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所见的乡义与国家的关系.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3308478
  • 上传时间:2017-10-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70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所见的乡义与国家的关系佐川英治前言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是一个建于北齐后主武平元年(570)秋的石柱,用来纪念当地建立乡义石柱现存于河北省定兴县石柱村的丘岗上高 6.65 米,由塔屋、柱身、础石等三部分组成,柱身刻题额、题记和三千多字的颂文唐长孺《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所见的课田与庄田》中指出石柱上的施地题记有“课田”、“庄田”等记载①,表明这个石柱是研究北朝均田制的重要史料笔者受这篇论文的触发,赴现场考察后,做了一些研究,重新认识了这块石柱所刻的重要内容,并产生了一些与唐先生不同的意见以下笔者将从(一)乡义经济的发展,(二)施入义坊的土地的特征,(三)均田制和乡义的关系这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希望由此能窥视国家和乡义的关系以及乡义发展的历史背景一、乡义的经济发展乡义的所在地属北魏幽州上谷郡故安县,北齐幽州范阳郡范阳县北魏末的六镇之乱是创设乡义的契机525 年杜洛周在上谷举兵,526 年葛荣在左人城举兵,范阳一带先后成为他们的势力范围528 年韩楼在蓟城举兵,范阳一带成了韩楼和尔朱势力的主战场2石柱颂序描写当时的状况说:“士不芸锝,女无机杼行路阻绝,音信虚悬残害村薄,邻伍哀不相及。

      屠戮城社,馆在皆如麻乱形骸曝露,相看聚作丘山流血如河,远近翻为丹地当地的王兴国哀怜这些死者而将其遗体“乡葬”石柱正面的题名称王兴国“元造义”,并列举着“元乡葬”十人的名字他们的活动不久发展到“义食”,然后修建起“义堂”颂序云:其时虽复公路远通、私涂尚阻百里绝烟、投厝靡托仍有兴国、市贵,去来墓傍,休歇冢侧,嗟同葬之因缘,念往人之业报,遂兴誓愿,赒给万有各劝妻孥,抽割衣食,负釜提壶,就兹墓左,共设义食,以拯饥虚于后荏苒因构义堂又颂云:“念此浮魂,嗟于游息,近减家资,远凭此识,于此冢傍,遂为义食颂序的“市贵”是元乡葬的田市贵另外题名列举“元贡义”四人的名字以上是建设乡义的第一阶段不过,他们不是特别富裕的,而且只是各自拿出自己“家资”资助活动,所以这个阶段的活动不会那么大范阳卢文翼是北魏著名儒者卢玄的子孙《魏书》卷四七《卢玄传附文翼传》:“文甫弟文翼,字仲佑少甚轻躁,晚颇改节为员外郎,因归乡里永安中,为都督,守范阳三城,拒贼帅韩娄有功,赐爵范阳子永熙中,除右将军、太中大夫栖迟桑井而卒,年六十大概“栖迟桑井”的时候,他请国统慧光的弟子昙遵来3这里从此开始了建设乡义的第二个阶段昙遵带着居士冯叔平、路和仁和道俗弟子五十人,他们大概在离义堂不远的地方建设了“清馆”:居士冯叔平、居士路和仁等,道俗弟子五十余人,别立清馆,四事供养。

      敷扬秘教,流通大通,五冬六夏,首尾相继鳞羽团其德音,缁素服其惠了,贵贱往来,于是乎盛便于此义,深助功德不久,昙遵因被敕而离开乡义去晋阳,路和仁也跟着昙遵去了晋阳当时乡义遭遇危机,卢文翼的儿子卢士朗成为檀越颂序云“仍忧虑此义,便为檀越”路和仁仅仅一年就得到准许回到乡义以后,他跟冯叔平一起指导乡义的活动这时期乡义在范阳卢氏和佛教教团的庇护下成长,不过,乡义独自的经济基础依然薄弱,活动不稳定武定四年(546)官道西移,对乡义活动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乡义决定在沿路的地方重新设置义堂那时向乡义提供土地的是当地地主严僧安一族建设乡义的第三阶段从此开始颂序云:武定四年,○神武北狩,○敕道西移,旧堂寥廓,行人稍简乃复依随官路,改卜今营,爰其经始,厥堵靡立便有笃信弟子严4僧安,合宗夙藉道因,早通幽旨……愿共恒河联□命,各舍课田,同营此业,方圆多少,皆如别题,俱若布金,誓无退易别题”是在石柱正面题名下的施地题记以后,颂序中列举多项乡义的重要活动譬如,《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天保六年(555)十二月:“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九百里《隋书》卷二三《五行志》又云:后齐天保八年,河北六州、河南十二州蝗。

