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明末皮岛贸易活动初探.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6190862
  • 上传时间:2021-1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96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明末皮岛贸易活动初探 刘巳齐摘 要:明末天启至崇祯初期,毛文龙所统辖的东江军镇作为当时在辽东后金控制区里仅有的一支明军武装力量,在明金辽东角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东江镇与内地隔海相望,军需供应困难起初完全是由明廷通过海运供应,其自身也发展了一些屯田,但都十分有限后来毛文龙便请求开市招商来解决军需供给问题,随后大量商人云集皮岛,皮岛贸易兴起,一时间东江贸易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但是在贸易中出现了大量商欠行为,影响了贸易的稳定,其贸易如昙花一现,东江经济逐渐走向衰落关键词:明末;皮岛;毛文龙;商人;贸易:K248 文献标志码:A :1002-2589(2016)08-0162-04在17世纪初的辽东沿海,有一块相对于明朝来说是与后金进行后方较量孤悬海外的飞地——皮岛,即东江镇该镇设立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由当时的辽东总兵毛文龙所创建狭义上的东江就是指皮岛,而广义上的东江是指毛文龙所统辖的海上势力所活动的这一片区域,地域包括辽南环黄海地区所有的岛屿、辽东半岛以及鸭绿江两岸地带,它的范围南至山东的登莱海道,北到长白山一带,东抵朝鲜西北地区,西及旅顺沿岸,呈新月状分布,朝鲜文献中称其为“■岛”。

      当前对毛文龙及其所统辖的东江镇的研究大都是从政治和军事的角度来展开的,①少有经济角度的透视,②毛文龙能在偌大的东江军镇盘踞数载,必然有着巨大的经济实力在其背后作为支撑皮岛位于明、后金、朝鲜三方关联的中心,其地缘优势明显,故在此进行商业活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商人在该地区的贸易活动就成为东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之前,当面罗列出了毛文龙当斩的十二条罪状,其中第五条里说到毛文龙擅开马市于皮岛,第七条里说毛文龙把持登莱海道的贸易,剽掠商船[1]6716这两条罪状的内容与毛文龙在皮岛地区的商业活动有关,可以对照明、后金(清)、朝鲜三方的史料来看这个问题,探析当时毛文龙经略东江的经济因素,从贸易活动来还原皮岛当时的场景,为我们对毛文龙和东江镇的研究打开新的视角本文试从当时商人在皮岛的贸易活动来探析毛文龙对东江镇的经略一、皮岛贸易的兴起天启元年(1621年)沈辽大战后,明朝与辽东半岛的陆上交通被切断,沈阳、辽阳等三岔河以东地区落入后金之手,而辽南地区悉数为后金所蚕食,毛文龙就是在当年到达辽东后金控制区的,通过镇江之役取得了其在辽东的初步胜利,后以朝鲜为根据地对后金进行游击战再到天启二年(1622年)建镇皮岛,其势力逐渐在辽东沿海崛起,这期间,东江虽然进行了屯田③,但其军需仍以明廷供应为主[2]1914,直到天启三年(1623年),明廷对于东江的军需的供应累计也不过十一万两,仍然不能解决其实际所需。

      明廷户部当时让毛文龙“以饷兵之费以并养民,徒为市德”[3]20,毛文龙不光要养活东江的军队,还要养活东江的百姓,其在当年八月的奏报中称:“一切养兵饷民,买马办料,招抚赏功,备办军火器械,置造舡只等项,千头万绪,无一不资于饷……三年以来,两次解到饷银一十一万两,运米二十万石,自此以外,音耗杳然[3]20粮饷短缺给毛文龙造成了很大的困境,由于明廷的供给有限,他需要更多钱粮毛文龙为了摆脱困境,由此向明廷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即引商人来皮岛贸易设有一策:使南直、山东、淮胶等处,招商运米,令其自备粮石,自置舡只,到鲜之日,核其地头米价,外加水脚银两,凡船装十分,以八分米、二分货为率米必两平籴粜,货听其市买取利,则经商者既不苦于偏枯,而嗜利者乐于计有所出如此设法通商,庶三十余万之辽民,得以生活其眉批道:第海外孤悬,屯种无多势不能尽辽民而仰食于太仓,则议与招徕商贾,□□于登,贸货于丽”[3]20通过毛文龙塘报里所呈现的内容,可知当时东江最缺的是米粮,他想通过商人从内地运来或者从朝鲜采购,以此来解决米粮短缺问题事实也是如此,东江镇设立后,每年都在招抚从后金控制区逃亡的辽人,这样一来,东江地区的人口激增,毛文龙在当年八月的塘报中说当时接渡的辽民已达三十万余口,兵员也有三万之多[3]20。

