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doc
5页语文学科读写融通“言” “意”兼得——试论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杨景岚王丽亚(昌平区城关小学,北京市102200)【摘要】阅读与写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的吸收;写作是运川, 是外化的表达因此,要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深入地细读文木,钻研文 木,从中寻找出能为深化文木理解“架桥铺路”的读写结合点来,把握重点,聚焦难点,“读 写融通”,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读书与写作的能力关键词】整体设计;准确把握;顺学而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揭示了读与写之间的辩证关系阅读与写作是一 个有机的整体著名的教冇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了,凭这个例了要使学 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读写的结合,能够锻炼出学生的语文索养, 达到“言与意齐飞,涵咏共读写一色”的境界,实现意少言的有机统一因此,耍把读与写 结合起來作为一个整体來看待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在 寓意、题材、体裁、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具,许多言外Z意须去研磨, 诸多文木背示的精彩须去探寻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地细读文木,钻研文木,从中 寻找出能为深化文本理解“架桥铺路”的“读写结合点”来,把握重点,聚焦难点,读写融 通,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读书少写作的能力。
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传统的读写结合侧重仿写,注重写作技巧的学习借鉴模仿;而 新课标卜的读写融通,注重读写的契合,注重科沪的训练,注重文本的感悟,是将阅读所得 恰当地渗透到写作构思之中,把阅读感受和体验转化为语言文字,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 力一、整体设计,进行“读写融通”灵动教学古人有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的写作理念用今天的话來说,就 是消解写作神秘感恐惧心,在没有“作文”意识的放松状态下自由表达最简便易行的是在 阅读中“读帖随写”,采用广种薄收的方法,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课中批注,这是读写结 合最随意的形式,一边读一边在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思Z处做上批注,便丁•读完后整理口己的 思路这既是一种读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的能力此时读是在理解、比较、质疑、联想、 创造中的读,是较高层次的读,批注则是充满思辨的写一)动笔顺乎自然时璽视阅读,拓展视野,体验情感,不管读的内容是课内与课外,做到不动笔墨不读I几 提笔在文字下作记号,动手于空白处写批注不求冥思苦想字字推敲,只管信手拈来顺乎口 然,-•词一句文从字顺,三言两语传情达意长短都是练笔,多少也算读书笔记如人教版 六下语文笫四组外国名篇名著章节中,《鲁宾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采用名著梗 概加精彩片段编排的。
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梗概,在整体把握梗概内容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浏览精彩片段,交流经常片段的精彩Z处,以及自己对鲁宾孙的评价或读后感受Z后引导 学生从单篇作品走向长篇作品,学生们在阅读《鲁宾孙湧流记》后情不自禁写下:“风雨之 后有彩虹,汹涌的浪潮之后是心旷神怡的美景,牛•命何尝不是如此呢? ”“九死一生的危难 后,终于安金上岸,庆幸庆幸从鲁宾孙所遇到的困难可以看出,我们平常轻易拿在手中 的面包是多么来之不易,要经过许多的工序才能制成不过,万事都得一步步地来做和信 鲁宾孙一定能克服困难等精彩语言真是动笔随心所欲——我手写我心,行文有个性 天长tl长,习惯成自然,写作何惧Z有?(二) 厚积薄发正当时感悟内容,积累语言,表现形式,不拘一格阅读小可寻段摘句,可列小标题,编写捉 纲,提炼成小诗,形式多样,求“异”存“同”如写提纲木是一个阅读训练要点,拟小标 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实践活动——锤炼小标题既要紧扣课文内容,乂要推敲用语的表现 力,对学生的概括能力是一种锻炼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拟的小标题被大家欣赏,所以在用 字上煞费苦心,讨论时都据理力争,此时的课堂氛围是灵动的、思维的火花不断的闪现、碰 撞,斟词酌句之教育不用老师费口舌。
三) 资料贯穿文本时许多的课文我们在上课前总要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以作补充,此时可利用阅读时查阅资料 把书读厚的机会,适时练笔,达到i举多得之目的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通过查 阅摘录人类对地球的环境污染、破坏情况等各种有用信息,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整理分 析的综合能力,将资料合理的补充到文章中,不知不觉中就进行了一次扩写训练;同时让学 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实地调杏、采访、记录、整理资料,这不就是写下“亲身经历的见闻、 感受”、“积累习作的素材”吗?二、准确把握,找寻“读写融通”的有效结合点阅读教学过程中亦可找到读写契合点,随文练笔就是-•种重要的方式,我们通称为小练 笔,它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 彼此交融,和谐运行它不同于单元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且紧 随阅读教学,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谓是“作文快餐”,简单 而且实用一) 趣味变写,延伸理解文本教材中有些课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学生学示,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文中的角色说,或 想为他们改变一个环境如五年级下册的《桥》,就是一篇感情浓厚的作品,塑造了老支书在洪水面前,舍己救 人的英雄形象。
