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模式规范管理提升质量.ppt
43页改革模式 规范管理 提升质量,黄佑生,——教师培训政策解读,导图: 1.教育部政策和湖南省国培管理政策汇报 2.分组讨论国培管理政策改进完善措施 3.接受学员提问和咨询,主要目标: 了解最新培训政策,充分吸取民意,达成管理部门与项目承担机构之间的共识,完善国培项目管理制度,提升项目实施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主要依据: 1.《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 2.教育部2013年国培文件 3.《湖南省“国培计划”项目管理细则(试行)》(讨论稿),一、教师培训政策解读,师范院校要大力推进内部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建立与中小学合作机制,促进培养、培训、研究、服务一体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培训机构,招投标,坚持省内高校与省外高水平大学相结合 坚持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与短期集中培训项目捆绑评审 实行差额遴选和末位淘汰制上一年度承担“国培计划”项目并经绩效考评优秀的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竞标,对测评结果排在末位的项目实行末位淘汰修订完善方案,本次高研班后,各单位全面修改培训方案,报我办挂报名系统; 开班前7天如有更改,再报我办替换报名系统中的方案; 培训检查与督导以报名系统中的方案为准,核对实际课程与计划课程的一致性,核对专家团队的实际使用。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实施好基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2.培训内容,教育部:要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课堂教学环境,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技能培训建议:专家下校制度,密切联系,指导服务,资源共享,与中小校、幼儿园建立教师发展联盟百校联盟),教育部:实行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制度,建立与中小学校共同确定培训项目的新机制湖南省:按照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和《 “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相关要求,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建议:只是方向,选择一定数量的课程,并适当修改课程标题和内容要点开设必要的特色课程教育部:实践性课程应不少于教师培训课程的50%实践性课程:以实践为指向(相对于理论而言),以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核心,以实践案例为载体或以教育教学现场为情境,主要以在实践中习得、体验、反思和分析等形式进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课程教育部:要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师德教育和信息技术作为通识课程,列入培训必修模块3.培训方式,教育部:各地要针对教师学习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
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改革传统讲授方式,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湖南省:要注重培训方式方法创新,采取参与式、研讨式、案例式、情境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将专题学习与现场观摩实践相结合,注重学员参与,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湖南省: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合理控制班级规模集中培训项目要实施小班教学,除省外专家授课外原则上不得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训班混合上课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推动置换脱产研修,将院校集中培训、优质中小学“影子教师”实践和师范生(城镇教师)顶岗实习支教相结合,为农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服务平台,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建立培训学分认证制度,登记教师培训学分,学时学分合理转化360学时的培训),4.学员选派,市州、县市区教育局应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湖南省国培(省培)学员报名、管理系统报送学员信息对不符合参训条件的学员,取消参训资格并通报。
按照规定《国培项目基本流程》操作和通知学员(到群共享下载) 因特殊原因延期报到,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不得超过3天、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不得超过6天,否则取消参训资格并通报5.专家团队,教育部:高等学校兼职培训者要积极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和中小学一线教师培训需求专职培训者要切实深入中小学校开展研究与实践,原则上每年不少于2个月国家建立培训专家库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各地培训者的信息共享和培训成效评估《“国培计划”优秀专家推荐表》,湖南省: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优先遴选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和省级“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湖南省:原则上省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35%,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不少于50% 具体计算办法为:短期集中培训班省外专家、一线教师分别为(培训天数-2天)×35%或50%);置换脱产研修高校研修期间,省外专家中西部项目不少于8人、幼师国培项目不少于7人,一线教师、教研员不少于15人要根据培训课程和需求聘请培训专家,防止因人设课、随意排课等现象; 要组织授课教师满意度测评,及时反馈测评结果,并根据测评情况实施末位淘汰专家经费标准(半天)建议 省外专家:3000—5000 省内优秀专家:2000—3000 一线教师:1000左右 (交通费实报实销),6.培训管理,教育部:国家建设全国教师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国家级培训和各地培训的动态监测。
