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msa培训讲义(计量型)--lds.pdf

36页
  • 卖家[上传人]:正**
  • 文档编号:45390281
  • 上传时间:2018-06-1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41.92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MSA测量系统分析培训MSA测量系统分析培训主讲人:刘东升天津东旭信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讲人:刘东升天津东旭信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自我介绍: 刘东升 I R CA 国际注册I S O 90 0 1、I S O 140 0 1高级审核员 I A TF 认可TU V培训注册Q S 90 0 0 、VDA 6. 1、I S O / TS 16949内审员 日本TPS 推进协会培训的TPS 推行员(敏孚企业) I S O / TS 16949标准咨询、培训师 TPS 丰田生产方式咨询、培训师 S A 8 0 0 0、I S O 1348 5、I S O 140 0 1咨询、培训师 CE、G S 、PED、R O HS 、U L 、3C产品认证咨询师沟通方式: E-ma i l : l d s 516@t o m. c o m Q Q : 8 5315952 6 649341718M S N: l i u d s 58 8 @h o t ma i l . c o m自我介绍: 刘东升 I R CA 国际注册I S O 90 0 1、I S O 140 0 1高级审核员 I A TF 认可TU V培训注册Q S 90 0 0 、VDA 6. 1、I S O / TS 16949内审员 日本TPS 推进协会培训的TPS 推行员(敏孚企业) I S O / TS 16949标准咨询、培训师 TPS 丰田生产方式咨询、培训师 S A 8 0 0 0、I S O 1348 5、I S O 140 0 1咨询、培训师 CE、G S 、PED、R O HS 、U L 、3C产品认证咨询师沟通方式: E-ma i l : l d s 516@t o m. c o m Q Q : 8 5315952 6 649341718M S N: l i u d s 58 8 @h o t ma i l . c o m[目录目录] 1、认识测量系统(、认识测量系统(MSA))1.1 MSA与与ISO/TS16949的关系的关系1.2 MSA组成组成1.3 MSA应具备的条件应具备的条件1.4 测量数据分类及其质量测量数据分类及其质量1.5 标准溯源性标准溯源性1.6 MSA分析时机、评价问题、盲测法分析时机、评价问题、盲测法2、计量型测量系统的特性、计量型测量系统的特性2.1 MSA的分辨力的分辨力2.2 MSA的稳定性的稳定性2.3 MSA的偏倚的偏倚2.4 MSA的线性的线性2.5 MSA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重复性和再现性2.6 MSA分析的作用分析的作用3、答疑互动、答疑互动M S A 测量系统 知识的理解M S A 测量系统 知识的理解4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1 . 认识测量系统1 . 认识测量系统1. 1、I S O / TS 16949对应用M S A 的要求:1. 1、I S O / TS 16949对应用M S A 的要求: TS要求条文: 要素7.6.1 ?为分析各种TS要求条文: 要素7.6.1 ?为分析各种测量/试验设备系统测量/试验设备系统测量结果存在的变差,必须进行适当的统计研究。

      此要求 必须适用于在控制计划提出的测量结果存在的变差,必须进行适当的统计研究此要求 必须适用于在控制计划提出的测量系统测量系统; ?所用的分析方法及接收准则,必须与顾客关于; ?所用的分析方法及接收准则,必须与顾客关于测量系统分析测量系统分析的参考手册相一致如果得 到顾客的批准,也可采用其它分析方法和接收准则的参考手册相一致如果得 到顾客的批准,也可采用其它分析方法和接收准则理解说明:理解说明: -- 对控制计划中列入的对控制计划中列入的测量系统测量系统要进行要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测量系统分析;; -- 测量分析方法及接受准则应与顾客关于测量分析方法及接受准则应与顾客关于测量系统分析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一致;参考手册一致; -- 经顾客批准,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及接受准则;经顾客批准,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及接受准则; -- QSA手册强调要有证据证明上述要求已达到;QSA手册强调要有证据证明上述要求已达到; -- PPAP规定:对新的或改进量具、测量/试验设备应参考PPAP规定:对新的或改进量具、测量/试验设备应参考MSA手册MSA手册进行研究;进行研究; -- APQP手册中,APQP手册中,MSAMSA为为“产品/过程确认产品/过程确认”阶段的输出之一;阶段的输出之一; -- SPC手册指出SPC手册指出MSAMSA是制作控制图前必需的准备工作。

      是制作控制图前必需的准备工作5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1 . 认识测量系统1 . 认识测量系统1. 2 、测量系统组成:1. 2 、测量系统组成: 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及操作人员的集合测 量 过 程数 据数 据输入输出输入输出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6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1 . 认识测量系统1 . 认识测量系统1. 3、测量系统应具备的条件/统计特性:1. 3、测量系统应具备的条件/统计特性:a、受控性: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即只存在变差的普通原因;、受控性: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即只存在变差的普通原因;b、测量系统的变异性小于过程变异性;、测量系统的变异性小于过程变异性;c、测量系统的变异性小于技术规范界限;、测量系统的变异性小于技术规范界限;d、测量增量/精度小于过程变异性和技术规范宽度的1/10;、测量增量/精度小于过程变异性和技术规范宽度的1/10;e、当被测项目变化时,测量系统统计特性的最大变差小于过程变差和规范宽度较小者;f、测量系统应处于计量有效期内,并保持完好、正常状态。

