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pdf
3页浅谈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有一个流浪儿,进了教养院后还偷盗农民的财物,组织扫荡农民的瓜田,结果被驱逐出院他在外流浪了半年,又自动回到院里来有一天,院长派他骑马进城领取 500 卢布,并给他一支手枪防身傍晚时他归来复命,院长问他钞票数过没有,他回答数过了,院长把钱往抽屉里一放,说:“谢谢你跑了一趟,去吃饭吧过了两个星期,院长又派他进城取款,这一回是两千卢布他喊道:“两千!要是我携款潜逃,你怎么办?”院长说:“叫你去你就去,别发神经病!”钱取回来后,院长照样数也不数就收到抽屉里这位院长,就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被高尔基誉为“天才教师”的安东·马卡连柯马卡连柯或许是所有教育家中最应该受到尊重的了马卡连柯创造奇迹的奥妙何在?一言以蔽之:集体教育马卡连柯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个别老师的方法,甚至不是整个学校的方法,而是学校和集体的组织他提出了著名的“平行教育影响”,即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在这里,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他说:“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
他还提出了“前景教育”原则,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经常给学生指出美好前景,吸引学生集体中的每一成员,为完成新的任务, 实现新的前景,由近及远、 由易到难地开展活动,由简单的原始满足发展到最高的责任感,从而使整个集体朝气蓬勃,永葆青春 这个原则又称为“明日欢乐论”马卡连柯所说的集体,不仅包括学生集体,同样包括教师集体马卡连柯认为以往的教育看重好教师,排斥“庸碌无为”的老师,然而哪有那么多“好教师”呢?他提出了“教师集体”的理念和思路他认为,无论哪个教师“都不能单独地进行工作,不能作个人冒险,不能要求个人负责”,而应当成为“教师集体的一分子”如果有5 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就要比10 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 教师集体应该具有“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相互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自己的爱戴”而且,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并不是两个集体,而是一个集体,而且是一个教育集体”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理论五十年代一度流行于我国,后来许多人慢慢地意识到马卡连柯受到了左的影响,过分地强调集体的作用而压抑了师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而且由于传统的课程体系是从学科逻辑出发,教师们自然容易各自为战,这也应该算是马卡连柯集体教育遭冷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从新课标的课程观来看,又开始逐渐打破学科界限,注重课程组,注重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集体与学生集体协作进行教学活动在这种背景之下,重新发掘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是非常必要的前苏联)电影《教育的诗篇》20 世纪六十年代 . 四十多年前一部苏联电影《教育的诗篇》,是根据教育家马卡连柯的自叙作品(书的中文译名《教育诗》 )改编的,描写1920 年,由于受到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的破坏,许多孩子失去双亲无家可归马卡连柯用关怀、热情与知识将这些不受管教的野孩子教育成诚实、有纪律、热爱劳动的新人其中一个情节让看过此片的人们至今难忘——一天,马卡连柯把一个劣迹斑斑又不服管教的学员叫到办公室,说学校急需一笔钱,要到十数里外的银行去取,派不出别的人,你去那学员瞪大了眼睛,问:我去?又挑战似的说,我可是当过小偷的马卡连柯似乎没听见他的话,说天气不好,可能有暴风雪,你骑匹马去,然后就埋头办公了那学员迟疑地站了一会儿,看马卡连柯再不答理他,一跺脚冲出门去后来,果然来了暴风雪,只见那小伙子背着一袋钱,伏在马背上,顶风冒雪一路狂奔,当他裹挟着风雪闯入马卡连柯的办公室时,衣帽成了冰的盔甲马卡连柯对气喘吁吁的他只说了一句,你回来了?接过钱袋随手扔进保险柜,又埋头办公了。
那喘息未定的小伙子脸憋得通红,向马卡连柯吼道:你为什么不数数那钱!马卡连柯平静地说,你在银行一定数过了,我没有必要再数,已经完成了任务,你休息去吧,, 影片的最后,当高尔基来这里参观时,马卡连柯身边就站着这个当年在暴风雪中去取钱的学员,他已经成为马卡连柯的得力助手了这一极富戏剧性的情节,不是编出来的,真的是马卡连柯的一次教育实践,写在他那本自叙的书里一个遭遇过怀疑和冷眼的“不良少年”,没有堕落到破罐子破摔,反而走向新生,变成有为青年,在他人生两个阶段的界碑上,是马卡连柯写的两个字:信任马科连柯以一个教育家博大的胸怀和爱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屏幕上用爱心感化“坏孩子”的令人爱戴和尊敬的教师形象1986 年我到振华二中当校长后,已经能比较自觉地应用理论于工作实践之中马卡连柯讲:生活的真正刺激是明天的快乐我根据其把教育工作分为远景、中景、近景的思想,把二中十年办学规划为三步曲即五年生存、两年巩固、三年发展三个阶段由于坚持确定目标、分步到位的方针,因此能在学校最困难的时候看到光明、充满必胜的信念教育的真正力量在于集体,这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精髓通过教育形成集体,再借助集体的力量教育个人,教育就可以事半功倍。
明确的目标、严密的组织、自觉的纪律、健康的舆论是集体形成的标志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狠抓教育集体的形成,其间充满了欢乐与痛苦,, 马卡连柯讲:要尽可能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尊重与要求成正相关我在工作中也尽量努力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方针,不断激发教职工积极性平行教育——让学生成为教育主体马卡连柯有一个著名的教育方法就是“平行教育影响”它是教育和影响个人的一种形式,它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是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在这里,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要使学生总感觉自己是被教育的对象,而导致厌恶之感,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才是教育的主体,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瓦夏因为醉心于踢足球,以致忽视了家庭作业马卡连柯不是找瓦夏本人谈,而是找来了他的好朋友舒拉谈起班上的一些事情,随后很自然地提到了瓦夏:“按瓦夏的能力来讲,他可以成为班上的优秀生,但是他沉迷于玩足球,结果什么都弄坏了接着又感叹道:“难道你朋友的意志就是这样薄弱,不能克制自己?不,决不会,我相信瓦夏是能够抑制住自己的随后马卡连柯又转到了其他的话题上谈话之后,舒拉立即跑到瓦夏那里去,转告谈话内容,并用教师的姿态和声调使谈话更有感染力。
