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谋篇布局 之某诗句的作用知识点与训练题汇总.docx
7页诗歌鉴赏谋篇布局 之某诗句的作用知识点与训练题 一、复习目标: 从诗歌的谋篇布局入手,整体理解诗歌内容,掌握结构类题目的解题策略 二、考纲解读: 本考点属于高考《考试大纲》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内容结构技巧的考查,多数以考查诗句的作用为主 三、知识梳理: (一)篇章结构总括 古诗词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作铺垫,而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也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 诗歌的结构是为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服务的,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2.重章叠句铺垫照应过渡 3.开篇点题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二)结构技巧的常用术语:统领全篇、开门见山、线索、抑扬、层层深入、铺垫、照应、重章叠句、承上启下(过渡)、以景结情、卒章显志 ①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我们也可以说,诗歌中的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 ②照应,包括首尾照应和照应文题两种,照应要答出“什么”和“什么”相照应(景还是情)其中,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③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如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④考查句子的作用,要注意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首句考虑的答题角度有:内容上写了什么,点明什么,渲染气氛,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结构上:总领全诗,为下文的什么作铺垫中间句的作用在结构上考虑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什么,引起下文的什么或为下文的什么作铺垫结尾句在结构上考虑照应,如果是写景的句子,考虑以景结情,如果是议论的句子考虑卒章显志在具体回答问题时综合考虑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 如承上启下: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结构上,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⑤以景结情是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这种写法能使诗歌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使诗歌形象含蓄、耐人咀嚼,让读者感到意犹未尽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⑥卒章显志是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例一:《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例二:《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四、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青玉案(金)元好问 落红吹满沙头路似总为、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镜中冉冉韶华暮欲写幽怀恨无句九十花期能几许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简析上片“落红吹满沙头路”的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 (三)阅读下边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渡湘江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唐代诗人,杜甫祖父,一生仕途失意,唐中宗时曾被贬到极为偏远的峰州这首诗是他在被贬的途中所作 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4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人游塞王建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边头]边疆;边地 “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屈原庙(明)梁辰鱼① 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②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③昼舞白霓幡 龙舆已逐峰头梦④,鱼腹空埋水底魂斑竹丛丛杂芳杜⑤,鹧鸪飞处欲黄昏 ①梁辰鱼:戏剧家,生活在君庸臣昏、阉党当政的明末时代②水蘩:即白蒿,可食,古代用为祭品。
③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的山神、仙灵的形象④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⑤杜:指杜蘅, 香草名 诗歌这样结尾有何作用?(4分) (六)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诉衷情令·长安怀古康与之 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是春梦,留下古今愁君莫上,古原头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康与之,北宋末年南宋初期词人,此词作于词人南渡之前①阿房:宫名秦始皇营建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