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谁的尾巴》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2页幼儿园中班语言课《谁的尾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谁的尾巴》故事中的人物及事件描述,理解故事情节2. 能够通过故事情节让幼儿能够自我意识表达、社交归属、情感判断等领域得到提高3. 能够在教材中发现词汇、句型、故事中有意义的信息,有积极的态度并对内容进行讨论和分享二、教学内容本课堂以幼儿园中班的语言发展为主线,以《谁的尾巴》故事为主材料,结合互动活动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和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升语言能力三、教学准备1. 初步熟悉故事情节和要领、背景音乐;2. 教学用具:主要包括人物卡片、猫、鼠和小鸟等角色的卡片、文具、BGM音乐等;3. 学生作品展示的准备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让幼儿听一遍故事《谁的尾巴》,让他们感受故事情节;2. 询问幼儿们对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的看法和感受;3. 咀嚼一下简单的语言点,例如“这是猫”、“这是鼠”等日常交流用语第二步:故事导入(10分钟)1. 展示《谁的尾巴》故事的背景、主要人物卡片等教学用具;2. 通过展示的方法,让幼儿们清晰了解故事居住在森林的猫、鼠和小鸟,及身上拖拽的尾巴第三步:重点呈现(25分钟)1. 讲解故事现场的情景,引出故事事件;2. 图文并茂地展示是什么事情使得鼠和小鸟开始争吵;3. 介绍词汇、情境、背景等关键语言点,引导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同时在情感和情商教育方面进行讨论。
第四步:巩固练习(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们通过卡牌游戏,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沉浸于故事情景中;2. 在教师指定的时间内,让集体小组表演或者个人展示绘本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幕,同时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想法;3. 以提问的方式,检测符合故事情节的基本常识、表演甚至可以附加上一些自己的小细节;第五步:教学反思(5分钟)教学反思阶段的目的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回顾和,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好的借鉴和指导第六步:课后作业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法,以《谁的尾巴》为主题,设计一份自己的作品这份作品可以是故事的场景、人物的形象、还有表情,小到细节、大到意义,随着孩子所掌握的内容不断增加五、教学效果经过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对《谁的尾巴》故事的情节和人物角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加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意见的勇气,表达了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认知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绘本表演的方式,进一步培养了孩子的合作精神、增强了语言交流和情感沟通能力,提高了孩子们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同时,还帮助孩子们学习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让学生们学会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