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doc
47页苏教版数学第七册1~6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内容包括口算、笔算、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四部分一)口算:几百几十的数除以几十(商是一位数,没有余数);稍难些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积不超过100)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没有余数)(二)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两位数或一位数、商里有0或没有0)(三)估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上可能是几(四)解决实际问题:用除法计算的一步问题或两步问题(分步解答)四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在安排上以笔算为主线,让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交叉进行、有机结合全单元内容大致分三段编写:第一段教学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在这一段里着重让学生体会笔算的方法,同时教学几百几十的数除以几十和稍难些的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等口算第二段教学三位数除以非整十的两位数,着重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试商方法第三段着重教学调商,同时教学口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以及估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的最高位上可能是几1、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先教学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然后教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充分体现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商是一位数的除法里,以最容易的整十数除以整十数为起点,逐步发展到非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和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在商是两位数的除法里,从商的个位上不是0发展到商的个位上是0,充分展开了学生认知的建构过程1) 先口算或者先估算,然后教学竖式计算,有利于学生理解商的位置第1页的例题第一次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材先让学生口算60÷20,在知道商是3以后再用竖式计算试一试”中96÷20的被除数是非整十的两位数,而且有余数,教材用填方框的形式辅助学生进行竖式计算150÷30是三位数除以整十数,让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无论是例题还是“试一试”都把“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作为主要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让他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迈好第一步由于笔算60÷20和96÷20、150÷30时学生已经知道商是几,所以容易理解“要写在商的个位上”的道理第3页的例题在列出算式420÷30以后,先估计商大约是多少,在知道商是十几的基础上教学竖式计算学生知道了商是十几的数,就有条件理解为什么先算竖式里的42除以30,“1”为什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等问题例题下面的“试一试”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 420÷40和 420÷5,这两题的商分别是两位数和一位数,除的过程和步骤也不相同,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体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竖式计算的要点是“怎样除”以及“商写在哪里”,第3页“在小组里说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怎样算”是这一段除法学习的小结。
通过对例题和“试一试”的回顾,初步总结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思考和交流中,学生自主构建计算法则,既获得数学知识,又发展了数学思考2) 发挥验算的作用,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善第1页例题是几十除以几十,且没有余数,教材完整呈现了竖式试一试”中一道题是几十几除以几十且有余数,另一道题是几百几十除以几十教材让学生在变式情境中应用例题里学到的方法,并且在竖式计算后提示学生“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第3页例题是第一次竖式计算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材在竖式里留出一半让学生继续算下去,也提出验算的要求这两次验算的意义不单是检查竖式计算是否正确,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降低了接受学习的比重,扩大自主探索和知识迁移的空间在“尝试—验证”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学会学习在遇到新的数学问题时,往往可以通过合情推理得出数学猜想,然后寻找证据,得出证明第2页的第3题、第4页的第3题和第5页的第3题都要求先计算再验算学生通过验算能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及时发现和纠正除法计算时的错误3) 精心设计口算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本单元教学的口算内容比较多,教材有针对性地作了安排,便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和能力,学习新的口算。
① 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如60÷20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交流算法,在算法多样的基础上引导从简单的除法类推,并把这种算法向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如120÷60等)迁移这种意图在例题和“想想做做”里能清楚地看到② 安排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与除以整十数的对比,帮助学生理清计算思路第5页第1题把210÷3和210÷30编成一组,学生可以从前一题商70、后一题商7体会这两题在计算时的不同,从而进一步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算法③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从比较容易的带出稍难些的第5页第5题里的13×3,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能口算13×5需要进位,比不进位的乘法稍难一些,是本单元教学的口算之一教材让学生先口算13×3,再口算13×5,引导学生把前一题的思路和方法迁移到后一题上,同时注意两题在计算中的不同点,从而处理好不进位与进位的问题除法的口算教学也作了类似的设计,24÷2,学生已经能口算,34÷2由于除的时候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所以稍难一些,也是本单元教学的口算之一教材让学生先口算24÷2,再口算34÷2,调动起已有的口算与笔算经验,提高口算能力类似 96÷20、420÷50这样的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虽然教材都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没有列入口算要求,但是,这些题的商实际上是通过口算得到的。
