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92例分析.doc
4页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92例分析【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 效方法182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以 及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用的三联疗法;治疗 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治疗 4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 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1. 2临床表现患者门诊时,经自身描述或问询,多 数表现为胃部疼痛或胃部不适感、饭后饱胀、经常暧气打呃 等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厌食以及恶心呕吐等症 状1. 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三联药物治疗,三种药物 分别为奥美拉哩、阿莫西林以及果胶钱三种药物使用上述 药物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服用,服用时间为7 d疗组在对照 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汤剂治疗,中药汤剂的成分组成为: 柴胡、白术、党参、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砂仁、柴胡、 佛手、木香以及砂仁等;另对肝胃不和的患者加白芍、香附 以及郁金等;对脾胃湿热的患者加黄连、梔子以及黄苓等; 对脾胃虚寒型的患者加干姜等;治疗时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 适量加减药剂。
1. 4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诊断均参照我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4年制定的《慢性 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诊断标准[3],分为痊愈、 显效、有效和无效4种情况,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X100%o1. 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统计均采用SPSS19. 0统计 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 05为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后,对照组90例慢性胃炎患者中痊愈20例,显 效28例,有效25例,无效17例,治疗总有效率81.1%; 治疗组92例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33例,有效25例, 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93. 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详见表13讨论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 其本质上而言与人体神经代谢、内分泌紊乱以及体液代谢等 密切相关;从感染菌上来说,幽门螺杆菌是最常见也最为 关键的一种[4], 一般而言,慢性胃炎发现后,应积极治 疗,否则患病时间太长不去治疗或治疗不恰当,久之可发 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可合并异型增生,而上述是导致胃癌发生的关键。
当前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三联药物治疗 [5],三种药物主要为奥美拉吐、阿莫西林以及果胶钱,其 中奥美拉哩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质子泵抑制药,其进入胃 内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进而间接的保护了胃黏膜;阿莫 西林是临床中常用的抗菌药物,其主要为杀灭或抑制幽门螺杆菌;果胶钱是一种果胶与钱形成的复合物,其进入冃中,不仅可在胃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性薄膜,还可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保护性黏液,进而保护胃黏膜慢性胃 炎属我国传统医学“胃月完痛”以及“腹胀”的范畴,中医 认为,本病发病主要与患者日常饮食不规律、心情长时间 抑郁以及与长时间劳累有关[6]本次作者用自制汤剂结合 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较明显优势,能较快的缓解患者症状,同时副作用 较小,是治疗慢性胃炎较好的一种选择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临床中西药治疗常用的三联疗法,且安全性较高,副 作用较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参考文献[1] 房殿春,彭志江. 代消化及介入治疗,2007,张凤武,张燕宁, 萎缩性胃炎496例临床观察.胃黏膜屏障功能研究概况.现12 (1): 48-52.夏吴忠.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13 (4): 198-199.[3]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 杂志,2004, 10 (5): 314.[4] Lee CW, Rickman B, Rogers AB,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prevents progression of gastrie cancer in hypergastrinemic INS-GAS mice.Cancer Res, 2008, 68 (9): 3540-3548.⑸ 刘霖.胃癌前病变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C0X-2表达相关性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10, 39 (11): 1463-1465.[6]髙景峰,宗良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亚太传统医药,2014, 10 (1): 85-86.[收稿日期:2014-0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