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国际法学科教学特色.doc
8页1谈谈国际法学科教学特色刘远山 (海南大学法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摘要 本文立足于国际法学科与国内法学科的比较视角,从目标的确立和兴趣的激发、教学风格、讲授方法、内容设计和因人而异以及爱国主义情愫和思维方式的培养等方面对国际法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规律以及经验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关键词 国际法学;教学;特色自改革开放恢复法学教育以来,国际法学科在许多高校本科阶段更不用说研究生划分为三个专业细分为众多方向, 1 后经教育部调整为一个专业(即大国际法学)三个方向(原先的专业变为方向) 本人曾较长时期从事过国际法学科诸多课程的教学,后集中到国际法, 2加上现已转入新的领域,所以,有必要对自己的这一教学旅程予以总结,算是于己之交代(划上句号或分号) ,又有助于探讨和求教于同仁作为教研论文,又限于篇幅,不得不对写作目的予以限定:一,围绕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这一中心;二,紧扣国际法学科教学的应有特点和规律; 3三,突显个人特色和风格有鉴于此,本人又有一些进一步思考, 作者简介:刘远山,男,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刑法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刑法、金融刑法等经济刑法和知识产权法等。
1 三个专业即国际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众多方向(即众多课程) ,诸如国际人权法、国际刑法、国际条约法、国际海洋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冲突法、统一实体法、国际民商事诉讼和仲裁法,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海商法、WTO 法等国际法学科三专业或三大方向可谓三胞胎或一棵树上的三大分支,类似于诉讼法学三专业或三大方向,但三者间关系前者较后者更为密切从产生渊源来看,国际法、国际私法产生在前(在古罗马时代称之为“万民法” ;通常,首先须有国家间“公”的关系,然后才有国家间“私”的关系) ,国际经济法产生在后(因为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发生和频繁姗姗来迟) ,准确地说,国际法为母体,国际私法更不用说国际经济法由它孕育而生,除了前述发生学意义上的客观原因外,还有,尽管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已独立出来(事实上,它们的另立门户不但迟缓而且独立性不够彻底,以致至今的国际法教材中仍保留着国际经济法这一章) ,但它们仍离不开国际法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以及有关制度的指导另外,事实上,公权力总是决定和制约着私权利的行使2 国际法,为以示与国际私法相区别,又称国际公法;一直为教育部确定的法学本科十四门核心课题之一。
3 国际法学科与国内法学是两个不同法律体系的学科,虽有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它们之间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国内法的各部门法几乎都有相对应的国际部门法和相关国际法文件如条约等的存在) ,但更有诸多不同对这些不同的理解和把握于教好国际法学科诸课程至关重要否则,忽略这些不同特点,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事制宜,因科而教,就可能只收事倍功半之效其客现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首先,相对国内法课程而言,国际法学科人才包括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者(主要是高层次人才,至少研究生以上学历)大都从事外交外事工作主要是高层次外交外事工作,例如中央外交外事机关,包括可谓最大的部的外交部、驻外使领馆、其它中央国家机关包括各最高金融机构等所属条法司和其它驻各国际组织代表机构等以及省市级外事部门和单位;其次,国际法于国家至关重要,在当今国家间相互依存、关系愈益紧密的趋势下,国家间良好、有利关系的建立、维持,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不可或缺,如此必要而重要的行为和活动以及所生争议的解决,非国际法莫属;再次,国际法学科诸课程较国内法各科更难学,自然亦更难教,无论是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还是法律制度、文件和案例;第四,其内容的2认为必须着重处理好下面几个问题和关系:一、目标的确立和兴趣的激发教好一门课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
在目标的确定上,本人注意因人而异,定位实际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达到本科教学程度即可;对少数有志于外交外事工作和考研学生(包括报考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者) ,适当加宽、拓深其知识,并介绍外交工作的重要性、特点和优势等,诸如外交外事人才的需求量大,因为外交部是一个大部包括其所辖驻外使领馆和国际组织代表,另外国务院其它各部委局和金融机构均有条法司以及省市外事部门,而这些单位的进入大都须是国际法包括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专业的研究生才可能,等等在兴趣引发方面,本人注意以下几点:(一)强调学习这门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客观澄清并明确强调国际法的性质; 1国际法是有别于国内法的一个丰富而独立的法律体系,仅具有国内法知识而缺乏国际法知识则于法学本科生知识结构不完整;它是学好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后者孕育于前者,它们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制度具有相通性,前者对后者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对学好国内法课程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因为国内法各部门几乎都有相应的国际法律制度的存在,主要表现为条约形式,有些更健全和超前,两者紧密相关;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时代,国家间交往和人员往来更加频繁, “地球村”和“世界公民”概念渐显,涉外事务、涉外案件日益增多,缺乏国际法知识将难以正确应对和处理;国际事件频繁发生,常见诸于报端等媒体,对其正确认识和评价非运用国际法知识不成。
因此,学好国际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全面和宏观的思维方式 (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授法,注意生动形象性,既有助于学生对比较陌生的国际法概念、原理和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点下文再议 (三)时常穿插国际时事点评,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点下文再议二、符合学科特点的气质、风格和语言特色复杂性(仅国际法就有十几个均可独立成科的部门法)和所需外语水平等1 国际法发展早期个别学者曾认为“国际法不是法,是一种国际实在道德和国际礼让规则” ,这一错误观点早已为学界所摒弃和国际法实践所否定;现在仍有一些人认为“国际法是软法或弱法” ,这一偏颇认识产生的原因除以偏概全等外根本在于判断标准不当,即拿另一个不同的法律体系——国内法律体系来衡量之国际法律体系和国内法律体系在主体、调整对象、法律渊源、形成方式、实施方式尤其是它们各自所适用的社会结构特点(国际社会可谓一种横向的平行式结构,国内社会可谓一种具有等级关系的纵向的金字塔式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区别,这些决定了它们各自具有自身的法律属性和特征,而不宜也决不是用所谓“软、硬”或“强、弱”之名所能冠之或标示的。
