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研修.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j****5
  • 文档编号:103517710
  • 上传时间:2019-10-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例研修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 金民皓《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前研修项目一、教材分析《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教参上对本课的教学建议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力求全面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组元,体裁以叙事作品为主教师在讲授本课时,一要注意让学生认识到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让他们理解:正义的一方与非正义的一方,在你死我活的战斗中,真善美和假恶丑都得到充分的表现;二要让学生把握住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的特色,让他们对其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二、研究教材,制定教学思路通过研究教材,特别是对教参中的教学建议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之后,在教研组的同事的指导帮助下,明确了上课思路:以两组对话为主线,用“死去的孩子们”与“活着的我们”之间的对话,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摘取课文信息,概括内容,领悟主题;用“历史中的战争”和“作家笔下(文学中的)战争”的对话,引导学生深入精读课文,赏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建议 以学生阅读为主,教师精选重点段落用多种形式(学生代表朗读、让学生齐读、教师范读等)进行阅读分析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教师要把握好时间,既要留出足够的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病加以思考,也要控制课堂进程。

      四、研究学情 在理解课文主题方面,由于本课的历史背景较为沉重,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情感投入方面可能会存在问题,所以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创设出合适的情景,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此外,八年级的学生在阅读课文,寻找文中信息并概括主题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功底,教师在讲授时可以用简练精准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点到为止,不用过多的讲述 五、教学目标 由教学建议和学生学情出发,将课堂教学目标定为: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主题,赏析写作手法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选取文章信息,摘取事件细节,概况主题;欣赏片段,认识写作手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战争的残酷,树立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生活的观念 六、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作者“控诉法西斯的罪行,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思想;难点的特点是让学生寻找课文中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的片段,进而掌握文学作品真实再现历史事件的手法七、教学方法采用的是“自读品悟——诱导点拨——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朗读、讨论和品读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

      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体悟文章意旨教师适时点拨,并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学目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堂教学实录一、课文导入(一)课前准备1. 课题板书在课前写好,要写上作者2. 课前放映二战中的屠杀场景的图片,配上《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乐曲,(播放有2分钟,上课停止播放,停留的最后一张图片为屠杀图片,然后直接导入课文二)课堂教学1. 课文导入导入语: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70多年前,全世界陷入了一场空前惨烈的战争灾难中在中国,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造成一千两百多万人失去生命,一次南京大屠杀,三十多万同胞惨遭杀害在西方,德国纳粹的铁蹄践踏了大半个欧洲,屠杀让鲜血洒满了大地在渴望和平的人类团结协作下,最终,正义取得了胜利,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但,这段往事不应被人忘记今天,让我们共同拾起这沉重而美丽的记忆2. 作者、字词简介【过渡语】:通过课前预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作者和字词,现在让我们再次认识一下这些知识(1)简介作者(教师快速读第一段)聂华苓美国华裔女作家,1925年生,美国华裔女作家,1925年生生于大陆,长于台湾,生活在美国。

      为世界和平、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被称为 “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聂华苓的作品以深邃的历史感表现现代中国的沧桑变化,抒写台湾中下层人们的乡愁和海外浪子的悲歌代表作《台湾轶事》2)检测字词(投影展示以上两个环节,学生读字词)肃穆 荒谬 憧憬呵护 杀戮 悼念屹立 蜿蜒 恍惚明赫白 聂华苓【过渡语】:下面我们来明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3. 学习目标(投影展示)(1)摘取文章信息,深度感知课文,理解主题2)赏析多角度、多种方法描写事件的手法过渡语】:这就是我们在课文中前进的方向,请大家记好现在我们步入第一个环节:4. 概况内容,整体感知,理解主题(学习一:概括内容,整体感知)【过渡语】:请大家再次看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给大家时间整理,然后填写下面句子:(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学生自己思考填空)概括内容:本文是作者在 (地点)参加 (事件)之后写下的纪念性文字答案:(学生齐读)概括内容:本文是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地点)参加了悼念被德国纳粹在1941年所屠杀的300个孩子的活动(事件)之后写下的纪念性文字过渡语】:我们知道,人要正视事实,铭记历史,但是,历史的真相,要远远比这短短的几行文字所反映出的沉重的多,“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一声痛心的呼唤(板书),仿佛当年那些孩子隔着岁月的长河在向我们倾诉,他们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又做出了怎样的回答?让我们走进课文深处,与那些孩子们做一次对话吧(板书),请大家进行第二个环节(学习二:摘取文章信息,深度感知,把握主旨)(2)再给大家一点时间细读课文(不提具体时间,4分钟左右),请你补充克拉库耶伐次大屠杀这一事件的细节,看看那时那地究竟发生了什么?(同桌讨论作答)(投影打出)屠杀者:德国纳粹 性质:种族灭绝屠杀时间:1941年10月21日 被害人数:7000多人,其中有300名孩子被害者组成:孩子、老师、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淳朴勤劳的普通市民(让学生读,注意情感)(投影打出)300个孩子在倾诉:刽子手的凶残的暴行死难者的遗物:字条,(可以读一两个,教师引导学生点评,师读、生读看情况——投影打出:对生命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对敌人的痛恨)被杀害的人们面对屠杀的反应: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教师示范读,学生读,投影打出——勇敢的人民,面对暴行,不屈的呐喊!)小结——孩子们告诉我们,这里发生过惨无人道的暴行,这里有过不屈的呐喊,这里还有对生命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然而所有的呼唤伴随着黑洞洞的枪口都沉寂了。

