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知识质量调查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 试题.doc
7页泰兴市洋思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一次知识质量调查试题(所有答案均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0 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文中拼音将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书写规范、工整、美观4分)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令人清甜解渴; 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令人温xīn浪漫;语文是新鲜味美的果汁,令人zī心润肺; 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令人神清气爽;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令人浮想lin翩; 语文是浪花飞jin的大河,令人心潮澎湃汉字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苏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B.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C.忽然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不是对“坦然”做了最好的诠释吗?D.9月26日在华盛顿发表演讲的习近平主席,给美国学生留下了平静、睿智、大气的印象3.下列句子说法符合情理的的一项是(2分) A.日本执政联盟9月19日凌晨强行通过安保法案后,消息人士透露,安倍政府已经开始修改自卫队的交火规则,此后果不堪设想,他们的这种危言危行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之中,就在师生们共同的品读活动之中,就在我们用心发现和呵护的情境之中C.民政部将以“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为抓手,完善并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D.他大病初愈,身体虚弱,提起画笔,手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4.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10 分) ① ,并怡然自乐 ②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③剪不断,理还乱, ④《浣溪沙》(晏殊)中运用新旧对比的句子:“ , ”⑤走进激情似火的初三,我们欣赏美文佳诗:我们听到陈胜振臂高呼“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我们看到陶渊明笔下的“芳草鲜美, ”的世外桃源,我们更难忘记范仲淹伟大的政治抱负“ , ” 5.将近九年的语文学习即将结束,九年级某班决定开展“我心中的语文”专题活动,请你参加感悟语文】语文是什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不同的解释,有同学说:“语文是一片金灿灿的麦地,学语文就是割麦子。
也有同学说:“语文是一块绿油油的西瓜地,学语文就是啃西瓜1)你想说: 3分)【品味语文】学好语文读为先,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鲁迅先生曾说:“读书要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美国诗人柯勒律治说:“读书应当像石床的矿工一样,把‘渣’甩一旁,只拣些纯净的宝石这两位大师关于读书的过程见解中表述的主要意思分别是什么?(2分)(2)a.鲁迅的意思: b.柯勒律治的意思: 【思考语文】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语文天生浪漫》结合上述文字,从初中所学过的课文中举例谈谈“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是怎样“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的。
划线三点中任选一点举例分析)(3分)(3)我选: 举例: 6.多读像《水浒传》这样的经典关乎个人生命的质量和国家民族的兴衰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大力倡导读书活动,班里举行了一次“阅读伴我成长”的活动,你也积极参与其中⑴请结合下面的两则材料,从正反两方面概括出一个与阅读相关的观点2分)【材料一】犹太人爱看报,好读书以色列全国500万人口,平均每5人有一份耶路撒冷邮报;每个村镇都有优雅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人均占有图书馆和出版社居全球首位犹太人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社会学家马克思、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音乐家贝多芬、画家毕加索、诗人海涅、经济学家巴菲特等都是犹太人犹太人获诺贝尔奖人数也居世界各民族首位材料二】一位日本作家说:“在中国旅行时我发现城市里书店寥寥无几,阅读的人很少不论文凭高低,不分男女,中老年人打麻将,青年人上网,少年儿童看电视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看电视。
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⑵这次活动需要设计一条标语,现在已经有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上句:博览增长智慧, 下句: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李白的《南轩松》,回答问题6分)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①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注】①绵幂(m):延绵覆盖7.(1)下列诗句与“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表达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2分)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对 “色染秋烟碧”一句的理解2分) (3)这首诗塑造了松树怎样的形象?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2分) (二)阅读《后汉书羊续传》节选,完成8—11题。
14 分)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惟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续谓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贼既清平 ( ) ②府丞尝献其生鱼 ( )③常敝衣薄食( ) ④使与母俱归(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续受而悬于庭 A.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积于今六十岁矣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苛政猛于虎也9.按要求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处朗读停顿2分)续 妻 后 与 子 秘 俱 往 郡 舍(标在主谓之间)献 其 生 鱼 (标在动宾之间)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⑴何以资尔母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羊续是个什么样的人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植物知道些什么》一文,完成12-14题10分)①一遇敌情,烽火台上的干柴便会被点燃,警报通过闪耀的火光迅速传递,这是人类传播信息最古老的方式之一和我一样,你也在为人类的这点儿本事而颇感得意吧?不过,要是如今有人说,总是“逆来顺受”的植物,也能对“邻居”发出险情警报,你有何感想?②在以色列植物生物科学中心主任丹尼尔查莫维茨的新书《一株植物所知道的》中,你便可以看到这样的案例:当枫树甲受到臭虫的袭击时,它就会向空气中释放一种信息素接收到信息素的枫树乙丙丁们马上开始分泌化学物质,抵抗兵临城下的臭虫③实际上,植物们感知世界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一株捕蝇草如何适时关闭它多刺的叶片?一朵花如何得知春季的到来?丹尼尔的新书给出了答案:植物能“看到”“闻到”和“感觉到”,懂“社交”,甚至拥有记忆。
他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植物必需的独特基因组,决定哪些植物向往“光明”,哪些选择“黑暗”,而相似的基因组也是人体DNA的一部分④清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红光的照射就像“起床”命令,让植物们在阳光下尽情生长傍晚,太阳在最后一缕远红光中落山,植物们“看”到指令,随之“入眠”再看人类,同样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视觉”,植物还有“嗅觉”寄生植物菟丝子自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番茄是自然界中菟丝子最常见的寄主植物为了证明菟丝子“深爱”番茄,科学家们想了种种办法,包括把它们关在看不到对方的盒子里,把茄汁抹在橡胶上或是引入“第三者”小麦结果,菟丝子果真“嗅”到番茄释放于空气中的微量化学物质,总是坚定不移地扑将过去比如,前文中受到臭虫攻击的树枝,会以分泌信息素的方式警告同根生的其他树枝,与此同时,隔壁的树获取到这种信号也会从中获益⑤树枝并不是植物们互通情报的唯一信道最新的研究发现,植物们还能通过相邻的根系传递信号干旱来临时,最先发觉的植物会“告诉”邻居做好缺水的准备⑥如果这些都还不算猛料,那么做好准备: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和人类一样,植物也拥有短期记忆、免疫记忆甚至隔代记忆比如,小麦幼苗在开始孕育果实之前,记得它们已经度过寒冬。
而一些在恶劣条件下存活的植物会将更强的抵抗力传给子孙⑦下一次我踏着草地、捧着鲜花或嚼着蔬菜时,也许会想起这本书,我也会对这些事实上很“敏感”的生命充满爱怜12.结合全文,说说植物都具有哪些独特的能力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本文以“植物知道些什么”为题,有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