教师结合课文的思想内涵,布置了这样一个练笔:洪水带走了老汉和他的儿 子,儿天后,人们回到了被洪水冲毁的家园,决定重修这朋桥,在桥上要刻下对老汉要说的 话,请你结合课文写几句可以看出,这样的设计既延续了文木人文内涵,又结合情境训练 了读写,学生在情感体验得到升华的同时,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如学习《草船借箭》可设计这样的小练笔:“如果鲁肃把诸葛亮的计划密报给周瑜,事 情会怎样? ” “假如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酉军出动,情况会怎样? ”“假如”通过 一系列的假如的练写,讣学牛明口诸葛亮之所以神机妙算,正是因为他早就预见到这些“假 如”都不会岀现这样的小练笔与课文内容结合的极为巧妙,既更深刻地理解诸葛亮的上知 天文下知地理,知人知心的本领来源于广博学识,冇达到了冇效练笔Z冃的二) 填空补白,与作者感同身受课文中由于作者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些情节,在教学 中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口”,既可拓展文本内涵,乂可使学牛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得 到充分发展教帅可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揣摩人物内心,描摹人物心理如《半截蜡烛》 一课师(过渡):望着越來越微弱的烛光,他的母亲——伯诺徳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她 似乎感到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时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就在这时候,家庭中的第 三个成员杰奎琳站了起来(指名读文中写杰奎琳的句了)师:同学们,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杰奎琳心里是怎么想的,文小没有直接描写,请你 根据这里的填空想一想,把它补充出来出示填空)烛焰摇曳,看到 ,看到 ,看到 ,杰奎琳心想: ,于是,就 O学主思考后交流,有学生写道:“烛焰摇曳,看到那越来越微弱的烛光,看到脸色严肃的母亲,看到火堆旁默默坐着的杰克,杰奎琳心想: 糟了,蜡烛快要燃尽了,再等下去情报就要暴露,我得赶快把它端走!于是,就娇声地对德 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段补白,是 随故事情节的发展,围绕主人公之一杰奎琳而设计的一段心理描写学生进行想彖补白的过 程,既是学生由感悟和品味语言文字向真情流露情感转化的过程,乂是学牛与文本、作者产 纶共鸣的过程在与文本自山对话的过程中,学纶能充分享受到自主创造的快乐,感受到语 文学习的乐趣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应抓住与文本冇密切联系的“空白”,重视“空白”, 巧用“空白”,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再如学习《普罗米修斯》-•课,课文中讲普罗米修斯盗到了火种,把火种拿回了火种, 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时,‘'人们得到火种欣喜若狂”的情节只是一笔带过,耒及细述。
为此,抓住这个空片点,设计小练笔:想象人们得到火种欣喜若狂的情景由于“点”选得 好,学生的思维火种也给点燃了冇学生写道:人们得到火种后,举着火把奔跑着传递着喜 讯,他们欢呼着,雀跃着:“有火了,有火了……”熊熊篝火被点燃,人们载歌载舞小孩 们有火來烤自己爱吃的食物;妇女们用火來烧水,准备痛痛快快地洗个澡;男人们用火來打 猎物器具……熊熊Z火映红了人们的脸庞,也映红了人们的心人们走出了黑暗,走出了寒 冷,迈进了光明这样一种补空白小练笔使课文内容更加具体,也更能突出人物形象,学生 对普罗米修斯的敬仰之情也表达出來了这些练习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少课文紧密相连,故学生容易表达,又表达贴切 不仅对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课文内容冇推动作用,对披文入悄更冇重要意义,同时又训练 了学生的写作技能三)模仿写作,融会体悟文本所谓仿写,就是学生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写出自己的所 见、所闻、所感,并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选取文木中能够 与写作“结合点”共同、相近的内容,指导学牛进行模仿训练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 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rti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牛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 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
《火烧云》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形象、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时, 火烧云的霞光、颜色、形状变化的魂丽情景由于课文以时间顺序来写,突出写了火烧云颜 色和形状变化多而快的特点,在写形状变化时,以出现——样子——变化这种顺序來写,很 有特点,于是,我以这篇文章中火烧云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为仿写点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颜色变化一节时,先让学生找出颜色变化多和快的句了,并圈出有关的词语学 生找到了“火烧云变化极多极快,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一会儿……”等句子他 们“从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等词语知道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Z快, 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等表示颜色的词语说明了火烧云了颜色的多通 过划句子,圈词语的学习方法,让学牛明白作者是怎样把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和快写具体的, 为仿写作好铺染在教学形状变化这一部分的内容时,让学生先学“马”的一节,按照“天空中出现了什 么——它的样子怎样——它是怎样变化的”这一顺序,用不同的线条画出有关的内容,学习 课文学生通过口学,找到了相关的句子,发现这一节是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写法另外几 节由于结构相似,我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学。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这段内容的写作特点掌握了写作特点,就为仿写作好了铺垫在学生清楚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Z后,我就讣 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仿写“变幻的云彩”,让他们把他们眼睛中看见的千 变万化的云,通过描写展示出來,学牛通过学习,掌握了写作的方法,老师从扶到放,放手 让学牛写,学牛写得得心应手,兴趣盎然在交流中,同学们眼中的云果真变化莫测,颜色、 形状的变化之神奇让我赞叹,而且,根据自己的喜好,有些学生仿写了颜色和形状,有些学 生对云的形状情冇独钟但是,无论是哪种仿写,学生都能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四) 续写文章,合理延续文本冇些文章所写的事悄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町继续或冇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 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如《凡卡》这篇课文的结尾,在凡卡熟 睡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吋候结束了,给我们留下了想像的空间其实这正是契诃夫的高明之处 但梦总是要醒的,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时请学生展开想象再写一写,通过凡 卡美梦的破碎,进一步体会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学生既得到写话的训练,也为表达对凡卡 命运是关注,表达对凡卡的同情,提供了一个平台在教学《这条小鱼在乎》一课时,我们町以依据原文,让孩子们展开合理的想彖,进行 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