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坝工程 水利与环境学院 .ppt
12页丁坝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 班级:20111011 学号:2011101120 姓名:田秋红 课程班号:四班,丁坝简介:,丁坝为非连续性护岸工程,即一般常说的“守点顾线”工程,其目的是通过各守护据点将大溜挑移出所保护之河岸,或降低流速,防止冲刷,常用的形式为短丁坝群用于航道整治的丁坝,一般起调整流向,改善局部水流流态,或束窄过水断面,增大水深,减缓水面比降,固定边摊等作用 根据国外经验,成功的丁坝护岸工程,主要取决于河道弯曲率,护滩材料、丁坝间距、以及其形状和丁坝与河道夹角的大小对于水流平缓的大曲率半径河湾,证明丁坝是非常有效的同时认为,几个大丁坝,比一群小丁坝作用要大,也较经济丁坝工程 (一)丁坝的性能 1.丁坝的主要作用如下: (1)改变山洪流向,防止横向侵蚀 (2)缓和山洪流势,使泥沙沉积,并能将水流挑向对岸, 保护下游的护岸工程和堤岸 (3)调整沟宽,防止山洪乱流和偏流,阻止沟道宽度发展 2.丁坝的组成:坝头、坝身、坝根 坝根与河岸相连,坝头伸向河槽,在平面上呈丁字形3.丁坝的种类 (1)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石笼丁坝、梢捆丁坝、砌石 丁坝、混凝土丁坝、木框丁坝、石柳坝及柳盘头等。
(2)按坝顶高度不同,即山洪是否能漫过丁坝,可分为淹没 和非淹没两种 (3)按丁坝对水流的影响程度,丁坝分为短丁坝与长丁坝 (4)按丁坝与水流所成角度不同,可分为:垂直布置形式 (即正交丁坝)、下挑布置形式(即下挑丁坝)、上挑布 置形式(即上挑丁坝) (5)按透水性能不同,可分为不透水与透水丁坝4.丁坝的结构特点: 传统结构丁坝,(1)优越性: 1.手工操作,不需要大型施工机械,施工程序易掌握; 2.就地取材,便于抢险及抢修工程,见效快; 3.坝基根基加固自上而下,用料视工程靠河情况而定 (2)局限性: 1.修建时基础浅,必须经过多次抢险加固才能稳定; 2.抢险繁重,负担重,防守被动 而目前新结构丁坝抗冲性强,冲刷深度小于传统 结构的冲刷深度,但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较为复 杂,修建费用较高,(二)丁坝的设计与施工 由于荒溪纵坡陡,山洪流速大,挟带泥沙多,丁 坝的作用比较复杂,建筑不当不仅不能发挥作用,有时 还会引起一些危害,因此在丁坝的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 以下几问题。
1.丁坝的布置 (1)丁坝的平面布置形式主要指丁坝的长度、方位角和 档距等 (2)丁坝的间距 丁坝的间距与淤积效果有密切的关系间距过大, 丁坝群就和单个丁坝一样,不能起到互相掩护的作用, 间距过小,丁坝的数量就多,造成浪费3)丁坝的布置形式 对崩塌延续很长范围的地段,为促使泥沙淤积,多做成上挑丁坝组,以加速淤沙保护崩塌段的坡脚;在崩塌段的上游起点附近,则修筑非淹没丁坝丁坝的高度,在靠山一面宜高,缓缓向下游倾斜到丁坝头部 2.丁坝的结构 (1)沉排丁坝:这种丁坝是用沉排叠成,最低水位以上用抛石覆盖,丁坝截面是梯形,坝根部位要进行衔接处理2)石丁坝:其坝心用乱抛堆或用块石砌筑表面用干砌、浆砌石修平或用较大的块石抛护,其范围是上游伸出坝脚4m,下游伸出8m,坝头伸出12m其断面较小,顶宽一般为1.5—2.0m (3)土心丁坝:此丁坝采用沙土或粘性土料作坝体,用块石护脚护坡,沉排护底,对于石料缺乏的平原河流中下流,这种坝型具有一定的经济实用价值 (4)石柳坝和柳盘头:在石料较少的地区,可采用石柳坝和柳盘头等结构形式 (5)井柱坝:井柱坝是用钢筋混凝土栅栏所构成的透水建筑物 (6)网坝:网坝属于轻型河工建筑物,用铁丝或塑料、尼龙绳编成网屏,将网屏系在桩上所建成的活动透水建筑物。
3.丁坝的高度和长度 丁坝坝顶高程视整治的目的而定在山洪沟道中, 以修筑不漫流丁坝为宜,坝顶高程一般高出设计水位1m 左右 丁坝坝身长度和坝顶高程有一定的联系,淹没丁坝,可采用较长的坝身,而非淹没丁坝,坝身都是短的 4.丁坝的防护 在河床组成较好的情况下,可用抛石护脚,它 的宽度应不小于由漫流和绕流而引起的坝头和坝身附 近河床的掏刷范围,在黄河流域,一般向上游延护12— 20m,向下游延护15—25m坝头水流紊乱,应特别加 固,可采用加大头部护底工程面积或加大边坡系数两 种方式进行5.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的估算 影响丁坝坝头冲刷深度的主要因素有: (1)丁坝坝头附近的流速及水流与坝轴线的交角流速大, 折向沟底的水流速度也大;交角愈接近90°,冲击坝身的水流愈强,壅水愈高,折向沟底的水流冲刷力也愈强 (2)坝身的长度坝身愈长,束窄沟床的能力愈强,坝头 的流速也愈大,冲刷坑愈深 (3)沟床的土质组成和来沙情况粘性土愈多,抗冲能力愈强,冲刷坑就愈浅,上游来沙愈多,遭冲刷的可能性也愈小 (4)坝头的边坡坝坡愈陡,环流向下之切应力愈大,冲刷坑也愈深6.丁坝的施工 丁坝施工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施工顺序:选择流势较缓和的地点先行施工,然后再推向流势较急之地点,以保证工程安全。
(2)在施工中应注意观测研究已修丁坝对上、下游及对岸之影响 (3)应考虑按照现有沟道之冲淤变化,不能简单地将丁坝基础按照现有沟底一律向下挖一定深度 (4)在丁坝开挖坑内回填大石,以抵抗冲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