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75浆砌片石技术交底解读.docx
12页M7.5 浆砌片石技术交底编号:001技术交底 M7.5 浆砌片石施工工艺一、编制依据1、《建筑构造荷载标准》〔GB50009-2023〕2、《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GB50007-2023〕3、《砌体构造设计标准》〔GB50003-2023〕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标准》〔GB50330-2023〕5、《大路工程技术标准》〔JTG1301-2023〕6、《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23〕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3_2023〕8、《沈海复线仙游〔福州界〕至南安金淘高速大路莆田段 A2 合同段》施工图集- 1 -技术交底 二、设计说明挡墙形式依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地形及土质状况确定断面尺寸形式地面附加荷载以 q =10kpa 考虑,因此地面挡墙 4 米范围内严禁通行重型车k辆,砌筑大型构造物保证地面 4 米范围内荷载把握在 10kpa 以内依据国标《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23〕福建省区域划一览表,本挡墙位置根本烈度为 6 度,地震惊峰值加速度为 0.05,根本地震惊反响谱特征周期为 0.45s1、依据现场建筑荷载状况,挡土墙承受重力式挡土墙〔直立式〕。
如以下图:主要尺寸可分为两种类型〔详见施工图纸〕2、挡土墙根底的埋置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1 、一般土质地基在保证开挖的基底面土质密实,且稳定性和承载力均满足后,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 800mm,墙趾顶部的土层厚度不小于 200mm○2 、在遇到岩石时,基底要求嵌岩,岩石顶面要求平坦○3 、挡土墙基底纵坡 i 不宜大于 5%.当大于 5%时,应在纵向将根底做成台阶式台阶高度不宜大于 0.5m如以下图:- 2 -技术交底 3、挡墙构造和防、排水设施○1 、挡土墙每间隔 10~20m 应设置一道变形缝〔或伸缩缝〕当墙身高度不一,墙后荷载变化较大或地基条件较差时,应承受较小的变形缝间隔另在地基岩性变化处,墙高突变处和与其他建〔构〕筑物连接处应设沉降缝○2 、依据现场实际状况,本挡墙设置如以下图排水系统泄水孔孔径 100mm左右,间距2~3m,按梅花形布置泄水孔向外坡度为5%,最终一排泄水孔应高出地面不小于 200mm,泄水孔应保持直通无阻反滤层的构造与反滤包同 3 -技术交底 ○3 、变形缝宽度为 20~30mm缝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絮或塞填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宜小于 200mm4、挡土墙顶用水泥砂浆抹平,厚度 20mm。
挡土墙外露面用 M10水泥砂浆勾缝5、当在挡土墙上布置有水池〔沉淀池、排污池〕等可能造成渗水的设施时,必需做好防渗处理,防止渗水对挡土墙造成破坏6、挡土墙要求材料○1 、用 M7.5 级水泥砂浆砌筑墙身和根底○2 、片石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MU30;砌体的自重必需到达 22KN/m3.○3 、墙背填料依据四周土源,尽量选用抗剪强度高和透水性强的砾石或砂土中选用粘性土作填料时,宜掺入适量的砂砾或碎石,不得选用膨胀土、淤泥质土、耕植土作填料7、施工留意事项○1 、选用的片石必需合格,要求无风化,无裂纹,中部最小厚度不小于150mm,强度等级不低于 MU30.○2 、严格按挤浆法施工,保证砂浆饱满砌体不应消灭垂直通缝;避开通长的水平通缝8、具体施工技术要求如下 4 -技术交底 三、M7.5 浆砌片石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不合格工程重做不合格工程重做测量放样开挖基坑 工程师检查资料整理资料整理不合签 材检基土检 测复 审资 格项材质检查片质 砂质 水质 协作比不合格工程重做浆砌片石砌体资料整理浆片 勾 伸缩 挂调 运签 砌质不合格工程重做工程师检查砂标 各部位 审资合清理场地资料整理不合格项保 余运 余运合格检查验收拆料不合格工程重做分项质量评定- 5 -技术交底 三、施工工艺1、施工预备施工前须经测量工程师对该砌体工程进展平面放样,测量砌体部位标高,复核平面位置及标高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如不符合,准时报告监理及相关部门,准时订正。
本段挡土墙施工,施工前按有关规定开挖、处理和检查基坑,当基底为岩层或砼时,先将基底外表清洗、潮湿,再用坐浆法砌筑;当基底为土质时,可直接用坐浆法砌筑另外,应了解施工位置是否合理,核对地形、地质状况及所对应的挡墙砌体形式〔尺寸详见挡土墙设计图及有关说明〕如与设计不符,应准时与反响给现场施工人员,经相关部门作出设计变更后,以变更后的设计为依据进展施工,切不行盲目施工组织构筑物施工人员和机具进场,安排临时设施的修建,确定材料进场路线, 准时进场,按指定位置堆放,场地四周供电线路使用橡胶电缆,并加以保护检修机械、设备2、浆砌片石作业○1 、原材料片石石料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外表的污渍予以去除片石外形不受限制,但其中部厚度不得小于 15cm,用作镶面的片石外表平坦、尺寸较大、边缘厚度不得小于 15cm片石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片石强度等级不小于 mu30 6 -技术交底 砂浆水泥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硅酸盐水泥、一般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细骨料承受坚硬耐久、粒径在 5mm 以下的自然砂,或承受硬质岩石加工制成的机制砂水承受饮用水,当承受其他来源时,按国家现行的规定进展检验。
