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老年人控制策略、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基于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卢****6
  • 文档编号:319309740
  • 上传时间:2022-06-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老年人控制策略、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基于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  【关键词】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控制策略;自尊;生活满意度  毕生开展心理学强调,成功老龄化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是个体在一生开展过程中得与失的平衡〔1,2〕Shulz和Hekhausen所提出的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是在选择和补偿的最优化理论模型(thedelfseletiveptiizatinithpensatin)的根底上,整合了一级和二级控制的动机理论而开展形成的新理论,该理论阐述了个体如何通过控制以达成成功老龄化选择是个体在可能带来成功的目的和领域中投入动机资源补偿是努力失败后对动机资源的弥补一级控制是指向个体外部的行为动机,具有首要性和优先权的特点二级控制是指向个体内部的行为动机,它对一级控制产生辅助和补充的作用选择和补偿机制因个体需要获得一级控制而被激发成功老龄化的标准是获得长期一级控制的潜能的境况,这种潜能可以维持、促进个体的动机资源(自尊、生活满意度等)去完成下一个目的,到达一生的适应〔3〕但人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文化色彩,不同文化背景下其适应性有着相异的表现Guld对一级控制的首要性提出质疑,认为在东方文化价值体系下二级控制具有首要性、优先权,可能比一级控制对个体成功老龄化的作用更为显著。

      但此问题还未经实证研究证明〔4〕本研究旨在从实证的角度讨论该理论的跨文化一致性详细化为以下问题: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二级控制在成功老龄化过程是否具有首要性?选择性控制与补偿性控制是否存在着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即这四种控制策略与成功老龄化的两个指标(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互相关系是怎样的?  1对象与方法  1.1被试来自上海和宁夏两地,共计161名,其年龄50~75(平均58.52±7.85)岁,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上海被试81名,男性41名,女性40名,平均57.52岁;宁夏被试80名,男、女性均为40名,平均59.36岁  2结果  2.1一级控制策略、二级控制策略与自尊、生活满意度互相关系的构造模型为讨论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中一级控制策略、二级控制策略与自尊、生活满意度互相关系,根据成功老龄化毕生开展控制理论建立构造模型,见图1  图1一级控制策略、二级控制策略与  自尊、生活满意度构造模型  图2选择性控制策略、补偿性控制策略与  自尊、生活满意度构造模型  2.2选择性控制策略、补偿性控制策略与自尊、生活满意度互相关系的构造模型为讨论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中,选择性控制策略和补偿性控制策略与生活满意度及自尊的关系根据成功老龄化毕生开展控制理论建立构造方程建模,如图2。

      对测得的选择性控制策略、补偿性控制策略、生活满意度及自尊的数据进展拟合测试,选择性控制策略、补偿性控制策略与自尊、生活满意度互相关系的构造模型,EQS分析结果说明该假设模型叠代不收敛,它不应被承受,参照EQS对该模型修正指数,假设补偿性的控制策略对生活满意度没有影响,对原先模型进展修正,将外生潜在变量补偿性控制策略(F2)指向内生潜在变量生活满意度(F3)的途径删去见表2,图3表2选择性控制策略与补偿性控制策略、自尊、生活满意度互相关系的构造模型的FA拟合度指数  图3选择性控制策略、补偿性控制策略与  自尊、生活满意度构造模型(修改后)  3讨论  对控制策略、生活满意度及自尊的互相关系的构造方程建模的实证研究说明,控制策略对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显示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3.1一级控制策略、二级控制策略与生活满意度、自尊的关系与理论一致Guld质疑Shulz和Hekhausen的理论,认为在东方文化价值体系下,二级控制使用次数多于一级控制,二级控制具有首要性、优先权,比一级控制对个体成功老龄化的作用更为显著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一级控制策略、二级控制策略对生活满意度、自尊的影响与该理论中一级控制比二级控制具有优先作用的观点相符,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一级控制在个体成功老龄化中的首要性。

      结果显示:从一级控制策略指向生活满意度的途径系数(γLSP=0.934)大于二级控制策略的途径系数(γLSS=0.332);从一级控制策略指向自尊的途径系数(γSEP=0.600)也大于二级控制策略的途径系数(γSES=0.405),证明一级控制策略对生活满意度和自尊的影响大于二级控制策略对它们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并不说明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都优先使用一级控制策略,因为本研究抽取的样本来自50岁以上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可能倾向于更多使用一级控制策略以获取或维护将来行为的动机资源他们会努力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识,试图去改变环境,满足自身需要与愿望这些一级控制策略的使用使他们更能获得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和自尊而他们一般较少使用改变内部心理表征的二级控制策略,即使使用二级控制策略,那么对于自尊的积极影响与生活满意感的获得也不如一级控制策略那样有效这样的推测是否属实,尚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3.2选择性控制策略、补偿性控制策略与自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与理论存在着不一致修改后的选择性控制策略、补偿性控制策略与自尊、生活满意度互相关系的假设模型获得了本研究的实证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在中国社会文化下的适用性。

      结果说明,在我国50岁以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分子中,选择性与补偿性的控制策略对自尊都有积极的作用当个体通过选择性的控制策略到达目的、获得成功时,他会肯定自己的才能和积极品质,维持或进步自尊程度,从而增强个体完成下一个目的的动机资源反之,当个体未完成目的、遭遇失败时,补偿性的控制策略可以减少自我概念所受到的威胁,使人不会对自己的才能或内在品质做出过多的负面评价,从而减缓由失败引起的将来行为动机资源的削弱趋势选择性的控制策略可以维持或进步自尊程度,补偿性的控制策略可以阻止或减弱自尊程度降低的趋势,因此二者对自尊都有积极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也说明,生活满意度只受选择性控制策略的影响,而不受补偿性控制策略的影响,其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所测评的是被试在进展生活回忆时对自身整体生活状况的评价,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补偿性控制策略的作用可能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假设个体采用诸如社会比较等补偿性策略,那么有可能对其生活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个体通常是在目的受挫或遭遇失败的情况下采用补偿性策略,而该情景那么对其生活满意度造成消极作用由此推断,补偿性控制策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ishi等人〔8〕的研究发现欧裔美国人对自己生活的态度比亚裔美国人更积极,整体生活满意度和自尊也高于亚裔美国人,但并未解释为何存在这样的差异。

      是不是由于亚裔更多地使用了补偿性的控制策略呢?补偿性的控制策略对自尊和生活满意度影响机制是今后进一步探究的方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