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基础常识.docx
13页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基础常识 一、安全生产总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配合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要求,本着“不安全不生产,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提升全员安全生产基本技能,提升安全生产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安全管理 1、安全因素:人和物是两个基本的安全管理对象,只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作用时,才会发生生产事故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事故的内因条件,是安全管理最大确定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安全事故的外因条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 事故预防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归宿点;“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是企业员工应遵循的日常行为准则 2、管理原则 综合管理原则:齐抓共管、建立优良的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主管原则: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
否决权原则:施工、生产否决〔不安全不生产、不安全不施工〕 从严原则: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有严格的管理、要严格按科学做事 3、安全事故 按对象分为:人身伤害事故、物体损坏事故、火灾事故、特种设备危害事故 按性质分为:物体打击、高空坠落、起重伤害、触电伤害、火灾烧伤、车辆伤害等 安全事故本着“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及四周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制定的安全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三、现场管理 1、作业人员检查:所有岗位员工必须经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资格证方可上岗 2、劳保用品:正确使用和穿戴劳作防护用品,并确保其安全有效 3、设备运行检查:查隐患、查重点、查保养、查维护,并及时落实处理 4、安全设施检查:各安全通道、扶梯、护栏、护罩、灭火器、安全警示标志等完好有效 5、工作现场检查: 1〕员工有无违规违纪,违反劳作纪律的不安全行为; 2〕对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进行安全确认,做好预防措施; 3〕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记录归档,未通过安全教育不准上岗作业; 4〕落实“互联互保制度〞,发扬团结互助协作精神,制止冒险蛮干、偷懒图快、注意力不急中等不安全行为; 5〕作业人员不能凭经验作业,也不能因盲目无知而存在侥幸心理,防止乱开玩笑等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思想造成可避免的各种伤害; 6〕作业结束后,清理作业现场,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物品堆放整齐划一,做好文明生产工作,坚持优良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
四、安全生产行为规范 1、必须自觉遵守厂规厂纪; 2、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保用品; 3、必须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上岗; 4、必须了解本岗位的危险、危害因素; 5、必须严格遵守危险作业的安全要求; 6、严禁擅自移动或损坏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 7、严禁班中、班前饮酒; 8、严禁在工作时间嬉戏打闹; 9、严禁触摸、操作与本岗位无关的设备设施; 10、严禁在禁火区域吸烟、动火; 五、炉前作业要求 1、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三违〞现象〔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作纪律〕; 2、开机前对设备运行状况、炉衬、炉龄变化等状况进行安全确认,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3、操作中对原料进行混搭并分类辨认,易燃易爆物品及时挑出,并及时消除炉内长料现象,坚持低温熔炼; 4、炉前地沟要坚持干燥、严禁有积水,对设备出现漏水状况及时处理,做到“滴水不开机〞; 5、出钢时、处钢口对准大包,倾倒不准过快,防止钢水溅出,炉体前倾角不能过大,防止炉体倾翻事故; 6、控制好熔炼时间和炉内温度,未出钢前严禁炉内起高温,谨防穿炉事故发生; 7、精心操作,天天召开班前会,并认真做好各项生产记录、设备运行记录,为安全生产创造优良条件; 8、设备检修时当班负责人必须在确认所有作业人员安全撤离后方可进行检修; 六、打炉筑包工段要求 1、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打炉作业时,与运行之中的炉子之间做好隔离措施,并由专人负责看护,防止钢水、钢渣喷溅伤人; 3、拆炉作业时,要分批次粉碎性拆掉,预防大块炉料翻出伤人; 4、长时间不用的大包要先经过烘烤加温,达到规定的温度后才干使用; 5、吊运炉料时料斗钩挂要平稳牢固,行车运行要有专人指挥,及时疏散运行路线四周人员; 6、龙门钩、大包耳轴定期检查护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安全状态; 7、打炉、拆炉作业与其他作业交叉的状况较多,因此,提前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岗位作业最基本的安全保证。
