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筋计算基础知识:弯钩、构造要求、钢筋计算详细方法图解(图文并茂)..ppt
121页钢筋计算基础知识 一、保护层 • 概念:混凝土保护层,是指从钢筋的外边 缘至构件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最小保护层 厚应符合设计图纸中要求 • 设计规范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 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 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中规定 钢筋的保护层 砼保护层 环环境类类 别别 板、墙墙、壳梁柱 ≤C20 C25~C4 5 ≥C50≤C20 C25~C4 5 ≥C50≤C20 C25~C4 5 ≥C50 室内正常 环境 201515302525303030 非寒冷地 区露天环 境 -2020-3030-3030 单位:mm 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 1、含义——钢筋弯钩增加长度是指为增加钢筋 和混凝土的握裹力,在钢筋端部作弯钩时,弯钩 相对于钢筋平直部分外包尺寸增加的长度 • 2、弯钩形式——弯钩弯曲的角度常有90°、135° 和180°三种一般地,Ⅰ级钢筋端部按带180°弯 钩考虑,若无特别的图示说明,Ⅱ级钢筋端部按 不带弯钩考虑 • 钢筋钩头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为钢筋直径 的3倍; • Ⅰ级钢筋增加长度的 计算 ●弯钩形式及增加长度. 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
半圆 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 箍筋和附加钢筋中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根 据规范要求,绑扎骨架中的受力钢筋,应在末端做弯钩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其中平直部分为x)的计算值如表: 、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 • 箍筋弯钩形式——结构抗震时,一般为135°/135° 或90°/135°;结构非抗震时为:90°/90°或90°/180 ° • 箍筋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非抗震结构为箍筋直径的 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为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 小于75mm • 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 • 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表——根据以上图形中的结 论,可整理成如下表格: 一个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表(Ⅰ级钢筋,直径d) 结构有抗震要求结构无抗震要求 180°弯 钩 135°弯 钩 90°弯 钩 180°弯 钩 135°弯 钩 90°弯 钩 13.25d11.90d10.50d8.25d6.90d5.50d • 注:由于一般结构均抗震,箍筋弯钩形式多为135°/ 135°即为箍筋弯钩的一般默认形式 • 箍筋弯钩增加长度 l直钢筋端部弯钩增加量: 直钢筋端部180o弯钩增加量6.25d 直钢筋端部90o弯钩增加量L +3.5d。
L为 弯折平直段长度) 直钢筋端部弯钩135o弯钩增加量7.89d l箍筋端部弯钩增加量: 箍筋端部弯钩180o弯钩(S形单支箍用)增 加量8.25d 箍筋端部弯钩135o弯钩增加量12.89d 箍筋端部弯钩90o弯钩增加量6.21d 三、弯起钢筋的弯曲增加长度 • 弯起钢筋弯曲部分的增加长度是指钢筋弯曲部分 斜边长度与水平长度的差值,即S-L • 对于弯起钢筋,常用构件图示尺寸减去两端保护层 后,再加上弯曲部分的增加长度,就可快速简便地 算出弯起钢筋的下料长度 Ø 弯起钢筋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主要在梁和板中,其弯起角度 (α)由设计确定常用的弯起角度有30o 、45o、60o三种 弯起钢筋图示长度计算时,只需计算 出弯起段长度与其水平投影长度的差额( 即弯起增加量) ΔL每个弯起增量为 当α=30o时,ΔL=0.268h 当α=45o时,ΔL=0.414h 当α=60o时,ΔL=0.577h 弯起钢筋的增加长度 •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有300、450、600三种,其弯起 增加值是指斜长与水平投影长度之间的差值,见下表: 在有些配筋图中, 若没有注示弯起角度时,可根据梁板高度来确定,当梁断面高≥0.8m时, 按60度角;当梁断面高<0.8m时,按45度角。