      如此多的人口,毛文龙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解決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这三年里运到皮岛的粮食才二十万石,是远远不够的,这是毛文龙要急需解决的正如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的学者张岱所云诸文臣视东江之师为赘旒,饷道屡绝文龙亦退保皮岛,日以参、貂交结当道海岛无事,惟招致商贾,以接济粮储;请械、请饷,呼应不灵[4]88由于粮饷的不济,向朝廷请饷不应,毛文龙也曾向商人借款,但是得到的数额也仍然有限,所以这才迫切需要通过官方招商的形式来解燃眉之急皮岛于天启三年正式通商开市,毛文龙同往来的商人进行贸易所依赖的本钱还是明廷所给,特别是银两,在经营东江镇的前期,特别依赖内地的输送,其本身利用招抚来的辽人在皮岛所进行的屯田并不能满足其实际需求,“故海外屯田,其收入也有时,其支给也有限,而与商人及朝鲜贸易,统赖饷银,是辽人之存活,全赖内地之转输也[5]380可见东江发展贸易是需要内地转运的,在东江开市后,大量商人往来于此,往来于东江诸地的商船络绎不绝从东江诸岛到山东登莱顺风不过三日程耳,较鸭绿抵前屯更为近便[6]77,这样的海上交通也使得众多商人的到来显得极为便利皮岛通商后,内地和域外的不少商人前来皮岛进行贸易,皮岛成为当时的商人往来东北亚的登莱海道的必经之地,朝鲜人在天启四年(1624年)往来中国的见闻中有这样的记载:“尔来往中国的船只,必须先到皮岛挂号,方准开行。

      [7]122后金当时也有着同样的记载:“初六日,逃来之朝鲜人韩润、韩义奏称:至于毛文龙,自去年八月驻于铁山……内地前来之商人极多,财积如山[8]621当时有一部民间时事小说《辽海丹忠录》,它其中很细致的描绘了商人在皮岛活动的场景商贩利重,他也不怕路途险阻,守支需迟在饷司,却也省一项渡海船脚,又免一种风涛亏损干系,就移文登莱,乞宽海禁,除硝黄盔甲军器,恐有漏入夷境等情,听登莱人运发,或听东江自行关领,其余粮食货物船只,查无夹带违禁之物,竟听给引开洋,前至皮岛凡到岛的,毛将军念他远涉风涛,为身亦为国,极其体恤米麦草料军粮,细绢可备旌旗,布匹可备衣甲,都是军需,既已验收,即便给批,着赴登莱关领对支,仍加犒赏凡是交易的,都为他平价,不许军民用强货买,又禁岛民讵骗拖赖那些客商,哪一个不愿来的[9]83《辽海丹忠录》虽然是一部明末清初的文艺作品,但里面的内容从局部来说,接触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人情事态,与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距离较近,其作者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对社会大历史的描述是基本真实的,它是关于明清易代之际复杂矛盾和人物的一种特殊产物,是我们了解当时国民心态的重要史料①从《辽海丹忠录》中可见当时的一些商人为了经济利益,不顾海陆交通的险阻前往皮岛,毛文龙也为了鼓励商人前来,更是开出了许多优惠条件,这就吸引了那些商人们带着大量的粮食和其他货物前来皮岛贸易。

      毛文龙招商的初衷是解决东江的粮食供给问题,所以商人们在皮岛进行大宗贸易以米粮为主中原所送皮岛粮饷甚多,粮饷虽多,而商船亦在其中云矣,私商涉海远来必是物货之船也[10]毛文龙对商人的优惠政策,吸引了更多追求高利润的商人,其他各类商人涌进皮岛的也不在少数而一些盐商也一度涌入,当时朝廷加开东江一标的盐引,“按照宁远汨旧例官卖,以帮运脚[5]384由此,皮岛的商人活动更加频繁,有些货物在该地区甚至达到了稀缺的程度,商人也在皮岛大打价格战,曾一度垄断了产于东北地区的人参价格,囤积人参,炒高价格朝鲜有官员这样说道当时的情景又以户曹言启曰,一自天使的报出来之后,人■之价,便即踊贵,深藏不售,以索高价此无他,■岛■商,不能禁断,京外采■贸■者,乐与唐人买卖故也[10]由此可见,人参当时在皮岛贸易市场供不应求,商人们为了巨大的利润,甘愿铤而走险活跃于此的商人不光有登莱、江浙地区的,还有朝鲜的朝鲜史料《承政院日记》中记载皮岛中所给之粮,几至万石,姑为观势应变,可也朝鲜所给之粮无多,而■今支保,人数不多而然耶?想有私自贸贩事也山东、江浙等处商船,叁四月间蔽海而来,岛中以此裕食[10]除了与朝鲜贸易,毛文龙也曾派人去江浙地区采购所需,引当地商人互通贸易,如辽东生员王一宁,其“见勾引杭州棍徒,通委出入,大海船用帅府毛封皮,大张声,带货物岛上,仗文龙势力,卖载而归,到内海里在宁波地方收口。