      畿人皆祭之帝问魏尹丞崔叔瓒曰:“何故虫?”叔瓒对曰:“《五行志》云:‘土功不时则蝗虫为灾’今外筑长城,内修三台,故致灾也帝大怒,殴其颊,擢其发,溷中物涂其头役者不止九年,山东又蝗,十年,幽州大蝗《北齐书》卷一三《赵郡王额怯》又云:“役徒罢作,任其自返,丁壮之辈,各自先归,赢弱之徒,弃在山北,加以饥病,多致僵殒此时,乡义举办了救济活动,颂序说:天保螽虫之岁,长围作起之春,公私往还,南北满路,若军若汉,或文或武,旦发者千群,暮来者万队,犹若纯陁之□,□□□穷,舍利香积,曾何云媿,兼复病者给药,死者塼埋、斋送追悼、皆如亲戚另外,《北齐书》卷七《武成帝纪》河清三年:“山东大水,饥死者不可胜计,诏发赈给,事竟不行此时,乡义也有活动5颂序云:“仍以河清遭涝,人多饥毙,父子分张,不相存救,于此义食,终不暂舍……”由此看来,严氏施地为乡义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使乡义活动变得活跃起来下面的资料是石柱中的施地题记这是笔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并使用各种版本校勘出的《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全录文》中的一部分②1)初施义园宅地主笃信○弟子严僧安,故人严承,严法胤,严僧之,严道业严惠仙,(2)严平仁等,并解苦空,仰慕祗陁之惠,设供招纳,舍地置坊。

      僧安手自穿井,定基立(3)宅,实是起义擅越今义坊园地,西至旧官道中,东尽明武城墴,悉是严氏世业课(4)田,皆为种善来资,忻舍无悔○施主僧安,夙植定因,遭灾无难,荒后宝育男女,(5)并各端慧长子怀秀,次息奉悦,第三息怀达,第四要欣,性并恭孝,敬从父命,立(6)义十载有余,重施义南课田八十亩,东至城门,西届旧官道中,平垣良□,立文6(7)永施,任义园食,众领莳果,普天共味,随时礼念,愿资檀主因兹感悟,宗房相学,广(8)施如左:○施主严承长息侍伯、伯弟阿继,孝心纯至,为父母重施义东城壕,城南(9)两端廿亩地,任义拓园种殖供宾,冥资施主,冀若把土,来招轮报○施主严光璨、璨(10)弟市显,兄弟门华礼、风仪并著,儿孙端质,乡间敬尚,施心弥隆,念福重义,有甚家(11)人璨弟市显,显息士林,璨息惠房,第三定兴,璨孙洪略,共施武郭庄田四顷,施心坚(12)固,众虽废庄,任众回便卖买庄田收利,福用见修薄拘之因,来受署提无尽之果○(13)施主严道业,业长息桃宾,父子重义轻财,为福舍地,现招卜利,当获提伽恣宝○施主(14)严惠仙,仙长子阿怀,第二兰怀、天宝等,信义精诫,弗希世报,各施地廿亩,任众造园,种牧(15)济义,心度如海,舍著为念。

      ○施主严市念,念大儿□□,长弟阿礼、阿灰兄弟,□顺仰慕7(16)亡考,检地卅亩,□严奉地,与义作园,利供一切,愿资亡者,既能存亡博惠,离车净昆永迢据此,严氏施地有“初施”和“重施”的两个阶段关于这些唐长孺氏曾指出:“因为严僧安武定四年已曾施舍,所以这里记他的儿子们为‘重施’,时间已在武定四年(546)初施后十年余,即北齐天保七年(5,56)稍后121 页)“初施”的具体面积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应该是施地题记说的“西至旧官途中,东尽明武城”③对此,颂序云:“其形势也,左跨明武,右带长逵,却负清洳,面临观台是义坊的最大范围这些土地肯定是“重施”以后扩大的在施地题记上部围绕石柱刻着施地主的题名下面按川页序列出:严僧安、严阿承(严承)、严光璨、严市严、严道业、严惠仙、严市念、严天保、李令弟、李小买、严僧芝、陈独怜、严阿头、严智岩、严乐平、严智岳、严远郡、严绍建、严松林、严道嵩、严智顺、严阿害、严海滨、李叔贤、李伯悦、李胤宝、李阿楷划了下线的是在施地题记中出现的人物双重线是“初施”的施主其他多半施主大概是“重施”以后的施主武定四年严僧安等施人的土地仅限于旧官道和明武城之间重施”以后施主繁多,义坊土地扩大到明武城的东边,恐怕西侧也远远超过旧官道。