而且,这也是笔算三位数除以非整十的两位数时试商的重要基础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除法题,如第5页第2题“先说出各题的商是几,再计算”,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求商的方法4) 用学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的同时,教材里安排了许多用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大多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在第一学段已经教学,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解决第2页第4题利用新学习的除法进行时、分、秒相邻单位间的换算,这是以前没有进行过的,要帮助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如180分=?时,因为60分是1时,180分是3个60分(180÷60=3),所以180分等于3时第2页第6题把73枚1元硬币换成10元、20元纸币在认识人民币时,学生根据人民币的面值和生活经验进行过这样的换币练习现在再进行这样的换币,要联系学习的除法计算73÷10=7……3和73÷20=3……13进行数学化的思考第4页第4题是学生第一次解答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的数量,求宽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希望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求出长方形的宽,比如像90×(4)=360这种思考也是好的然后联系乘除法的关系,列式360÷90计算,体会“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个数量关系有一点在教学时应该注意: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用一句话回答问题。
例题让学生在答句中填数,练习时应要求学生写出答句2 改进试商和调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逐渐形成计算技能1) 优化试商的教材结构,引导学生主动地试商第6页的例题、“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着重教学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的试商试商历来是除法教学的难点,过去往往采用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把试商的方法讲给学生听,示范给学生看,逼着学生在模仿中学会试商本单元教材优化试商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分五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按教材提示尝试计算192÷32,初步体会试商方法例题在列出算式后,告诉学生“32接近30,把32看作30来试商”并在竖式中除数的上面写出“30”,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192÷32的计算在这一步的教学中要注意两点:(1) 把除数32看成30试商的意思是,把192÷30的商作为192÷32的商进行计算;(2) 商“6”必须和除数32相乘,不能和30相乘第二步,让学生通过验算证实这样的试商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第三步是“试一试”,让学生独立计算192÷39,被除数192不变,除数从32变成39,引导学生主动地把39看成40试商,再次经历把除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试商的过程,体会试商方法第四步,让学生回顾例题和“试一试”的试商,初步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第五步,在“想想做做”里安排说试商方法的练习,促进方法的内化教材彻底改变了试商方法的灌输式教学,通过必要的点拨和提出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试商,这是编写的亮点和创新第15页“你知道吗”介绍了一些其他试商方法,如“同头无除商八、九”“除数折半商四、五”等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学习使用,作为“四舍五入试商方法”的补充,体会试商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但不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要求在练习二里加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和估算练习,一方面能有效地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另一方面通过练习发展数感,为继续教学调商作必要的准备第6题“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再计算”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的计算法则2) 优化调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调商如果试出的初商过大或过小都需要调商,调商作为试商的延续与发展,能有效地提高除法的计算能力当被除数小于除数与初商的乘积时,则初商过大,应该调小些;当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则初商过小,应该调大些教材没有把这些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具体情境和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学习调商学生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早已知道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他们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遇到商乘除数的积比被除数大,知道“不够减”,这些都是教学调商可以利用的资源。
教材充分注意到调商是教学难点,把需要调商的两种情况分别教学先教学把过大的初商调小,再教学把过小的初商调大教材都安排了例题和“想想做做”,并在练习三里进行调商的综合练习教材第8、9页的例题分别创设初商过大或初商过小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9乘34得306,272比306小怎么办”以及余数是36,除数也是36,“商6对吗”这些问题揭示新的认知冲突,放手让学生解决新的矛盾,从中体会什么是调商、为什么要调商以及怎样调商第10页例题后面的“你能比较这两题试商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给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他们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比较如这两题都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试商,但34接近30、36接近40;这两题都需要调商,但初商不恰当的具体表现是不同的,调商的方向也不同……这些都要在充分的交流中相互补充、相互评价,逐渐深入和完善两次“想想做做”都作了有层次的设计先是根据竖式的试商情况说出准确的商,这是有关调商的专项练习,使学生对什么是初商过大、什么是初商过小有更清楚的认识然后列举一些计算除法经常发生的错误,让学生识别并改正,提醒学生防止这些错误最后是完整地进行除法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既要试商,又要调商,使学生掌握除法的计算技能。
练习三里设计了一些计算题组,都有可以进行比较的内容一是要不要调商的比较,如第1题每组的两道题中,如果把除数都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试商,那么上面的一道题不需要调商,下面的一道题需要调商如果在上面一题的基础上看下面一题,就能直接得到适宜的商,简化了调商的书写过程二是怎样调商的比较,如第4题同组的两道计算,分别出现需要调商的两种情况三是带出新的口算内容,如第6题从12×3=36得出36÷3=12和36÷12=3,其中的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就是新教学的口算3) 加强估算,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在教学试商和调商的同时,教材在练习里多次安排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大致有两类估算题,一类 是“说出商是几位数”,如403÷81的商是一位数,899÷29的商是两位数这类估算是学生初步学会竖式计算之后进行的,通过判断商的位数,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算法另一类 估算是“估计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如果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一位数,那么这道除法题的商可能是几;如果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两位数,那么这道除法题的商可能是几十多这类估算是教学了试商和调商后进行的,通过估算能促进学生掌握试商、调商的方法,并形成一些技巧。
这两类估算中,前一类估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