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doc
5页3.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学目标: 1. 了解青海湖壮丽的景色以及湖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生物资源 2. 弄清作者观赏的顺序,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美丽大自然的神往,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怎样描写青海湖的 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PPT导入,介绍青海湖,观赏青海湖图片,引起学习兴趣 二、教师范读课文 (师配景朗读,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优美的意境中去 三、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 ① 请给下列词语注上正确的拼音,然后解释一下 扑朔迷离shuò 颠簸 bǒ 镶着xiāng 衔接 xián 涟漪lián yī 苍穹qióng 伫立 zhù 牦牛 máo 摇曳 yè 轮廓 kuò 浩瀚 hàn 地壳 qiào 荡漾 yàng 繁衍 yǎn 彻底 chè 犬吠 fèi 深湛 zhàn 眸子 móu 逶迤 wēi yí 安谧 mì 魅力 mèi 篝火 gōu 恬雅 tián 哈达 hǎ 潸然泪下shān 娓娓动听wěi 脍炙人口kuài ②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2.把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并阐述自己喜欢的理由 3.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青海湖的? 第一部分(1~2段),作者在前往青海湖的途中,怀着憧憬般的梦幻 第二部分(3~11段),作者在青海湖感受到了梦幻般的境界 第三部分(12段),作者希望青海湖被更多的游人赏识,但又担心这梦幻般的美景遭到破坏 4.重点品读,合作探究领悟: (1)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 ① 到达青海湖,观赏草滩 ② 观赏湖水 ③ 观赏乌云 ④ 观赏万里晴空 ⑤ 观赏草滩与山峦 ⑥ 观赏海岛 (2)梦幻般美丽的青海湖经过作者生动的描述,更加令人神往本文的语言富于音乐感,试从文中找出带有叠词的句子,反复诵读,体会其表达效果 ① 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 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叠词的运用:更能突出景物的特点且富有节奏感 ② 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用“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来比喻湖面上的涟漪,十分贴切生动。
蓝晶晶”,指蓝得发亮,恰当地表现了湖水的色彩水灵灵”,富有动 感,活灵活现,也正符合水面波动的情景句子运用这两个词语,使湖 水显得更娇美可爱 ③ 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 “甜丝丝”“凉爽爽”,这里不只是身体的感觉,而且也是心理感受,表达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有甜蜜之感 ④ 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浮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 句中的“金灿灿”“红艳艳”,表现出鱼的黄与红的色彩,鲜艳灿烂,光彩夺目 (3)读下列句子,谈谈你对文章语言的体会 ① 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怡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排比—加强句子的语意和语气 ② 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 用较为整齐的句式写心理活动,表现出青海湖令人心旷神怡的美 (4)“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 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5)文章最后希望人们来到美丽的青海湖浏览又怕环境遭到破坏想一想: 有什么措施既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板书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在路上 (1~2自然段) 期待、向往梦幻 观赏青海湖 (3~11自然段) 美如梦幻、领略梦幻 返 程 (12自然段) 反思、保护梦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