外加剂、掺合料掺用量通过试验确定,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砂浆强度等级按边长为 70.7mm 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 28d 的抗压极限强度表示砂浆协作比设计、试件制作、养护及抗压强度取值符合标准的规定砂浆的稠度以砂浆稠度仪测定的下沉度表示,为 10~50mm砂浆随拌随用当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现象时,砌筑前重拌和已分散的砂浆,不得使用砂浆协作比应经过试验确定,在无试验数据的状况下,可参照以前工地数据〔kg/m3〕,水泥:细集料:水=370:1500:280 的协作比执行3 、片石砌筑施工工艺片石砌筑承受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分段位置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两相邻段的砌筑高差不大于 120cm,分层水平砌缝大致水平各砌块的砌缝相互错开,砌缝饱满各砌层先砌外圈定位砌块,并与里层砌块连成一体定位砌块选用外表较平坦且尺寸较大的石料,定位砌缝满铺砂浆,不得镶嵌小石块定位砌块砌完后,先在圈内底部铺一层砂浆,其厚度使石料在挤压安砌时能- 7 -技术交底 严密连接,且砌缝砂浆密实、饱满砌筑腹石时,石料间的砌缝相互穿插、咬搭, 砂浆密实石料不得无砂浆直接接触,也不得干填石料后铺灌砂浆;石料大小搭配,较大的石料以大面为底,较宽的砌缝可用小石块挤塞,挤浆时用小锤敲打石料,将砌缝挤紧,不得留有孔隙。
定位砌块外表砌缝的宽度不大于 4cm砌体外表三块相邻石料相切的内切圆直径不大于 7cm,两层间的错缝不小于 8cm,每砌筑 120cm 高度以内找平一次填腹局部的砌缝减小,在较宽的砌缝中用小石块塞填砌体外表的勾缝符合设计要求,并在砌体砌筑时,留出 2cm 深的空缝勾缝承受凹缝或平缝,勾缝所用砂浆强度不得小于砌体所用砂浆强度当设计不要求勾缝时,随砌随用灰刀刮平砌缝砌体砌筑完毕准时掩盖,并常常洒水保持潮湿,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少于7d4、 砌体质量检查每 100m3(小于 100m3 按 100 m3 计)砌体,做 1 组砂浆强度检查试件,并与砌体一起养护同批试件强度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值,且任意 1 组试件的强度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值的 85%砌体各项材料符合要求;砌缝宽度、错缝距离符合规定,砂浆铺填饱满,勾缝坚实、整齐 ;砌体位置、尺寸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四、砌体施工验收标准1、砌体工程所用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需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砂浆强度的试件应在搅拌机出料口随机抽样制作检验数量:同类型、同强度等级每 100m3 砌体为一批,缺乏 100m3 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检验一次;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 8 -技术交底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展砂浆强度试验;监理单位检查砂浆强度试验报告并进展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2、砂浆砌体砌缝宽度、位置和砌筑方式符合下表:序号1工程浆砌片石〔mm〕≤40浆砌块石〔mm〕外表砌缝宽度每找平一次的砌筑高度≤30浆砌料石〔混凝土砌块〕〔mm〕15~202≤1200≤1200-3两层间竖向错缝≥80≥80≥100困难时丁石上下只能一面有竖缝4三块石料相接处的空隙≤70--5砌筑方式-一丁一顺或二顺一丁一丁一顺3、砌体砌筑完毕应准时掩盖,并常常洒水保持潮湿,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少于 7d4、沉降缝、泄水孔、反滤层位置、数量和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5、砌体外表应砂浆饱满、砌体整齐宽度和错缝距离符合规定,无脱落和裂缝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穿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序号工程允许偏差〔mm〕根底墙检验方法1底、顶面高程片石±25±15测量不少于5处2砌体厚度料石、砌块片石 料石、砌块±25±15+300+200+15尺量不少于5处0+1006、砌体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五、资料的填写基坑开挖前应填写《施工测量高程放样表》; 《施工测量平面放样表》;《施工测量放样报验单》;《浆砌片石防护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9 -技术交底 1、施工前,工程部召集工程部及施工队相关人员,进展施工技术交底。
2、全部砂浆必需机械拌和,片石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镶面石料应选择尺寸稍大并具有较平坦外表,且应稍加粗凿在角隅处应使用较大石料,大致粗凿方正3、 水泥,对免检厂供给的水泥也应抽检,不合格不得使用,砼用砂、碎石应与协作比试验相全都,使用添加剂、砂石材料变更时应通过试验确定4、 严格施工报验程序,施工队自检,经理部复检合格后,才能报监理工程师验收七、安全、环保、文明施工要求1、安全施工要求○1 全部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需配戴安全帽○2 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高跟鞋、硬底易滑鞋进入施工现场○3 施工现场设置“施工重地,非施工人员严禁。












