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造良好环境扎实推进我市鞋业产业规模发展.doc
6页营造良好环境扎实推进我市鞋业产业规模发展为推进我市鞋业产业规模发展,构建经济发展的跃升平台,市政协卜届七次常委会议把 “促进我市鞋业产业规模发展”作为会议主要议题为开好这次常委会,在市政协黄永俊主 席、周荣林副主席和助理调研员黎顺平的带领下,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和提案委邀请政府有关 部门、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组成调研组先后到美林、洪瀨、九都等乡镇召开座谈会、走 访鞋业企业、赴兄弟县市参观学习,广泛深入地围绕专题开展调研活动,主要情况有:一、 我市鞋业发展的现状鞋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漫长的发展 过稈经过长期探索与集聚,我市鞋业生产规模和发展空间不断扩大,相当一部分企业已逐 步从家庭作坊转型升级为初具规模的企业,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至2004年底全市有 制鞋企业636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年总产值近21亿元,实现税收收入3280万元,已成 为我市工业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份1、 起步早,规模小,发展不平衡我市鞋业虽起步比较早,但企业成长缓慢,在现有 金业中,还有489家是不具法人单位资格的个体经营小企业敕个行业发展很不平衡,去年 纳税超百万元的企业只有7家,年产值500力-元以上的规模企业仅34家,其中,年产值5000 力元以上的5家,超亿元企业只有帮登和飞越两家。
企业分布较广,遍及10余个乡镇(街 道)2、 企业日趋成熟,产业逐年壮大近几年来,鞋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不仅数量增加, 而且档次有较大提高许多金业不断加强技术改造,扩大企业规模,增强质量管理意识,积 极开展贯标认证和创名牌活动,努力提高白身竞争力,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发展前景LI益 看好3、 区域性产业集聚逐步形成我市制鞋企业主要集中在九都、洪瀨、美林、溪美等乡 镇(街道),形成了以洪瀨为轴心,南至溪美、北至九祁,跨美林、康美、梅山的连片发展 的区域集聚,初步显示出产业集群的雏形4、 产业链不断延伸逐步从原料加工成品鞋延伸到原料及辅助材料的生产供应目前, 鞋底、鞋衬、海棉、电脑绣花、高频、包装盒(彩印)等配套产品在我市均有专业厂家生产, 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二、 制约鞋业产业发展的因索我市鞋业发展早,基础也不错,但是为什么发展进稈缓慢,规模难以做大做强,其中有 政府方面的原因,也有企业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点:㈠政府重视不够,引导、服务不到位1、 政府缺乏把鞋业产业培育为支柱产业的意识由于鞋业在我市经济总最不高,没有 引起各级备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在这次调研中发现,有关部门和大多数鞋业生产重点乡镇 都没有详细的鞋业企业经营情况的具体材料,对我市鞋业产业如何发展心中无数,尚未制定 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
2、 重“管理”,轻服务的“官”念依然存在有关部门审批多于引导,检查多于服务 企业主反映最难是用地、最烦是审批、最怕是检杏,尤萸是税收增幅与企业成长比例失调, 有关部门频繁的检杏、强硬的征补力度,对我市正处于发展期的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无异于 杀鸡取卵在具体事务中,引导、服务工作做得不够一是在品牌建设方面,缺乏对金业进 行积极引导,未能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申报程序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在 企业文化建设上,缺乏引导企业在建立企业文化、品牌创新上做出自身特色三是为企业引 进人才工作还不够积极主动,未能较好地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引进的各种后顾之忧㈡企业白主创业、创新意识不强1、 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我市鞋业生产企业虽多,但大部份还处于创 业阶段,规模小、设备简易、经营管理滞示,有的甚至是家庭作坊式企业这类小企业数量 虽多,但产量低、消耗大、成木高,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这样的企业只能简单 地聚拢,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2、 企业科学管理、经营理念有待提高我市鞋业行业都是从家庭式企业起步,很多企 业经营者受文化水平限制,经营理念比较保守,有不少企业至今仍然采取家族式经营管理方 式,重眼前利益轻企业发展潜力,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其中包括从家庭式小作坊发展壮大起 