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简单近似数 (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docx
2页4 简单近似数 (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2. 能够掌握简单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简单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简单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应用简单近似数求解实际问题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2. 归纳法;3. 实践法;4. 讨论法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反思启示教师出示一个 2.5cm 长的木头,让学生们估算它的长度,并用尺子测量检验估算值的准确性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们意识到数值计算的重要性,同时引入近似数的概念2. 概念解释教师讲解近似数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比较接近实际数值的数例如,在估算木头长度时,用 2cm 或 3cm 可以近似代替 2.5cm3. 计算方法教师演示简单近似数的计算方法,例如在计算 15 ÷ 4 时,用 16 ÷ 4 或 12 ÷ 3 进行近似计算等4. 实践应用教师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随身携带的计算器或上的计算器在计算时也可能采用近似数计算,让学生们思考什么情况下需要采用近似数计算以及如何选择近似数5. 小结归纳教师让学生们互相讨论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总结归纳近似数的基本内容。
五、教学评估1. 手工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完成计算并写在纸上,检查计算准确度;2. 课堂测试:教师出示测试题,检验学生们对于近似数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3. 教师评估:老师根据授课情况、学生回答问题、练习和测试的成绩,以及课堂表现等,评估教学效果六、教学后记近似数是基础数学概念之一,掌握好它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可以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将近似数的应用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