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33394200
  • 上传时间:2023-04-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7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后世界格局变动对中国的影响一战:一、 大战造成的损失和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4日全面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结束,前后持续了4年零3个多月,参战的有33个国家,约15 亿人,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67%战争中双方动员了约7351万人走上前线,其中协约国方面达4835万,同盟国方面为2516万主要交战国中被动员入伍者在有劳动能力的男性公民中所占比例高达50%,在某些国家,例如法国,甚至超过半数在整个战争中,在长达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大规模会战不下几十次,每次会战几乎都是一场大屠杀交战各国不仅动用了全部新型武器,而且动员了所有的政治、经济和宣传舆论力量战争所带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疫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总计高达1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115万吨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一战期间中国为英、法提供了14 万精壮青年华工这 14 万青年实际上间接为英、法提供了 14 万大兵因为这些人的驶赴欧洲大陆,才让英、法腾出 14 万自己人走上战场更须一提的是,这些华工有约五千人或在赴欧途中死于德国潜艇攻击,或捐躯欧洲,血染沙场更应提出的是,早在 1914 年中国表示愿意参战之始,即有出兵之意梁士诒的“以工代兵”的最初版本亦是“带枪华工”当 1917 年中国终于挤入战团时,出兵似乎更是情理之中的正如顾维钧当时指出,对中国来说,参战并出兵是中国的一大“妙着”出兵欧洲一举,不仅能提高中国言而有信,实际参与的信誉,因此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能在实战中提高中国士兵的素质和斗志,为中国的富国强兵打下基础对主张出兵的段祺瑞来说,甚至可以趁机以出兵来练兵、增兵,以此增加自己的资本及实力虽然出兵遭到各国列强的阻挠,这种做法着实向西方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二,一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发展良机,民族工业在蓬勃发展,呈现出“短暂的春天”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纺织业、面粉业等领域最为显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制造业、火柴、造纸、玻璃、肥皂、食品加工等行业也均有所发展。

      在1922年华盛顿会议以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宣告结束,虽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其自身的弱点,但在大战期间及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勃兴的民族工业对中国的发展具有进步作用,首先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培养了大批技术员工,对提的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很大意义;其次,生产走向集中,以前许多分散的集体开始联合,对于神会生产力的提高、工人阶级团结的加强、革命的发动,都有重要意义;第三,最重要的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发展的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使中国的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三,一战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中国的对德宣战,不仅展示了中国利用外交进入国际社会成为平等一员及国际化的成功之举,并首开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系统收复国家主权的先河中国一宣战,不仅立即宣布中国同德奥两国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随之废除,并收复德奥在中国的租界,终止支付德奥条款,更重要的是,德奥在中国的治外法权也被中国一概取消中国人坚持不懈的利用欧战的爆发并力争正式加入战团,充分反应了中国人寻求国际化的决心,并以参战外交一改传统中国人传统落后的世界观,承认西方主宰世界体系,并力求加入国际社会成为受人尊重的平等一员。

      中国初涉近代外交,即身手不凡,以远大的目光、灵活的外交,让世人吃惊,其在巴黎和会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中国能够跻身战后巴黎和会本身,即是中国一战外交一个成功的例证,实现了其在战争伊始即要参与和会的目标在和会上,中国代表敢于并精于参与国际新秩序的建设,力图让战后新世界秩序有中国的烙印、声音这本身就是一大外交胜利  中国参加一战,从小处着眼,是为了应付日本,为了在战后和会上占一席之地但从长远看,是为了加入国际社会,为了国际化,为了在新的世界秩序中有发言权在巴黎和会上正因为中国代表团的据理力争,并大义凛然地拒签对中国不利的凡尔赛和会,他们的行动不仅把所谓“中国问题”带到了世界最高论坛,且赢得了道义的胜利也为山东问题在巴黎和会结束后的迅速解决提供了契机因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并未完全失败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大获成功更为重要的是,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人积极参与战后新秩序的建立例如顾维钧系起草国联宪章的 15 人委员会之一,对宪章的撰稿,贡献颇多中国人甚至从大局着眼,支持日本代表团提出的“种族平等”条款凡此种种,不仅让国际社会听见了中国的声音,甚至显示了未来中国成熟的一个范例然而巴黎和会的谈判失败又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一战”就没有“五四”。

