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太原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44571878
  • 上传时间:2022-01-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9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太原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22年4月26日在太原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 耿彦波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发挥“六个表率”作用为新的动力,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在化解矛盾中稳定大局,在推进改革中寻找动力,在调整结构中保持增长,在优先投入中改善民生——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有新成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31.09亿元,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1746.09亿元,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1.13亿元,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8.85亿元,增长4.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68元,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16元,增长10.4%;两个收入增长均快于经济增长省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360.69亿元,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08.5%。

      经济结构有新的优化,新兴接替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非煤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提高到59.8%、58.5%、85.1%江铃重汽、阳煤化机、北车太原铁路装备园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有的已投产见效富士康太原园区投资32亿元,新上苹果iphone5s智能装配线,完成工业总产值482.56亿元,增长21.4%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35.8%民营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的贡献更加突出——改革开放有新进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探索“六权治本”模式,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简政放权,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19项,审批时间压缩21.6%;全年受理审批事项近10万件,办结率99.6%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和预决算公开,市级117个部门全部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深化工商登记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等各项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完善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深化政银企助保贷制度,为企业发展“施肥增养”开发区基础建设和开放招商引资有新进展,清华大学创业园、润恒农产品冷链物流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突破推进城市快速交通体系建设继中环建成后,实施建设路、长风街、南沙河路快速化改造建设,快速路网体系日趋完善。

      完成全长21公里阳兴大道快速路建设,缩短了市县连接时空距离改造长治路、太榆路等25条道路,改造小街小巷27条,总长139公里铺设供水、排水、雨水、电力、通讯、供热、燃气地下管线745公里城南20万吨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更新清洁能源公交车600辆,新开通公交线路5条公共自行车达到4.1万辆太原南站候车楼及地下停车场、西广场、主要路网全面竣工,并于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以城郊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加大东西两山生态建设力度,完成营造林27.91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绿地率达到35.57%,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1.26平方米——省城环境质量有新提升推进“五大工程、五项整治”,省城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集中供热扩网2500余万平方米,拆除燃煤锅炉465台拆除城中村279万平方米,拔掉黑烟囱6000根拆除棚户区113万平方米,取缔小火炉12465台启动40个城边村气化改造,24个村实现通气大力推进常年运行燃煤锅炉关停或改造关停东山电厂等污染企业30个强制报废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38229辆6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广泛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省城主要街道全部实现机扫。

      全年市区优良天数197天,较上年增加3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下降11.5%——民生改善有新变化着力提升托底保障能力,民生支出270.66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0.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36.8万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增资238元,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达13%以上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社区惠民服务推进教育医疗资源标准化、均衡化、优质化建设,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和市人民医院等开工建设新建开工保障性住房48270套、基本建成25375套,改造农村危房6500户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街道)文化站实现全覆盖成功承办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取得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市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圆满完成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保持和谐稳定社会局面各位代表,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中央、省属驻并单位和企业,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驻并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太原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

      投资增长乏力,经济仍在低速运行;园区引领能力不强,好项目、大项目不多的老问题没有破解;社会管理创新不够,维护稳定的压力加大;民生改善欠账较多,城中村改造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存在不足,职能转变还需加强;“四风”问题尚未根绝,不作为乱作为、懒政怠政、失职渎职依然存在;我省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面临政治、经济、民生、生态环境立体性困扰;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腐败问题严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艰巨我们将积极面对、勇于担当,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二、2022年工作安排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以“五个一批”为载体、发挥“六个表率”作用的推进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范,保障改善民生,围绕“六个表率”要求,着力抓好“五个一批”,全力推进“六大发展”,认真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谋划好未来发展,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约束性指标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 2.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完成省下达任务,PM2.5年均浓度值下降4%一)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强化战略提升、管理变革、产品升级、产业转型的核心理念,积极实践和丰富“互联网+”理念和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寻找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加大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化创新驱动,驾驭新常态推进实施富士康太原园、江铃福特重汽配套园区千亿元计划,抢占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竞争高地,形成现代信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集聚效应,带动太原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探索和创新工业4.0“中国版”新思维和新路径,培育和发扬极致“工匠”精神,着力打造矿用成套设备、重型机械、铁路和化工、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深加工等产业集群,重点抓好阳煤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基地、中天信安防科技、太原锅炉厂、太重轮对、北车工程机械等一批领军项目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建设制造强市,打造太原制造品牌,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新生态、可持续发展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煤电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认真贯彻省政府为企业减负60条新举措,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积极推进开发区扩容提质把高新区、经济区、民营区、不锈钢园区作为领先发展的重要载体,切实发挥好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作用实施北扩南延战略规划,近期拓展60平方公里左右,为开发区快速发展创造空间载体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靠改革增动力、开放拓空间强化对开发区经济增长贡献、投资开发强度、招商引资质量数量等主要业绩考核,树立发展导向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创造区域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省会城市的资源和区位优势。

      主动顺应消费需求升级,重点发展智力化、资本化、专业化、效率化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和培育总部经济、物流快递、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等产业,逐步增强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抓好华润万象城、万达城市综合体、山西国际金融中心、汾酒集团总部经济、中海和绿地集团楼宇经济等重大服务业项目,向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要动力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服务机构,发展养老、健康、文化等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培育壮大都市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科技创新,产品升级适应城郊型特点,建设高质量“菜篮子”、“米袋子”、“奶瓶子”基地利用资源禀赋,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健康养生等特色农业抓好宝迪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九牛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康培农业科技示范园等龙头项目,打造精品化、现代化、高效化新型农业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开展美丽示范乡村创建活动继续推进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组织单位定点扶贫、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实施精准扶贫,力争脱贫1.3万人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要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最大能量释放制度红利,最大限度激发创造活力。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要求,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让人民共享”的理念,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推进改革,让人民从改革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再取消和下放一批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市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市、县政府对应当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要彻底放、不截留,对中央和省下放的审批事项,要接得住、管得好,真正做到企业的事情交给企业、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社会的事情交给社会,创造公平竞争、开放创新的环境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真正落实“一口受理”、实行限时办理、严格规范办理、坚持透明办理、推进网上办理,为企业高效服务,为创业提供便利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大幅缩减政府核准投资项目范围在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内,教育、卫生、养老、办公等公共服务类项目和商品住宅、写字楼、购物中心等商业开发项目审批,取消土地预审、矿产覆压、水土流失等前置性条件,大幅简化审批程序,用政府权力的“减法”、依法办事的“加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全方位推进开放开放是强市之路,以开放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赢得转型发展的主动、市场竞争的主动以开放释放创造力、生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