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三年级语文《嫦娥》学问点、教案及练习题.docx
5页小学三年级语文《嫦娥》学问点、教案及练习题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好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嫦娥》学问点、教案及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小学三年级语文《嫦娥》学问点 原文: 嫦娥(唐代: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长河句:银河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慢慢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逝,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唯恐懊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小学三年级语文《嫦娥》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屏、烛、晓、偷”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闻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闻 课前打算:教学课件、诗人和嫦娥图片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问题: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中秋节) 2、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呢?(吃月饼,赏月,拜月娘) 3、今日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神话故事!请同学们留意听,待会儿告知老师: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呢?(师讲解并描述嫦娥奔月故事) 4、听完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呢? 二、初读自悟,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读一读,留意读准每个字音 2、听课文朗读,我们也来读一读 3、诗人简介 4、你有不会读的字吗? 5、学习生字 6、再读古诗,随时订正学生读音 三、再读,读准节奏 采纳指名读、范读、分组读,指导朗读节奏 四、复读古诗,读中理解古诗 1、出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齐读 (2)读了诗,你有什么收获? (3)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4)“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我们知道了什么?天快亮了 (5)天快亮了,诗人睡觉了没有? (6)睡不着会感觉怎么样?很孤寂,孤独。
(7)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说一说 (8)再读,老师提个醒: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2、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齐读 (2)男女分开读 (3)读了这句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吗? (4)读了这句诗,你想到了什么? (5)联系嫦娥奔月的故事,说说嫦娥为什么懊悔? (6)我们来想一想,嫦娥的心情怎样呢? (7)那你们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8)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心情的理解,再读这句诗 五、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过渡:月宫上孤栖无伴的嫦娥,人间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但在孤独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所谓同病相怜一样孤独孤独! (1)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2)读这首诗时语速要缓慢一些,语气要低沉一些!再读 (3)老师也不由自主地想吟诵这首诗啊,好吗? (4)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把它读一读 (5)老师和你们合作读:师读4个字,生读3个字 (6)诗人由于心情孤独孤独,坐看屏风烛影,仰视碧海星空,于是,他想到了月宫上的嫦娥,让我们轻轻合上书本,仰视星空,深情地背诵这首诗吧 (7)找寻读诗高手谁情愿来读一读。
六、课外延长 那你能说说有关“月”的诗句吗? 七、总结 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漂亮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漂亮的传闻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肯定不少 八、作业 回去把故事讲给小挚友听,或长辈们听!小学三年级语文《嫦娥》练习题 1、首句中的“深”意思是_______,示意________其次句中的“落”、“沉”都是___的意思,表明嫦娥已经______ 2、开头两句通过屋内屋外的______描写,表现嫦娥______的境况 3、第三句“应”表示诗人对嫦娥懊悔心情的____,其依据是_______ 4、从抒情方式看,“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全诗干脆抒情的句子,点明嫦娥________ 参考答案: 1、首句中的“深”意思是__蜡烛越烧越短,幽暗的光影愈来愈大__,示意___夜已很深__其次句中的“落”、“沉”都是_隐没_的意思,表明嫦娥已经__通宵不眠__ 2、开头两句通过屋内屋外的__环境__描写,表现嫦娥__清冷孤独_的境况 3、第三句“应”表示诗人对嫦娥懊悔心情的_揣度_,其依据是__头二句_ 4、从抒情方式看,“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全诗干脆抒情的句子,点明嫦娥__孤独、懊悔度日如年__。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