      8根据颂序,居士路和仁“独主义徒”以后,义坊的规模急速扩大乃修万门堂,改创墙院宝塔连云,共落照以争辉,甍宇接汉,将危峰以欝迾虽曰义坊,无异茄蓝,□□□园、何殊柰苑,庄矣丽矣,难得而称冯叔平在天保八年(557)死去,被埋葬在“义左”路和仁开始“独主”也许是冯叔平死亡以后如果这个推测是正确的,义坊的“茄蓝”化与“重施”在时期上看重合在一起看来,天保末年以后,义坊逐渐成为庄园主恐怕跟这样的义坊的扩大有关,到天保十年,乡义开始寻求国家的认可天保十年,独孤使君宽仁爱厚,慈流广被不限微细,有效必申,便遣州都兼别驾李士合、范阳郡功曹皇甫遵□□□□□首王兴国、义主路和仁、义夫田鸾峰④(一共列举二十九人的名字)……七十九人等,具状○奏闻,时蒙优○旨,依式标□,□□□年、寻有符下石柱正面上部的题名刻有“大齐大宁二年四月十七日省符下标”,省符下时已是武成帝大宁二年(562)天保十年文宣帝死去后,政治的混乱持续了一段时间,共花费了三年据上述所说,笔者认为乡义经济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对乡义的发展来说,严氏捐献土地的意义很大施地题记刻在石柱正面9题名下最显眼的地方,这表示施地对乡义贡献的重要性那么,他们捐献的是什么样的土地呢?下面根据施地题记做进一步探讨。

      二、施地题记的特性与内容施地题记这种资料在唐代寺院碑铭里有不少,陶希圣编校《唐代寺院经济》中搜集了很多资料⑤仁井田升在《唐宋法律文书の研究》中把它叫做“土地施入文书”⑥,并研究了文件形式和内容唐宋时代的捐地文件,一般有以下项目:(一)捐献的年月日,(二)捐献者,(三)捐献的因缘,(四)捐献的对象,(五)捐献的目的及条件,(六)接受捐献的寺院,(七)誓约文书,(八)对侵占和干扰者的诅咒等与此相比,施地题记中的捐献年月日写得比较暧昧,而且没有诅咒文字,可是大体上符合唐宋时代的捐献文件的条件仁井田论文中所收录的南北朝时代唯一的捐献文件是西魏大统三年(537)的《中兴寺造像碑》这本来是罗振玉带到日本的拓本,收录于美术史学家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雕像篇》⑦下面是施地的题记部分□大统三年岁/次戊午,四月己丑朔八日丙申,率固城上下村邑诸/郡守及都督戍主十州武义等,共崇斯福为国主大/王□□史,造中兴寺石像中略)……将军奉朝请南阳郡功曹宗达字法进/……军殿中将军北□□城……/将军殿中将军北襄州别驾从事史张起字次兴/众僧□檀越主施田廿五亩……将军殿中将军邯郸10县□□舍洛,/淂仕养檀越主施田肆亩镇西将军并州主簿□□□阳二县令南阳□□张成字绍兴息伏宝,/叔六拾檀越主施寺田十亩。

      宁远将军都督宗伯仁,□白田坛越主施寺田五十亩讨寇将军奉朝请宗清奴,/檀越主,檀越主施寺宅田一亩白田六亩乡邑主宗上字元先,/仕养叔施田檀越主施方井宅田十亩广武将军平州主簿宗荣凤,檀越主施方井宅田十亩平南将军□□太守□州别驾宗凤起,/檀越主施寺薗白田廿亩襄威将军奉朝请□阳县令宗方进,/檀越主施寺白田廿亩襄威将军奉朝请宗天荣,/檀越主施寺田廿亩南阳郡功曹宗显租,/大檀越主施白田肆亩园宅田十亩□□镇远府功曹参军宗思宾,/檀越主施寺并宅田廿亩襄威将军奉朝请南阳郡功曹宋璘凤,/檀越主施寺麻田十二亩下略)这里有寺田、宅田、园田、白田、麻田寺田意义不明白田大概是露田露田也称正田敦煌发现的“西魏大统十三年计帐样文书”中给百姓的田土是“麻、正、园”除了寺田以外,宅田、园田、白田、麻田都是均田制度中给百姓的田土上述田土面积二十亩左右,跟施地题记中严氏施入的差不多施地题记的“课田”大概是上述田土的总称但是,上面看不到像施地题记的“庄田四顷”那样规模很大的土地近年,池田温在《东アジア中古の荘园をめぐる一考察——荘庄の语の起源》中列举很多资料⑧,明确地指出六世纪南北朝已经对某种土地宽泛使用“庄”与“庄田”可是,从无位无冠的严11氏也拥有“庄田”的现象看,我们应该考虑当地有可能是宽乡。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云:“天保八年、议徙冀、定、瀛无田之人,谓之乐迁,于幽州范阳宽乡以处之百姓惊扰由此看来,范阳是宽乡较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