板均按30度角 弯起钢筋的长度=L+2ΔL+2 x ΔL=S- L1 α h L x s L1 S=h/sinα L1=hcosα/sinα ΔL=S- L1=h/sinα-hcosα/sinα =h(1-cosα/sinα)=htgα/2 2、单根弯起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构件长度-2×端部保护层 厚度+2×弯起增加长度(ΔL) α h 构件长度 x 构件高度 当α=30o时, ΔL=0.268h 当α=45o时, ΔL=0.414h 当α=60o时, ΔL=0.577h 四、钢筋的搭接长度 • 1、钢筋的搭接形式有手工绑扎、焊接连接 和机械连接三种,焊接连接分电弧焊、闪 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机械连接分为锥螺 纹连接和直螺纹连接 • 2、电渣压力焊和机械连接均按个计算 • 3、定额中规定,计算钢筋工程量时,钢筋 搭接按设计、规范规定计算;4、搭接长度 的计算公式是: 搭接长度=搭接头个数×钢筋的一个搭接 长度 五、钢筋的锚固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能够可靠地结合,实现共同工 作的材料特点,主要一点就是它们之间存在粘结 力很显然,钢筋深入混凝土的长度愈长。
粘结 效果越好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钢筋深入支座内 的长度其目的是防止钢筋被拔出 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各种构件相互交接处彼此的 钢筋应互相锚固的长度 设计图有 明确规定的, 钢筋的锚固 长度 按图计算;, 钢筋锚固长度 • 钢筋锚固长度是指纵向钢筋伸入砼支座(墙|柱|梁) 内的长度 • 普通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可按下表 取用: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 钢 筋 种 类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C25C30C35≥C40 d≤ 25 d> 25 d≤ 25 d> 25 d≤ 25 d> 25 d≤ 25 d> 25 d≤ 25 d> 25 HPB 235 31d27d24d22d20d HRB 335 39d 42d 34d 37d 30d 33d 27d 30d 25d 27d 一、钢筋工程量:钢筋定额工作内容包括钢筋除锈,制作,绑扎 ,接头,看护钢筋,材料的超运距用工 按以下规定计算: (一)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计算 时分别按设计长度乘单位理论重量,以吨计算钢筋电渣压力焊接 、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二)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规定钢筋搭接的,按规定搭接长度 计算;设计未规定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搭接 长度。
现浇混凝土构件钢筋图示用量=(构件长度-两端保护层+弯钩长 度+弯起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线密度(每米钢筋理论重量) 钢筋工程量主要计算规则 Ø 二、钢筋图示用量计算公式 钢筋图示用量=单根钢筋长度×根数(或箍数 )×每米理论重量 1、单根直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构件长度-2×端部保护层厚度 +2×端部弯钩增加长度 构件长度 2、箍筋长度: ①梁柱箍筋长度=构件截面周长-0.05m ②箍筋长度=构件截面周长-8*保护层厚+4*箍筋直径+2*钩长 = (a-2c+2d)*2+(b-2c+2d)*2+14d(24d) 7、箍筋根数:箍筋根数=配置范围÷@+1 (四)其他 1、马凳(见图4-3),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规定,设 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 度按底板厚度的2倍加200mm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入 钢筋总量设计有规定时计算公式: 马凳钢筋重量=(板厚× 2+0.2)×板面积×受撑钢筋 次规格的线密度 • 2、墙体拉结S钩(见图4-3),设计有规定 的按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按φ8钢筋,长 度按墙厚加150mm计算,每平方米3个, 计入钢筋总量设计有规定时计算公式: • 墙体拉结S钩重量=(墙厚+0.15)×(墙面 积×3)×0.395 (2)S形单肢箍筋: 每箍长度=构件厚度-2×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2×弯钩增加长度 +d 构件厚度为S形单肢箍布箍方 向的厚度。
