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古典诗词阅读鉴赏全解《宋词三百首》卷一.doc
15页高考古典诗词阅读鉴赏全解《宋词三百首》(卷一唐五代词)01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 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注释: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久候远方行人,盼而不归的心情宋初所编《尊前集》及稍 后文莹之《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都载有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菩萨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且将此词推为“百代词典Z祖”然自明以来,不断有人提岀质疑,认 为它是晚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这场争议至今仍在继续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 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可见南宋初这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宋僧文莹《湘山野录》卷上: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 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曾布)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平林:平展的树林漠漠;迷蒙貌伤心碧:使人伤心的碧绿色一说“伤心”表示程度,与“极”同义暝色:夜色玉阶:阶之美称一作“玉梯覽伫立:久立归程:归途长亭更短亭: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庾信《哀江南赋》云:“十里五里,长 亭短亭说明当时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亭,《释名》卷五:亭,停也,人 所停集也。
更”一作“连雹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二也 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3、 作者上阕写到“愁二 试分析作者在上阕如何表现“愁”,作者“愁”的原因是什么?4、 “宿鸟归飞急”一句有什么含义?参考答案:1、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 鲜明2、 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 盼望自己归去的情 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 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 情思3、 用凄凉之景渲染内心的愁苦,对家乡的思念或思妇盼人归4、 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思返02.忆秦娥•箫声咽(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注释:箫:一种竹制的管乐器咽:呜咽,形容箫管吹出的曲调低沉而悲凉,呜呜咽咽如泣如诉梦断:梦被打断,即梦醒漏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是汉文帝的陵墓所在地当地有一座桥,为通往华北、东 北和东南各地必经Z处《三辅黄图》卷六:“文帝灌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跨水作 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伤别:为别离而伤心乐游原:又叫“乐游园”,在长安东南郊,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地势高,可以远望, 在唐代是游览之地清秋节: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是当时人们重阳登髙的节FI咸阳古道:咸阳,秦都,在长安西北数百里,是汉唐时期由京城往西北从军、经商的要 道古咸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二十里唐人常以咸阳代指长安,“咸阳古道”就是长安道音尘:一般指消息,这里是指车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和扬起的尘士残照:指落日的光輝汉家:汉朝陵阙:皇帝的坟墓和宫殿1、 词中作者两次巧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达到了极佳的叙事抒情效果,两个“秦楼月” 与两个“音尘绝”内含各不相同,请分别说明2、 这首词情景交融,给人以丰富的想象请结合“年年柳色,漏陵伤别”和“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两处诗文加以简要说明参考答案:1、 前一个“秦楼月”,是指(秦娥在梦中彼箫声惊醒)的环境特色;后一个“秦楼月”, 借指秦娥与爱人在此地共同度过的难忘的恋情与往事。
前一个“音尘绝”,指当年滝陵送别 时的车辆行走的声音和扬起的尘土;后一个“音尘绝”,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爱人的 消息2、 描绘秦娥当年在灌陵送别吋,正是杨柳依依的季节景象,而柳色由嫩绿变为枯黄已 有多少次了,可还看不到他回家以景象的轮回衬托別离的凄惋煎熬西风(秋风),“残 照”落口的余晖,“汉家陵阙”汉代的皇帝的陵墓和宫殿这些就是秦娥伫立呆望的背景, 在这夕阳沉坠,暮色苍茫中她只能辨认出那高高凸起的陵阙了它借助荒芜凄清的氛I韦I,形 象地烘托人物思念亲人失望痛苦且无奈的悲情愁绪03•三五七言(李白)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述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在深秋的夜晚,词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 在此时词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此情此景,不禁让词人悲伤和无奈这存流于心底的 不可割舍的恋情和思念,反而让词人后悔当初的相识这首词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 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词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 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
