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化学关于乙炔和炔烃的练习题.docx
8页中学化学关于乙炔和炔烃的练习题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学生会学习到乙炔和炔烃,下面我将为大家带来乙炔和炔烃的练习题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选择题 1.分子式为C5H7Cl的有机物,其结构不行能是() A.只含1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B.含有2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C.含有1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D.只含1个三键的直链有机物 答案:A 2.下列各组中的烃,均只有两种同分异构体的是() A.丙烷、丁烷B.丙烯、丁烯C.丙炔、丁炔D.丙烯、丁烷 答案:D 3.某气态烃lmol能跟2molHCl完全加成,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上的氢原予又可被6molCl2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A.CHCHB.CH2=CH2 C.CHC—CH3D.CH2=CH—CH=CH2 答案:C 4.与H2完全加成后,不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的烃是() C.CH2=CHC(CH3)2CH(CH3)2D.(CH3)3CC(CH3)=CHCH3 答案:C 5.下列各组中的物质相互反应,能产生可燃性气体的是() A.氧化钠和水D.过氧化钠和水C.电石和水D.钠和水 答案:CD 6.在120℃、1.01×105Pa时,下列物质与足量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复原到原条件,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改变的是()。
A.甲烷B.乙烷C.乙烯D.乙炔 答案:AC 7.有乙炔和乙烯的混合气体101mL,与280mL氧气充分反应,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以上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 A.小于200mLB.200mLC.大于200mLD.无法确定 答案:A 8.某气态烃CxHylmol完全燃烧须要氧气5mol,则x和y之和应为() A.x+y=5B.x+y=7C.x+y=9D.x+y=ll 答案:D 二、填空题 9.1—丁炔的最简式是_________,它与过量溴加成后产物的名称是_________,有机物B的分子式与1—丁炔相同,而且属于同一类别,其名称是_________,它与过量溴加成后产物的名称是_________ 答案;C2H3;1,1,2.2—四溴丁烷;2—丁炔;2,2,3,3—四溴丁烷 10.现有CH4、C2H2、C2H4、C2H6四种有机物,等质量的以上物质,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的是_________;等质量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耗去氧气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_;相同状况和相同体积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耗去氧气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_;等质量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_________,生成水最多的是_________。
答案:CH4CH4C2H6C2H2CH4 11.试验室用电石跟水反应制取乙炔,试回答下述问题: (1)为了限制水与电石的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气流,可以实行的措施是_________; (2)用试管制取少量乙炔时,在试管上部放置一团疏松的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 (3)能否运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以饱和食盐水代替水(2)避开生成的Ca(OH)2糊状物将导管口堵塞(3)不能,反应生成的Ca(OH)2全堵塞反应容器,反应放出大量热可能引起仪器炸裂 12.有甲烷、乙炔、丙烯、丁二烯、环戊烷等5种烃,分别取肯定量的上述某种烃,完全燃烧后生成mmolCO2和nmolH2O 若测得m=n时,该烃是_________;m=2n时,该烃是_________;2m=n时,该烃是_________ 答案:丙烯、环戊烷;乙炔;甲烷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混合时,既能产生白色沉淀,又能产生难溶于水的气体是() A.金属钠和氯化镁溶液B.电石和碳酸钠溶液 C.氮化镁和水D.铝粉和过量的烧碱溶液 答案:AB 2.常温常压下,某气态烃与氧气的混合气体2L完全燃烧后,将生成物通过浓硫酸并复原至原温度、压强条件,气体体积变为1L,则该气体可能是()。
