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个角度解放心情 教学设计--高中心理健康.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304045107
  • 上传时间:2022-06-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3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换个角度,解放心情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情绪ABC理论的内涵,理解认知对情绪产生的重要影响2 .能力目标:学会用情绪ABC理论调节情绪,并能从积极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参与讨论,交流想法体验调节情绪的方式,获得情感共鸣,学着乐 观积极地面对高中生活学情分析步入高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开展,有自己的思维、判断,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但心理成 长极为薄弱,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发情绪变化:一句赞美的话,会令他们陶醉不已,一 句随意的玩笑话,又会令他们坐如针毡,情绪起伏之大,感受之强,在生命历程中是独一无 二的因此对高中学生进行情绪非常必要,本课采用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从同学们感兴趣的 游戏、趣味图片、故事等方面切入,引出课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比拟和活动不断感悟,调 整认知,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重点难点掌握情绪ABC理论,能用其指导日常生活中的情绪问题,能从积极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d教学过程.1.1第一学时活动1教学活动【导入】游戏和心理趣味图导入1 .游戏:情绪 规那么:男女生各一组比赛,每组8人,第一个人面向教师,其余人向后转,背向第一个人。

      教师每组出示一张关于情绪的成语(如眉开眼笑和垂头丧气)每组第一位同学看完后,第一 个人拍第二个人肩膀示意让其转身并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把所看到的成语表示出来, 然后第二个人同样把自己的理解通过肢体语言传递给第三个人,依次类推传到该组最后一 个人时,这个人需要说出答案要求:全程不出声哪组用时更短,猜的更接近谜底,哪组 即为获胜组设计意图:(1)暖身游戏,激发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2)复习上节课所学 的情绪的内容,感受不能用语言表达某种情绪时,要依靠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3)体验 同一种情绪的表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方式2 .心理趣味图展示幻灯片展示心理两可图:鸭子和兔子两可图、吵架与友好转换图、老太婆和少女转换图设计意图:(1)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营造气氛;(2)使学生意识到,换一个角 度看图片,自有另一番天地问题:哪一句诗可以描述上述现象?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这句诗是在描述自然界的一种现象自然界当中存在着许许多多这种现象有的时候 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事物,会发现它截然不同了当然在我们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现 象,从一个角度考虑,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换个角度去思考,就会豁然开朗(引出故事《老 婆婆的心事》)。

      活动2【讲授】情绪产生的认知分析1 .故事启发一老婆婆与两个女儿问题:老婆婆情绪发生变化了吗?我们的情绪反响由什么决定?是环境、事件的变化呢,还 是我们的想法不一样?学生小组讨论:老婆婆起初为两个女儿担忧,后来豁然开朗了是因为老婆婆受了智者的启 发,从关注事情的消极面转为关注事情的积极面,因此她的心理困境顿时化为乌有工 教师:事件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引出情绪ABC理论) 设计意图:用故事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情绪不是由事件本身引起的,而与对事 件的看法有关,从而引出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情绪ABC理论简介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了情绪ABC理论,其中A(Activating Events)是指诱发性事件; B (Beliefs)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 和评价;C(Consequences)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C)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A)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 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所引起的问题:从情绪ABC理论来看,产生情绪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学生:B想法。

      教师追问:但日常与同学交流中,有同学找我诉苦“老师我失恋了,我很痛苦”之类的,似乎 是失恋这一事件使同学们产生了痛苦的情绪,看起来好像是由事件直接引起了情绪,你们是 怎么认为的呢?学生小组讨论:不同的想法产生不同的情绪认为“我为她付出了那么多,她竟然如此绝情, 她太过分了,没有她我的生命从此失去阳光”这样想的话一定会很痛苦;又或者“分手了从此 不用牵肠挂肚,为她欢喜为她愁,可以一心读书,等到习得一身本领,还怕没有姑娘小伙跟 在后头”,心态将比拟平和教师:通过学习情绪ABC理论,我们得知影响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们对事情的想 法,看待事情的角度根据这个理论可以总结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想法会引起不 同的情绪(如半杯水的故事:两位同学参加完篮球赛后回到宿舍,同时看到桌子上有半杯水, 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运发动A说:“哎呀,水杯里只有半杯水,没得喝了!”运发动B说“太 好了,杯子里还有半杯水,可以享受一下了”口渴和看到桌子上有半杯水是同一件事情, 但不同的A、B两人他们的想法不同,最后产生的情绪不同);同一个人改变对同一事件的 想法会引起情绪的改变(如故事中的老婆婆,老婆婆的想法转变了,她的心情也豁然开朗) 设计意图:介绍情绪ABC理论,为实践环节提供理论支持。