      当被测项目变化时,测量系统统计特性的最大变差小于过程变差和规范宽度较小者;f、测量系统应处于计量有效期内,并保持完好、正常状态7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1 . 认识测量系统1 . 认识测量系统1. 4、数据的分类和其质量:1. 4、数据的分类和其质量: 一、数据的分类一、数据的分类1、计量型数据;(计量型MSA) 2、记数型数据;(计数型MSA )1、计量型数据;(计量型MSA) 2、记数型数据;(计数型MSA )二、 如何评价数据的质量二、 如何评价数据的质量 1、测量结果与、测量结果与“真真”值的差越小越好;值的差越小越好; 2、数据质量是用多次测量的统计结果进行评定数据质量是用多次测量的统计结果进行评定三、 数据质量三、 数据质量1、 计量型数据 --- 测量结果与、 计量型数据 --- 测量结果与“真真”值的差越小越好; 2、 计数型数据 --- 对产品特性产生错误分级的概率;值的差越小越好; 2、 计数型数据 --- 对产品特性产生错误分级的概率;四、 用来描述数据质量的统计特性:四、 用来描述数据质量的统计特性:1、偏倚、偏倚 ---- 数据相对基准的位置;数据相对基准的位置; 2、变差、变差 ---- 数据分布宽度;数据分布宽度;8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1 . 认识测量系统1 . 认识测量系统1. 5、标准的传递/溯源性:1. 5、标准的传递/溯源性:示 意 图示 意 图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国际实验室国际实验室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地方标准地方标准国家认可的校准机构国家认可的校准机构公司标准公司标准企业的校准实验室企业的校准实验室检测设备制造厂检测设备制造厂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生产现场生产现场追溯性: 通过应用连接标准等级体系的适当标准程序,使单个测量结果 与国家标准或国家接受的测量系统相联系。

      追溯性: 通过应用连接标准等级体系的适当标准程序,使单个测量结果 与国家标准或国家接受的测量系统相联系9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1 . 认识测量系统1 . 认识测量系统1.6、测量系统分析时机:1.6、测量系统分析时机:1、第一阶段(使用前)1、第一阶段(使用前) -- 确定统计特性是否满足需要;确定统计特性是否满足需要; -- 确认环境因素是否有影响;2、第二阶段(使用过程)确认环境因素是否有影响;2、第二阶段(使用过程) -- 确定是否持续的具备恰当的统计特性;确定是否持续的具备恰当的统计特性;1.7、评价测量系统的三个基本问题:1.7、评价测量系统的三个基本问题: a、 是否有足够的分辨力?、 是否有足够的分辨力? b、是否统计稳定? c、统计特性用于过程控制和分析是否可接受?、是否统计稳定? c、统计特性用于过程控制和分析是否可接受?1.8、盲测法:1.8、盲测法: 实际测量环境下,在操作者事先不知正在对该测量系统评定的条件下,获得测量结 果的方法实际测量环境下,在操作者事先不知正在对该测量系统评定的条件下,获得测量结 果的方法。

      10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2 . 计量型测量系统特性2 . 计量型测量系统特性类 型定义图示分辨率分辨率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出被测特性微小 变化的能力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出被测特性微小 变化的能力偏倚偏倚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稳定性稳定性在某种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 单一特性结果的总变差在某种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 单一特性结果的总变差线性线性量具的预期工作范围内偏倚的变化量具的预期工作范围内偏倚的变化重复性重复性同一评价人,多次测量同一特性的观测 值变差同一评价人,多次测量同一特性的观测 值变差再现性再现性不同评价人,测量同一特性观测平均值 的变差不同评价人,测量同一特性观测平均值 的变差11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2 . 1测量系统的分辨力2 . 1测量系统的分辨力a、分辨力:a、分辨力:指一测量仪器能够检测并忠实地显示相对于参考值的变化量。

      通常也称可读程度或解析度,或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值指一测量仪器能够检测并忠实地显示相对于参考值的变化量通常也称可读程度或解析度,或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值建议的可视分辨力:≤6σ/10建议的可视分辨力:≤6σ/10-- σ:过程的标准偏差σ:过程的标准偏差-- 不是公差宽度的1/10(被取代)不是公差宽度的1/10(被取代)12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企管培训、助你成功!刘东升:1 3 8 2 0 1 9 8 9 8 72 . 1测量系统的分辨力2 . 1测量系统的分辨力b、分辨力的判定原则:(通过X-R图的极差图)b、分辨力的判定原则:(通过X-R图的极差图)1、当极差图中只有一、二或三个极差值落在控制限值内时,分辨力不足;1、当极差图中只有一、二或三个极差值落在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