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试题集及答案.doc
60页第一章填空1、( )实验否定了汤姆逊原子结构模形答:(粒子散射)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 )3、夫兰克—赫兹实验证明了( )答原子能级的存在4、德布罗意波的实验验证是( )答电子衍射实验选择题1、原子核式模型的实验依据是:(只选一个)(A)粒子散射实验B)光电效应,(C)康谱顿效应,(D)夫兰克—赫兹实验答(A)2、粒子散射实验实验得到的结果:(A)绝大多数粒子的偏转角大于90B)只有1/800的粒子平均在2—3度的偏转角C)只有1/800的粒子偏转角大于90其中有接近180D)全部粒子偏转角大于90 答(C)第二章填空1、光谱的类型( )光谱、 ( )光谱 , ( )光谱答:线状、带状,连续。
2、巴耳末线系的可见光区中的四条谱线颜色是( )、 ( )、( )、( )答;(红、深绿、青、紫)3、氢原子光谱的前4个谱线系是( )、( )、( )、( )答“(赖曼系,巴巴耳末、帕邢、布喇开)4、玻尔理论的三个假设是(1)、( (2)( )(3)( )5、能级简并是指(n个状态的能量是相同的状况)6、氢原子和类氢离子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时能级是(简并)的,简并度为(n)7、当氢原子和类氢离子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时,在n=3的能级中可能有多少个不同状态的椭圆轨道?(答案3个)(可作填空或选择)8、氢原子的玻尔半径a0=0.529A,在n=2能级的椭圆轨道半长轴为( )A,半短轴分别为( )A、( )A 解:根据半长轴可得:A因由得 b1=1.053A, b2=2.116A9在气体放电管中,用能量为12.1eV的电子去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此时氢原子所能发射的光子能量中能是(A)12.1eV , (B)10.2 Ev .(C)12.1 eV 、 10.2 eV 、19 eV ,(D)12.1 eV 、 10.2 eV 、3.4 eV .答案(C)10在气体放电管中,用能量为12.1eV的电子去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此时氢原子所能发射的普线有( )条答案(3)问答5、玻尔理论是建立在物理学那三方面的基础上?答(1)光谱的实验资料和经验规律,(2)以实验基础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3)从黑体辐射的事实发展出来的量子论。
6、在玻尔氢原子中,势能为负值,其绝对值比动能大,它说明什么含义?答说明电子被原子核所束缚得很紧,电子具有的动能不能挣脱原子核束缚而离开变为自由电子7、对处于第一激发态(n=2)的氢原子,如果用可见光照射能否例之电离?为什么?答不能因为根据玻尔能级跃迁公式, 得 而可见光中最短波长是 所不能使之电离8、轻原子被激发到某一能级后,跃迁回到基态一共放出三条谱线,(1)试确定被激发到的能级的主量子数,(2)用能级跃迁图把这三条谱线表示出来,(3)并说明是属于什么线系?答:(1)n=3. 巴尔末系 赖曼系9、用量子化通则证明玻尔对氢原子的电子轨道角动量是量子化的证明:因为对氢原子电子轨道角动量是守恒的,由量子化通则得: 得证10、用量子化通则证明普朗克能量量子化证明;因为谐振子的坐标为:,动量:由量子化通则得:而谐振子能量是 得证第三章1、波函数的标准条件是:( )、 ( )、 ( )答(单值的、有限的、连续的)2、一个光子的波长为300,测量此波长的精确度为10-6倍,此光子的位置的不确定量是( )mm。
答23.9mm(解: 由得3、若一个电子处于原子中某能态的时间为10-8s,则该能态的能量最小不确定量是( )答案解: 4、一维简谐振子在n=2能级的量子化能量是( )答:=5、已知德布罗意波函数为,在t时刻,单位体积内发现一个粒子的几率是( )答: 或 6、若质量为m的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则它的动能为( )答案7为使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需要的加速电压为( )答案7、波函数为什么要归一化?答:因为粒子必定要在空间中某一点出现,所以粒子在某时刻在空间的各点出现的几率总和等于1,所以波函数要归一化选择2玻恩对实物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波涵数的统计解释:答案(B)(A) 表示t时刻,(x,y,z)处单位体积内发现粒子的几率B) 表示t时刻,(x,y,z)处单位体积内发现粒子的几率C)表示t时刻在体积中发现一个粒子的几率表达为(D)以上都不对3、从玻恩对实物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统计观点看粒子(电子)衍射结果是:答案(D)(A)亮纹处是粒子 | Y |2小到达几率小的地方,暗纹处是粒子 | Y |2大到达几率大的地方。