教育部:培训机构要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制度,及时将学员培训情况反馈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育部:教师培训食宿安排要厉行节约,不得安排与培训无关的参观考察活动湖南规定:一律不得安排与培训无关的参观考察活动谁组织,就追究谁的责任湖南省:短期集中培训、转岗教师培训实际时间=(培训结束日期-培训报到日期)+1天(学员报到、结业1天)超过10天短训可以安排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1天 置换脱产研修按照上班时间安排培训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正常休假,远程培训按照培训学时计算学科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和转岗教师培训项目安排在暑期完成,远程培训原则上在暑期启动,置换脱产研修在下半年实施中西部项目的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高校集中研修阶段,时间为2013年9月11日—11月6日,共52天 (2)第二阶段:“影子教师”实践阶段,时间2013年11月7日—12月10日,35天或30天,培训地点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校承办高校自主选择省级基地校为实践基地,确定下校实践时间和内容 (3)第三阶段:返岗实践阶段,时间为2013年12月11日—12月29日,2周左右地点在学员所在单位 (4)第四阶段:高校集中研修总结与提升阶段,时间为2014年元月2日—元月14日,共13天。
(5)第五阶段:学员返岗总结提升;高校跟踪指导1—3个月幼师国培项目实施的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高校集中研修阶段,时间为2013年9月12日—10月20日,共40天 (2)第二阶段:“影子教师”实践阶段,时间为2013年10月21日—11月24日,共35天地点在省级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园 (3)第三阶段:返岗实践阶段,时间为2013年11月25日—12月9日,共15天地点在学员所在单位 (4)第四阶段:高校集中研修总结与提升阶段,时间为2013年12月10日至12月25日,共15天 (5)第五阶段:学员返岗总结提升;高校跟踪指导1—3个月中西部项目顶岗实习师范生统一于8月28日下派到实习学校,置换教师统一于9月11日到高校报到顶岗时间为一个学期 幼师国培项目顶岗实习师范生统一于8月30日下派到实习学校,置换教师统一于9月12日到高校报到顶岗时间为100天 师范生下校和置换教师离校的“时间差”,用于置换教师指导师范生、师范生熟悉岗位职责,并完成置换教师与师范生的工作交接师范生顶岗实习原则: 一一对应,师范生直接下到置换教师所在学校高校必须准备好计划内师范生 按需顶岗,市县需要多少就派多少,不强制市县接收师范生。
省教育厅遴选和建设省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校(园)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影子教师”实践培训必须安排在省级基地校(园)进行,短期集中培训要安排学员到省级基地校(园)观摩实践正在研制省级基地校(园)管理办法),通过出勤、培训参与度、作业完成、培训成效等指标,加强学员培训考核评价 置换脱产研修,由培训管理人员、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指导教师、校长(园长)组成结业考核组,采取成果展示、作业评价、论文答辩等形式,对学员进行考核 缺勤(含请假、旷课、早退等)累计达到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参训期间违法乱纪、严重违反培训纪律(予以劝退)和结业考核不合格的学员,均不予结业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有效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取课题合作研究、跟踪指导等手段,做好学员训后服务原则上训后跟踪服务期不少于三个月 如果伙食费不开支,要求置换脱产研修每个学员现场指导1次以上,短期要求对30%以上学员现场指导 如果无法完不成,就招标给省市教科院7.绩效考核,湖南省:采取过程检查、网络匿名评估和专家评估等方式对培训承担机构实施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其中过程检查占30%、网络匿名评估占30%、专家评估占40%在项目实施结束后,组织参训学员进行网络匿名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湖南省:抽调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培训承担机构项目负责人代表、培训专家组成培训检查和督导组,采取飞行检查、随访、跟踪访谈等方式,对培训任务承担机构实施工作进行过程检查飞行检查规定:1.交叉检查(各单位填写《人员推荐表》);2.节俭接待、吃食堂;3.不准接受红包和土特产;4.不发劳务补助 飞行检查内容:1.课程表;2.现场测评;3.学员座谈;4.课堂观察8.经费管理,教育部:培训项目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培训期间发生的住宿费、交通费、专家劳务费、教学资源费、场地设备租用费和宣传费伙食费如何解决:1.财政拨出专项;2.教育、财政核定标准,学员凭开班通知、结业证书和发票回学校报销目前还无定论),二、分组讨论湖南国培管理细则,1.学员独学《湖南省“国培计划”项目管理细则(试行)(讨论稿)》 2.小组内相互交流审阅管理细则的体会 3.小组讨论,形成共识,提出管理细则最需要完善的5个方面或规定15分钟,格式:标题——细则规定(简写) 完善理由——不合理、不严密、不现实 如何完善——这样规定、这样表达、这样做,4.留一人值守,其他人串门,了解其他组的意见,并交流回来后删掉与你前面组相同的观点或意见,留下最重要的3个。
5分钟,5.各组代表汇报每组5分钟要求言简意赅,直奔主题,有理有据,有问题也有具体解决措施6.主持人回应三、接受提问和咨询,1.用纸条写下贵单位或普遍关注的问题,每单位最多3个2.主持人当场回答或课后个别交流结束语,培训是事业,需要用心和奉献; 培训是科学,需要尊重规律; 培训是艺术,需要创新和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