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美术特色班的水粉画教学.doc
22页浅谈高考美术特色班的水粉画教学 水粉画是色彩画种类之一,色彩是绘画艺术的一部分,素描是色彩画的基础,同时又有它独立的艺术价值;而色彩画则要综合地运用各种造型语言,特别是色彩的语言去描绘形象,它具有更强的创造性和感染力自然而然地,色彩画也就成了美术高考的必考科目作为高考的美术班,怎样更好地进行色彩课教学,以利于学生掌握色彩的一般知识和技法是保证考生顺利迎考的关键美术高考色彩考试的基本要求一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求构图完整,形体比例准确,这是第一位的其次,要求大体色彩基本准确,即基本色调、大色块倾向准确统一,又要对每个物体进行较好的色彩塑造再次,一张色彩试卷还要求具备一定的空间和质量感最后,色彩试卷能给人以好感(构图的形式美和技法的娴熟)为此,美术高考班水粉画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和自然界变化的基本规律;熟悉水粉画工具、材料的性能;了解、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水粉画教学必须针对以上任务和要求,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教学一、尝试性地开始掌握水粉画的工具材料性能比如,水粉的颜料有些什么特性,干湿有什么样的色彩差异;一次色,二次色,乃至三次色又有何变化。
画笔和画纸的性能也不一样,各种笔和各种纸都有自己的个性应进行多次尝试,找到最佳的运用材料方法二、学习水粉画可以从静物单色写生开始初次接触水粉,学生遇到的问题较多色彩写生关系到素描的问题和色彩的问题,从单色画开始,一是为了了解学生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及塑造表现能力;二是通过单色写生,可以让学生先避开色彩关系这一内容,先看学生所表现出的构图是否完整、合理,造型、透视、明暗关系、虚实与空间关系是否恰当,用笔是否充分体现每一块体面的大小明度变化在具体表现时,每一笔都要经过观察、概括、提炼,在表现物体的虚实时,实处用笔遍数多、厚,笔触清晰,虚处用笔较湿,笔与笔之间衔接自然三、端正色彩观察方法,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观察方法,应遵循一定的科学性,强调整体性首先对描绘对象有一个整体的色调认识比如,是黄色调、红色调、蓝色调,还是红灰调、紫灰调等等;是明色调还是暗色调、中间调,这个色彩的整体感觉,应该是我们看到对象的第一印象凭这第一感觉把整体画面的色调用小色稿画下来初学画的学生观察时易犯的毛病就是死盯着一个物体局部的颜色不放这种观察的错误会造成色彩表现的失败我们应该强调的是观察色彩的那一瞬间、那一刹那的一种整体性感觉。
再是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知识的掌握要从三原色、间色、复色的变化过程开始,让学生首先熟悉各种颜料的形象和概念,然后从原色之间的相调、变化比例大小来认识间色的色相渐进变化,再由间色之间相调等比例变化大小认识复色的色相这样,对色彩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后,再进行色彩的冷暖化及色彩的纯度、明度、色相变化的练习,然后运用到写生中去,在静物体上加以表现四、进行多方位的静物色彩写生在进行多方位的色彩静物写生时,首先要教学生观察物体的色彩变化规律,细致分析物体之间及各个部分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等变化及产生色彩变化的原因如向学生出示一块红布上的白色物体与一块绿布上的白色物体,观察它们的区别,及物体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等等总之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向学生演示,让学生观察色彩变化的规律,全面掌握物体的总体关系为了能让学生迅速地把这种观察的结果表现在画面上,可以先让学生画小色稿,要求表现各部分之间的大的色彩关系,不要让学生去刻画细节通过这种小色稿的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再逐步深入地要求学生讲究写生前后程序,要从后向前,从左到右,从暗到亮,用笔由大到小,由湿到干,由薄到厚水粉静物写生,要从整体观察,整体表现人手,看大的色彩关系,多画小色稿,确立正确的色彩关系。