B)亮纹处是粒子 | Y |2小到达几率大的地方,暗纹处是粒子 | Y |2大到达几率大的地方C)亮纹暗纹处都是粒子 | Y |2大到达几率一样的地方D)亮纹处是粒子 | Y |2大到达几率大的地方,暗纹处是粒子 | Y |2小到达几率小的地方4、若粒子(电荷为2e)在磁感应强度为B均匀磁场中沿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运动,则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是:(A) ,(B) ,(C) , (D) 答案(A)过程 计算: 8、求氢原子中电子在第二能级(n=2)的轨道角动量大小?(结果用表示)解:n=2时,所以由轨道角动量得:9、电子和光子的波长都是2,它们的动量和总能量下面哪一个是对的 [ ]答C(A)电子、光子的动量和总能量都不相等B)电子、光子的动量和总能量都相等C)电子、光子的动量相等,总能量不相等D)电子、光子的动量不相等,总能量相等第四、五指章1、碱金属光谱一般易观察的四个线系是( )、( )、 ( )、( )答:(主线系、第一辅助线系、第二辅助线系、柏格曼线系)2、碱金属原子能级与氢原子能级的差别(引起主量子数亏损)的原因是( )、( )。
答:(原子实的极化,、轨道贯穿)3、碱金属原子的能级中S能级是( ),其余能级是( )答(单层的、双层的) 3、第二族元素的光谱结构( ),它们的能级分两套分别是( )和( )的结构答(相仿,单层,三层)4、泡利原理( )答:在一原子中,不能有两个电子处于同一状态5、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是( )五个量子数选择1*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各表示的意义下面哪一个是正确的 [ ]答D(A)n为轨道量子数B)为主量子数C)S为轨道取向量子数D)分别为轨道和自旋空间取向量子数1、氦原子能级跃迁特点下面那一个不正确: [ ]答B(A)氦的基态和第一激发态之间能量相差很大有19.77eV(B)三重态(三层能级)与单一态(单层能级)之间可以相互跃迁C)第一激发态3S1不可能自发跃迁到基态1S0 D)两套能级之间没有相互跃迁,而各自内部跃迁产生各自谱线2、判断下列各态中那一个原子态是存在的 [ ]答A(A) 1S , (B)1P2 , (C)2D2 , (D)5F0 。
3、判断下列各态中那一个原子态是存在的 [ ]答A(A) 3F2 , (B)5F0 , (C)3D1/2 , (D)6P1/2 4、感金属元素的原子光谱的共同特点下面那一个是错的 [ ]答D(A)原子光谱具有相仿结构,只是波长不同B)一般都能易观察到四个线系C)碱金属原子光谱线的波数也可表达为二光谱项之差(D)碱金属原子光谱项可表达为:5、碱金属原子能级发生精细分裂的原因是下面那一个是对的 [ ]答A(A)电子自旋与轨道运动的相互作用B)原子实极化C)原子轨道贯穿D)电子的椭圆轨道运动6、计算:某金属的原子态是3 2D3/2表示下面那一个是对的: [ ]答C(A)的原子态多重数是2(B)的原子态多重数是2(C)的原子态多重数是2(D)的原子态多重数是17、LS耦合下的洪特定则下面表达那一个是错的 [ ]答D从同一电子组态形成的各能级中:(A) 那重数最高的,即S值最大的能级位置最低B) 具有相同S值的能级中,具有最大L值的位置最你C) 对于同科电子,不同J值的各能级顺序是:电子数小于闭壳层电子占有数的一半时,最小J值的能级为最低。
D) 对于同科电子,不同J值的各能级顺序是:电子数大于闭壳层电子占有数的一半时,最小J值的能级为最低8、下列原子态中那些态之间可能发生跃迁的,请画出能级跃迁图解图:9、下列原子态中那些态之间可能发生跃迁的,请画出能级跃迁图第六章填空1、原子总磁矩是由( )、( )、( )合成的答(电子轨道磁矩、电子自旋磁矩、原子核磁矩)2、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电子的原子总磁矩大小计算式是( )答()3、外磁场对原子的作用使原子能级分裂成( )层答(2J+1)4、塞曼效应是( )答5、拉莫尔旋进是( )答在外磁场B中,原子磁矩受磁场力矩的作用,绕B连续进动的现象选择1、原子态2P3/2的g因子是: [ ]答A(A)4/3 ,(B)17/15 (C)28/15, (D)0 2、原子态4D1/2的g因子是: [ ]答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