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物理寒假学习规划兼寒假学习建议.doc
5页高三物理寒假学习规划兼寒假学习建议高三物理寒假学习规划兼寒假学习建议本文由♂0 卍 0♂贡献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高三物理寒假规划: 总共分三步!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物理组 孙鹏 高三物理特点: 高三物理特点 一轮复习过后,高三的同学已经对高考物理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有了一定的把握.二轮复 习是提分最快的时间. 三轮复习基本就是锦上添花和调整状态的时候了. 高考趋势: 高考趋势 近 3 年高考考查分布 附表:2007 年~2010 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细节知识点分布情况年份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09 2009 2009 2009 2009 2009 2009 2009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1 22 23 24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分值 6 6 6 6 6 6 6 6 9 9 16 18 20 6 6 6 6 6 6 6 6分类 杂 杂 杂 力学 力学 电磁学 电磁学 力学 实验 实验 力学 电磁学 力学 杂 杂 力学 电磁学 力学 力学 电磁学 杂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知 识块) 识块) 物理史 光学 物理史 万有引力 机械波 电场力 电磁感应 数据分析 电表改装 电表改装 动能定理 洛伦兹力 碰撞 物理史 原子物理 机械波 静电场 机械波 运动学 洛伦兹力 估算考点( 考点(具体细 方法 选 ( 节) 填) 狭义相对论 光随频率变化的性质变化 质能方程 估算 天体密度 振动图象和波 不夹波 动图象 实验证明电容 分离变 公式 量 电感的作用 图像法中横纵 数据分 坐标 析 半偏法 半偏法 动能定理和机 械能守恒 霍尔效应 动能传递系数 数学归 纳 布朗运动 原子核有关的 放射现象 机械波和电磁 类比法 波的比较 电势, 电场强度 振动图象和波 不夹波 动图象 斜面上摩擦问 摩擦角 题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量纲运算 估算2009 2009 2009 2009 2009 2008 2008 2008 2008 2008 2008 2008 2008 2008 2008 2008 2008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 200721 21 22 23 24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1 22 23 249 9 16 18 20 6 6 6 6 6 6 6 6 18 16 18 20 6 6 6 6 6 6 6 6 3 15 16 18 20实验 实验 力学 电磁学 力学 杂 杂 力学 力学 力学 电磁学 电磁学 杂 实验 电磁学 电磁学 力学 杂 杂 力学 实验 电磁学 力学 力学 电磁学 实验 实验 电磁学 电磁学 电磁学双缝干涉 欧姆定律 万有引力 洛伦兹力 碰撞 物理光学 原子物理 力学常数 机械波 万有引力 交流电 洛伦兹力 估算 示波器 电磁感应 恒定电流 碰撞 几何光学 物理史 万有引力 数据分析 交流电 运动学 机械振动 电场力 电磁场偏转实 验 运动学 电场力 恒定电流 电磁感应读数 作图 第一宇宙速度 霍尔效应 动能传递系数读数 数据分 析数学归 纳 干涉,衍射,色散,光电 效应 质能方程 阿伏伽德罗常 估算 数 波长波速 万有引力公式 交流电和变压 器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极限近似 估算 读数 读数 力电综合 电功率 力学综合 折射,光纤 核反应,原子结构,光电 效应,波尔理论 万有引力公式 数据分析 数据分 析 有效值, 最大值 速度 估算 单摆 力电综合, 动量 冲量 阴极摄像管 理论 打点计时器 电场偏转 电功率 力电综合 数据分 析(1) 变化趋势: a) 新知识:霍尔效应,狭义相对论,b) 新方法:图像法分析物理问题和处理数据,估算,类比,归纳 c) 新思想:抽象模型,控制变量, d) 新态度:注重生活,注重实际 (2) 解读: a) 新课标对于知识广度的要求,高中学生要掌握数学中的微积分的基本知识,物理中的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本内容.从一个侧面来说也是对大学物理知识的下放,通过高 考来做好高中和大学的链接. b) 新课标对于物理思想和方法的强调.要求学生学习科学家们探索自然地思维方式和 严谨的理论,方法. c) 新课标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求和体现.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为您制定的寒假复习规划 高三物理寒假三步走: 高三物理寒假三步走 1. 抓住力学核心,狂推公式,收尾一轮复习. 一轮复习的主要精力都投放在力学部分.这部分知识在高考中所占比例很高,并且呈现逐 年增加的趋势. 