五、色彩的临摹、默写及命题创作相结台首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水平较高的、印刷质量好的画册作摹本临摹时,重在与范画保持一致临摹作业宜精不宜多,动笔之前多思考,多问“为什么”临摹是增进学生表现水平的一个较好的方法默写和命题创作是近几年许多高校采用的考试方法在进行默写和命题创作的训练时,要针对实际,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六、感觉和理解相结台在色彩画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观察、感受与理解、分析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首先,色彩感的培养不能为任何理论法则的研究所代替色彩感觉是感性的,它的获得是快速的、短暂的、整体的,重在第一印象,不能用理智的分析来代替感觉但是色彩感的提高,由迟钝到敏锐,由模糊到鲜明,要基于长期深入的研究和正确掌握色彩理论,并且进行持续的培养训练才能得到要让学生经常去感觉对象,激发出自己对色彩美感的感受感觉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只有理解了对象,才能更好地感觉对象 美术、美术教育、服装设计、装演、学前教育(美术部分) (1)加试科目 素描静物组合写生 色彩静物组合写生 (2)考试内容范围 衬布、水果、玻璃杯、酒瓶 (3)素描、色彩可共用一组静物 素描用铅笔或碳笔写生 色彩用水彩或水粉工具写生 (4)评分要求及标准 素描、色彩考试实行百分制,采取量化的评分方法,对学生的画面的多种因素综合评 分换算成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
90一100分为优秀 70一89分为良好 60一69分为及格 59分以下为不及格评定等级具体要求: ①构图 优秀:符合静物的构图原理,画面均衡,具有较强的韵律和节奏感 良好:基本上符合构图的规律,画面比例均衡 及格:局部构图不合理,不影响画面的整体部局,有一定的构图基础 不及格:画面构图不合理 ②形体比例 优秀:形体比例准确,造型完整 良好:比例基本准确,造型合理 及格:能把握比例关系,形体无明显错误 不及格:比例失调,造型杂乱 ③色彩关系 优秀:色彩关系准确,画面生动和谐 良好:色彩关系基本准确,画面色调统一 及格:能表现出色彩写生的基本因素 不及格:整体关系失调,色彩混乱 ④质感与空间关系 优秀:画面生动地表现质感与空间关系 良好:能较好体现质感与空间关系 及格:基本上能体现质感与空间关系 不及格:没有明显的质感与空间关系 ⑤画面整体处理 优秀:画面整体生动,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良好:画面整体关系准确 及格:基本上能把握画面整体关系… 不及格:整体布局混乱考美术专业大体上分 : 素描 : 静物 头像 半身像 石膏 设计素描 色彩: 水粉静物 水粉头像 油画头像 水粉风景 速写: 人物动态速写 场景 风景 设计: 创意图形设计 图案 创作 第一章 色彩基知识第一节 色彩与光 色彩是可见光刺激眼睛的感色细胞所产生的视感觉。
在自然界,光和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色彩须经过光才能呈现透过人们的视觉作用,才感到色彩日光,经三交线的折射、分解为红、橙、黄、紫等七色光,这七色光的波长各有不同,色光的混合是日光,色彩的混合是黑色,但由于色彩颜料中含有一些添加剂的原因,实际的混合成灰黑色另外由于蓝和青非常接近,青包括蓝,所以一般我们看到的色环上有六种色彩光照射到不同的物体上,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被反射出的波长组成了我们见到的色彩,如:红色,光照射到这的媒体上,它将橙、黄绿、青、紫等五色光吸收,只将红色光反射出,因此我们见到了红色又如,因其吸收全部的蓝、紫色光我们以见到了桔黄、桔红、朱红等红色范畤的其他颜色,如果,此物体将所有的色光波长全部吸收或全部反射,我们便见到了黑色或白色正是如此,我们现在通过视觉感知了自然界的成千上万种色彩 作为造型艺术,在我们感到光的同时又感到被依附的媒体-物体的形状古代画论中就有“立物象形,随类赋彩”的说法,也含 有形色一体的意义见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在十九世纪,一位法国的艺术也讲道:“形状与色彩的绝对优势,不然的话,这幅画会因过多的色彩而毁灭摘自张京生、王元珍先生《色彩初步-写实色彩与色彩写实》)。