      过渡语】:细数这些令人揪心的细节,面对三百五十多英亩的血流之地,我们能为逝去的灵魂做些什么,能向孩子们回答些什么呢?(3)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我们”的行动提示:后人关于悼念的具体活动)学生同桌作答参加悼念的人的数量:成千上万悼念仪式的时间:自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悼念的纪念碑:一座巨大的白色V形石雕屹立在城外当年孩子们被杀害的山坡……追悼者的人群组成:老年、青年、孩子们,南斯拉夫著名的演员、音乐家、诗人,世界各地的作家悼念方式:石雕、诗、合唱、短歌剧、座谈会……(打出投影:世人从未忘记,他们始终牢记)人们对于屠杀的看法:“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投影(反思、警醒、忏悔)小结——我们可以告慰孩子们:尽管这是沉重的记忆,但人们并没有选择忘记,我们没有忘记你们,没有忘记你们的呼唤,没有忘记你们的渴望,没有忘记你们的抗争,唯有我们的不忘记,才可以使你们的灵魂得以永生!【过渡语】:这就是我们的回答(板书),通过这样的对话,我们再次深切领悟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可贵,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展现无遗,“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打出文章主题:“反对战争,珍爱和平”5. 品读课文,体会手法(1)历史上的战争【过渡语】:战争以最暴力的方式,展现自己残酷的破坏力,用最直观的血与火,书写灾难。

      请看历史资料上记载的克拉库耶伐次大屠杀(图片及文字介绍,可以由学生来读第一段)1941年10月18日,纳粹德国陆军第三师,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市郊区中了人民军游击队的伏击,阵亡10人,伤20人恼羞成怒的德军对当地居民进行了加倍的报复10月20日,全城16-60岁的男性居民均遭逮捕并分批被押至刑场杀害被德军野蛮杀害的不仅有成年人,而且还包括300名孩子,其中有100 多名不肯屈服的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被纳粹从课堂拉出,在一个青青的山坡上被集体残杀10月底,被屠杀的和平居民已达7000人.【过渡语】:(打出图片)看着这已经无法更改的往事,历史用冰冷的数字和沉重的影像,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写下板书——历史) (2)文学中的战争文学用什么实现与历史的对话(板书)作者笔下的战争,又是依靠什么,将久远的历史事件真实地呈现,让震撼人心的效果代代传承?让我们在文学描绘的的战争中,来寻找答案吧作者运用什么文学手法生动展现这一段历史事件?提示:在文中寻找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词语、句子、段落等),从题目、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 …)、修辞手法(排比、反问… …)、语言运用等多种角度去思考可参考以下格式来回答文学可以用 (的手法)来表现历史事件例句: 写法特色: 作用:(分小组思考讨论,找学生回答,听完学生的发言,可适当点评,选择让学生来读一读)【过渡语】:同学们找到了不少内容,现在大家来看一看老师给出的示例①文学可以用一个好的题目来表现历史事件请给课文再起一个题目克拉库耶伐次之行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了人是健忘的忘记历史=背叛原标题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法西斯的残酷。

      亲爱的爸爸妈妈”突出孩子们撕心裂肺的最后一声呼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读者对刽子手的凶残感受得更为深切 作用:一个好题目 ,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点明文章的中心,可以具备文艺性色彩吸引读者……②文学可以用描写的手法来表现历史事件例句:凄风 写法特色:环境(景物)描写作用:(让学生读原句)运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让文章更加充实具体环境(景物)描写,连用四个短句,不仅是描写天气,也渲染了沉重压抑的气氛,烘托人们在纪念地的悲痛心情天地亦与人同哀”,使读者充分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气氛③ 文学可以用排比的手法来表现历史事件,表现我们的情绪例句:“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让学生读原句,教师读原句)写法特色:排比的修辞作用:体现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④文学可以用 精炼的语言来表现历史事件例句: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作者称他为“日本人”,为什么不说“作家”?) 写法特色:精炼的语言运用 作用:运用精炼的词语让文章的细节更加完善日本作家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他在自私地狡辩作家本应具有人类的良知作者不称他为作家,说“日本人”,强调了他的身份,表明了作者对他的鄙弃小结——如何把一个历史事件生动鲜活地展示给读者,打动他们的心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docx 超越表面趣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与高阶思维培育的优化路径.docx 高中语文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docx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反思与能力提升路径探析.docx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docx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基于真实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docx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docx 10《苏武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9《屈原列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训练答案.docx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和反思.docx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docx 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的现状及应用策略.docx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优化策略.docx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