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 试题.doc
14页辽宁省鞍山市第26中学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末复习)语文试题 新人教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7分)读书,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精神的跋涉,是一种需臾不可缺失的生活方式,读得一本好书,如同读出一片心灵的绿荫,一股滋润心田的甘露, ,一剂医治创痛的良药,一道屏蔽尘世宣嚣的隔音壁,一座构筑人格的大厦1) 请将下面的语句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跋涉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分) 绿荫( ) 创痛( )(3)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 改为 (4)仿照前后语句,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一股滋润心田的甘露, ,一剂医治创痛的良药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①贾平凹在谈到他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秦腔》时说,书中多个人物的 是他老家棣花街的村民,乡村是他生命苦恋的花园。
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我国2009年开始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已初见成效,_______还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进一步深化③“最美女教师”——黑龙江省中学教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已传遍大江南北,她在危急时刻舍己救人的壮举让许多人 地流下了热泪A.原形 虽然……但是…… 不由自主B. 原型 即使……也…… 不由自主C. 原型 虽然……但是…… 情不自禁D. 原形 即使……也…… 情不自禁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惟妙惟肖,确实厉害 B.巴金的《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这山里的天气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真是风云突变啊 D.连老师都做不出来的题,这位新同学两分钟就算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4.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在题下横线上写出修改办法3分)①今年是《富春山居图》成画660周年,以《富春山居图》整幅画卷为蓝本的特种邮票在浙江富阳举行首发②作为该画的诞生地,富阳曾多次邀请发行《富春山居图》邮票,该系列特种邮票在这片土地上的首发,意义显而易见。
③此次特种邮票的发行,无疑将会像这张名作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一样,在邮票史上重重留下的印记① ② ③ 5.古诗文默写:(13分)① ,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② 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 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 ___________ 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⑤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二章》)⑥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⑦ 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 _ 。
刘禹锡《陋室铭》)⑧ ,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⑨ 古代许多杰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辛弃疾的“马作的卢飞快, ”使人感受到了战斗的激烈,苏轼的“ ,西北望,射天狼”激励着人们立志报效国家⑩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而王维《使至塞上》中以 “ , 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⑾郭明义是一个英雄,是一个楷模,是一种精神,他说,即使他的生命结束,他的生命也将以另一种形式延续这正是“ , ”(用《己亥杂诗》中的诗句回答) 6.口语交际:(3分)邻近中考,学校准备在九年级学生中举行生活技能比赛,消息一出,同学们跃跃欲试,学生家长对此反响不一如果你的家长反对你参加这次活动,你打算如何说服他们?二. 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7--10题(10分) (一)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比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二)魏公叔痤(cu)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①,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②,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竟③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④乎!” 公叔痤死,公叔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悖者之患,固⑤以不悖者为悖 选自《战国策魏策一》 注释:①即不可讳:万一发生什么不幸②御庶子公孙鞅:御庶子,官职;公孙鞅:即商鞅变法的商鞅③竟:通“境”,边境④悖:荒谬,糊涂。
⑤固:原来 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⑶将奈社稷何 社稷:⑷出而谓左右曰 左右: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 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 9.文段(一)中诸葛亮分别推荐了文臣和武将,从文段看,他推荐文臣的标准偏向于“德”, 能表明这一点的语句是“ ”;推荐武将则是德才兼备 ,能表明这个标准的语句是“ ”选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 的建议(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回答)2分)10.结合文段(一)和文段(二),简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说明“贤臣”在国家治理上的作用。
4分) 三、现代文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5题17分)温暖的依靠顾晓蕊①记得那年黄昏,刚下过一场阵雨,院里落了一地桐花五岁的我在趟水玩,裤腿上沾满斑驳的泥点 ②随着“吱咛”一声,大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一位身穿军装的男人妈妈恰好从灶间出来,抬头一看,两只脚像被施了魔法,被男人的目光定住 ③男人咧开嘴直笑妈妈揉了揉眼,惊喜地喊:“你回来了,你可算回来了 ④妈妈走到我面前,蹲下身子,把我拉进怀里,指着眼前的男人,说:“妞妞,快喊爸爸,他是你爸爸我挣脱妈妈的怀抱,飞速跑回屋,完全不顾及父亲的感受 ⑤父亲是一名军人,他所在的部队常年驻守边防,回家探亲的机会屈指可数因此,年幼的我对他印象模糊,只觉得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排斥感 ⑥父亲在家住了三天,就急匆匆地返回八岁那年,妈妈带着我来到了爸爸的部队里 ⑦又见到父亲,我拽着妈妈的衣襟,躲到她的背后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⑧我和他依然如在两岸,隔着清清浅浅的溪,内心却无法交融倔强的我用沉默来对抗爸爸的自私和不负责任,不肯叫他一声“爸爸”多少个静谧的夜晚,父亲走进我的卧室,借着微弱的月光,他坐到床边,为我捂好被子。
我侧着身子,假装睡觉,心里却十分厌烦 ⑨直到十岁的一天,学校召开运动会,老师让学生自备运动鞋,父亲冒着大雨步行到市里,为我买回一双白球鞋,望着淋得透湿的父亲,突然有种感动的感觉,舌尖转了无数次的“爸爸”,终于脱口而出 ⑩随着年龄渐长,我慢慢理解了父亲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既然选择了参军,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更何况,粗犷的他一旦柔情起来,竟让人心里溢满温暖 ⑾记得那一年我十二岁,我们起了个大早,翻过两座山头,来到了人烟稀少的后山这里黄花菜长势茂盛,遮住了一个个峭壁,美丽的花朵染黄了整座山,格外富有诗意 ⑿我松开父亲的手,如一只快乐的蝴蝶,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快乐地奔跑父亲打开帆布袋,开始采摘黄花菜半个小时后,父亲再抬起头时,不见我的身影,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⒀父亲穿梭在波浪般的花丛中,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父亲终于发现了我,我不慎坠落峭壁,被一截树桩挡住父亲把我拉上来时,我吓得面容失色,依偎在他的肩头啜泣 ⒁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那个夏天,父亲背着失而复得的我,沿着弯弯的山路,唱着军歌回到了家父亲用浑厚的歌声驱散我内心的恐惧那一刻,我冰冷的脸伏在他宽大而温暖的肩上,觉得他是多么让人依恋啊。
⒂父亲喜欢读书,他常边翻书边诵读然后,瞥我一眼,无限深意 ⒃上初中时,我不喜欢阅读,更不喜欢作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仍坚持为我购买课外读物,《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等,塞满我的小书柜,父亲总是说:“书中有精神营养”慢慢地我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那时我对父亲也充满崇敬 ⒄现在,我偶有文章见报,父亲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他笑着说:“书有尊严,读书人有尊严他用汩汩流淌的父爱,把情怯的我灌溉成一朵夏日玫瑰不知从何时起,当年英姿飒爽的他腰杆已不再挺直,双鬓添了缕缕白发父亲感慨地说:“你们长大了,我也老喽!”听了这话,我的心仿佛被撞了一下⒅窗外又下起了雨,往事随着雨滴溅出记忆的水花我在心里默默地感念,父亲用他坚实的臂膀,为我撑起了一片晴空他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依靠 11. 文章围绕父亲和“我”写了哪几件事情?请根据时间的提示分别概括4分)五岁时父亲从部队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