一些相应的技术如疾病预防体系的 建立及诊断技术的开发,水产药物使用与开发逐步走向规范 化,鱼虾类病害防治研究也取得一定的进展等等但我国目 前在水产健康养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非常不够因此,无公 害健康养殖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成为我国21世纪水产 养殖研究的重要领域二)市场需求分析鲜活鱼类在国内外市场一直呈供不应求的态势,但目前 我国传统的渔业生产模式单位水体产量低、效益低下,特别 是病害严重,生长缓慢,养殖环境日益恶化,药品滥用,水 产品质量下降,对人类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已远远不能 满足现代水产养殖生产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随着WTO的加入, 给我国水产品出口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 战,如对渔业产品的质量要求更加苛刻,严格的环卫生壁垒, 实行JAS认证制度和连续核验通关等等,现有方式生产的产 品已远远不能适应产品出口的需要,难以打入国际市场采 用本项目技术可保证正常生产,保护周边环境无污染,产品 可达到无公害标准,在国际市场上将有很强的竞争力。

      在国 内,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 产品的需求和质量日益增加和苛刻主要攻关内容及技术路线(技术可行性分析)(一)主要攻关内容1、适于鲜鳏鱼类无公害健康养殖的设备、设施的结构和设计,包括工艺流程、养殖环境调控、水质净化、回水处 理循环利用、养殖排水达标等2、 养殖产品达到无公害产品标准的研究,包括鲜鳏鱼 类生理、生态营养学研究,鱼类的免疫体系、无公害鱼药的 应用及病害的生态性防治技术研究等3、 研究无公害健康养殖各不同时期的管理措施,包括 高效饲料及饲料投喂技术等4、养殖密度、产量及投入产出水平的研究二)技术路线本项目以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为主,以培训和技术推广 为辅,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主要的单项技术如下:1、 苗种选择:抗病、抗逆免疫苗种2、 养成密度:探索不同大小鱼种的适宜养殖密度3、 水循环量:研究适宜的水循环规律4、 投饵投喂:根据鱼大小及摄食情况,适时调整投饵 种类和投饵量,坚持定时、定点、定量和少投多投的原则, 减少饵料浪费和环境污染,严格筛选饵料配方,提高投喂效 果5、 水质监测:水质采用自动监测控制系统,养殖用水 各项理化指标达到国家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标准,每日 排放约20%〜30%左右废水,并达到环保排放标准要求。

      水质回水处理工艺流程: 深海水井水质监测V V海水砺一舔池一 ,味也一以偷池一岫)丽定池 ,排水处理池—排放生物转筒过滤f臭氧、紫外线等消L水质监额!L调水温养鱼池6、鱼病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免疫体系, 调节养殖环境,使用无公害鱼药,开发中草药制剂和生物制 剂,实行健康养殖五、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葫芦岛市水产研究所是科研型事业单位,现有职工16 人,其中所长、支部书记、所长助理等领导3人,技术干部 11人,其中iWj级职称3人,在海水养殖、井盐水利用方面具 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中级职称6人、 助理2人,技术工人5人,设有办公室、财务室、种苗室、 化验室、病害防治室,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原子分光光度计, 高倍显微镜,万分之一天平,溶解氧测定仪,PH测定仪等设 备,繁育基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300多万元 近几来,先后承担省级项目2项,市研究课题3项,刺参育 苗技术研究获我市2001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成功地进行 了 “井盐水养殖牙鲜的技术研究”和“井盐水养殖大菱鲜技 术研究”,并分别获我市2002、200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我市“现代渔业园区“的发展起到了龙头作用。

      我所与项目依托单位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拥有3 个设备先进齐全的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4个共建实验基 地先后对20多种海水鱼苗种繁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海 水鱼类繁殖及养殖方面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 验,有一大批长期从事海水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的科研人 员,研究队伍稳定,实力雄厚拥有专门的鱼类实验室和实 验基地,设施齐备,仪器设备先进完善,特别适合于鲜、鳏、 幅类的研究在国家863项目“半滑舌煽人工繁育及生殖调 控技术”的支持下,已经在亲鱼驯化培育、苗种生产方面取 得了重大突破,在苗种培育关键技术、生理生态研究、养殖 模式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本种鱼在辽宁的推广和 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单位与该所在海水养殖技 术研究、工厂化育苗、井盐水养殖开发利用开展了卓有成效 的合作,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六、申请人基础条件(包括主要研究成果)李文全,项目首席专家,大学,高级工程师,葫芦岛市 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海水养殖、工厂化育苗、名 贵鱼种引进和筛选工作,在牙鲜、大菱鲜等名贵鱼种养殖技 术和井盐水利用方面造诣颇深。

      先后主持或参加辽宁省和葫 芦岛市科技攻关项目5项其中“牙鲜工厂化养殖技术”2002 年获葫芦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菱鲜鱼工厂化养殖技术” 2003年获葫芦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 文7篇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保证项目的 顺利实施七、进度安排和实施方案(包括运行机制)本项目共分三年完成,始于2007年,止于2009年2007年:完成工艺设计、设备引进及安装调试;设备正 式运转、对各环节监测、总结;开展无公害产品标准的研究, 包括鲜鳏鱼类生理、生态营养学研究,鱼类的免疫体系、无 公害鱼药的应用及病害的生态性防治技术研究等;开展无公 害健康养殖各不同时期的管理措施研究,包括高效饲料及饲 料投喂技术等;开展养殖密度、产量及投入产出水平的研究, 以提高养殖效益2008年:继续开展无公害产品标准的研究;无公害健康 养殖各不同时期的管理措施研究以及适宜养殖密度、产量及 投入产出水平的研究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养殖 户的技术水平2009年:继续开展上述试验,制定无公害鲜鳏鱼类产品 标准;总结提出无公害健康养殖各不同时期的管理操作规 范;提出适宜养殖密度、产量及投入产出标准。

      在对上述技 术进行集成后,构建鲜鳏鱼类无公害健康养殖标准化技术体 系准备验收材料,申情验收、鉴定八、预期成果和考核目标(一) 预期成果目前,葫芦岛市工厂化鱼类养殖面积已达近200000m2, 若80%面积采用本项目技术,以单位面积增收30%计,每年 较传统方式可增加产值1600万元,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二) 考核目标1、示范养殖规模1000m2,单位面积产量25Kg/m2.年, 总产量25T/年;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60000 in%2、 商品鱼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要求:鱼体中汞、 甲基汞、无机神、铅、镉、铜、铭、六六六、滴滴涕、多氯 联苯的限量符合NY5073的规定;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 吠喃哇酮、己烯雌酚、磺胺类的限量符合NY5070的规定3、 制定出鲜鳏鱼类无公害健康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4、 污水排放达到环保要求5、 技术培训养殖户300人次九、推广及应用前景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将通过积极推行无公害生态养殖技 术,它不但要求有健康无公害的养殖产品,以保证人类食品 安全,而且养殖生态环境应符合养殖品种的生态学要求,养 殖品种应保持相对稳定的种质特性,这是未来养殖渔业的主 要方向,对提高渔业产量和质量,保护渔业环境,促进我市 渔业的可持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鲜活鱼类在国内外市场一直呈供不应求的态势,但目前我国传统的渔业生产模式单位水体产量低、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