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市中药材资源及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0209888
  • 上传时间:2021-12-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9.0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市中药材资源及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2010年8至9月,市科协牵头,会同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湛江南药试验场、 XX县农校、岭北镇委、湛江科技报等单位组成调研组,深入遂溪、雷州、徐闻、 廉江等地开展我市中药材资源状况调研现将调查报告如下一、湛江中药材资源及发展现状XX市属南亚热地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特别适宜种植 南药广东200种中药材,产于湛江的占一半以上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中药材种植发展较快近几年,随着四家建立中药材规范化(gap)产业化基地计 划的实施,XX市抓住这个大好机遇,不断建立中药材gap,产业化示范基地,种 植面积达5 2万亩,品种有穿心莲、高良姜、檀香、广金钱草、董香、山银花、 山梔子、使君子、草蔻、益智、壳砂仁、佛手、蔓荆子、薄荷、砂姜、首乌、泽 泻、水半夏、芦荟、生地、沉香等20多个通过调查,总结出湛江的中药材种植主要有以下儿种运作模式:1、国营南药科学研究单位模式按这种模式运行的单位极少,广东省湛江 南药试验场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南药研究单位,地处雷州半岛北部的XX县岭北镇, 全场占地面积约700由,1968年办场以來,引进檀香、越南清化玉桂、印度紫 檀、印度黄檀等进口南药品种30多个,大部分品种获得引试种成功,并总结了 较完整的品种栽培技术。

      十一五期间种植中药材发展势头更猛广东省湛江南药 试验场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取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药材扶持资金项目- —“檀香优良种苗繁育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该项目建设,使广东省湛江南药 试验场培育檀香种苗更具规范化和产业化,南药种子、种苗繁育规模逐年扩大 培育檀香苗的数量从原来的一年1〜2万棵,发展到现在一年十多万棵,现每年 可向社会提供南药种苗20万棵近几年,广东省湛江南药试验场向广东、海南、 广西,福建等省区的生产单位和个人推广南药种植栽培技术,提供南药种苗70 多万棵推广种植檀香达10000多亩,沉香、南玉桂、印度黄檀等其它品种3 万多亩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以及在广东省中药研究所、广州中保药大学等科 研单位、高等院校的支持下,广东省淑江南药试验场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以 檀香为龙头品种的南药种植示范基地;进口南药种子、种苗基地;广东省特产药 材及进口南药种质资源库: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教学实验科研基地2、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这种模式是涉药企业凭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中心 种植区,雇用农民工种植,由公司经营确定规模,按照少p规程进行种植近儿 年,涉药企业纷纷在湛江建立南药gap示范基地。

      如:(1)穿心莲gap示范基地 清远白云山和记黄埔穿心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XX县建立穿心莲少p示范基地,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技术依托单位现穿心莲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2) ill 银花gap慕地位于XX区的湖光镇,由民营企业家何桂生投资成立的山银花种植 公司出资建立,并与广州中I矢药大学合作,共同承担国家中药材山银花gap产 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基地现有山银花种植面积2000亩3)高良姜gap示范 基地位于XX县的龙塘镇,种植面积已达1 6万亩据有关资料所悉,解放前,徐闻因地区贫困,交通不便,高良姜种植面积不多,仅龙塘镇零星种植解放后, 龙塘、前山、曲界、锦和等镇的部分村庄也跟着种起高良姜,常年种檀面积5000 至6000余亩改革开放后,高良姜乂成为外商的抢手货近年来,在县委、县 政府的大力支持下XX县姜农精神大振,全县高良姜种植面积边到5万多亩, 总产量10余万吨由于高良姜易种易管,病虫害少,需肥不多,生产成本不高, 收入不菲,农民都愿意种植现在出现不少“良姜村”和“专业户”,实行产业 化经营,联合起来产供销一条龙产品除销全国各地外,还出口美国、东南业、 中东、台湾等国家和地区3、农民合作组织模式。

      此模式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体制的一种新形式, 如XX县乌塘镇湛川村经济联社南药生产基地总面积2300多亩,是目前XX市最 大的南药生产基地湛川经济联社有3个经济合作社,人口 2164人2009年初, 为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速度,由该村经济联社 组织各经济合作社召开社员大会表决通过,将2300多亩耕地集中连片转让给陈 李养老板等人成片种植南药,每亩租金500元,租期10年基地采用世界先进 的针式喷灌设备进行灌溉、施肥、喷药等已投入资金300多万元,今年9月底 可收获预计,每亩产量可达650公斤,按每公斤5元计,亩产值3250元,每 亩可盈利1900多元本基地主要种植穿心莲,产品将远销广州、四川、武汉等 地4、农户自由种植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农户不需要与政府或采购商签定购 销合同,根据种植中药材经验自觉种植经营,自己承担风险的一种种植模式XX 县城月、乌塘等镇种植的广霍香、穿心莲、金钱草等,洋青镇种植的鸡骨草,相 思藤等中药材已作当地一种传统作物由农户自发种植二、湛江中药材种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发展木本中药材面临困难因为部分木本南药生产收获期长,如檀香、 降香黄檀、白木香等品种需要20-30年,短期内很难体现较大的经济效益。