此词看似思妇企盼良人归來的闺怨之作,其实亦或有李白对于己身不 遇之感怀在内风清” “月明”或可视为词人所期盼的一种政治环境04•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蹶鱼肥青薯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释:此词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tl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 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 苏轼有《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徐俯有《鹏古鸟天》词:“西 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蹶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①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②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③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吋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④ 礙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⑤ 箸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⑥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1、 《渔歌子》的体裁不是诗,而是 O2、 这首词前三句写景,时间在 季,地点是在 作者写景时十分注重色彩的描写,如鹭的颜色是 ,桃花的颜色 箸笠和蓑衣的颜色分别是 和 ,给人秀丽、清新之感3、 词的最后一句写人,生动地表现了渔夫 的生活情趣。
4、 诗歌在呈现鲜明的山光水色时,转化着视角,先描写远的 的,再描写近的, 的5、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参考答案:1、 词2、 春西塞山前白红青绿3、 悠闲自在4、 高、低5、 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05•调笑令•边草(戴叔伦)边草,边草,边草尽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 绝1、 试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2、 此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就其中的两种举例说明参考答案:1、 这是一首是边塞词反映的是士兵对长期戍边的愁怨2、 ①起兴开头三句以边草起兴,感叹长期戍边的士兵如同边草在望草叹老中也含 有这种悲凉的感触,思乡之切与怨愁之深交织在一起通过边草、白雪、明月,烘 托了兵士静夜思归的心境或顶真、反复)06.宫中调笑・团扇(王建)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 断注释:调笑令:词牌名,此调亦即《宫中调笑》(又称《转应曲》黄升云:“王仲初(王建 字仲初)以宫词百首著名,《三台令》、《转应曲》,其余技也此词即属“宫词” Z余 词调本以“转应”为特点,凡三换韵,仄平仄间换;而此词内容上亦多转折照应,大体一韵 为一层次。
团扇:圆形的扇子,古代歌女在演唱时常用以遮面管弦:用丝竹做的乐器,如琴、箫、笛昭阳:昭阳殿,借指皇帝和宠妃亨乐之地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团扇,团扇,美人病來遮面以咏扇起兴,同时绘出一幅妍妙的宫中仕女图美的团 扇,是美人的衬托人的处表美当与健康分不开,但在封建时代,士大夫的审美观却是:西 子捧心则更添妍姿词起首写美人病来,自惭色减,以扇遮面,而纨扇与玉颜掩映,反有“因 病致妍”之妙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厂““三年”前美人曾有人与同“商量管眩”,以 歌笑管领春风,而这一切已一去不复返可见美人的“病”非常病,乃是命运打击所致,是由 承恩到失宠的结果玉颜憔悴三年”,其中包含多少痛苦与辛酸谁复商量管弦「'冷落三 年之久,其为无人顾问,言下自明,语意中状出一种黯然神伤、独自叹息的情态弦管, 弦管,春草昭阳路断点明宫怨之意昭阳路断"即“君恩”已断,不直言这是因为君王喜 新厌I口所致,而托言是春草萋萋遮断通往昭阳之路,含怨于不怨,尤婉曲有味这从昭阳殿 那边隐约传来的歌吹之声,会勾起久已不复有人2商量管弦”的宫人多深的惆怅,是不言面喻 的07•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1、 本诗前两句的景与后两句的抒情之间主要是什么关系?2、 请结合全诗,简耍赏析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意象?参考答案:1、 托物其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山恋水依的图画满”和 “拍”可展开,这两句写景,景中也含又女主人公的复杂感情2、 语言清新简洁,格调明朗自然,就像所描绘的红花绿水一样明媚动人 “花红易 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让女主人公对景抒情,直接吐露热恋中的少女心绪,同时含有 怕他变心的淡淡清愁,就像绕山流淌的江水一样无尽无休全诗表现了初恋少女微妙、细腻 而又复杂的心理08•潇湘神•斑竹枝(刘禹锡)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注释:① 潇湘神:词牌名,一名《潇湘曲》此词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时期,诗中所 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间潇湘:湖南西南部潇水、湘水② 斑竹:即湘妃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 如泪痕,故谓“斑竹”③ 泪痕点点寄相思:《述异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 文悉为之斑④ 楚客:本指屈原,此处为作者自况作此词时刘禹锡正值贬官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 德)。
⑤ 瑶瑟:以美玉妆饰成的瑟古代之管眩乐器⑥ 潇湘:潇水在今湖南零陵县西北合于湘水,称潇湘1、 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析这首词的创作艺术手法参考答案:1、 全词虽为祭祀潇湘神而作,但却借古代神话湘妃的故事,抒发自己政治受挫和无辜 被贬谪的怨愤2、 运用反复手法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开头两个叠句,一方面是 利用两组相同的音调组成滚珠流水般的节奏,以加强哀怨的气氛;一方面是反复强调斑竹枝 这一具体事物,以唤起并加深人们对有关传统故事的印象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个真实与虚幻结合的艺术境界,将远古的传说、战国时 代逐臣的哀怨和自己被贬湘地的情思交织起来,融化为一体,赋予这首小词以深邃的政治内 涵,显示出真与幻的交织和结合,以环境烘托其哀怨之情,虽似随口吟成,而意境幽远,语 言流丽,留给读者无穷回味和遐想的余地09•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画血2、 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