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校简介编辑.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30451366
  • 上传时间:2022-08-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7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校简介编辑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吉林市学院1950年创建于长春,时名为“吉林省工业专科学校";1953年迁至吉林市为适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全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对化工人才的迫切需要,易名为“吉林省吉林化学工业学校”;1959年吉林化工区陆续投产及扩建,急需培养大量高层次专业人才,学校遂升格为“吉林化学工业专科学校”,后来经历“吉林省石油化工学校"、“吉林化工学校”等办学阶段;1999年经吉林省政府批准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02年1月正式升格为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吉林省教育厅. 学院占地面积1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6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制高职在校生6000余人,教工总数320人,11名教授、91名副教授,116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占专任教师的76%省教学名师3人,中国化工职业院校教学名师3人.固定资产总值14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890万元,馆藏图书40余万册学院设有以化工为主的32个专业,在校生6000余人 学院升格为高职院校以来,坚持以吉林化工产业人才需求为中心,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形成了“准确对接需求,校企携手育人”的办学模式,凸显了生态化工、清洁化工的办学特色,凝练了“苦练内功、负重前行”的办学精神.在2007年全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院校”。

      2008年7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成为国家1200余所高职院校重点建设的100所院校之一(俗称“高职211”),这是学院办学六十年的历史跨越在国家示范建设的三年中,国家财政和省财政将投入4000万余元,重点建设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化工方向)、消防工程技术等六个专业,夯实学院成为改革的示范、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的基础 学院现有4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示范专业,2门国家精品课,10门省精品课,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名省教学名师,3名全国化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有12个校内实训中心,辖73个实验实训室,与吉化、吉林化纤等企业密切合作并共建了112个校外实训基地学院是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学院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平均达2800人次;学生参加全国化工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获得一等奖5项;学院已累计为企业、城市失地农民培训近万人次,与吉林油田、吉林燃料乙醇等单位签订科技合同30余项,与内蒙古呼伦贝尔工业学校、松原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院校建立了对口支援与交流关系;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韩国南道大学签署了合作与交流协议。

       学院紧紧围绕吉林省建设全国综合性石化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牵头与50余家骨干企业、相关学校成立了吉林化工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成员共同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为吉林省石化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学院将为集团企业成员提供不同层次的员工培训 办学六十年来,学院已累计为社会输送4万余技术人才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上手快、能力强而被社会各界认可仅吉化公司就有像炼油厂厂长赵霁春这样的中层骨干800多名,有像在国家化工分析检验技术能手竞赛并获团体总分第一,个人总分第一、二名的选手蒋绪忠、丁玉英、王淑华、于建红这样的技术骨干数千名80后毕业生新浪网吉林分公司经理马天作被评为2005年“吉林市十大杰出青年”,毕业生马天作、周凤春还分别于2007年、2009年被团省委评为“吉林省首届高校毕业生十大创业先锋”2历史沿革编辑© 2014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吉林省教育厅,其前身是1950年创办于长春的吉林省工业专科学校,1954年迁址吉林,先后更名为吉林化学工业专科学校、吉林省石油化工学校、吉林化工学校,曾连续多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校。

      昔日“江南化专"、“江南化校"培养的毕业生一直以“忠厚淳朴、敬业务实”的优良作风享誉省内外,因而备受企事业单位青睐他们当中不乏省市党政领导人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数万名校友为母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深为家长们所信赖,使今天的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仍然成为莘莘学子所向往的知名学府和高技能人才的摇篮3专业设置编辑学院现设置4大类8个专业群共28个高职专业.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主体专业类(应用化工系)——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群:以学院教改试点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为核心专业,包括: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等共4个专业应用化学技术专业群:以安全为主的专业类(质量与安全系)-—以省教改试点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为核心专业,消防工程技术,包括: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制药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工业环保安全技术等共6个专业,其中消防工程技术和工业分析与检验两个专业为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化工配套专业类(化工机械系)-—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群:以学院教改试点专业“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为核心专业,包括焊接技术及、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共3个专业装备制造技术专业群:以省教改试点专业“数控技术”为核心专业,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共3个专业自动化专业(自动化系)——化工自动化技术专业群:以学院教改试点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为核心专业,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共2个专业。