d为箍筋直径多用于 混凝土墙和大断面梁、柱双向尺 寸的较小方向 构件厚度 图4-3 3、砌体加固钢筋按设计用量以吨计算 4、锚喷护壁钢筋、钢筋网按设计用量以吨计算 5、混凝土构件预埋铁件工程量,按设计图纸尺寸,以 吨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 2、计算公式 • 钢筋工程量=钢筋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 (kg/m) • 式中:钢筋长度(m) =构件长-砼保护层厚度×2 +弯钩长×2+弯起钢筋增加值 • 钢筋直径每米重量: • 根据上式,可列出如下常用表格: 一、基础钢筋量计算 (独立、条形、满堂等) 条形基础配筋计算 Ø 钢筋图示根数及长度的确定 钢筋根数及长度,应按设计图纸规定当设计 图纸无明确规定时,可参考以下条款确定 1、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形交接 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仅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 长布置,另一个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 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1/4处,在拐角处底板受 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如图示 红线为分布筋 分布钢筋与同向受 力筋搭接150mm 分布钢筋与同向受力筋搭接150mm 分布钢筋与同向受力 筋搭接150mm 分布钢筋与同向 受力筋搭接 150mm 条形基础 板的演变 06G101-6 底板主筋的计算: 单根长度 = 底板的宽—2×保护层厚+2×弯钩长 根数 = 设置段长÷钢筋布置间距+1 分布筋的计算: 单根长度 = 受力筋的设置段长 根数 = 设置段长÷钢筋布置间距+1 独立基础 注:周边除外 06G101-6 从图中得知:独立基础为锥形, 基础地面配置了两层纵横两层的 钢筋。
为了与上部的柱子搭接, 有直弯钩的插筋 某条形基础断面: 横向受力钢筋: 纵向分布钢筋 L形交接时,纵横墙受力钢筋重叠布置,该部分分布 钢筋取消但需搭接;T形交接时,重叠处横墙受力钢 筋间距加倍排至纵墙处 条形基础交接处配筋 柱子钢筋讲解 框架柱的钢筋计算 柱的纵筋 • 基础插筋 • 中间层纵筋 • 顶层柱纵筋 • 柱插筋 柱的箍筋 • 箍筋组合方式 • 箍筋长度 • 箍筋根数 柱角部附加筋 柱 钢筋计算所需参数: 1、基础层层高 2、柱所在楼层高度 3、柱所在楼层位置 4、柱所在平面位置 5、柱截面尺寸 6、节点高度 7、搭接形式 地下室纵筋 首层纵筋 标准层纵筋 柱中钢筋计算 室内地坪 基础处柱子插筋 箍筋加密区 箍筋非加密区 基础内两根箍筋 • 柱钢筋的工程量计算: 1)纵向钢筋的接头 接头的数量,按照设计 要求进行计算,如果设计 没有要求,则按照每一楼层 一个接头 柱子基础插筋长度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非连 接区Hn/3+搭接长度LlE -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1层层高— 1层非连接区Hn/3+1层 非连接区Hn/3+搭接长 度LlE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 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 顶面是1/3净高其余均 为(1/6净高、500、 柱截面长边)取大值 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首层层高 -首层非连接区 Hn/3+max(Hn/6, hc,500)+搭接长度 LlE 中间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中间层层 高-当前层非连接区+ (当前层+1)非连接 区+搭接长度LlE 非连接区=max(1/6Hn 、500、Hc) 顶层中柱主筋长度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 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 高+(梁高-保护层) +12d 非连接区=max(1/6Hn 、500、Hc) 顶层边柱主筋长度 1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 +1.5锚固长度(65%) 2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锚 固长度(梁高-保护层+柱宽-2*保护层+8d ) 顶层边柱主筋长度 4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 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 顶层角柱主筋长度 比角柱多一面1号筋 比角柱多一面2号筋 剩余的全是4号筋 单箍筋长度计算 同时勾住主筋和箍筋 4号箍筋长度 =(h-保护层*2+d*2+d*2)+1.9d*2+max(10d, 75mm)*2 单箍筋长度计算 只勾住主筋 4号箍筋长度 =(h-保护层*2+d*2)+1.9d*2+max(10d,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