      活动3【活动】实战擂台.故事续编(幻灯片展示)有一个秀才,每次进京赶考都住在同一家客栈,这次是他第三次进京赶考了 考试前几天他连续做了相同的梦,一是梦见自己在高墙上种白菜;二是梦见大晴天打雨伞; 三是梦见和心爱的表妹睡在一起,可是背靠背秀才感到很奇怪,于是就去找算命先生解梦 算命先生说:你还是趁早回去,不要去考了,梦里已经说得很明白,高墙上种白菜,不是一 无所获吗?大晴天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和自己心爱的表妹睡在一起,却背靠背,不是 没戏吗?秀才非常地沮丧,回到客栈整理行李准备回家,店家看到了,很奇怪问他为什么 秀才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店家嘿嘿一笑,做出了另外一番解释,秀才听了信心十足地去参加 大考,居然中了个探花假如你是这位店家,你将如何向秀才解释?高墙上种白菜指大晴天打雨伞指和心爱的表妹睡在一起,却背靠背指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对上述三件事的喻意各抒己见,但都赋予了它们积极的意义教师:无论大家作何解释,目的都是要为秀才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想让他从沮丧失望的情 绪中解脱出来,从故事中可以看到,之前秀才那么沮丧,是因为算命先生给他解梦时,对梦 中二件事的解释,这个解释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对事情的认识、看法。

      在这种看法下秀才产 生的情绪是失望沮丧的刚才同学们作为店家积极地开动脑子,想给他换个看法,想法决定 情绪,我们只有使秀才修正负面的想法,代之以正面的想法,他才会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情绪ABC理论的理解1 ,心理互助教师:虽然《秀才赶考》这个故事很古老,跟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不太紧密,但很多同学都 很聪明,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有创造性的想法,也能够自圆其说接下来我们要从故事回到现 实,大家来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以下四个情景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见的, 现在假设你是这些情景中的当事人,你的想法会是什么样的,你的想法又会让你产生什么样 的情绪,尽可能地把你的各种想法和相应产生的情绪写出来大家讨论一下这四种情景幻灯片展示)(1)初中时你成绩遥遥领先,现在考试你成绩平平时(2)你刚换了新的发型,你自己觉得挺好,可是同学却说很难看时(3)当爸爸妈妈不同意你跟同学出去旅游时(4)当你与好友闹矛盾,这几天他一直都不理你时学生小组讨论:(提供交流各种积极、消极的想法及因此产生的不同情绪)教师: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不妨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导致不良情绪的一 些不合理的认知,并加以改正,找出合理的信念。

      从而到达情绪感受的改变我们多往乐观 的、积极的、幽默的、开展的角度来思考的话,我们也都能收获一个好心情的从同学们的 发言中我感觉大家都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可能以往同学们调节自己的情绪时,已经用到 了情绪ABC理论,只是你们没有认识到自己在用一个心理学上的理论调节自己的情绪比 如在情景一发生时,很多同学的心态都比拟平和,虽然初中时是明星,升入重点高中后,你 的比拟对象发生了变化,身在群星之中,你可能光芒依旧,却不那么突出了设计意图:用学生亲身经历或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尝试用多种多样的 思路去思考同样的事件,提高他们换个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4【活动】心灵鸡汤心灵鸡汤(快乐的学问)全班齐读:你改变不了环境, 你改变不了事实, 你改变不了过去, 你不能控制他人,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设计意图:寄托教师期望,提炼升华主题,到达知识和情感的内化活动5【活动】优课市级专家点评 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

      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适切、有针对性,教 学内容的取舍与呈现合理教学设计目的性强,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引入高潮,灵活恰当地实施教学,注重学生 的参与性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生成的问题反响及时,评价恰当,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 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良好的体验和感悟, 达成了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晒课界面清晰,声画同步,信息完整,教师基本功扎实,举止大方,文明得体课堂教学导入局部略显过渡不够,活动开展以小组形式可能更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