      以学院教改试点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专业,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共3个专业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用商科专业类(商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群:以学院教改试点专业“市场营销”为核心专业,包括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医药营销、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共7个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群: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为核心专业,包括环境艺术设计等共2个专业.学院现开设理论及实践课程456门化学实验技术基础、高职语文等2门为吉林省精品课程,分析化学、高职语文、工程制图、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数学、化学实验技术、基础会计、电子电路设计、化工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10门为吉林省优秀课程在高职院校开设社会能力训练课程的教学实践”获得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4教学条件编辑学院倡导手脑并用,培养能工巧匠遵循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并不断完善设备先进的化学实验技术、化工基本操作、化工工艺、工业分析、机械加工、数控加工、机械安装与修理、电气与过程控制、信息技术、商务、艺术与传媒设计等12实训中心,辖73个实验实训场地学院与域内外知名的石化、化工、制药、机械、电子、建设、安装、商贸等行业友好合作,建立了众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院被省政府列为全省惟一的石油化工实训基地学院被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六部委确定为承担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的90所高职院校之一2006年学院被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确定为国家级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得到中央财政专项经费支持学院图书馆被评为吉林省高等学校良好图书馆,设有馆藏部、流通部、新书部、期刊部、过刊部、视听部、电子阅览部,还在东校区设有分馆40万册图书和400种中外报刊全部实行藏阅一体模式,自动化检索学院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入网单位,学院学报《技术与教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网络出版,检索便捷5师资力量编辑学院拥有一支思想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梯次分明、实力雄厚的“双师型"队伍,其中有教授9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等84人;具有理学、工学、文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硕士学位的教师116名学院是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石油化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学院有63人担任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或行业性规划教材主编或主审,其中,《有机化学》和《机械设计基础》被教育部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近几年来,国家、省纵向科研和教研课题82项.有20篇论文被美、英、法、俄等国学术刊物收录.学院多年来实行严格的教学督导和检查制度,使教学质量得到可靠保证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3张)学院坚持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横向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有丙烯酸环氧光固化涂料的研制、聚烯烃硬制品热熔胶粘剂的研制、油田采油注水装置中可溶性栓塞的研制、稀土永磁材料注射成型工艺及塑磁的应用研究、减速顶智能测试仪、电力配变设施远程监测管理系统、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等项目10余个,正在与企业事业单位合作研究并积极推广6办学成效编辑国家、省优秀教师6名,省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聘任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聘任的化工高职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名、委员13名,2人被聘为国家大学生科技竞赛命题专家专业建设2个省示范专业,7个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课程建设1门国家精品课,4门省精品课,15门省优秀课;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有机化学》被评为国家精品教材,3部教材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奖,主编教育部规划教材43部基地建设设有化工工艺、工业分析等12个校内实训中心,相继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等确定为国家级和省级实训基地;学院与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肥农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12家企业合作共建了校外实训基地。

      培训鉴定学院先后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吉林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等确定为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现具备52个化工特有工种及16个通用工种的初、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资格和化工高级技师、技师考核鉴定资格.面向社会和校内培训各种职业技能、鉴定各种职业资格,每年平均达到2800人次,学生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逐年提高.7办学理念编辑办学中心:以吉林省化工产业人才需求为中心 办学宗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办学模式:准确对接需求 校企携手育人办学文化:生态化工 IT校园 T型人才8工学结合编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坚持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石油化工生产具有工艺路线复杂、安全环保要求苛刻、装置大型化、生产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连续性强等特点,石化企业的生产岗位正在从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随之提高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特点,以企业的岗位标准、人才标准为基础,校企双方不断探索、研究化工生产一线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优化人才培养链,形成了“依托吉化学工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是:与吉化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一体、学习情境与工作环境一体、学生与员工身份一体、实践教学和工作任务一体。

      在校企融合中达到人才培养主体的“双元制”,工学结合中培养人才的“员工制"调整专业结构“炼油、烯烃、合成材料、合成气、特色精细化工”五条主线,“聚乙烯、ABS、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苯酚丙酮、芳烃、丁辛醇、乙二醇、乙丙橡胶、丁苯橡胶”十大支柱产品,“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三大优势领域为主,面向吉林省石油化工产业需求,设置、调整、改造专业,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基本建设.重构课程体系学院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依据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需求深化课程改革,制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课程建设规划》,实施了“百门课程优化工程”,即重点建设100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