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园大班歌曲:大鞋和小鞋.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无***
  • 文档编号:294638552
  • 上传时间:2022-05-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2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幼儿园大班歌曲:大鞋和小鞋   设计意图:   在孩子们家里的鞋架上排列着各式各样的鞋子,孩子们特殊喜爱去穿穿爸爸的大拖鞋、妈妈的高跟鞋、弟弟的老虎鞋,穿大鞋和小鞋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很喜爱做的一件事,我抓住孩子的这一爱好点,挖掘其蕴涵的教育因素,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歌曲《大鞋和小鞋》歌词结构工整、旋律活泼轻快、节奏富有对比,通过歌曲的学习能感受节奏的不同、强弱的变化,能体验音乐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2、在老师的引导下,表现歌曲中大鞋和小鞋不同的音乐性质   3、体验唱歌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预备:   1、幼儿穿过大鞋和小鞋   2、图谱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友爱的小伴侣们,你脚上穿的鞋子舒适吗?今日天气真不错,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出去走走吧!'随音乐有节奏地踮步走、踏步走进活动室   二、引导幼儿观看,了解大鞋和小鞋的不同特征   1、(出示大鞋和小鞋的图片)咦,这是什么?这两双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你穿过这么大的鞋吗?大鞋怎么样?你穿过这么小的鞋吗?小鞋怎么样?(又大又重和又小又轻)3、(出示节奏谱)这儿有两张节奏谱,请小伴侣先自己拍一拍再一起拍一拍。

      大鞋缓慢,用四分音符的节奏表现;小鞋轻快,用八分音符的节奏表现两张节奏谱有什么不一样?哪张送给大鞋?哪张送给小鞋呢?   4、是呀,大鞋又大又重,用慢的节奏表现;小鞋又小又轻,用快的节奏表现我们也来穿穿又大又重的大鞋和又小又轻的小鞋吧!(做做动作,感受沉重缓慢和小巧轻快)三、引导幼儿听音乐,启发幼儿学习大鞋和小鞋所发声音的不同   1、老师清唱,幼儿观赏歌曲   过渡:老师把大鞋和小鞋编成了一首歌,请小伴侣认真听一听,我在歌里唱了些什么?   提问:①你听到了什么?(依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小图谱)②我穿着爸爸的鞋像什么?走起路来发出了什么声音?   ③我穿着娃娃的鞋像什么?走起路来会发出什么声音?   2、 幼儿再次观赏歌曲   过渡:我们再来听一听,想一想这些小图片应当怎么摆放?   请一幼儿上来摆一摆,并一起说一说、唱一唱,验证对错   四、幼儿学唱歌曲,能唱出歌曲的不同性质   1、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着图谱来唱一唱这首歌曲吧真好听!声音再整齐一点会更好听!   2、唱得真好!这一次我们把大鞋又大又重、小鞋又小又轻的感觉唱出来,你们能行吗?   五、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我们来合作演唱好吗?   ①请男孩子唱大鞋,女孩子唱小鞋,大鞋要唱得怎么样?(沉重缓慢)小鞋要唱得怎么样?(轻快跳动)②交换一下,请留意你们的声音哦!   2、表演歌曲你喜爱这首歌曲吗?为什么呢?那我们一起来表演这首好听又好玩的歌曲吧!   教后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顺当的结束了,下面我从活动的过程、活动的效果这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大鞋和小鞋》是一首经典的老歌,大鞋和小鞋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穿着玩的,歌曲中的两段的节奏富有对比性,大鞋和小鞋不仅形状具有对比性,而且所发出的声音也富有对比性大鞋沉重缓慢,用四分节奏表现;小鞋小巧轻快,用八分节奏表现,我把这一音乐元素作为了活动的重难点,活动中,我还把重难点并重前置,突出了学习的重点,也巩固了学习的效果假如把歌曲中的两种声音的练习放到其次环节来,让幼儿说说、唱唱,那么后面学习歌曲就更简单了   环节的设计流畅、紧扣,过渡自然,通过引导幼儿沟通想法、做做动作形成了一个动静交替的课堂,制作的图片精致美丽,有效地关心幼儿理解、记忆歌词,为学习歌曲降低了难度在请幼儿摆放图片消失错误时,老师可以唱一唱关心验证,让幼儿自主地发觉摆放的错误,在请幼儿来订正,并带幼儿多读两遍歌词,为后面的演唱做充分的铺垫。

      在幼儿演唱歌曲的过程中,采纳了多种形式的演唱方式,激发了幼儿演唱歌曲的爱好,也巩固了学习的效果,体验了合作的欢乐   在本次活动中,采纳了提问、谈话、观看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孩子们对这首歌曲的学习特别感爱好,整个活动中始终围围着老师的引导进行学习《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敬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敬重幼儿身心进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嬉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共性的进展在这次活动在中,主要学法就是让孩子在活动中玩得尽兴,从而引导幼儿多角度、多方向的发散思维,培育了他们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力量,也进展了他们的创新力量   假如在大班下学期,还可以加入创编环节,如妈妈的高跟鞋、爸爸的大拖鞋等等,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和体会声音的变化,培育创编力量 - 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