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医细胞生物学期末资料大题.pdf
10页1 / 10 1 膜系统的形成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什么样的生物意义?首先是膜系统中各细胞器膜结构的合成和装配是统一进行的, 这不仅提高了合成的效率,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膜结构的一致性, 特别是保证了膜蛋白在这些膜结构中方向的一致性膜系统在细胞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功能区域和微环境, 如酶系统的隔离与衔接, 细胞不同区域形成 pH值差异 , 离子浓度的维持, 扩散屏障和膜电位的建立等等, 以便在蛋白质、 脂类、 糖类的合成代谢、 加工修饰、 浓缩过程中完成其特定的功能膜系统通过小泡分泌的方式完成膜的流动和特定功能蛋白的定向运输,这不仅保证了膜系统中各细胞器的膜结构的更新,更重要的是保证了一些具有杀伤性的酶类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并能准确迅速到达作用部位细胞的许多酶反应是在膜上进行的, 膜系统的形成 , 使这些酶反应互不干扰扩大了表面积 , 提高了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区室的形成, 相对提高了重要分子的浓度, 提高了反应效率2细胞膜的特性:一是不对称性, 表现在结构和功能上, 结构方面主要是指膜蛋白和膜脂分部的不对称 , 由于构成膜蛋白包括周边蛋白和向前蛋白, 他们在脂双层外分布不同, 由分子结构决定 ,则膜蛋白分部的不对称性;脂莫主要包括磷脂胆固醇和糖脂, 由于他们的分布不同,而结构上的不对称有保证了膜功能上的不对称, 让膜两侧有不同的功能。
二是膜的流动性,表现在膜脂和膜蛋白的流动性膜脂的流动是由组成脂双层分子的膜脂的分子运动决定的,在相变温度以上, 脂类分子的运动就会导致膜脂具有流动性膜蛋白的运动性指膜蛋白可以在脂双分子层中自由漂浮, 有两种运动方式:侧向扩散和旋转扩散膜脂流动性对膜蛋白的运动型也有一定的影响3 膜的流动性有何生理意义和试述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生理意义 :参与物质的运输;细胞外的信号传导;影响细胞周期的能量转换;细胞识别、免疫、药物对细胞的作用都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发育和衰老也与膜的流动性有关总之 , 一切膜的基本活动均在膜的流动性状态下进行要点 :流动镶嵌模型是1972 年由 S.J.Singer和 G.L.Nincolson提出的 , 该模型指出细胞膜式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性特点的结构膜中脂质双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不仅可以附着于膜的表面, 同时也可以镶嵌于脂质双分子层中, 并随着液晶态脂质流动而移位该模型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化学组成的不对称性4 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基本特征:膜的不对称性和膜的流动性不对称性 , 表现在结构和功能上, 结构方面主要是指膜蛋白和膜脂分部的不对称。
由于构成膜蛋白包括周边蛋白和向前蛋白, 他们在脂双层外分布不同, 由分子结构决定, 则膜蛋白分部的不对称性;脂质双层不对称性使膜的两层流动性有所不同, 有助于维持膜蛋白的极性;生物膜结构上的不对称性, 保证了膜功能的方向性, 使膜两侧具有不同功能流动性 , 表现在膜脂和膜蛋白的流动性膜脂的流动是由组成脂双层分子的膜脂的分子运动决定的 , 在相变温度以上, 脂类分子的运动为:侧向扩散、旋转运动、摆动运动、伸缩震荡、翻转运动、旋转异构;膜蛋白的运动性指膜蛋白可以在脂双分子层中自由漂浮, 有两种运动方式:侧向扩散和旋转扩散膜脂流动性对膜蛋白的运动型也有一定的影响5G1,S,G2,M 期特点 :G1:1. 具有限制点2. 有细胞的3 种增值状态3.RNA结构蛋白与酶蛋白的大量与持续合成4. 细胞体积增大5. 染色体去凝集6.DNA含量为 2C S期:1.DAN复制 , 含量加倍为4C2.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合成3. 组装核小体 , 染色质复制4. 中心体复制G2期:1.RNA蛋白质的合成 , 如微管蛋白和有丝分裂促进因子的合成2.DNA含量为 4CM期:染色体分离和胞质的分裂6 膜系统各细胞结构的特征酶是什么?各个细胞结构的主要功能怎样?质网的特征酶是:葡萄糖-6- 磷酸酶 , 主要功能:糙面质网: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折叠、2 / 10 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蛋白质的运输、糙面质网和膜脂的合成;光面质网:脂类的合成与运转、解毒作用、糖原的代谢、储存和调节Ca2+ 浓度;高尔基复合体的特征酶是:糖基转移酶 , 主要功能: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将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与包装,然后分门别类地送到细胞特定的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
