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培养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及其途径.doc
5页浅谈培养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及其途径【摘 要】培养医学生执业法律意识是确保病人权益、医护工作人 员合法权益和优化医疗服务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途径一是保 证执业法律课程量,创造良好法制环境;二是强化医学生执业法律理论知 识学习,提升执业法律实践操作能能力关键词】医学院校;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重要性;途径近年来,随着医学卫生知识的普及和病人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病人 及其家属状告医疗卫生机构的案件层出不穷概想原因有二:一方面的确 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医护工作者使然另一方面,大量医疗 事故的出现也与医护人员执业法律意识不强有关笔者认为,广大医护工 作人员在走上医疗工作岗位之前,就应加大对其相关执业法律意识的培 养但遗憾的是作为培养医学生法律意识重要途径之一的医学院校,并没 有在医学生执业法律意识培养方面予以重视,导致数以万计的执业“法盲” 医护人员走上工作岗位,为以后大量的医疗纠纷的爆发埋下隐患作为医 学院校法律工作者,笔者认为,医学类院校不应只顾及学生专业的培养, 基本执业法律意识培养应该加强,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减少医患纠纷事件的 发生一、培养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1、培养医学生执业法律意识是确保病人权益的需要病人相对于健康的人来讲处于弱势地位,他们除了肌体上的不适之 外,精神上更显脆弱,这就要求医护工作人员善于与病人进行沟通,尽量 为病人做好服务。
从法律层面上讲,病人就医就标志着医患合同关系的成 立,医护人员应该尊重病人享有的合法权利在治疗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 对病人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及治疗措施等方面都要求医护工 作人员尊重病人的权利,规范自己的言行,对各种医疗行为可能产生的法 律后果要有预见性要依法进行各种医疗活动,确实把“以病人为中心, 以健康为目标”的整体医疗工作做好,使每个患者都能得到优质、高效、 安全的服务然而,如何才能培养出如此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专业医护工 作者?笔者认为,源头是医学院校应大力培养学生执业法律意识,使其在 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形成度好的法律意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权 益得到维护2、培养医学生法律意识是确保医护工作人员合法权益的需要虽然我国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医护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 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但由于医护工作人员工作服务性强,稍有 疏忽就会引发医疗纠纷,凡此种种都要求医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法律 知识来应对例如:一些自然死亡的病人家属常常无理取闹,扰乱正常工 作秩序,威胁到医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面对此种情况,若我们的医护 工作人员在校期间就得到过系统的执业法律知识培养,例如对《医疗卫生 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病历书写规范》《职业道德规 范》等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了如指掌,并在实践课堂中得以有效训练,在其 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面对突发状况的时候,也许就能沉着应对,依法来维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培养医学生法律意识是优化医疗服务质量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科技的进步,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的要 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作为患者花钱为自己的身体康复购买最好的医疗 技术和医疗服务,当然要求医疗卫生机构能做出与其投资相匹配的医疗服 务另一方面,良好的医疗质量也是医疗卫生机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笔 者认为,衡量医疗质量的好坏不应是从医疗卫生机构所具有的硬件方面来 考虑,更重要的应该是从医疗机构的软实力来考量因此,肩负着培养高 素质卫生人才的医学院校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期待和重视社会期待那些 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不应只是专业知识方面的人才更应是化解医患危机和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高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摇篮的医学院校要勇于负起 自己应有的责任4、 培养医学生法律意识是医疗机构发展的需要医护工作是医疗机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护工作人员服务范 困不断扩大,服务对•象需求的日益增长,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广泛越复杂, 处理不好则会增加医护工作的不安全因素例如当病人病情突然变化,医 护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就会因责任心差、业务能力差、处理不得当 而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又会给医疗机构的声誉带来重大影响因此,相 关医护I.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的高低与医疗机构的发展存在着 内在、必然的联系。
凡此种种,都需要医学院校加强对医学生执业法律意 识的培养5、 培养医学生法律意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在我国医护人员的学习教育中,相关执业法律法规教育起步较 晚,大多数医护工作者缺乏相关执业法律法规知识对此,相关机构应为 其补课,要改变其长期以来形成腐朽医疗意识随着依法治国的有效推进, 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的觉醒,医疗卫生机构要发展,就要取 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就应该在如何进一步为人民群众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 量上下功夫笔者认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医学 院校不能再坐以待毙、不负责任,要勇于负起责任,打响“强化培养医学 生执业法律知识”的第一枪!唯有如此,我们的医学院校才能培养出社会 需要的人才,人民的身体健康才有真保障,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才能真发 展二、法律意识的内涵及其培养途径1、 法律意识的内涵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它 包括人们对法律的认识、感觉、理解、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观 点等等法律意识不能够自发形成,需要进行有目的的培养2、 医学类院校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笔者认为,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执业法律意识应该重点做好两个方面 的工作:一是保证执业法律课程量,创造良好法制环境。
每周安排不少于 4个课时的执业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开展执业法律宣传,普及执业法律知 识,弘扬法治思想,创造有利于医学生执业法律意识形成的校园环境;二 是强化医学生执业法律理论知识学习,提升医学生医学生执业法律实践操 作能能力着力培养医学法律人才,开展医学法学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指 导医学院校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强化执业法律实践课程,使医学生的执 业法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提升医学生处理医患纠纷的实际操作 能力三、结语社会在进步,医疗卫生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医学院校要加强对既懂医 又懂法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医学生在日后的医护工作中 自觉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因医护工作疏忽引起的医疗纠纷,从 而有效杜绝或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真正促进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 展参考文献】[1] 中国律师网 http: //www. 3651vshi. com/.[2] 吴春荣.医院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J].中国误 诊学杂志,2011.02.【作者简介】屈海宏,男,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法学.谢 晶,女,助教,体育硕士,法学双学位学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