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化》导学案人教版.doc
2页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掌握青铜器的发展、代表及特点,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2、初步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3、认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青铜器的代表及其高超工艺学习难点:正确理解青铜文明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我国出现青铜器的时间是 社会末期, 社会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中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是巨大的 和造型奇特的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文化,那里出土的 、 、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3、除青铜制造业外,商周时期的 业和 业也很发达。
4、农业、 、 和商业的发展,形成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化5、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主要的生产方式是 业,主要劳动力是 6、思考:“动脑筋”(第26页)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 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 结合第26、27页插图,识读图形,记住名称并讨论回答:为什么说商朝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第二子目: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 通过学习,知道我国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和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第三子目:奴隶的悲惨生活1、 依据第28页图,竞答我国奴隶社会中奴隶的生活状况2、 解决思考题;动脑筋 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青铜器:出现时间 ,灿烂时期 ;特点是品种多、水平高、 手工业: 代表 、 。
分布广灿烂的 成都平原的 文化青铜文明 商朝 业发达:玉虎、玉象 农业:“五谷”齐全;知道 、 、 技术,使用一定量的青铜工具 畜牧业:现在的主要家禽品种 时已有,并建有 ,商王室有专门牧场 认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之上的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1、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应属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西汉2、下列四个青铜器中,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代表是( )A.兽纹扁足鼎 B.人面纹方鼎 C.司母戊方鼎 D.四羊方尊3、巨大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C.畜牧业发达 D.铁器开始使用4、我国青铜工艺鼎盛时期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5、我国青铜器中的珍品是 ( )A.四羊方尊 B、乳丁纹平底爵 C.司母戊方鼎 D. 人面纹方鼎6、下列青铜器中,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是 (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像 C.四羊方尊 D.大盂鼎7、与商周同时期的三星堆文化遗址在( ) A.长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 C.三江平原 D.成都平原8、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主要劳动力是 ( )A.奴隶 B.农民 C.工人 D.农奴9、以上四幅图片都是我国上古三代时期的青铜器,据考古学家发现,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青铜器存在。
请根据以上图片和说明回答:(1)我国青铜器的出现和繁荣时期分别是在什么时候?(2)写出我国青铜器的代表3)我国青铜器工艺的特点是什么?【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阅读材料后理解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的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 ——摘自人教版教参书1、以上材料说明奴隶社会中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分工和专门脑力劳动者,试想一想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建立在哪一生产部门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 2、党中央一直重视三农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学(教)后记】(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