溶酶体的特征酶是:酸性磷酸酶, 主要功能:消化和营养保护、参与机体组织器官的变态和退化、参与受精作用、参与激素的合成与浓度调节;过氧化物酶的特征酶是:过氧化氢酶; 主要功能: 调节细胞的氧力、解毒作用7 DNA双螺旋结构与其意义: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是有Watson和 crick提出; DNA分子有两条多核苷酸连组成 , 每条链都围绕同一个中心轴形成螺旋, 两股连的走向相反, 形成逆向平行状态的双螺旋;两条多核苷酸连中含碱基 , 在双螺旋测通过氢键形成互补的碱基对;每一个碱基对位于同一平面上,并垂直于螺旋轴,一个螺旋含有10 碱基对;相邻碱基对之间距离0.34nm, 双螺旋连直径为2nmDNA 双螺旋结构意义:一是他决定了 DNA分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从而决定了生物界物种的多样性;二是准确地说明了DAN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精确的复制和传递给子细胞, 保证了遗传的连续性和物种的稳定性8 蛋白质的结构和特点: 蛋白质都是有氨基酸构成的多聚体, 每种蛋白质分子都有其独特的三维结构 ,有该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决定的蛋白质分子具有四个等级的空间结构, 其中多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称为一级结构, 维持一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有肽键氢键二硫键。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螺旋和片层结构, 由氢键维持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肽键进一步卷曲折叠构成更为复杂的空间结构, 称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参与维系三级结构的化学建有氢键离子键和疏水键 只有一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 在三级结构基础上可表现生物活性, 但具有二条以上肽链的蛋白质就必须构成四级结构才能表现出生物活性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几个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形成的集合体, 其中没一条肽链称为一个亚基或亚单位9比较 DG和 IP3 信使途径的异同:胞外信号与本途径细胞膜受体特异性结合,受体被激活 , 通过 G蛋白的调节 , 然后磷脂酶C活化 , 分解分布于细胞膜脂双层层的PIP3, 生成 DG和IP3 两种第二信使;DG磷酸化细胞质中的蛋白激酶C,并是指被激活 , 它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最终促进细胞分裂增殖,PKC 还可以使多种靶细胞磷酸化, 促进细胞分泌, 神经细胞电兴奋等; IP3 与 Ca2+隔离库膜上的特意受体结合, 使钙释放并与细胞Ca2+受体结合 , 使 CM活化 ,最终导致胞cAMP水平下降 ,cGMP含量相对升高,促进细胞分裂增殖10 比较 cAMP信号通路与磷肌酰醇信号通路异同: cAMP :机制 , 通过 camp 调节细胞蛋白激酶的活性。
组成:西胞外信息分子, 受体 ,G 蛋白 , 腺苷酸环化酶 ,camp过程:配体G蛋白偶联受体 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 靶蛋白磷酸化细胞生物学效应 磷肌酰醇 : 机制: 通过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 , 使质膜上4.5 二磷酸磷脂酰肌醇水解产生第二信使组成:细胞外信息分子, 受体 ,G 蛋白 , 磷激酶 c过程:细胞外信号分子 G 蛋白偶联受体G 蛋白磷肌酶cPIP21.IP3 胞 Ca2+ 浓度升高 Ca2+Cam底物磷酸化细胞反应2.DAG 激活PKC 靶细胞磷酸化, 促进 Na+H+交换而使细胞PH增高 , 从而生物学效应11概述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 特点与主要功能组成: