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1518****093
  • 文档编号:236535425
  • 上传时间:2022-0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23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摘要:分析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分析化学试验是分析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主要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分析化学试验是化学化工专业的基础必修试验课程,然而目前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针对分析化学试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落实课程思政,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考核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分析化学试验;试验课程;教学改革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分析化学试验单独设课,与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实践性更为突出,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材料、食品、生物、医药、环境及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1-2]通过分析化学试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使学生把握基本试验方法和基本试验技能,树立“量〞的概念、“误差〞和“偏差〞的概念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娴熟把握电子分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称量瓶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把握常规滴定分析基本试验方法与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并能把握影响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合理地选择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试验仪器,对试验现象能够细心观看和仔细记录,运用所学的理论学问分析处理试验数据,以确保获得可靠的定量分析结果[3-4]。

      通过这些试验学问的学习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看法、独立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育创新思维以期为学生后续课程和将来参与的工作、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分析化学试验》是我校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我院分析化学教研室每年为200~300名本科生授课,开课学时为54学时,试验室总面积360m2  1我院分析化学试验课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院分析化学试验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教师讲解和演示为主,学生再依据教师的讲授和教材上的试验方案,“照方抓药〞式的开展试验内容,被动的接收学问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育学生的独立思索和创新思维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总的来说,我院分析化学试验课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分析化学试验课开设的验证性试验较多,综合性和设计性的试验较少目前,我院分析化学试验项目有17个,演示性试验1个,验证性试验13个,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3个验证性试验较多,使得学生认为进入试验室就是根据老师和教材规定的内容去开展试验,并且肯定能获得“正确〞的试验结果这种现象一方面造成学生预习不深入,敷衍了事,觉得进入试验室后,根据教材上的具体试验步骤按部就班就可以顺利完成试验内容,课堂效果较差;另一方面,试验内容相对枯燥,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不紧密,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重理论,轻试验教师讲解以试验原理为重点内容,侧重通过试验课的学习稳固理论课相关的学问点,对学生的基本试验操作技术要求不严格存在少部分学生对试验步骤,试验现象理解不清楚,基本试验操作不规范,比方滴定终点颜色推断不精确,三种滴定速度方法未完全把握,滴定管读数不精确,锥形瓶振摇不充分等等,最终都会影响学生对该试验传递的分析化学学问的深层次理解此外,分析化学理论课是专业考试课,分析化学试验课是专业考查课学生对试验课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3)分析化学试验课开课过早,使得学生在开展某些试验项目时,与其相关的理论课尚未讲授,学生预习试验的工作量和难度增大,对相关试验原理和学问体系比较生疏4)学生不重视试验前的预习工作,往往预习不充分学生预习试验通常只看试验教材,对将要开展的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案一知半解,不能做到理论联系试验,并指导试验工作试验前,学生较少去翻阅分析化学理论课本,也不会主动借助网络信息平台来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并加以整理和综合分析我们滴定分析开展的第一次试验课是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练习(肯定浓度的HCl和NaOH相互滴定),试验教材书上介绍的原理主要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滴定突跃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学生假如不预习和稳固滴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终点误差,滴定突跃,滴定突跃范围,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等概念,就不能建立滴定分析试验相关的学问体系框架,不能将试验现象和理论学问相结合,对拟将开展的试验步骤以及基本试验操作技能的详情要求无法精确把握,无法深入理解分析化学强调“量〞的概念此外,由于该试验是分析化学试验课首次介绍酸碱滴定管的使用方法,滴定管使用方法需要留意的详情许多,每一个操作详情都会对滴定分析结果的精确性有着重要影响假如学生不提前预习熟识滴定管的使用,仅通过课堂教师的演示,很难记全滴定管的操作详情并在试验过程中规范基本操作因此,要获得较好的试验课学习效果,学生在试验前充分预习是十分必要的5)两次试验课间隔时间较长,试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准时反馈给学生,过后学生简单遗忘相关试验内容,影响学习效果6)教师指导学生不到位,存在少部分学生基本操作不规范,某些试验详情有误,未能准时发觉并一一纠正7)试验课成果考核不科学,需要进一步完善过程考核细则目前,试验报告的书写(内容是否完好,格式是否规范,试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是否正确)在试验成果考核中占的比重偏大当前的考核方式使得老师和学生将学习重心放在试验报告的书写上,忽视了基本操作技术的培育和训练上。