何况,随着国际法的不断发展,其“硬法”因素愈益增多,其“强制性”愈益增强3教学风格和语言特色因人而异,但也会因学科而有别国际法在内容、适用范围和运用人员上不大同于国内法,主要适用于外交场合,大都由专门外交人员运用这一专门职业群体形成了其特有的气质、风格和语言特色,主要体现为端庄、整洁、潇洒、大度、严谨而又不失洒脱、轻松之风,外交辞令具有不同于其它场合辞令特色,具有专业性、特定性、严肃性而又不乏技巧性、轻松感和特有魅力所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适当体现和保持这种特有教学气质、风格和语言特色,既体现了学科特点,又增强了魅力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法鉴于国际法概念、理论和制度于学生比较陌生,更难领会,本人注重采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法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又增添了生动性和形象性例如,对“主权”概念(乃国际法最基本概念,可谓国际法基石)的诠释,将其概括为“六性” ,这样不但便于学生理解,而且使其印象深刻;在讲解“斡旋” 、 “紧追权” 、 “国际法上的承认和建交” 、 “国际习惯” 、 “反报和报复”等概念和制度时,本人联系到朋友关系的处理等日常事例;在讲解国际法的特征(即与国内法的区别、外交特权与豁免和领事特权与豁免包括外交职务与领事职务及其任职资格和履职时间、安理会职权与联大职权及其解决国际争端的程序和方法、安理会的表决程序(独具特色的一种表决程序) ,联合国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权性质和类型(即管辖权依据,可谓一种独具特色的司法管辖权)等理论和制度时运用对比分析法,辨析其异同,虽打破了教材体例,但易于学生把握,使学生记忆深刻;在分析国际法特征、领土组成部分、海洋区域划分、大陆架划界等内容时,则利用图表予以展示,增强了其直观性,自然易于领悟,印象颇深;在讲解安理会强制解决国际争端的程序和方法等制度和概念、理论时,结合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例如,对利比亚因“洛克比空难案”的制裁,对南非曾推行种族歧视和隔离政策的制裁,尤其对伊拉克因发动对科威特战争的制裁全面展示了安理会职权特色。
另外,还有“中美撞机事件” 、 “美炸毁我驻前南联盟使馆事件”等这样便于学生清晰理解,全面掌握所学知识点并学会学以致用对于颇难理解的联合国国际法院诉讼管辖权类型,本人撇开教材用语,用自己的话语予以概括,使学生一下子抓到了问题的精髓,吃透的关键,否则,恐怕因抽象、模糊和易混淆不知何时才明;在讲解“缔约权”和“缔约能力”等概念和原理时,适当结合已学的有关国内法概念和原理对比进行,既使学生融会贯通,又使其理解得快四、联系时事,穿插点评理论讲授若脱离实际,不仅枯燥无味,而且听者难以领会,印象不深,所4以,法学课大都注重联系案例和事例本人时常联系国际时事,穿插点评,不但活跃了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以致用之风例如,本人在讲领土主权、海洋法、国家管辖豁免制度、国际责任法和国际航空法时就联系到“中美撞机事件” ;“美国炸毁我驻前南联盟使馆事件”就涉及到外交关系法,国际犯罪和国家责任法;“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就涉及到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法主要是斡旋和调停,谈判与协商,还包括某些国际习惯规则(禁核方面) ;伊拉克发动的吞并科威特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先后发动的两次对伊拉克战争以及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就涉及到国际法基本原则、战争法规、安理会解决国际争端的职权、程序和方法、战争犯罪、国家责任法、单边主义对联合国和国际法的挑战以及有关禁核包括其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际习惯法规则;巴以冲突和各种国际恐怖主义事件就涉及到国家领土法、民族自决权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法、安理会和国际法院的职权、国际刑法、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新威胁——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以及国际合作反恐机制的建立等;“前南刑庭”和“卢旺达刑庭”等就涉及到安理会职权、武装冲突法、国际人道主义犯罪和国际刑事司法机构的管辖权等国际刑法问题,尤其是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对有关国际法和国家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例如对国际刑法、武装冲突法、国际人道主义法、国际组织法和某些国际习惯规则(如“条约相对效力原则”等)以及美国和中国的立场和态度。
再如,中越北部湾划界,中越、中国和南海邻近岛国关于专属经济区、捕鱼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某些岛屿领土之争的协议和谈判,东海大陆架与日、韩划界问题,钓鱼岛事件等就涉及到领土法和海洋法;“10+1”和“10+3 ”、APEC 、上海合作组织就涉及到国际组织法、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反恐等问题;等等五、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设计鉴于国际法内容丰富繁复,已有十几个部门法,几乎每一个都可独立成科,又受限于学时,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而应进行重点、详略的恰当设计本人的设计标准主要有:是否紧扣学科特点;是否达到本科教学程度;是否照顾到绝大部分学生的要求和兴趣;是否能更多地联系本国和本地实际;其制造是否足够健全和成熟;是否能更多结合国内法现实;是否适当顾及自我优势和特色;其难易程度和是否具有时代性因此,本人将具有统领各部门法作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即“总论”部分作为重点予以详讲;另外还包括:海洋法,因为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海洋省;条约法,因为它乃国际法最主要的渊源,各部门法包括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都离不开它;国际争端解决法,因为它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正确认识和评价国际事件,另外具有触类旁通于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之用;国际组织法,5因为国际组织众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早已成为国际法的又一大主体,预示着人类组织化趋势以及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