      [11]50日本和暹罗的商人也有在皮岛活动的足迹,当时岛中,“日市高丽、暹罗、日本诸货物以充军资,月十万计,尽以给军赡宾客[12]219西洋商人也可能来过皮岛,“岛中有红衣国所献炮具[13]350在内地,有毛文龙家乡的浙江及其他省商人,域外有朝鲜、日本、暹罗等东、南洋客商,人户甚盛,蛇、■两岛,各集户口万余货物堆积如山,这些多是南货,以手工业品为主,而北货大多来自朝鲜和后金控制的辽东陆上地区,以人参、貂皮等土产为主,东江镇成为百货中心二、短暂繁荣的东江贸易由于东江镇发展初期时的商品经济基本处于不流通状态,岛中的物货缺乏,岛民手中空有一些银两,也无处换得自己所需之物,商人一来,贸易热潮大兴,各方都有从中获利[9]82商人获得了利润,岛民的生活所需得到满足,同时对于毛文龙及东江镇来说,财政收入大增,对其在辽东地区进行政治、军事活动是一个有力的支撑商人云集于皮岛,皮岛市场货物种类繁多,成为东北亚辽东沿海的贸易中转站,朝鲜人在中江市场贩卖货物得到银两后,又入皮岛购买所需,朝鲜《李朝实录》记载了这样的场景今此中江开市,已定日期,而京中商贾,绝无入往者云,胡人不无发怒之端今差解事算员,赍纸地、胡椒、丹木、青布等物,前往开市处,换贸银两,回还之时,转入■岛,抵换青布,以为胡差赠给之用。

      [14]454毛文龙还“设栅于蛇浦,通山东物货粮饷,人户万余,又设栅于■岛,互相往来,汉商辐辏于■岛,人户甚盛,[15]434带动了皮岛的内需因此,毛文龙在这里也一举多得大批商人云集于东江,毛文龙把东江军镇作为了一个与商人进行物货交易的平台,皮岛也俨然成为一个大的物货交易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商人们取得了丰厚的商業利益时任辽东巡抚的方一藻就曾奏疏言明皮岛的情况,曰:“东岛地处一隅,一二偏将可供哨探之用,乃大帅虚设,群小交聚,不尽送宇内金钱,不残尽东省黎庶未已也[16]5586同时,东江也取得了一定的财政收入,主要是通过税收来实现的东江域内的商业活动基本都在东江势力所控制的区域内进行,毛文龙通过对商人的贸易活动抽取税额,获得了可观的收入,经营东江军镇的经费除了明廷的供饷以外,这些收入也是经营东江军镇的重要经费之一从皮岛开始获准通商的当年开始,对在东江范围内所进行的贸易征税也开始了,“时文龙建府铁山,时辽民归者益众,商舡多至岛,与朝鲜市易,毛文龙收其税以助费[17]当时的朝鲜官员对这一场景这样描述:“毛将之请减贡船,意在专利,而不许减船之请,又设征税之官,使商船不得任意出入,则彼必愤恨,观势施行。

      [14]507从朝鲜官员的表述里可知当时毛文龙设立了征税官,规范了皮岛贸易的专门管理有了规范的管理,在皮岛进行的商业贸易活动,也使得东江镇的军民生活有序,正如《镇海春秋》里所描述的道是本岛人民稠密,货殖不敷,驾船来往甚是不便,且失防守之权,须乞出示,凡有商人至岛,一应货物,俱照朝鲜现银给□等情景各府州县,果然与他出示招商,一月之间□些商人从风而至,这俱是毛镇南善于养兵之策,数十万人如何过得日子于是有诗赞曰:开市屯田计不穷,聊舒国计在从龙[18]72-73从《镇海春秋》对当时东江百姓生活的描写中可见在他们从皮岛开市贸易中受益大批商人往来穿梭于皮岛、登莱海道、东北亚之间,使皮岛成为东北亚环黄海地区贸易的中心到皮岛活动的商人也会把贸易的货物转港于东北亚其他地区,其中山东登莱半岛和朝鲜东南部的釜山就成为其贸易链上的重要枢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