      规范书写试验报告是试验课的一项重要培育内容试验报告反映了学生对试验原理的理解认识,对试验现象的细心观看,对试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方法的把握程度但是,试验课成果考核过多看重试验报告,会使得部分学生为了获得“好的〞试验结果和试验成果,刻意篡改试验数据,助长了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不利于培育学生规范试验操作技术和严谨求实的科研看法  2分析化学试验课的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分析化学试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实行以下一些改革措施,以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1落实课程思政  当下,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量十分巨大,但是良莠不齐这要求任课老师应具备坚决的理想信念和区分信息真伪的能力,能够对错误的言论信息进行有力抵抗和批判,并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专业学问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全部课程的育人作用,关心学生抵抗错误思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培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典范的力量是无穷的,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不断前行卢佩章院士是我国有名的分析化学家,也是我国色谱理论奠基人,可以向学生介绍卢佩章院士的光芒事迹。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能源供应严重匮乏,卢佩章院士参加了国家从煤里制取石油这一国民经济急需的科研任务,承当了其中水煤气合成产品的分析任务,完成了“熔铁催化剂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及化工产品〞项目,195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为开创中国色谱学科,卢佩章院士开展了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理论、新技术进展及其应用方面的讨论,他带着讨论小组设计出我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使分析石油样品的速度由原来30多小时缩短到不到1小时,并且需要的样品量是原来的千分之一,这项技术快速在全国石油化工企业普及应用20世纪60年月,卢佩章院士的讨论方向转向为国防工业服务,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他和团队成员建立了真空熔融色谱法,测定了金属铀中痕量氩的含量,解决了国防工业的急需卢佩章院士从事色谱讨论工作60余年,将全部心血奉献给了我国分析化学事业,为国防科技事业的进展做出来重大的奉献通过介绍卢佩章院士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激励学生们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  2.2改革教学模式  目前,学生的预习报告流于形式通常是依据试验教材,学生把试验目的、原理、试剂和步骤抄写一遍,应付老师的检查,达不到预习试验的目的课前,教师会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和提问学生相关试验问题[6-7]。

      然而,由于试验课时有限,教师不能把全部相关的理论学问和试验操作全部讲解和演示一遍所以目前的预习方式不能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预习试验,到达把握试验原理和试验步骤的要求,对试验方案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不根据固定的格式书写预习报告,建议学生以流程图的形式将试验步骤和试验装置画出,并将相关的试验原理和理论学问,所需试验试剂和仪器在流程图上标记,能口述试验思路和试验方案学生通过绘制试验流程图,可以更好的预习试验,指导试验,也培育了学生的独立思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信息教学平台“雨课堂教学软件〞,教师课前给学生布置与本试验相关的几个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试验教材,理论教材,网上资源,以及分组商量等途径,自己总结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把握试验原理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没看清或记不住教师的试验操作演示,教师可以利用“钉钉软件〞提前录制相关试验操作视频,并建好群组,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试验操作技术假如学生对基本操作技术详情不清晰,也可以利用钉钉群与老师互动商量以此为基础,教师还可以将“互动式〞教学模式引入到了试验课,替代当前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8-10]。

        2.3优化试验内容  我院如今开设的分析化学试验项目以验证性试验为主,偏重于与基本操作和学问验证,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偏少应当对当前的试验项目进行了一些调整,删除了一些简洁的、有环境污染的演示性和验证性试验项目比方“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试验是演示性试验通常,在分析工作中使用的是电子分析天平,这种天平称量时间短并且操作简洁,不需要单独设立课时,应当删掉本试验项目,把课时留给综合性试验项目铋、铅混合液中铋、铅含量的连续测定〞试验中,要分析测定的铋、铅属于重金属,对环境有很大污染,并且试验产生的废液不好处理,所以这个试验项目应当删除应当增加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综合性或设计性的试验项目例如,增加“维生素C片剂中Vc含量的测定〞作为综合性试验项目一个完好的样品分析过程,包括样品的采集、分析前的样品处理、分析、数据处理及结果报告整个分析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是最繁琐、最花时间的步骤,主要的分析误差也是来自样品前处理环节这个试验要求学生把握维生素C药片处理的操作技术,以及把握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及方法,从而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混合碱分析〞作为设计性试验项目学生在试验开始前需要依据已学的理论学问,查阅相关材料,自己设计试验方案,包括选择基准物质去配制标准溶液,选择哪种指示剂,依据试验数据分析混合碱组成。

      这种立足于生产生活的试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试验热情,能够让学生在试验中深入理解分析化学的基础学问和基本理论,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独立思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对考核方式进行优化,具体方案为:本试验课程的考核由4部分组成:试验预习(占比10%),试验操作(占比30%),试验报告(占比20%,包括试验结果及小结)、期末考试(占比40%),各项成果和总成果均以百分制计算期末考试以设计性试验为主,让学生独立操作进行考核,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考查学生对试验技能的把握状况与我院旧版的考核方案对比,增加了试验预习和试验操作的分值比重,降低了试验报告的分值比重新版考核方案细化和量化了各项评分标准,考核方式更加科学科学的考核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看法,培育学习兴趣,规范基本试验操作,养成良好的试验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语  近几年,我院分析化学教研室始终致力于分析化学试验课程的改革讨论通过以上几点措施对我院的分析化学试验课程进行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看法,提高了学生的基本试验操作技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课堂试验效果显著改善。

      我们将不断探究教学新模式和新思路,提高分析化学试验课程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到达为社会培育优秀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娜.浅谈师范本科生分析化学理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