原因是:2011 年的考试说明着重强调了能力的要求,而力学部分的题目比较容易考察,数 学归纳能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等高级能力.2007 年~2010 年高考知识块比重变化 年 年高考知识块比重变化60% 50% 40% 30% 20% 10% 0% 2007 杂 力学 电磁学 实验 10% 15% 55% 20% 2008 15% 32% 38% 15% 2009 15% 45% 25% 15% 2010 15% 45% 25% 15%复习的时候,推荐同学们用”白纸推公式法”: (1) 对着一张白纸,想一下,我们学习物理的最基本的假设和定义是什么? (2) 从这些基本的定义和原理出发,如何得到其他的公式和物理量 (3) 和这些知识相关的主要模型有哪些? 这些模型有什么特点? (4) 和这些知识相关的主要实验有哪些? 实验的操作步骤的注意事项?误差?数据处理?2. 梳理方法,回归教材 2011 年高考考试大纲说明中,尤其强调了应用和探究的能力在高考理综物理部分中的重 要性.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梳理一下高中学过的物理解题的方法. 比如类比 法,v-t 图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在考试说明的例题中都有所体现. 训练这些能力和方法的具体知识块比重途径主要是: 做一些专题训练的习题和回归教材. 例如,2009 年和 2010 年高考中出现的”超 纲知识”霍尔效应,就在教材上出现过,只不过是以阅读材料的形式. 还有第 18 题,考察的电容 演示实验,也是教材上的. 多数的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题目,都是以教材上提到的模型和知 识为蓝本的,因此准备二轮的关键就是回归教材. 复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参考历年模拟题. 例如,2010 高考中的第 18 题,他的母题就是 08 年东城二模的一道实验题:(08 东二) (1) 分)如图所示,在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量大小与哪 (4 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如下操作: ① 使电荷量 Q、正对面积 S 一定,增大两板间距离 d 则静电计指针偏角 (填“变大” “变小”或” 、 “不变” ; ) ②使电荷量 Q、两板间距离 d、正对面积 S 一定,在两极板间放入石蜡,则静电计指针偏角 “变大” “变小”或“不变” 。
、 ) (1) 分)①变大(2 分)(4 ②变小(2 分) (填例如 2010 年高考的第 23 题,其实在 2006 年东城一模拟的题目:(06 东一)23、 (18 分)半导体材料硅中掺砷后成为 N 型半导体,它的自由电子的浓度大大增加, 导电能力也大大增加一块 N 型半导体的样品的体积为 a×b×c,A’ 、C、A、C’为其四个侧面,如图所 示 已知半导体样品单位体积中的电子数为 n, 电阻率为 ρ, 电子的电荷量为 e 将半导体样品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沿 Z 轴正方向,并沿 x 方向通有电流 I求: (1)加在半导体 A’A 两个侧面的电压是多少? (2)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是多少? (3)C、C’两个侧面哪个面电势较高? (4) 若测得 C、 两面的电势差为 U, C’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多少?z B c C’ A x b A’ C a yI23、 (18 分)沿 x 方向的 电阻R=ρc ab加在 A、A’ 的电 压为U 0 = IR = ρcI ab电流 I 是大量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I= nvabe电子的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I nabe 。
自由电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后,向 C’侧面方向偏转,因此 C’侧面有多余的负电荷,C 侧面有多 余的正电荷,建立了沿 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C 侧面的电势较高自由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与电场力平衡,有qU = qvB b B= Unae I磁感应强度评分: (1)求出电阻 R 得 3 分,求得电压 U0 再得 3 分; (2)列出电流表达式得 3 分,求得平均速 率再得 3 分; (3)说明 C 侧面电势较高得 1 分; (4)说明自由电子受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平衡得 2 分,求 出磁感应强度再得 3 分3. 合理分配精力,备战高考和自主招生 很多同学获得了自主招生考试资格,参加 2 月份举行的自主招生考试. 但是自主招生和高 考的关系就像登山者的拐杖和双腿. 有了自主招生的拐杖,的确会使得登上大学顶峰变得相 对容易一些. 然而, 对于自主招生的复习,绝对不能牺牲我们的双腿高考成绩. 否则只 能是两头空. 对于物理学科,千万要注意,自主招生考试中涉及的惯性力,杠杆,浮力,热学,复杂电路化简, 物理光学,相对论等内容在高考中都是几乎不会涉及的. 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正确的分 配时间和精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