      也就不会有“德”,“赛”,两位先生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  总之,一战期间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奇怪的综合体政治上民族主义高涨文化上高度反传统外交上国际化及国际主义既有学贯中西,以天下为己任的一大批精英也有目光短浅,不知国家为何物的军阀凡此种种,莫衷一是但就是在这种新旧混杂,天下大乱的局势下,中国人开始系统书写其以一战为契机的国际化的壮丽篇章  中国的一战外交及国际化努力是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中国的参战才使欧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同时由于中国对一战的政策,相当影响了中国后来的内政及社会换句话说,欧战把中国变成世界史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把欧战世界化了不论我们如何评论一战对中国的意义,或中国对一战的贡献,本文旨在把中国带回一战的集体记忆并通过研究中国与一战的关系,填补战争史、外交史、社会史上的一项空白对中国而言,20 世纪是从一战开始的中国对一战的反应及政策是其国际化的开端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幸事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

      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二战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 中国军民在二战中的巨大牺牲和非凡的贡献使 得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各国已对中国另眼相看,尤其是战后, 中国的命运已不再操纵于列强之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帽子已经甩掉 此后, 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也渐渐加快 雅尔塔会议确立了中国在联合国为五个常 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 一、对中华民族团结的影响 对中华民族团结的影响 二战对参战各国城市和乡村社会结构的破坏和重塑无法回避 比如中国清末 社会的封建因素,由于抗战在辛亥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进一步被破坏和重构, 二战抗日期间,我国大量城市平民、农民及乡村地主阶层被迫向大后方迁移,原 先稳定而单一的社会结构被打乱,乡村宗族统治势力被破坏,原先农民和妇女身 上的精神枷锁因战争一定程度消失了,人民在战争迁徒中增长了阅历,增进了社 会各阶层的了解和团结, 为将来平民式社会结构重建和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

      值得一提的是,抗战前所谓“旧军阀”势力导致国家政权实际四分五裂,但 二战中都能统一接受了国民党政府指挥进行抗战,在国难当头之时,这些军阀都 能舍弃小我,毅然为国热血捐躯,颇令人感动! 二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法西斯势力,但抗战胜利带给中 国的不仅于此,还有更加内在的收获,那就是一扫百年来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精神积弊和悲观阴霾,鼓舞着我们这个民族走出了屈辱幽暗的历史低谷,重新找回 了自尊与自信这种久违了的自尊与自信,使中华民族获得了足够的信心去重新 缔造一个崭新的国家 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明,觉醒了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爱好 和平的古老民族,并不畏惧战斗和牺牲,她有决心有能力在“亡国灭种”的“最 危险的时候”救祖国于危亡,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并在救亡图存的基 础上迈向伟大的复兴从此以后,任何帝国主义国家都不敢再像近代列强那样把 中国视为一个欺压的对象, 中华民族开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从这个意义上说, 抗日战争的确堪称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 勇敢的中国人民面对凶恶的敌人没有屈服,他们举起反法西斯战争的义旗, 奋起抗击侵略者,最先开创了世界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

      在这个 地域和规模都十分浩大的东方反法西斯战场上, 只有中国单独地和日本侵略者进 行着决斗在国内外重重困难的条件下,中国承担着日本侵略战争的全部压力, 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坚持全国抗战长达 4 年之久中国的抗战粉碎了日本的战 略企图,打乱了日本发动战争的时间表,使日本陆军主力陷于中国 二、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在整个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 105 万,而日军被盟军和苏军歼灭 的总数不足 100 万,从数字对比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中国战场在消灭日本法西斯 军队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中国军民以伤亡 3500 万人,财产损失 600 多亿美元 的巨大代价所取得的对日作战的最终胜利,不仅捍卫了中华民族的生存,而且对 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正如毛泽 东同志所言: “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永不可没 、 中国始终是对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日军的大部陆军和相当的海军陷在中 国,太平洋方面的兵力受到限制,与德国在中东会师难以实现,这些都为太平洋 方面战略不足的美英等国争取了巨大的战略利益。

      同时中国的军队还采取积极主 动的远征作战, 配合盟军的作战行动 对于支援太平洋盟军的作战起了关键作用 1943 年 10 月中国远征军在滇西进行了历时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