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式子宫切除36例临床分析.doc
2页阴式子宫切除36例临床分析【摘要】通过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方法和经验,得出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创伤小, 腹腔干扰少,术示胃肠功能恢复快、疼痛轻、病率低,住院日短,腹壁不留疤痕,是一种微 创安全有效的术式关键词】子宫切除;阴道式;子宫肌瘤;宫血;腺肌病以苏应宽的手术为基础,用特制手术器械人人提高了阴式子宫切除手术质量,缩短了手 术时间现将病症,年龄无差异,同例数阴式和腹式了宫切除利弊对比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 1临床资料取2004年1刀至2005年12刀在我院住院了宫切除72例了宫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2纽各36例,阴式手术子宫脱垂或非脱垂,无粘连,活动好,年龄36〜68岁,平 均年龄53岁,不同程度脱垂子宫9例,非脱垂子宫27例症状:月经不调、月经过多、过 频、头昏眼花乏力等症状体征:了宫增大蝕大孕14周左右冇3例附件区可触及活动好 的囊性包块,有2例子宫增人孕14周,B超提示:子宫最人12.9 cm X7. 3 cm、13. 1 cmX6.2 cmX 5. 5 emo有3例伴有卵巢囊性包块,大小分别是4. 5 citiX 3. 6 cm、4. 8 cmX 3. 5 cm、5. 2 cm X5.3cnio术前诊断:子宫肌瘤20例,子宫肌瘤伴有卵巢囊肿3例,子宫内膜不 典型增生2例,宫血6例(保守治疗无效),了宫腺肌瘤5例。
术前常规妇科检杏估计了宫人 小及活动度、阴道宽松度、附件冇无肿物及其他病理情况;与同例腹式全了宫切除术年龄、 子宫病变无统计学差杲进行分析比较,疼痛分级按国际IV级分级法 [1]常规妇科检查,B超,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诊刮术,排除恶性病变及急性阴道炎1・2手术方法相似于苏应宽[2]介绍方法,患者常规阴道准备、肠道准备,按持硕膜外 麻+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同腹式全了宫切除术),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用纟R织钳夹 宫颈向外牵引在宫颈膀胱间隙及宫颈直肠间隙处多点注射缩宫素20 U+生理盐水60 ml或 1 : 10 000的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的混合液60 ml,在膀胱少宫颈间隙处稍下方用电刀环型切 开阴道黏膜深达宫颈筋膜,并向两侧延长切口至3点到9点处,提起阴道前壁切缘,川弯纽 织剪紧贴宫颈筋膜向上分离子宫膀胱间隙达子宫膀胱腹膜反折,打开反折川1针丝线缝腹膜 作标记线,用手向两侧旁扩大;将宫颈向上牵引显露宫颈后壁及阴道后穹窿,在直肠与子 宫颈间隙处环形切开,两端与前壁切口相连;向前上方紧贴宫颈从宫颈上剥离阴道壁,露出 子宫紙韧带,切开后穹窿的腹膜用手向两侧旁扩人切口,并伸入手指检查子宫人小、附件 包块及活动度有无粘连。
分别用特制的阴道压板和宫颈压板牵开阴道侧壁和将宫颈压向对侧, 用长钳钳住子宫底韧带、主韧带和子宫血管切断双重缝扎[2],同法处理对侧子宫底韧带、 主韧带和子宫血管用固有韧带钩钳向前或后牵出卵巢固有韧带、圆韧带及输卵管,张开钳 柄,于两钳间钳夹、切断、7号丝线双重缝扎同法处理对侧附件后取出了宫检查卵巢冇 无异常,各韧帯残端及输卵管残端启无出血4-0丝线缝合盆腔腹膜,可吸收线缝合阴道顶 端,各韧带及输卵管残端露于腹膜外36例均未放引流条)阴道内填塞一碘伏纱团压迫止血 抗炎的作用,术后24 h取出,帘置尿管1〜3 do术后第1天可进食2结果2.1手术情况36例阴式子宫切除均成功,无近器损伤有3例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者同 时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3例合并卵巢囊肿行切除术3例了宫增大孕14周行了宫切开分开 取出,术后3例阴道残端出现缝线反应,手术时间平均1 h 30 min,出血平均50〜200 ml, 与同期腹式了宫切除术出血无差异2. 2术后情况阴式手术术后3 d体温均正常,病率低,术后4〜7 d出院2组 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相符合,随访1〜2年无并发症3讨论3.1阴式子宫切除术在排除恶性住殖道病变,对广泛盆腔粘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 炎,宫颈肌瘤阔韧帶肌瘤、较大和粘连的附件包块一般直径〉6 cm.阴道极度狭窄的为禁忌。
对非子宫脱亚、如子宫肌瘤稍大似孕14周、宫血、腺肌瘤等尤其合并阴前后壁脱垂者,是安 全可行的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患者及熟练的手术技巧,特制的专卅器械3.2木术式应注意事项:①使用电刀在膀胱与宫颈间隙、肓肠与了宫颈间隙处的阴道黏 膜间切开深达筋膜,出血少,易分离;②术中用小号金属导尿管探查膀胱底,避免膀胱损伤;③ 钳夹宫旁组织吋应用特制的阴道压板和宫颈压板也要上推膀胱,防止损伤膀胱及输尿管;④ 切开腹膜时注意损伤膀胱,若不好辨认町用左手食中指经后穹窿切口伸入盆腔于了宫紙前 顶出腹膜反折再打开;⑤各残端在腹膜外用专线相对缝合,不应川残端牵引线相互结扎,以 防结扎不牢;⑥术后阴道内填塞一碘伏纱条,压迫止血抗炎木术式术野局限于阴道,创伤小,肠道干扰少,术后恢复快,病人痛苦小,无腹壁手术 瘢痕,费用与腹式无差异,并发症少,值得推广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