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院校就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几点设想.docx
3页高职院校就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几点设想 高职院校就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几点设想 【摘要】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要“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但实际上,这些年来,多数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理论色彩过浓、内容枯燥空洞、实际用处不大,因而也被许多大学生戏称为“太空课〞这种形象的比喻,反映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课要与时俱进做出相应改革 【关键词】就业指导 教学改革 ?大学就业指导?课程是大局部高职院校就业教育的主要内容,该课程?大学就业指导?是伴随我国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而新兴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程以大学生专业知识这门课程技能以及人文素养为根底技能,其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政策形势和政策形势和政策形势,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合理调整职业预期职业预期职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确的观,增强就业竞争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根本常识和技巧,把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功能,以此提高大学生主动适应就业制度改革及就业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求职择业的实力,最终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
据了解,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都在三年级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并定期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但据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只有不到20%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有用〞学生们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最不满的是: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缺乏交流与沟通不少学生还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不实用〞、“信息量小〞、“内容太陈旧〞就业导课应及时改良,以摆脱目前的为难局面本文作者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开展课程调研,推动教学改革 与高职院校其他课程不同的是,就业指导课是一门体验式课程,目前学生在学校得到的就业指导大多是从课堂、讲座中来,很容易和实际脱节,因此就业指导课程除了教授理论,还应有实战经验,应该走出去,跟社会、市场多调研多沟通 首先从大一新生入手,摸索大学生心理,了解大学生特长;要加强对热点、焦点等方面的关注,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在课程的讲授中充分调动起积极性要在“改革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增加教学的互动性,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准备富有特色的教学案例,理论结合案例进行教学,充实案例指导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对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优秀毕业生的经历等加以分析与综合调研,从而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些帮助,以期到达更佳的教学效果。
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走访交流等方式,了解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需求;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教育,通过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教育方式 二、转变就业指导工作的观念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最早开始于美国,迄今已有百年历史目前美国70%的大学毕业生是通过教授、导师、就业机构推荐就业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通过就业课程的讲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职业市场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引导其对自己进行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确定适合的职业种类 这种就业指导课程同时还教授学生面谈、社交、礼仪、选择服饰、撰写简历和求职信等求职技巧,学生能够了解怎样获取工作时机和信息,怎样与用人单位就工资待遇问题谈判,怎样表示接受或拒绝用人单位的招聘,如何签约等就业指导在美国的大学内处于中心地位,还配备了讲授就业指导课的专职教师 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完全复制美国的就业指导模式当前,我们应该立足于现实情况,沉着易改变且容易产生效果的方面入手,分阶段、分步骤地改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现状增强就业指导课的针对性,一些高职院校也在探索许多方法例如,在北京工业大学,每周四都会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专家,只要预约,学生都可以和专家一对一交流。
在许多高职院校,职业训练营、名企高管访谈等等,近两年都比拟热门由于就业形势和政策变化快,要让就业指导课密切更新,显然力不从心 学生的特长是否得到发挥、学生就业后是否能够在行业中有所开展,就与学校无关了所以,应重新定位就业指导工作,缩小就业指导与社会开展及学生需求之间的差距,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开展的角度,将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作为学校就业指导的中心内容 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就业指导不应只针对毕业学生,应面向所有学生各高职院校应在学生入校之初,或低中年级的学生中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职业开展教育,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确立远大的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市场观念我国已经把大学生就业纳入人才市场,形成大学生毕业时集中就业、毕业后分散就业、就业后再就业调整等动态化的就业格局因此,就业指导应侧重转变大学生的依赖思想,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 三、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实施“全过程实施〞是指导 “全过程实施〞是指创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对刚踏人校门的新生,进行包括就业指导内容在内的新生人学教育;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公共课、专业课、班会、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创就业教育;毕业前,通过创就业指导课、创就业论坛、创就业讲座等形式,对学生加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宣传及择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着重加强就业指导和效劳。
“全方位开展〞是指就业指导工作全面渗透到学校日常教学的各个方面一方面建立适应市场的教学机制,设置专业以市场需要为根据;另一方面就业指导工作进入课堂、进宿舍、进家庭、进社会实践场所全员参与〞是指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就业指导工作就业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复杂,需要调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来共同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上下一盘棋,同心足就业〞的良好局面形成“人人关心就业,时时想着就业,尽心尽力促进就业,齐心协力搞好就业〞的局面 四、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效劳质量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首先人员配备就业指导专职人员,其次抓好工作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培训,再是提高就业效劳质量、狠抓就业工作落实同时,以就业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就业指导课对老师的要求不仅仅是走出去那么简单,最好是老师们能够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譬如,有的老师可以专攻就业心理,有的专攻面试技巧等就业指导课的老师应该辞别过去那种一本书包打天下的局面,朝专业化方向开展 “缺乏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交流与沟通〞,多数学生认为这是就业指导课中存在的最大缺乏许多学生表示,“特别需要用人单位的人士走进课堂〞。
就业教师教学要致力于让学生和就业市场‘无桥梁’接触有需求的企业能够把员工上岗的根底内部培训放到学校来做,一方面方便企业提前吸引学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真正了解企业这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就业指导课,会更大程度地减少双方的‘摩擦本钱’,让学生和就业市场真正‘无桥梁’接触〞〔根据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各个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与学生开展要求相适应的就业指导,目的是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连贯性和针对性,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要提高教学水平,多出点子,多出方法,研究、探索有效教学方案据了解,就业力档案将记载学生在校期间所有的课程学习情况、职业培训情况、社会实践情况和诚信情况用人单位从就业力档案中可以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学生全方位情况 全面加深大学生对专业和职业教育的认识?大学生职业开展与就业指导?课的任课教师除了由成都大学在校教师承当以外,该校还将聘请知名企业人力主管、成功创业人士担任课程教学和训练工作据介绍,成都大学还方案大力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拟通过各类比赛、社会实践、 创业实践、就业见习、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全方位培养学生求职能力。
成大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学校将健全学生就业力档案,为用人单位选拔录用学生提供可靠依据 五、重视学生个性化指导 高职院校把学生招进校门是一个系统工程,把学生送往社会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外高职院校普遍开展的就业心理、职业适应性以及职业测评等手段,尚是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实践中较薄弱的环节 针对局部毕业生对于就业前景不明朗、工作与学习的两难抉择、职业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成都大学还将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咨询 ,通过一对一的咨询,帮助学生找准问题,辨明方向,制定方案 有关专家认为,关键是要在“个性化〞指导上下功夫香港不少大学的新生一进校,就要接受心理、个性、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学校的就业工作部门参照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不断调适心理状态,调整开展目标其次,就业指导课应从低年级起就开设,课程要紧密结合实际,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介绍各类职业的职业素质要求,使他们对自己将来选择何种职业有所准备此外,高职院校应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据了解,国外不少大学里都设有择业指导专业,有的还建立了硕士点和博士点而我们许多高职院校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往往只凭经验办事 参考文献: 【1】蔡少惠.论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2 【2】刘文伟等.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J].职业时空2021/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