来的行业龙头企业,企业虽然上了规模,却依然停留在家族式管理模式,引进现代管理机制 改造企业的观念不强、力度不大,加上有些企业不够重视诚信经营,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低, 这已成为我市鞋业产业发展的一大通病3、企业白主创新能力较低,品牌童识较淡薄…是企业技术投入严重不足,加T、检测设备简陋,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研发能力低,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缺乏高级的管理、 研发、设计人才,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大多是以旅游鞋为主,产品产销和市场占有率较低, 面对II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无法凸显优势,发展示劲明显不足二是品牌意识淡薄,多数的 鞋业经营者对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对如何建立、打造和经营H己的品牌很少考虑 或根本没有考虑过,只是满足于仿制或者接单加工的现状因此,对产品认证、著名商标的 申报、升级等T作重视不够,至今没有国家级驰名商标,获得省著名商标仅有4枚,福建省 名牌产品3枚,通过IS09000系列认证的企业10家4、行业内部恶性竞争严重由于鞋业行业技术壁垒低,部分小企业对大企业产品进行 仿制,造成行业内部恶性竞争,严重冲击大企业的正常研发、生产和经营㈢辅助企业和支撑企业缺位,运营成本较高据统计,2004年我市鞋业产业总产值达21亿,鞋业生产原材料在11亿以上,由于我 市至今没有专业性的鞋材市场,原辅材料大多从晋江陈曝镇采购。
加上仓储、物流等支撑企 业不健全,导致我市制鞋企业大部分产品先运到晋江,再转发全国各地原材料与成品一来 一去的运输费用,大幅度增加了企业的成木开支据不完全统计,我市鞋业金业每年支付原 材料采购和运输费用近13亿元,还要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加Z行业信息闭塞,市场开拓 能力不强,销伟渠道不畅,竞争力大为削弱㈣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较为突出企业“三难”是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但在鞋业行业更为明显我市鞋业金业用地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多金业规模小,又混杂于居民区Z内,生 产用地受到局限,上不了规模,也不便于管理,同时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二是区域的限制, 一方面,溪美、美林等街道土地审批牵涉市区规划建设、九都镇土地使用受制于山美水库的 坏境保护、其他乡镇涉及到耕地保护问题,企业用地难以解决;另一方血rt!于我市工业项目 十•地储备存量少,用地指标有限,大多数企业祁面临用地难的现实,与惠安等县(市)相比, 企业用地困难问题尤其突出鞋业企业大多分散在我用人难表现在两个方面⑴高等人才引进效果不明显首先是用人机制不健全,企业内 部制肘因素多,专业技术人才不能人尽其才地发挥骨干作用其二, 市中北部备乡镇,环境不如城市或沿海发达乡镇,引进人才的生活、了女教冇等问题不如人 意,客观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因而出现人才引进难、发挥难、留住难的局面。
⑵产业 工人严重欠缺近儿年来,以外来工为主体的劳动力队伍流动性大,企业用工难以稳定,目 前我市仅鞋业行业一线员工缺口达3000多人,企业开工不足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受聘员工 大多是以工代训直接上岗,专业技能养、管理难度大,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据了解,我市鞋业企业有8()%以上无法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企业遇到资金 需求时,无法及时足额投入,只能无奈以民间借贷方式救急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 间缩小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只能求生存,不敢奢谈发展壮大三、促进我市鞋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几点建议我市鞋业总产值仅占泉州市鞋业总产值的1/10,而且对内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对外处于晋江的高速发展和惠安等地鞋业产业蓬勃发展的夹缝Z中鞋业产业能否主动地接 受幅射,实现差异化发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我市支柱产业,关健在于发挥两个 积极性,一是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营造氛围、组织协调、创造环境等方血积极为企业提供服 务和帮助;二是企业的主体作用,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瓯不断转换升级㈠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我市鞋业产业应走“项目——产业链一一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路了,以项目带 动推进载体建设,使载体建设形成板块效应,板块效应促进提升发展平台,从而推动鞋业产 业基地的快速形成。