在绘画的过程中,作画者对于色彩的感觉也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作画者的宗教信仰、民族习俗、教育状况、气质类型及当时的感情因素、身体状态和心理暗型等都可能影响到对光和色彩的判断和选择对于光与色彩的选择包括:光的种类、强弱:光照形式:距离远近、空间大小;角度背向,以及色彩的组合、对比协调的方式当然,作画人的技艺与经验也是至关重要的反过来,景物的色彩构成对作画者也有着极大的感染力不同的色彩氛围给人不同的感染这方面的例子俯拾即是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记:“若夫霪雨霏霏,边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缕万顷……则有心旷神怡,宠辱楷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通过以上原理的简要阐述,使们们明确了研究色彩与绘画艺术相关的三大关系:即:光与色的关系:物与色的关系,人与色的关系换言之:色彩藉光面呈现:依附媒体而变化,通过视觉而感觉,没有光就没有色彩的产生,没有物就没有色彩的存在,没有人的感色能力也就没有色彩的产生,没有物就没有色彩的存在,没有人的感色能力也就没有绘画色彩面言了,这三种因素缺一不可它们即创造了色彩的生存条件,又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变化依据,还制约着色彩之间的关系,使各种色彩总是处在一个相对的关系之中。
正如世界上没有决对的真理一样绘画中也没有绝对的色彩一切都是比较级,一切都在相对中第二节 光源 在自然界,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可见光是我们能够感到的光,如阳光、月光、灯光、烛光等,可见光分为两种,即自然光和人造光不可见光是我们不能够感到的光,如红外线、紫外线等其光的照射形式分为直射光、散时光、折射光和衍射光,其光照角度又可分为顺光、逆光、侧光和透光研究光源、光照形式和光照角度有利于我们在绘画时更主动地分析和表现,更好地感受光的氛围对景物的笼罩进而达到的完美表现第三节 原色 间色 复色 原色称为第一次色即红、黄、蓝三色,它们的特点是没有任何色彩或色光能够组合出来,也就是说不能再分解为其他颜色了,因此它们具有鲜明、纯净、强烈的特点间色称为第二次色即橙、绿、紫三色它们的特点是原色与原色的第一次混合即:红+黄=橙 黄+蓝=绿、蓝+红=紫 复色称为第三种色,即间色与间色的混合或三个原色的混合即橙+绿=(红+黄)+(蓝+黄)=黄灰;绿+紫=(蓝+黄)+(蓝+红)=蓝灰;紫+橙=(蓝+红)+(黄+红)=红灰;红+黄+蓝=黑(因颜料中填充物所致,实际混合后为黑灰色)复色含灰,色彩不鲜明,但具有和谐,优雅之美,生活中我们常见色彩大多是复色。
第四节 色相 明度 纯度 色性 色相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取决于色光的振幅另指同一颜色在不同光照环境中所呈现的明暗程度的差异取决于物体接受光源的情况纯度是指色彩含量的饱和程度取决于光波长的单一或混憷程度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常被称作色彩的三要素,作画时应作为观察,判断某种颜色的识别标准,以便对色彩做出分析色性是指色彩的冷暖感觉色性色彩的冷暖感觉来源于人们长期生活经验中的生理感受,通过联想将视觉现象转化为心理反应.如先是见到为是红的,后来再见到红色便联想到火,从而在心理就唤起对暖的记忆红、橙、黄被称为暖色而绿、蓝、紫又使人联想到雨、海水、寒夜,从而产生清凉寒冷的心理反应绿、蓝、紫被称为冷色黑和白没有冷暖的明显的倾向,所以黑和白及由它们混合而成的灰白,被称作为中性色在装饰色彩中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