G蛋白偶联受体、三聚体GTP结合调节蛋白、G蛋白效应器、第二信使cAMP 、cGMP 、IP3、DG等 特点:胞质膜上最多, 也是最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是由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这种信号转导通路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7 次跨膜的受体、G蛋白和效应物 ; 产生第二信使功能:cAMP调节细胞中糖原的分解,cAMP-蛋白激酶A对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12 以肾上腺素引起肝细胞或肌细胞糖原分解为例,说刺激性cAMP信号途径1. 刺激性信号与肝细胞或者肌细胞膜上肾上腺素受体特异性结合, 受体被激活 , 构象改变 ,暴露于 Gs蛋白的结合位点2. 配体 - 受体复合体结合并活化Gs蛋白 , 使 Gs蛋白与腺苷酸环化3 / 10 酶结合 3.AC 活化 , 分解 ATP,产生 cAMP 。
4.cAMP磷酸化 A-激酶使之被活化,PKA 依次磷酸化无活性的靶蛋白, 引起连锁反应和一系列生物效应, 最终使肝糖原或者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为细胞利用5.Gs 蛋白构型改变,AC失活 ,Gs 蛋白恢复静息状态6.AC 可以被重新活化,直到信号离开 , 受体恢复原来构型为止, 最后当cAMP信使终止后 , 靶蛋白的活性在酶的作用下脱磷酸化恢复原状 , 糖原停止分解 . 13 DNA 和 RNA在组成、结构、分布和功能上有何区别?14、RNA主要有几种?简述它们的主要结构、功能和存在部位RNA包括: mRNA, 由一条多核苷酸链组成, 基本上呈线形 , 局部呈双链 , 形成发夹式结构功能: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链通过密码子决定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存在部位:细胞质或核糖体 tRNA 主要结构是:氨基酸臂、D环、反密码环、TCG环、额外环 tRNA 分类的重要指标功能: 运输氨基酸到核糖体存在部位:细胞质或核糖体rRNA,呈线形 , 某些节段可能成双螺旋结构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存在部位:细胞中的核糖体15 比较 MtDNA与 nDNA的结构特点?16 DNA 复制的特点 : 半保留复制: DNA 复制是以 DNA 自身为模板 , 在 DNA聚合酶等作用下,以碱基互补原则合成与模板DNA完全相同的新DNA分子。
多起点双向复制:从链上某个特定的起始点开始, 同时向两侧反方向推进不连续复制:连接冈崎片段不同步复制:真核细胞染色体中,可同时有多个起始复制点17质网的功能:使细胞质区域化, 为物质代谢提供特定的环境;扩大膜的表面积, 有利于酶的分布提高代谢效率;为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重要合成基地;解毒作用;参与物质运输、物质交换;对细胞起机械支持作用18 质网合成蛋白质分类:质网分为光面质网和糙面质网, 光面质网主要合成脂类, 糙面质网主要合成蛋白质, 其合成蛋白质的类型有3 种: 1. 分泌蛋白 , 合成后游离于质网腔, 以运输小泡形式运送到高尔基复合体, 在哪里被加工修饰后进一步送到细胞表面, 在最后经胞吐作用分泌到胞外 2. 膜蛋白 ,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首先被嵌入质网成为跨膜蛋白, 经过小跑运输把膜蛋白送到高尔基复合体, 溶酶体和细胞膜3. 细胞器驻留蛋白, 驻留在质网 , 高尔基复合体DNA RNA 戊糖脱氧核糖核糖碱基A G C T A G C U 磷酸磷酸磷酸核苷酸种类dAMP dGMP dCMP dTMP AMP GMP CMP UMP 结构双链单链存在部位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功能存储、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与遗传信息表达有关MtDNA nDNA 裸露的双链环状分子与组蛋白等结合形成染色质, 线性分子人 MtDNA含有 37 个 gene, 其中编码13 钟蛋白质 , 占线粒体总量的5-10% gene 数量 1-3 万个 ,90-95% 的 Mt 的蛋白由nDNA编码gene 排列紧凑 , 不含含子在 gene 的结构中插入有含子突变频率高 , 是 nDNA的 5-10 倍突变频率叫前者低母性遗传孟德尔遗传与 通用密码子 不同适合 通用密码子 可自我复制、转录、翻译, 整个过程需nDNA编码的酶帮助无 mtDNA编码的蛋白质 ,Mt 氧化磷酸化功能不能进行4 / 10 和溶酶体等细胞器的蛋白质都是在糙面质网合成. 19、结合 Gc的形态结构特征, 谈谈它是怎样行使其生理功能的?1、 高尔基体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