      加上 湛江地区人口多,耕地面积少,除去相对固定性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外,用于种 植经济作物,特别是用于种植中长期中药材的土地更加有限,所以成片发展木本 中药材困难重重2、 国营南药生产科研单位的南药科学研究受制约例如,广东省湛江南药 试验场,由于近年国家体制的改革,地方政府对湛江南药试验场投入资金少,加 之单位资金來源困难,投入生产、科研的资金不足同时,由于湛江南药试验场 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生活福利偏低,技术人员容易流失导致某些生产科研项 目无法开展,中药材牛产和开发利用受阻3、 中药材品种的种植布局不够完善,中药材生产不稳定中药材生产具有 较强的地域依赖性由于人文地理、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市场的约束,形成了 一些相对集中区域,部分地区在发展中药材生产时,不能有效地、科学地控制规 模,个别地方还存在盲目引种和无序生产情况,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较大由于 湛江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一家一户零散种植,难以形成规模,抵御市场风 险的能力弱同时由于缺乏有效信息指导,中药材生产暴涨或暴跌的情况时有发 牛,给广大药农和企业造成较大损失4、 缺乏药材种植技术人才中药材种植与农作物相比,差别较大,技术要 求比农作物高,从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等,都直接影响药 材质量,所以,要求具备药材种植专业技术的人员指导种植,才能保证其质量的 安全可靠。

      目前,既有药学知识乂有种植技术的人员较少;有的基地聘有种植人员,但无药材种植技术,有的只靠农民工,技术掌握少5、 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的制定 和实施还处在起步阶段,许多中药材生产还没有建立起良种繁育基地和推广应用 体系多少药农还处在自行留种的自然状态,只种不选,自繁自用,退化问题比 较严重,劣质种苗坑害药农的事件时有发牛6、 缺乏中药材加工成药环节,经济附加值不高湛江目前生产的中药材绝 大部分都以原材料形式卖给广州等外市药企,在本地加工生产为中成药或提取有 效成分的极少,本地药企加工提取能力也差要提升湛江中药材经济效益,必须 设法在本地加工,延长其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三、湛江发展中药材生产的思路和对策中药材生产要以“安全、有效、稳定、可控”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优 势区域发展、以质取胜、产业化经营原则,实现中药种植基地化、规范化、品牌 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为此,湛江要抓住建设中I矢药强市这一契机,充分合理地 利用当地中药资源和生态环境两大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核心,整合资 源,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药材生产的现代化进程1、把名贵木本药材生产纳入地方林业计划和开发项日。

      檀香、印度紫檀、 卬度黄檀等木本药材是我国历来依靠进口、价值极高的名贵中药材品种湛江南 药试验场对这些品种,通过引种种植研究,已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并证 明它们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生长良好,可大力发展种植但这些木本药材毕 竞需要20〜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收获,投资回收期长,一般林场和生产 单位无此长期投资能力,在不能近期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不易接受因 此推广工作仅凭科研单位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由XX市政府统一规划,各级政 府大力支持,将发展名贵木木药材主产纳入国家林业发展计划和开发项目,建议 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政府在起步阶段给予经济扶持2、 加大对南药科研单位的资金扶持力度对广东省湛江南药试验场等药材 研究单位,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而加大支持力度,保证给予足够的人力、物力 和资金扶持,使其在生产和科研等方面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支持建立中药材 优质种子种苗基地,加强中药材良种选育,保护中药种质资源在培育种子种苗 时,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如品种复壮、良种选育,保证种子促 苗优质无病虫害,逐步实现种子种苗牛产专业化3、 落实好中药材区域布局,选好当家品种。

      传统种植区,选择多个当家品 种:新开发区,因地制宜每个镇形成一两个重点品种,因势利导,先试后定 一年试,二年定重点培养种植户,发展有特色的产品,打响品牌产品建立规 范化种植区,实行产业化种植4、 加快培养中药材生产技术人才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深入和农业科 技的推广利用,特别是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技术成果的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在 中药材生产中发挥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储如良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技术、育苗移 栽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科学栽培等等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药材生产规范 化发展和药材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技术人员培训,及时更新 生产技术队伍的知识结构建议将中药材生产技术人才培训纳入农村农民培训计 划,给予免费培训,财政资助5、进一步培育合作组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行“产、学、研、农、工、 贸一体化”是推进中药材生产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培育合作组织工作中要做好 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府引导木地药企充分利用木市中药材资源进行深加工,扶 持本地药企做大做强,培育品牌,并在原料采购,设备引进,信贷资金、产品出 口等方面为龙头企业争取有力的支持;二是帮助龙头企业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 通过政府引导龙头企业以“订单”方式建立生产基地,解决原料供应问题;三是 搞好技术指导和信息咨询,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