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太集团企业技术中心报告2013资料.doc
31页正太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正太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建筑业为核心产业,涉足房地产开发、国际贸易等多元产业竞相发展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公司拥有各类技术经济管理人才600多名,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200多名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装修装饰工程、钢结构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消防设施工程五个一级资质,地基与基础工程、公路工程设施总承包工程等多个二级资质和对外经营签约权拥有14个子公司,16个驻外分公司,11个直属项目部,经营地域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新加坡、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等多个国际市场截至到2013年底,企业总资产25亿元,资产负债率54%,银行信用等级为AAA级,最高授信额度5.2亿元,当年工程结算收入551508万元,利润23869万元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诚信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质量立业、市场拓业、科技兴业、精诚创业”的经营理念,积极实施科研设计、建材生产与施工管理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一五”以来,公司完成的30层以上超高层建筑80多幢,多项工程(含参建)荣获“鲁班奖”、江苏省“扬子杯”、上海“白玉兰杯”、湖北“楚天杯”等优质工程奖项。
公司技术成果主要有:一是公司各类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技术成果,逐步形成企业工法和标准;二是公司自主研发或与东南大学、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开发出来的科技成果;三是公司在国外项目施工过程中与国际组织交流学习、总结创新和消化吸收的国际前沿科技成果公司倡导以“绿色建筑、科技建筑、人文建筑”为核心的和谐建筑发展理念,在建筑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连续多年被授予“江苏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30强”、“江苏省先进建筑业企业”、“江苏省营业收入百强企业”、“江苏省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中国最大企业集团500强”、“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国承包商60强”等荣誉称号公司在建筑业科技创新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连续被评为“江苏省建筑业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先进单位”近年来,企业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先后建造了一批以“鲁班奖”工程为代表的高等级优质工程,积聚了一支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人才队伍,创造了一批以行业标准和国家级施工工法为代表的高科技发展成果,建立了一套高水平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按照建立“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公司以建筑业领域“四节一环保”为重点,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定位测量新技术、深基坑支护监测新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复杂钢结构建造技术、新型模板脚手技术、抗震加固技术、新型保温节能材料及技术、工具式结构围护技术等,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力度,先后主持完成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节能热水系统项目”,穹顶钢结构双向旋转累积滑移施工技术、预应力穹顶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等公司鼓励职工进行技术革新和创新,并重点针对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周转材料、施工机具、施工技术等进行创新,2011年以来,公司获得国家级工法1项,省级工法7项;企业拥有有效专利数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公司同时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特别是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在重点、规模工程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与规划的实施情况正太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自成立以来,以切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宗旨,不断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健全产学研合作运行体系,以技术中心为创新龙头,以项目为依托,依靠一线施工技术骨干,实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应用,时刻关注国际、国内施工前沿技术,让创新能力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来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增加经济效益,储备进军新领域、新市场的专有技术,为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供技术支持。
正太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以企业承建的高、大、难、新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研究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宗旨,不断建立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运行体系技术中心成立之初,便根据企业从事的领域、承建工程的特点,以及技术中心的实际及行业发展的方向,有针对性的制定了适合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一是围绕房屋建筑施工领域的施工工艺、施工机具进行革新和创新,开发出新型工具、模板、脚手等周转材料,不断提高施工效率;二是积极研究新领域的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为公司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军新领域打下坚实基础;三是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为我所用,不断提高施工效率和效益;四是响应国家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号召,重点开展节能保温、绿色施工成套技术方面的研究几年来,技术中心紧紧围绕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开展工作,通过不断完善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体系与制度建设,发挥技术创新的骨干作用,增强了企业技术中心在集团科技创新中的龙头作用基本形成以集团技术中心为龙头,以专业技术带头人和区域技术中心为骨干,以下属企业技术中心为分支,科研机构为辅助支撑的树状科技创新体系。
