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精心整理).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56268741
  • 上传时间:2023-07-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1、 景观:概念:狭义——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 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 不同尺度上的 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美学概念:地理学概念:生态学概念:2、景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理解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联系与区别?基本特征:空间异质性、功能一致性、地域性、可辨识性、可重复性等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别结构;③生态系统以上区域以下的组织层次;④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系统;⑤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⑥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景观要素是景观的构成基本单元,强调的是均质性,而景观则强调异质性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二者的关系体现了景观现象的尺度效应 景观 景观要素相同点 都具有等级结构特征,可在不用的问题或等级尺度上处于不同的地位 整体 景观的组成成分 不同点 空间实体的整体性 组成景观的空间单元的均质性1、 异质性地域单元 从属性地域单元2、 景观生态学概念:以景观为对象,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变化 及其科学规划 和有效管理的 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对象和内容: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③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④景观规划和管理第二章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系统论、等级系统理论、空间异质性理论、时空尺度、渗透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等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原理、文化性原理、多重价值原理等第三章1、 景观形成的自然因素气候:指的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是景观分异的最主要因素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地貌或形态,式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土壤(发育):作为景观的主要成分,是连续分布在地球陆地表面的自然客体,其发生、发展与景观密不可分,是反映景观的一面镜子植被:是指某个地区或整个地球表面所有生活植物的总体,植被的发育和变化是景观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2、 自然干扰3、 干扰4、 定义:在目标尺度内,改变景观生态过程 和生态现象的不连续事件,或造成生态不整合的不连续事件5、 描述指标:干扰频率、恢复速率、干扰事件影响的空间范围、景观范围的大小。

      6、 类型:火干扰、放牧干扰、践踏干扰、土壤物理干扰、土壤施肥干扰、其他干扰7、 斑块定义: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 非线性地表区域类型:①干扰斑块②残存斑块③环境资源斑块8、 ④引入斑块9、 廊道定义:不同于两侧基质,以条带状出现的 狭长地带类型:①按廊道 形成原因分为:干扰廊道、残余廊道、环境资源廊道、再生性廊道②按廊道 空间位置分为:低位廊道和高位廊道③按廊道 起源分为:人工廊道、自然廊道④按城市廊道的功能分为:绿色廊道、蓝色廊道、灰色廊道⑤按廊道 结构和性质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景观生态功能:①传输通道功能作为景观生态流的通道和传输功能②过滤和阻抑功能廊道对景观中的物质、能量和生物流有过滤、阻碍、截流和屏障的作用③生境功能廊道可提供特殊的生物生境,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④物种的源——汇功能即河岸带和树篱防护林带等廊道10、 ⑤文化和美学功能廊道不仅有丰富的景观生态学意义,在城市学领域和城市建设中,更被赋予了深层次的人为内涵11、 本底(基质)定义: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结构特征:控制景观走向 是基质最根本的特征。

      判断:①相对面积当景观中的某一要素所占的面积比其他要素大得多时,这种要素类型就可能是基质②连接度基质的连接度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高,如果景观中的某一要素(通常为线状或带状要素)连接的较为完好,并环绕其他所有现存景观要素时,其空间未被分为两个开放的整体(即不被边界隔开),则可认为该要素是基质12、 ③动态控制如果景观中的某一要素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大,也可以认为是基质13、 网络的定义14、 由相互连接的廊道 或者通过廊道在空间上联系起来的 斑块构成的 网络状结构15、 景观异质性类型: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16、 形成机制:①景观资源的空间分异②生态演替③干扰作用17、 景观格局定义:一般指空间格局,即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 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空间类型:①规则或均匀分布格局②聚集(团聚)型分布格局③线状格局④平行格局18、 ⑤特定的组合或空间联结格局19、 景观异质性具有哪些生态学意义?①满足物种不同生态位的需求,有利于不同物种存在于空间的不同位置,从而容许物种共存;②影响群落的生产力和生物量;③导致群落内物种组成结构的小尺度差异;④控制群落物种动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因子;⑤对生态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定义与内容第四章1、 景观生态流定义:能量、物质、物种和其他信息 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2、 类型:空气流、水流、养分流、动物流、植物流3、 景观生态过程的基本动力①扩散:它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作用力,也是一种低能耗过程,主要取决于不同景观斑块间的温度或密度差②重力:物质沿重力梯度移动的基本作用力4、 ③运动:物体通过消耗自身能量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的力5、 景观生态过程的媒介物答: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和人4、景观破碎化定义:景观变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多用来描述 自然植被景观的变化 和作为大型生物生境景观的变化空间过程:①穿孔:是在大面积景观要素单元中在外力作用下形成小面积斑块的过程,是景观破碎化最普遍的方式②分割:是用宽度相等的带来划分一个区域,形成几个较小斑块的空间过程③破碎化:是将一个生境或土地类型分成小块生境或小块地的过程④收缩:意味着研究对象规模的缩小⑤磨蚀:是景观中破碎化形成的斑块被重复破坏而消失的过程生态学意义:①景观的破碎化过程是降低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过程之一②植被的破碎化能形成不同的景观格局,给景观生态过程带来不同的影响③景观的破碎化使斑块对外部的干扰表现得更为脆弱。