七、行车工段作业要求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严格遵守劳作纪律,杜绝“三违现象〞,铭记“四不伤害〞原则; 3、行车运行前行车工要对作业环境和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安全确认,行车运行前鸣铃示警; 4、严格遵守“十不吊〞原则 1〕 超过额定负荷,歪拉斜挂不吊 2〕 指挥信号不明,多人指挥,违章指挥,重量不清,光线暗淡不吊 3〕 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4〕 天车吊挂工作物直接进行加工不吊 5〕 天车的安全装置失灵不吊 6〕 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有浮动物不吊 7〕 易燃、易爆物品不吊 8〕 带有棱角,快口未垫好的不吊 9〕 埋在地下的物品不吊 10〕铁水罐、钢水罐过满不吊 四不运行原则: 1〕 没有得到行驶信号 2〕 轨道上有人或障碍物 3〕 安全装置失灵或闸松动 4〕 行驶区内有人没有躲避 八、机电修理工段作业要求 1、严格执行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相关部门培训后,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3、修理作业严格执行停、送电挂牌制度,设专人监护,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4、电气设备修理不准一人私自操作,必须两人或两人以上协作完成; 5、必须抓住电器作业的“装、拆、检、修〞四个环节,保证安全作业;〔装:即安装电气设备时要符合安全要求;拆:即对无用的电气设备〔如电缆线、开关等〕要彻底拆掉;检:即对电气设备要进行日常点检和定期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修:对不安全和损坏的电气设备要及时修理。
〕 6、做好电气设备的消防灭火工作机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先切断电源使用干粉灭火器或干沙灭火,禁止用水灭火 7、电器作用“十不准〞 1.非电工不准拆装、修理电气设备和用具 2.不准私拉乱接电气设备或设施 3.不准使用绝缘已损坏的电气设备 4.不准使用电热设备或大功率灯泡取暖 5.不准用水冲洗电气设备 6.不准用铜丝、铁丝替代保险丝 7.不准玩弄电气设备和开关 8.不准擅自移动电气安全标志、围栏等安全设施 9.不准使用检查中的电气设备 10.不准在有地下电缆四周动土和打桩作业 九、设备修理工段作业要求〔含炉前修理、行车修理〕 1.必须了解本工段的危险因素和危险源 2.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保防护用品 3.现场作业人员不能仅凭经验作业,也不能因盲目无知而存在侥幸心理禁止蛮干行为,要防止注意力不集中,开玩笑等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思想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4.作业现场条件、环境发生变化时,作业人员要及时制定相对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作业人员要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相提醒 5.高处作业人员要提前设立警示标志,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办理相关作业票,预防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 6.设备大修时,先检查通道,安全护栏等设施是否可靠,有油污部位要擦洗干净,防止滑跌 7.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安全绳,安全绳要高挂抵用,并扣在牢固的固定点上,防止移位 8.高处作业人员要对下方工作人员安全负责,禁止随意乱丢工具、废旧工件等物品 9.生产中有交叉作业是时,应事先协调、明确责任范围,强化联系 10.现场作业人员所使用的工具要无缺陷,性能可靠,按其性能正确使用 11.作业结束后,要清理现场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作业现场要坚持优良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 十、明火作业要求 1.焊割作业发生火灾的概率比较高主要有如下三点:一是可燃物、助燃物多二是火源多三是作业场所危险性大 2.明火作业时,危险区域必须申请办理动火作业票,并制定具体的动火防范安全措施。
3.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的消防使命,做到“三懂〞“三会〞即:懂火灾危险性,懂预防措施,懂扑救方法会使用消防器材,会处理险肇事故,会报火警,有能力组织人员灭火 4.电、气、焊割作业“十不烧〞 〔1〕无操作证、又没有正式焊工在场知道,不准烧 〔2〕要害部位、重要场所作业未通过审批不准烧 〔3〕不了解焊割地点四周状况不准烧 〔4〕不了解焊割物内部状况不准烧 〔5〕易燃易爆容器未消除危险品不准烧 〔6〕保温、隔间部位使用可燃性材料不准烧 〔7〕密闭或有压力的容器、管道不准烧 〔8〕四周有易燃易爆物品不准烧 〔9〕禁止区内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的不准烧 〔10〕发现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状况不准烧 十一、其它岗位工段作业要求 化验室: 1.化验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