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夏教育在线-教育百科-经典成语《三令五申》.doc
5页南夏教育-2013 年高考备战攻略- 中国高等教育储干培养计划-普通本科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稿件来源:百度百科经典成语《三令五申》三令五申三令五申“三令五申”是我国古代军事纪律的简称,它最早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所谓“三令” ,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以宣其刑赏所谓“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 “三令”与“五申”的原意是教育将士应该在点阵中或军事行动中明确作战守则如今, “三令五申”是再三地向下级命令告诫的含义目录读 音释 义出 处用 法成语辨析南夏教育-2013 年高考备战攻略- 中国高等教育储干培养计划-普通本科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示 例近义词反义词谜语歇后语典 故简要叙述三令五申释义典故注释成语故事孙武小传读 音三令五申 sān lìng wǔ shēn释 义令:命令;申:说明再三命令和告诫出 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用 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成语辨析三令五申和“谆谆告诫”都有“劝告;告诫”之意但三令五申一般是上级或长辈对下级或晚辈的命令、告诫;态度严肃;具有强制性;而“谆谆告诫”可以是平级平辈人之间的告诫;态度温和;不具有强制性。
示 例柯岩《我的爷爷》:“他们~、巧立名目也搞不出我任何问题 ” 昨已~,命汝等各处坚守,俱不遵吾命,何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近义词千叮万嘱、再三强调反义词敷衍了事谜语三令五申打一人名--猪八戒南夏教育-2013 年高考备战攻略- 中国高等教育储干培养计划-普通本科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歇后语八个老汉划拳典 故【典故原文】孙子武提者,齐人也□正义魏武帝云:“孙子者,齐人事於吴王阖闾,为吴将,作兵法十三篇 ”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正义七录云孙子兵法三卷案:十三篇为上卷,又有中下二卷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 ”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 ” 孙武像[2]於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索隐上音徒对反下音竹两反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 ”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後,即视背 ”妇人曰:“诺 ”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 ”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
”乃欲斩左古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索隐趣音促,谓急也下“使”音色吏反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原勿斩也 ”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於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翻译】春秋时候,有一位著名军事学家名叫孙武,他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闾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能否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姬为队长,并叫她们每个人都拿着长戟队伍站好后,孙武便发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转吗?”众女兵说:“知道 ”孙武再说:“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 ”众女兵说:“明白了 ”于是孙武使命搬出铁钺(古时杀人用的刑具) ,三番五次向她们申戒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女兵不单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孙武见状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应该是将官们的过错。
”于是又将刚才一番话详尽地再向她们解释一次再而击鼓发出向左转的号令众女兵仍然只是大笑 孙武便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 ”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将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自此以后,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 这故事原出于《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 后来;人们把孙向女兵再三解释的做法,引伸为“三令五申” ,即反覆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例如某地政府向食品商店屡次告诫食品要清洁卫生,以免损害顾客健康,我们便可说:对于食品商店要保证清洁卫生,政府已“三令五申” ,大家都早已知道了 “三令五申”中“三令”是什么, “五申”又是什么呢?宋代曾公亮撰写的《武经总南夏教育-2013 年高考备战攻略- 中国高等教育储干培养计划-普通本科第二学士学位教育要》一书中记载了三令五申的具体所指 “三令” ,一令观敌人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耳目;三令举斧钺,以宜其刑赏。
“五申” ,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钺实际上,它是教育将士应该在战争中和军事行动中明确作战原则现在则用来表示再三命令或告诫之意简要叙述“三令五申”是我国古代军事纪律的简称,它最早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所谓“三令” ,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以宣其刑赏所谓“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 “三令”与“五申”的原意是教育将士应该在点阵中或军事行动中明确作战守则如今, “三令五申”是再三地向下级命令告诫的含义三令五申释义多次命令和告诫典故溯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 ”汉·张衡《东京赋》:“三令五申,示戮斩牲 ”注释令:命令;申:表达,说明成语故事春秋时代的后期,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学家,名叫孙武他写的一本军事学著作《孙子兵法》至今仍扬名世界,被奉为经典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 ,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首次比较系统地涉及了战争全局问题,最先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孙子兵法》共计十三篇,分别为“始计” 、 “作战” 、 “谋攻” 、 “军形” 、 “兵势” 、 “虚实” 、 “军争” 、 “九变” 、 “行军” 、 “地形” 、“九地” 、 “火攻”和“用间” 孙武本是齐国人,因避战乱到了吴国,他把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十三篇献给吴王阖闾,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是不是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孙武回答说:“当然可以 ”阖闾又笑着问:“用妇女来试验也可以吗?”孙武毫不犹豫地说:“可以 ”于是阖闾就召集了一百八十名宫女,交给孙武训练孙武命令宫女手拿长戟(古代一种兵器)分成两队,并且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当队长孙武对她们说:“我说前,你们就看前方,说左就看左边,说右就看右边,说后就看后面 ”众女兵说:“明白了 ”孙武又把条例、纪律都讲清楚,设立了行军执法的刑具斧钺之类,并从军营中选请了一人担任执法,二人担任传令的军吏和几个执斧钺的力士然后孙武再三交待要注意的事项那些宫女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只是觉得新鲜好玩于是孙武使命搬出铁钺(古时杀人用的刑具) ,三番五次向她们申戒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女兵不单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
孙武说:“是我解释得不够明白,命令得不到执行,是指挥官的责任 ”就把前面的命令又详细说了一遍当他再次发出“左”的命令时,宫女们还是笑着不动,吴王也觉得南夏教育-2013 年高考备战攻略- 中国高等教育储干培养计划-普通本科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好笑这次孙武不再自责,他说:“解释、交代得不清楚是将官的责任,交代清楚而不服从命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 ”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正座在高台上兴致勃勃地看热闹,忽然看见那两个庞姬被押出去斩首,大吃一惊他做梦也想不到孙武会这样认真,就马上派人跑去对孙武求情说:“我已经知道将军是很能用兵的了但是,要是没有这两个女姬,我吃东西都没味了,请不要杀她们 ”孙武说:“将军统兵在外,即使是君王的命令,有时也可以不听从 ”他坚决把两个姬妾斩了,同时另外任命两位宫女做队长宫女们很害怕,孙武再次发令时,所有的宫女都整齐认真地操练,不敢再当作儿戏了吴王也不得不佩服孙武的才能不久,孙武向吴王报告说:“军队已经操练完毕,请大王检阅您可以随心所欲地指挥她们,即使是命令他们赴汤蹈火也不会违抗命令了 ”吴王因为失去两个庞姬,正在痛心后悔,就没好气地说:“你回宾馆休息吧,我不想检阅了。
”孙武有些不满,叹口气说:“大王只是欣赏我的兵法理论,却不支持我实行啊!”但是吴王也终究赏识孙武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后来还是任命了他做大将,统率吴军大破楚军,一直攻入楚国的郢都;吴国威震中原,成为崛起的东方的霸主,连晋、齐等大国也甘拜下风三令五申”这个成语就是这样来的后来, “三……五……”成为了一种语言结构,比如人们常说“三年五载” 、 “三番五次”等等令:命令申:说明孙武小传孙武,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一说惠民)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 6 世纪末至公元前5 世纪初因齐国内乱,孙武出走吴国经吴国重臣伍员(即伍子胥)推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 13 篇,被重用为将当时吴、楚争夺霸权,长期战于江淮孙武与伍员等辅助阖闾制定了袭楚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国力耗损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史记·伍子胥列传》 ) ,以一隅之地而称霸,孙武起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