通过加强产学研结合,利用社会资源,充分整合集团的现有优势资源,实现 “由局部优势向整体优势、个体优势向团队优势、分支机构独享向集团共享”的转化近年来,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在施工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开发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目前公司拥有实用新型专利15项,发明专利2项不断改进和创新施工工艺,获得国家级工法3项,省级工法15项,行业标准2项不断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特别是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使承建工程质量显著提升,施工效益明显提高,实现了安全、环保施工,目前已获国家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项,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0余项技术创新战略得到有效贯彻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技术中心现有专业研发人员5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50%以上,研发设备原值934.7万元以上公司技术中心每年年初均下以公司年度技术工作计划,明确当年公司及下属单位技术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并对完成这些任务目标提出指导意见每年底对技术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和个人薪酬挂勾技术中心近期目标任务在建筑施工新技术研发方面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项(目标项目:078工程――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施工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持或参加制定国家、行业工程建设标准1项,地方工程建设标准2项;积极进行新工法开发,完成国家级工法1项,省级工法3项;重点在节能保温等新材料研制及新技术开发方面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同行合作研究开发项目2项;引进高层次人才5名,培养高层次人才10多名,培训人才100人次;建立、完善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成为拥有人才、技术和资源综合性系统集成优势的开放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服务实体,为公司的经营开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情况(1)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建设 技术中心设领导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三个层次 由于建筑施工行业的特殊性,战线长、竞争性强、地域宽、人员流动性大,因此我们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组建了具有建筑业特点的技术中心,即树状结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 1)决策层: 决策层是公司技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由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副总工程师、技术质量部经理、技术中心主任、技术骨干等10人组成委员会设主任1名,由总工程师担任;设副主任2名,由总经济师和技术部经理担任负责对集团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目标、规划、计划、技术政策及重大科技项目进行审查、决策、指导、检查、监督,组织企业工法、科技成果、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优秀论文等企业内部评审工作,确保公司技术管理和科技创新工作顺利有效开展技术中心主任由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担任,副主任由集团公司技术质量部经理兼任 2)管理层:管理层为综合办公室、科研开发管理部、财务管理部、检验测试中心、各技术研究开发所等部门组成由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项目、确定人员调配与引进资金、对外合作和项目成果验收等3)执行层: 执行层由公司技术中心各研究所、材料检测与试验中心、各分公司施工技术研究所及在项目上的若干工程课题攻关小组等组成。
科研开发及管理部主要负责共性、关键性及超前3~5年中长期项目的开发,并为集团范围内的科技创新提供试验、检测和科技信息方面的服务、协调和管理材料检测与试验中心主要负责公司技术研究方面需要进行材料、成品、试件的检验与测试,同时也可进行市场检测任务的承接各分公司施工技术研究所负责根据承接工程项目的特点及需要,及时将需要进行研究攻关的课题报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审核,并负责项目攻关小组的有关协调和检查工作 若干工程攻关小组是根据承揽工程的特点,抽调相应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针对性的进行一题一研,面向实际,解决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各分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的技术创新规划和计划,并结合本单位的施工、生产需要,以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为载体,开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创新工作三个层次形成了一个以公司技术中心为核心,以项目运行为纽带,层次分明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框架图如下:综合办公室技术中心财务管理部科研开发管理部检测与试验中心技术委员会验中心员会新型建材与结构研究所建筑模架与钢结构研究所高层建筑施工研究所地基基础技术研究所区域公司施工研究所信息网络中心图书档案中心各项目课题攻关小组专家委员会 (2)企业技术中心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企业技术中心运行几年来,完善了《正太集团科技进步奖励办法》、《正太集团创优管理奖励办法》和《正太集团安全及绿色施工工程奖励办法》,建立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及验收管理制度、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制度、产学研合作项目管理制度、办公室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检测规程、车辆管理办法、印信使用和保管办法、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这些制度涉及了技术中心日常管理、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等全方面。
3)企业技术中心研发经费的保障研发平台建设发展初期,企业领导思想高度重视、市场定位准确,在研发经费的保障在给予了大力支持每年按不低于上一年结算收入的0.3%确定全年科技活动经费总额,并根据科技研发项目计划对全年的科技活动经费进行分解,分解到责任单位和项目,定期检查各分公司是否按投入计划将资金拨付到位科研经费实行财务统一收取,专款专用;项目研究中期进行检查,项目验收后进行审核,对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课题研究而又节约成本的进行奖励,对超支的及时进行分析,及时调整预算2013年公司投入科技活动经费1743.2万元 完善制度规范资金管理按照择优资助原则,进一步改进了科技计划申报、立项、审批、拨款制度,实行了常年受理、分批立项和先立项后资助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专家咨询制度,严格了经费拨款审批制度,建立了科技项目进度和科技经费使用跟踪制度,提高了科技经费投入效率 (4)企业技术中心的激励机制技术中心建立了适应科研机构特点的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主要有《技术任职资格及晋升管理规定》、《项目考核激励办法》、《科技进步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激励制度,紧紧围绕项目实施目标管理,强调以成果论英雄,在求得技术中心员工共同发展的同时,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