      5、 ④破碎化对许多生物物种和生态过程均有负面影响6、 动物在景观内的运动方式有哪些?运动方式对动物的分布格局有什么影响?7、 运动方式:在巢域范围内运动、疏散运动、迁徙运动8、 植物传播根据其繁殖体传播机制及各自适应性类型①风播植物:种子以风力作用作为传播的动力②水播植物:有些植物的种子表面有蜡质、果皮含有气室、密度较水低,可以浮在水面上,经由溪流或洋流传播③动物传播植物:浆果、肉质果或带有可黏附的结构的种子④重力传播植物:成熟后果实或种子因重力作用直接掉落地面⑤自体传播植物:蒴果及角果的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第五章1、 景观稳定性含义:景观系统对干扰的反应能力一是系统保持其原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二是系统受到干扰后回归原有状态的能力,即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亚稳定性概念:是指系统受一定干扰后发生变化并达到可预测的波动状态亚稳定模型意义:有助于理解稳定性和亚稳定性的本质,能进一步说明生态系统的变化与稳定性的关系第六章1、 景观生态分类定义:根据 景观系统内部状况分布 和 物质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 以及 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 统一考虑景观的自然属性、生态功能和空间形态特征,按照 一定原则 用指标反映这些差异,从而将各种景观生态类型划分和归并,并构筑成景观生态分类体系。

      景观生态分类是根据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性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第七章1、 景观评价概念:对景观现状、生态功能 及 可能的利用方案 进行综合判定的过程特点:①评价 研究对象的特定性和针对性②评价 标准的相对性和发展性③评价 指标和结果的时空尺度性④评价 指标的可调控性主要内容:①景观质量现状的评价②景观的利用开发评价或适宜性评价2、 ③景观功能价值评价3、 景观美特性①景观美的多样性②景观美的社会性③景观美的可愉悦性4、 ④景观美的时空性5、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类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第八章1、 什么是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概念:在关注区域生态特征的基础上,以大中尺度的景观单元利用和配置为主要目标内容:①景观生态学基础研究包括景观的生态分类、格局与动态分析、功能分化等内容,是从结构、功能、动态等方面对其景观生态过程予以研究②景观生态评价,包括经济社会评价与自然评价即评价景观对现在用地状况的适宜性,以及对于已确定的将来用途的适宜性③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根据景观生态评价的结果,探讨景观的最佳利用结构④景观管理一方面是负责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成果的实施;另一方面对于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人员,使其对于规划与设计能够不断进行修改,使之完善。

      景观生态规划典型案例分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景观、农业景观、城市景观、乡村景观)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 漏斗效应:人们常见的在半岛顶端,动物路径密度高的现象2、 景观结构: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3、 景观功能: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例到物活动等)4、 景观连接度: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度量包括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5、 生态交错带:也叫生态过度带,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具有由特定时间、空间尺度以及相邻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程度所确定的特征6、 边缘效应:边际效应也叫边缘效应它是指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现象7、 孔隙度:斑块在本底中称为孔单位面积的斑块数目称为孔隙度它是本底中斑块密度的量度与斑块大小无关8、 弯曲度:廊道中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与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之比,与沿廊道的移动有关9、 本底: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景观中的背景地域10、 斑块: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例:天空的云、嵌花路面的石子11、 廊道: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区域,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例如:树篱、公路12、 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填空1、 斑块的起源类型: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和引入斑块2、 动物的运动方式:巢区活动、疏散、迁移 3、 景观生态学是由特罗尔提出的4、 景观格局形成原因:物质,非物质,人为5、 廊道的作用有:具有将景观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