1、 明确定位,制定发展战略⑴近几年來,我市鞋业发展速度趋快,企业都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新的平台,使整个产业 的发展有较大的空间政府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 l-一.五”期间制定提升鞋业产业 发展的战略首先,要重新考虑鞋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定位,理清思路,确定鞋业产业发 展的指导思想把鞋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和规划其二, 要认真总结、学习、借鉴闽南建材第一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市场为平台,推 动产业集群,利用产业、市场机制联动的优势,促进市场、基地、产业的良性互动,加快鞋 业产业的发展步伐,使Z成为我市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⑵整合鞋业项目工业园区,建立H主的鞋材市场,是我市鞋业发展的需求,又能与晋江、 惠安等兄弟具(市、区)的鞋业市场优势互补,互动发展,是提升我市鞋业发展平台的重要 抓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抓紧落实一是对现有的美林玉叶鞋城、康美福新工业项忖区、 洪瀨扬西工业区和东溪工业区、九部新峰鞋城等五个园区进行规划、整合,盘活用地,促进 鞋业产业集聚二是在康美镇的康美、梅元、集星三个村的结合片区规划近3000亩的市级 鞋业专业园区和综合鞋业市场,建设成为一个集生产、研发、展销、仓储为一体的鞋业中心。
三是对鞋材市场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高规格设计、高标准建设,形成整体配套、功能完 善的现代化市场,为吸引知名鞋业集团落户我市创造条件四要引入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资 金,加快建设步伐可采用制鞋企业股份制投入和社会资金投入等多元化投资方式五要千 方百计改善营商环境和积极拓商,鼓励木地企业、吸引外地企业向园区和市场集聚,形成产 业集群2、 做好引导、协调、组织工作,扎实推进我市鞋业规模化产业化进程⑴加强组织领导,制订规划,确保落实以市政府牵头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纽•,加强相 关乡镇的组织、协调工作,对目前鞋业产业的情况进行调杳摸底,在全面掌握产业发展现状 的基础上,就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规划布局进行疏理、设计,形成一份指导性发展纲要, 推动产业分工合作,引导区域产业集聚,促进区域联动发展⑵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一是选择几家规模较大效益较高的企业培育 成为产业“龙头”,引导企业不断加强现代化管理,扩大企业规模,带动配套企业发展,促 进专业化分工合作,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团二是鼓励企业不断 提升产品档次,创品牌、立名牌,利用吊牌资源优势,扩大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促进产业 加快发展。
在企业品牌建设方面,政府部门首先要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引导服务,加大品牌培 育的工作力度,做到成熟一个、提升一个、带动一批其次,要引导中小企业转变经营理念, 克服“宁当鸡头不当风尾”的思想,改变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盲H造牌的做法,在市场竞争 中找准位置,积极当好配角,主动与品牌企业建立互相依存、强弱互补的生产协作伙伴关系 第三,要引导中小金业在与大金业合作过稈中,不断学习先进经验、扩充原始积累,改进管 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不断提高白身档次和水平,使不同层次的企业共同发展,不断壮大,实 现做大做强整个鞋业产业⑶支持企业的人才引进工作制定并实施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人才的引 进力度,尤其是引进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技术研发人才,落实一系列人才 引进的优惠措施,解决人才引进的后顾Z忧,使人才有用武Z地,让企业人才引得来、用得 上、留得住⑷筹建行业协会,架设沟通协作桥梁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尽快组建“南安市鞋业 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独特作用,一可以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规范行业自我管理行 为,促进企业平等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