A.甲烷B.乙烯C.乙炔D.丁二烯 答案:B 3.燃烧下列混合气体,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肯定小于燃烧相同质量的乙烯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的是() A.乙炔、丙烷B.乙烷、丙烯C.甲烷、环丙烷D.丙烯、丁烯 答案:BC 4.在相同条件下,aL乙烯和乙炔的混合气完全燃烧,用去bL氧气,则原混合气中乙烯和乙炔的体积比为() A.B.C.D. 答案:C 二、填空题 5.已知:C2H6(气)+O2(气)=2CO2(气)+3H2O(液)+1558kJ C2H4(气)+3O2(气)=2CO2(气)+2H2O(液)+1411kJ C2H2(气)+O2(气)=2CO2(气)+H2O(液)+1300kJ 虽然乙炔燃烧热最低,但只有乙炔与纯氧一起燃烧形成的氧炔焰温度可达到3000℃以上,而乙烷、乙烯焰都不能合理的说明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乙烷、乙烯燃烧生成的水量较多,液态水气化、升温、扩散汲取的热量较多,故其达到的温度比乙炔低 6.在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两种烃蒸气,完全燃烧生成CO2的体积比为1:2,生成水的体积比为2:3,则这两种烃可能的组合是(写分子式): (1)_________和_________;(2)_________和_________;(3)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CH4、C2H6;C2H4、C4H6;C3H8、C6H12 7.有两种气态链烃,它们都能使溴水褪色,其混合气体1体积完全燃烧后,可得到3.6体积二氧化碳和3体积水蒸气(气体体积均是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测定) (1)这两种烃各属于_________烃和_________烃;(2)其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3)它们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比是_________ 答案:(1)烯、炔(或二烯烃)(2)C3H6、C4H6(3)2:3 三、试验题 8.用电石和水反应,产生的乙炔中舍有H2S等杂质某学生拟选用NaOH溶液、KMnO4溶液、CuSO4溶液中的一种除去H2S杂质,经探讨最终确定选用CuSO4溶液试回答: (1)选用NaOH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解除选用NaOH溶液的可能缘由是_________; (2)选用KMnO4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解除选用KMnO4溶液的可能缘由是_________; (3)选用CuSO4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最终确定选用CuSO4溶液的主要缘由是_________; (4)可以代替CuSO4溶液的其他试剂可以是_________溶液(只需写出一种)。
答案:(1)与H2S发生中和反应;反应放热,生成物Na2S水解,不能完全除去H2S,且现象不明显 (2)氧化H2S;同时也氧化了C2H2(3)与H2S反应生成CuS沉淀;现象明显,CuS也不与C2H2反应(4)Pb(CH3COO)2 四,计算题 9.120℃、1.01×105Pa下将10mL某气态链烃与70mL氧气的混合物点火燃烧,充分反应后复原到原来状态,测得气体体积为80mL,求此气态烃可能的分子式 答案:解:依据CxHy+(x+)O2→xCO2+H2O 1010(x+)l0x5y 依题意:l0x+5y+[70-10(x+)]=80得y=4 此烃可能为:CH4、C2H4、C3H4 10.在标准状况下,将1L由乙炔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与11L氧气混合,点燃经充分反应后,在1.013×105Pa、182℃时测得气体体积为20L求该烯烃可能的分子式及其在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 答案:解:反应后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设烯烃体积为xL,则乙炔体积为(1-x)L 依据 依题意: 化简得: 当n=2,x=1不合理,当,2=3为C3H6,x=即50%,当n=4为C4H8,X=即33.3%。
拓展练习 一、选择题 1.描述CH3—CH=CH—CC—CH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B.6个碳原子不行能在一条直线上 C.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6个碳原子不行能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C 2.CaC2和ZnC2、Al4C3、Mg2C3、Li2C2等同属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对CaC2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索,从中得到启示,推断下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ZnC2水解生成C2H4B.Al4C3水解生成C3H4 C.Mg2C3水解生成C3H4D.Li2C2水解生成C2H4 答案:C 3.在肯定温度和压强下,将4g由3种链状炔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氢气反应,充分加成后生成4.4g3种对应的烷烃,则所得到的烷烃中肯定有() A.乙烷B.丙烷C.丁烷D.异丁烷二、填空题 答案:A 4.在肯定条件下,某些不饱和烃分子可以进行自身加成反应,例如: CHCH+CHCH→CHC—CHCH2 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为它是由不饱和烃乙的两个分子在肯定条件下自身加成而得到的在此反应中除生成 甲外,还同时得到另一种产量更多的有机物丙,其最长碳链仍为5个碳原子,丙是甲的同分异构体。
(1)乙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已知HCCH+Ag(NH3)2NO3→AgCCAg↓(白色沉淀) Pd-BaSO4 HCCH→CH2=CH2 喹林 化合物A含碳的质量分数为89.36%,氢的质量分数为10.63%,相对分子质量不足101,催化加氢时,lmolA能汲取3mol氢气A与Ag(NH3)2NO3作用生成白色沉淀;A在Pd-BaSO4(喹林)催化加氢时汲取1mol氢气生成BB在过氧化物引发下生成橡胶状物质,该聚合物的每个单元键节(结构简式)上有两个支链试推想A、B的结构简式,并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