从那天起,瓦夏已能坐下来做功课,在没有做好前,他能一直不离开座位有一天,彼得连柯去工厂晚了马卡连柯得知后,并没有立刻把他找来申斥一顿,而是采取“平行教育影响”的办法,把彼得连柯所属分队的队长叫了来,对他说:“你的队里有人上工迟到,以后不要再有这样的情形出现了可是彼得连柯第二天又迟到了,马卡连柯仍然不把他本人找来,而是把全分队集合起来,并责备他们说:“你们分队里的彼得连柯第二次迟到了事后,全分队的人都来教育彼得连柯,对他说:“你迟到了,就等于说我们全分队都迟到了!”在集体的影响下,彼得连柯很快就克服了迟到的毛病前景教育——以任务驱动实现目标马卡连柯认为,在改造过程中,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过去的错误上,而应引导他们看到美好的未来他强调说:“一个人向前瞻望的时候,如果看不到一点快乐的远景,他在世界上就活不下去,人类生活中真正的刺激是未来的快乐特别是青少年富有幻想,当学生的幻想指向于集体活动,指向于集体发展的前景时,它不仅可以使整个集体变得生机勃勃、奋发有为,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奔向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更加关心、热爱集体为此,他又提出了“前景教育”原则,认为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经常给学生指出美好前景,即给学生提出一个或几个需要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新任务,吸引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为完成新的任务,实现新的前景,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地开展活动,由简单的原始满足发展到最高的责任感,从而使整个集体朝气蓬勃,永葆青春。
这个原则又被称为“明日欢乐论”应当如何正确地应用这个原则呢?首先,当集体完成了既定的任务,就要有步骤、有计划地提出新任务这样,集体才能不断前进并取得新成就他深有体会地指出:“很多儿童教育机构、儿童之家和工学团的失败,就是由于前途观念的薄弱和不正确如果不能建立前途观念, 就不能获得良好的工作和纪律其次,不断把受教育者较简单的愉快情绪转变为较为复杂而有意义的愉快情绪他指出,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方法就是建立新的前景,利用已有的前景,逐渐代之以更有价值的前景这可以随便从吃一顿丰盛的午餐、看一场马戏等细节入手,逐步扩大到国家的前途再次,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制订出集体生活和工作的计划,并认真地贯彻执行尊重与信任十月革命后,流浪儿童和青少年罪犯成群,教育和改造他们成了前苏联新政权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呢?马卡连柯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热爱、尊重和信任他们,“ 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在他看来,尊重人、信任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只有从尊重人、信任人出发,才能产生合理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谢苗 · 卡拉巴林是马卡连柯的学生,正是马卡连柯对他的尊重和信任让他走上新生的历程。
一天,马卡连柯去监狱保释卡拉巴林,当他和监狱长一起替卡拉巴林办理出狱手续时,马卡连柯亲切地要他暂时离开办公室,当时卡拉巴林对此并不理解10 年后,当卡拉巴林成为一名教师时,马卡连柯才告诉他说:“ 当时叫你走出办公室,是为了不让你看见担保你出去的条子因为这可能会侮辱你的人格卡拉巴林说: “ 马卡连柯注意到我的人格,可当时,我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是人格这是他对我的第一次温暖而人道的接触正是马卡连柯的尊重和信任,激起了一个又一个青少年违法者和流浪儿童的自尊感,把他们从自暴、自弃、自卑、失望和堕落的深渊中解救出来,使他们燃起对生活的热爱、对前途追求的火光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是集体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 <教育诗篇》 (1925-1935) 《塔上旗》 (1938) 、《父母必读》 (1937) 等 一) 、论集体和集体教育原则1、论集体马卡连柯认为, “ 教育任务就是要培养集体主义者 而要完成这个任务,苏维埃教育所需要的第一个形式就是集体因此,马卡连柯强调说 :“ 公社的教育方针概括地说来就是,建立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影响.“ 2、论集体教育原则(1) 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有人曾问马卡连柯他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是什么,马卡连柯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 在他看来, 要求与尊重是一回事对此,他解释说 :“ 我们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表现了对个人的力量和可能性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现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马卡连柯认为,在集体教育过程中,要求是必须的,否则就不可能建立集体和集体纪律他指出, “要求 “可以分为 3 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即在集体初建时期,领导者应当以“不许反对的方式“ 提出要求当然领导者所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合乎情理并能实现的在第二个阶段,集体的领导者周围已出现了一批自觉维护纪律的积极分子,他们所组成的核心会用自己的要求支持教师的意见在第三个阶段,集体本身能向其成员提出要求这时,教师己无需要再提要求了,因为集体往往己向个人提出了过多的要求在谈到 “ 尊重 “的时候, 马卡连柯指出, “尊重并不是尊重外表的什么东西,并不是尊重脱离社会面独立存在的东西“, 这是对那些参加我们的共同劳动、共同工作的同志的一种尊重,这是对活动家的一种尊重2) 平行教育影响原则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教育过程应当遵循“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集体“的原则在他看来,集体首先是教育的基础他说 :“ 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忍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
其次,集体是教育的手段他强调说,“ 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